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九)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统训九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统训九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宛然意气用事道貌暗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 .斑驳哀兵必胜事得其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C .陡峭韦编三绝举棋不定水能载舟,亦能复舟D .涅槃无则加勉无可置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________ )A .横亘云霄不能自己殒身不恤B .噩梦和蔼瑕不掩瑜阴谋鬼计C .保姆蹒跚慷慨激昂直抒胸臆D .杀戮契约桀骜锋利暗然失色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蕴藉炒鱿鱼陈词烂调明火执仗B .坐阵哈密瓜居间调停迷天大谎C .渲泄流水帐扬长而去震古铄今D .告罄候车室大有裨益厉行节约4.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_ )A .无耐兑奖券指手画脚川流不息B .凑合雷震雨掉以轻心睡眼惺松C .蛰伏号码簿唇枪舌箭并行不悖D .打蜡敲门砖顾盼神飞缘木求鱼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股份公司份内份外省份年份一份文件B .反应灵活反映情况强烈反应反映真实C .致命一击致关重要闲情逸致专心致志D .理屈词穷曲突徒薪能曲能申屈打成招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弹劾梦寐已求涵养断章取义B .缥渺恣意妄为蹊跷望风披靡C .贸然缘木求鱼兑现良辰美景D .觊觎望文生意戏谑滥竽充数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暴涨辨驳被水一战争闯名牌B .牟利葱茏崭露头脚感情不合C .爆满泊位性格不和既往不究D .赡养彩排姗姗来迟故伎重演8.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美仑美奂前倨后恭接踵而来寻根究底B .郑重其事团花簇锦直截了当行踪诡密C .焕然一新煞费心机声势赫奕病入膏肓D .耳濡目染相儒以沫欲壑难填恰如其分9.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________ )A .了望重叠竭泽而鱼名列前茅B .陷井沉湎要言不繁各行其是C .罗嗦锤炼事必躬亲不计其数D .诀窍宣泄越俎代庖墨守成规10.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________ )A .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转的作别,从容的放手 , 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
2019高考语文精编冲刺组合练全国通用:组合练9 Word版含解析

组合练9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作文立意(45分钟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然而,历史是________的。
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________,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
(),表面上却又使一切似乎并未改变。
假如新事物发展得太突然,就未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
所以实行改革要十分谨慎。
每一次改革都必须是确有必要而并非为了________。
从事改革更不可轻率从事。
要注意到,有很多人即使赞同,它还是很危险的!正如《圣经》所告诫我们的:“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
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间。
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川流不息恪守旧俗标新立异B.转瞬即逝墨守成规独树一帜C.川流不息墨守成规标新立异D.转瞬即逝恪守旧俗独树一帜解析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转瞬即逝: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
句中没有强调“消失”,强调的是“连续不断”,应选“川流不息”。
恪守旧俗:严格遵守旧俗。
墨守成规: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因前有“不能因时变事”,用“墨守成规”就语意重复了,应用“恪守旧俗”。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句中强调的是“新奇”“与众不同”之意,应用“标新立异”。
答案 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时间本身正是立志的楷模。
世间的一切在运行中被它更新了B.时间本身正是立志改革者的楷模。
世间的一切在运行中被它更新了C.时间本身正是立志改革者的楷模。
它在运行中更新了世间的一切D.时间本身正是立志的楷模。
它在运行中更新了世间的一切解析“立志的楷模”强调的是立志,“立志改革者的楷模”强调的是“改革者”;对“时间”何以被称为“楷模”的解释,依照前后句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后句主语应是“时间”,即“它”,排除A、B两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九)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九)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晴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2019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项集合训练答案

10、①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相 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 伏。 ②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 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 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 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11、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 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析。)
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 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 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 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
第25练 阅读鉴赏抒情散文 亲亲麦子
2、①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 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 ②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 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 精神世界。
3、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举例:
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 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 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
③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 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
4、“残疾”:①史铁生是一个罹患残疾但心灵挺拔正
直的伟大作家,他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去思索世界与 生命的价值。②在他眼里残疾只不过是不能实现罢 了,残疾并没有使他退缩到无知和曲解,没有麻痹 麻醉自己。③残疾是生命存在的诸多形式之一,人 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只在于心灵的伟大。 “生命”:①史铁生认为上帝是生命的编剧,无论 什么样的生命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②即使面对苦 难,史铁生也从不抱怨,他知道感恩,他用自己的 思索给生命找到了意义。③我们可以用坦然和喜悦 去平衡生命中的困苦,我们依然可以生存在夹缝中 让自己快乐。 “有无”:①生命中有了苦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 有了快乐。②史铁生罹患残疾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和 健康的体魄,但不意味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③有和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决定有和无终极 意义的是人的精神与思考。
2019届全国高考模拟试卷(九)语文

2019届全国高考模拟试卷(九)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
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
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
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
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
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
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
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
核按钮语文2019版答案

