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第2课时吨的认识作业课件苏教版.ppt

合集下载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如:一辆汽车行驶了500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千米和吨的应用,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了解千米和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海、物流等。

2. 探究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等。

《吨的认识》数学课件

《吨的认识》数学课件

《吨的认识》数学课件《吨的认识》数学课件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

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

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

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两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千米,具体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短,能进行相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第二段,认识吨,具体感受1吨的实际轻重,能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在这两段内容之后还安排了一次综合练习。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如下特点:广泛联系实际生活,精心选择学习素材;通过便于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较大的质量单位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认识多位数以及学习更大数目的四则计算提供更多现实生动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今后认识较大面积单位积累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千米有多长以及1吨有多重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千米和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正确理解与千米、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相关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推算和实际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结合生活经验和简单推算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和1吨的实际轻重。

五、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有多长的长度观念和1吨有多重的质量观念。

第一课时认识千米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米,能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1认识千米课件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千米和吨1认识千米课件苏教版

6000米-4千米= 2000米或2千米
2000米+3千米= 5000米或5千米
4.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5毫米<5厘米<5分米<5米<5
【跳跳板】 5.从莎莎家到哪是1千米?在图上画出来。
6. 数学与生活。 (1)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几千米?
600+1400=2000(米) 2000米=2 答:小明家到小红家有2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沿着跑道跑了5圈,一共跑了 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00×5=2000(米) 2000米=2 答:一共跑了2000米,合2
【挑战台】 7.妈妈带小华乘长途汽车去看姥姥,途中要走410千米。汽车平均每 小时行80千米,5小时能到达吗? 80×5=400(千米) 400<410 答:5小时不能到达。
3.比一比,在 里填上“>”“<”或“=”。
4000米 < 5千米
6000米 > 5900米
6500米 < 7千米
3400米+1600米 = 5千米
教材想想做做P 21 T4
(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 一估南京到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 各长多少千米?(口答)
运用图示法巧解行程问题
华华每小时行4千米,他行3小时的
4×3=12(千米)
12÷2=6(千米)
答:哥哥每小时行6千米。
【对点训练】
4.李老师用绳子做了3根长跳绳,每根长4米,如果用这些绳子做6根
短跳绳,每根长多少米?
3×4=12(米)
12÷6=2(米)
【示范解答】 (1)532+393=925(千米) (2)700千米 1200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知识点及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知识点及习题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一、知识点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二、经典例题1、有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要装6台850千克的机器,有没有超载?2、小华家离学校1千米,离公园2千米。

他从家出发走了18分钟,每分钟走62米。

请你估算一下:(1)如果是向东走,现在在学校的东面还是西面?(2) 如果是向北走,大概走到了哪个位置?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三、随堂练习认识千米一、基本练习:1、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宽度约是60( )。

(2)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

小华家学校(3)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4)榕右到合江的距离约22()。

(5)数学课本厚7();(6) 成人3小时行15( )。

2、填空:(1)2米=()分米(2)60厘米=( )分米(3)300厘米=()米(4)80毫米=( )厘米(5)6厘米35毫米=( )毫米二、变式练习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3000米5千米20米○5020米4100米○ 4千米8千米○8006米5米○50厘米400毫米○4米7厘米○62毫米97厘米○10分米83米○8厘米40厘米+6厘米○1米1千米○1000米4米〇400分米6米○59分米 1千米○999米50厘米○4分米 10厘米○1米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8吨=( 8000)千克 4吨=(4000 )千克 6000千克=( 6 ) 吨 9000千克=( 9 )吨
3吨500千克=( 3500)千克 1吨10千克=(1010 )千克 4500千克=( 4 ) 吨( 500 )千克 7038千克=( 7 )吨( 38 )千克 )千克。
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的大米,合( 4500 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 1
中小学课件123
算一算; 下面的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这个学生有多重?
一个班有40个学生,每个学生按25千克重计算,这个班的学生一 共重多少千克?
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椅子、书本等 物体,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 是用吨做单位的?
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 1 )千克( 500)克。
当年曹冲称的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6 )吨。
小熊 小马 小牛 小鹿
400千克 300千克 500千克 100千克
小小设计家
果园里有15吨苹果要运到水果市场,租一 辆4吨的货车运费要500元,租一辆1吨的 货车运费要200元,请你给运货公司设计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克 )。(2)1头猪重约120( 千克 )。
(3)一艘货轮能载货10(

)。
(4)1袋水泥重约50( 千克 ),1拖拉机 水泥约重2( 吨 )。
(5)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 将160( 千克 )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1. 一辆卡车限重6吨,那么6000千克的物品 能不能全部装上车? 2. 某路口有一个限重标志5t,那么这段路 最多能让载重几千克的车通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吨”的单位。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吨”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老师出示一辆货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辆车能装多少重的货物?”
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吨”的概念:“我们知道吨是用来重量来计算货物的一个单位,你们可以把吨看成是一辆大型货车最大承载重量的单位。


3.老师出示一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吨”的重量。

2. 学习新知识
1.老师出示一个数学题:某地一次性从一个港口出口不到45吨的大米,求这次出口了多少千克?
2.学生们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引导学生先把“吨”转换为“千克”,再进行计算。

3.师生共同解题,帮助学生计算题目的答案。

3. 巩固练习
1.老师设计四道练习题,让学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逐一讲解和纠正。

4. 拓展应用
1.老师出示几张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水果和家电商品的图片,让学生估算这些商品的吨位。

2.学生们自由组合、估算、商讨,然后报告分析结果。

五、教学总结
1.学生掌握了“吨”的概念;
2.学生能够将吨转换为千克,并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吨”这个重量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吨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吨 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认识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吨的定义,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2)使学生能够运用吨进行简单的计量和换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吨的定义及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2. 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吨的定义,1吨等于1000千克。

2. 教学难点: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吨的定义及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吨进行计量和换算。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书包、大米、水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计量这些物品的重量?(2)学生回答: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追问: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比千克更大的重量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吨的定义:吨是重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1吨的重量。

如:将1千克的物品放在秤上,再放10个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感受1吨的重量。

(3)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吨进行计量和换算。

如: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吨,那么它最多能载多少千克的货物?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讲解。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包等,估算其重量,并用吨表示。

(2)小组汇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吨的定义及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