核按钮语文2019版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A10.答案:D二、完形填空1.答案:C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D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三、阅读理解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D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四、写作此题为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以下为一种可能的答案:核按钮语文2019版写作题题目:心中的英雄作文要求:用一篇文章表达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选择他/她,并且分享一个与他/她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示例答案】自小到大,我一直将我的母亲视为心中的英雄。
她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没有出挑的外貌和高大的身材,但她的勇气和毅力让我欣慰地称她为我的英雄。
首先,我选择我的母亲作为心中的英雄是因为她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坚强的人。
母亲是家庭的中心和支撑,她默默地为我们做所有的家务劳动,并且尽职尽责地照顾我和我的兄弟姐妹。
无论她多么辛苦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保持乐观和勇敢的态度,永远不抱怨,总是为我们着想。
她的坚强和顽强的精神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让我明白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和努力,一切都可以克服。
其次,我选择我的母亲作为心中的英雄是因为她的智慧和聪颖。
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母亲总是能够帮助我解决各种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
她对待生活充满智慧,总是能够从复杂的情况中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
她的聪明才智让我明白到真正的智慧不一定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经验和人生的观察。
她总是鼓励我勇敢面对挑战,追求知识,从而让我在学业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关于我母亲的故事。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情况非常严重。
医生说我的病情非常危险,需要做一项非常复杂和昂贵的手术。
这对我们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但母亲决定毫不犹豫地为我支付手术费用。
2022版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9答案

2022版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9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zhì)B、筹划(chóu)供给(gěi)家谱(pǔ)惦记(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发愣(lèng)济南(jǐ)(正确答案)D、私塾(shú)廿三(niàn)丧事(sāng)撮土(chuō)2、关联词选用:一般庙宇的雕像,往往()平板,()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两个小童和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
[单选题] *只有才不仅还不但而且不是就是(正确答案)3、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绰号(chuò)亘古(gèng)粗犷(guǎng)藏污纳垢(gòu)B.坍塌(tān)蛮横(hèng)荣膺(yīng)自惭形秽(huì)(正确答案)C.柠檬(ling)滞留(zhi)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é)D.虬枝(qiú)簇新(chù)倜傥(tǎng)悲天悯人(mǐn)4、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5、1即席发言具有随机性、临场性的特点,要求反应速度快。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单选题] *A.模拟(mú)鄙夷(bǐ)粗犷(kuànɡ)如坐针毡(zhān)B.妖娆(ráo)星宿(sù)驰骋(chěnɡ)锲而不舍(qì)C.遒劲(qiú)吟唱(yín)点缀(zhuì)咄咄逼人(duō)(正确答案)D.拮据(jū)炽热(zhì)凛冽(lǐn)海市蜃楼(shènɡ)7、1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后在哪里高就?令郎小学毕业了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2022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九答案

2022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九答案1、1《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非来贸丝,来即我谋”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5、4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草木荣枯,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6、下列中括号内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油[腻](nì)[嘟]囔(dū)[腊]肉(là)B.[肿]胀(zhǒng)[沸]腾(fèi)[孥孥](nú)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正确答案)D.[唾]沫(tuò)[焖]饭(mèn)[奈]何(nài)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上溯suò陶冶zhìB、卑鄙bì诸多zhūC、往哲zhé执著zhùD、奸诈zhà浩瀚hàn(正确答案)8、4. 下列句中加双引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B.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九)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创世大神盘古、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或者射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
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
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
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
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
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上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
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
”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萎顿。
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2018年2月11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话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内容也由神话表达。
B.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意义重大。
C.《诸神纪》中的盘古等四位大神具有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D.上古神话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国民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
C.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D.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文化生发出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从中国古代神话开始。
B.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缺乏美感及生命力。
C.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类智慧遗存,是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D.阅读《诸神纪》,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五九[注]老舍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来喝茶。
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
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
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
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
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
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
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
”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那么,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故意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让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
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
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
”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
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有删改)【注】〔五九〕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
以后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物、事件、物象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的陌生化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B.张丙“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表明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
“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表明他内心的愤恨、不平和痛苦。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与张丙十分熟悉,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
D.小说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而且将笔触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5.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是乡村产业的振兴,从乡村的长远发展看,要加快发展针对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乡村职业教育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中,农业产业专业设置偏弱偏少;二是在办学的区域布局上,对乡村区域的针对性和便利性不强。
要实现乡村农业产业振兴,需要大量从事农业产业的人才,同时,有更多的农民学会从事农业产业的本领,才能够让农民就地就业创业,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这样才能够吸引青壮年农民留在乡村,乡村的空心化等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有效推动广大农民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主体地位的认识,从而增强农民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和角色归属感;要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其内心植入深深的“乡土梦”和进取精神。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乡土才能成为“热土”。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0日)材料二: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唯文凭、职称是瞻的普通意义上的人才,而是具有“乡村味道”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才是乡村振兴真正需要的人才,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乡村要振兴,首先要打好亲缘牌,“挖回”自家人,以“星星之火”燎原新时代的乡村,这是一条比较务实的道路。
地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比亲缘更具有普遍性,因而更值得重视。
与亲缘、地缘相伴的是学缘,是知识把个体的人变成了大写的群体的人。
一个人通过学缘结下的情谊,不论自己在天涯海角,当他们需要外界帮助时,同学之间的援助往往最为便捷和可靠。
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他们的亲情观和家乡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择业观。
只有让乡村成为人才发展的大舞台,才能奏出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3日)材料三:乡村文化是农民的精神原乡,人们在长期的乡村劳作和生产中积累和孕育了许多优秀乡村文化,如乡村族谱、家风家训、人文历史、村风民风、乡贤乡绅等。
千百年来,不少地方乡村之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色古韵,就是得益于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的滋养与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