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教案2

合集下载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第1、2课时教案 2 月 13 日第 1 周星期一
第3、4课时教案 2 月 15 日第一周星期三
第5、6课时教案 2 月 20 日第二周星期一
第7、8课时教案 2 月 22 日第二周星期三
第9、10课时教案 2 月 27日第三周星期一
第11、12课时教案 3 月 1 日第三周星期三
第13、14课时教案 3 月 6 日第四周星期一
第15、16课时教案 3 月 8 日第四周星期三
第17、18课时教案 3 月 13 日第五周星期一
第19、20课时教案 3 月 27日第七周星期一
第21、22课时教案 3 月 29 日第七周星期三
第23、24课时教案 4 月 10 日第九周星期一
第25、26课时教案 4 月 12 日第九周星期三
27、28课时教案 4 月 17 日第十周星期一
第29、30课时教案 4 月 19 日第十周星期三
第31、32课时教案 4 月 26 日第十一周星期三
第33、34课时教案 5 月 3 日第十二周星期三
第35、36课时教案 5 月 8 日第十三周星期一。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案2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案2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教案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开设较多的先行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网络方案设计、网络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网络工程的工程进度要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全部过程,让学习者在网络工程整体方案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网络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及网络整体方案的设计等内容,但在具体工程设计过程中,还根据网络工程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的是工程基础上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网络工程的实际要求的需要,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全国高新技术考试或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认证考试。

本课程共82学时,4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训教学42课时。

学习程序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4.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综合布线方案。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与作用1.1 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1.2 网络综合布线的作用1.3 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场景2. 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2.1 传输介质2.2 连接设备2.3 传输协议2.4 网络架构3. 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设计3.1 设计原则3.2 设计步骤3.3 设计注意事项4. 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实例4.1 实例介绍4.2 设计思路4.3 设计过程5.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与维护5.1 施工流程5.2 施工注意事项5.3 维护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提高网络综合布线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收集典型的网络综合布线案例,用于分析。

4. 实验设备:网络综合布线实验箱、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进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与规范6.1 国际标准与规范6.2 国内标准与规范6.3 标准与规范的应用7. 网络综合布线的传输技术7.1 有线传输技术7.2 无线传输技术7.3 传输技术的比较与选择8. 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性能评估8.1 性能评估指标8.2 性能评估方法8.3 性能优化策略9. 网络综合布线的故障诊断与排除9.1 常见故障类型9.2 故障诊断方法9.3 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10. 网络综合布线的未来发展10.1 发展趋势10.2 新技术与应用10.3 产业发展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传输技术和性能评估方法。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技巧。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网络综合布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和功能3.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工具和材料4.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的分类、特点和应用5.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和作用2. 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技巧4. 网络综合布线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组成部分、施工方法和技巧等基本知识。

2. 演示:展示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过程和实际应用案例。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网络综合布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网络综合布线教程》等。

2. 教室或实验室:提供网络综合布线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3. 辅助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8课时: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一)第9-16课时: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和功能(二)第17-24课时: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工具和材料(三)第25-32课时:讲解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四)第33-40课时: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实践操作(五)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40%。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现场,了解实际施工流程。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设计

第1、2课时教案 2 月 13 日第 1 周星期一第3、4课时教案 2 月 15 日第一周星期三课时内容综合布线子系统课型新授课时 2教学目标 1. 认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7个子系统教学重点 1.子系统的介绍教学难点子系统的位置课前准备备课,准备素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新授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一、综合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二、工作区子系统1.概念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其中信息插座包括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等,常用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各种传感器件、音响设备等。

2.设计要点(1)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

(2)RJ45插座宜首先考虑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被触碰到的地方。

(3)RJ45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等应尽量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

(4)对于墙面型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其底边距离地面一般应提问介绍讲解分析思考、回答听讲理解听讲第5、6课时教案 2 月 20 日第二周星期一第7、8课时教案 2 月 22 日第二周星期三3)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图2-1的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说明:1.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2.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

3.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

小结综合布线系统各标准教后札记第9、10课时教案 2 月 27日第三周星期一第11、12课时教案 3 月 1 日第三周星期三第13、14课时教案 3 月 6 日第四周星期一第15、16课时教案 3 月 8 日第四周星期三第17、18课时教案 3 月 13 日第五周星期一第19、20课时教案 3 月 27日第七周星期一第21、22课时教案 3 月 29 日第七周星期三第23、24课时教案 4 月 10 日第九周星期一第25、26课时教案 4 月 12 日第九周星期三(2)信道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中的“任务2 综合布线结构图的设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综合布线所需的设备,介质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

(2)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依据规范定进行设计。

(3)学习网络布线设计的相关技术知识。

2. 能力目标(1)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步骤:了解用户需求分析,查阅图纸资料,依据规范设计,提交设计成果。

(2)学会制作符合规范的:“信息点数统计表”、“材料预算表”、“综合布线系统图”、“机柜大样图”,“配线架端口对照表”,“规划工期和施工进度表”等,并将上述成果编制成设计文本。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的规范性、系统性、严谨性、技术性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

(2)学会把控设计工程的性价比。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国标规范,布局科学经济适用的设计成果——《设计文档》重点的依据:设计是创造性的成果,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教学难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难点的依据:综合布线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对下一项目综合布线施工的规划。

四、选用教学方法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系统性,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之以讲授法和自主探究法。

以教师事先设定的有针对性的实例来完成每一个设计任务。

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任务实例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找出解决用户用户需求方案,再根据已学知识,课本中的知识,以及去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新知识,独立完成单个设计文本。

五、教学过程在“综合布线设计”这个项目中,共安排了:了解智能建筑对综合布线的要求、制作结构图、新产品选型、材料预算表制作和机柜安装大样图制作5个任务,我统一用一个工程实例来完成各个内容的教学。

每一个教学任务用2个学时。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1.1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1.1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授课人:
标准化轨道,促进了综合布线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模块2 综合布线就业市场
1. 行业市场需求
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的市场需求主要涉及:网络设备、器材、工程施工、监理、验收、管理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根据美国FTM顾问公司调查报道,2010年全球综合布线材料市场为193亿美元,2013年预计为295亿美元。

赛迪顾问预计,数据中心市场2012年中国将达到504亿人民币,2011年中国既有建筑市场综合布线改造工程约2250亿的市场规模。

2012年新建建筑市场需求约为2000亿元,约有4亿个信息点,并且将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

2. 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2011年末和2012年初多次国内综合布线行业研讨会上生产厂家和工程公司等多名行业资深专家提供的资料和经验,结合北京市数据综合分析,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行业2012年全国从业人数预计为94万人,每年新增就业人员预计为12万人,其中80%需要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

3.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就业岗位和技能要求
分析图表,从岗位类别、就业单位、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知识层次等几个方面对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就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加以综述。

作业:
1、分析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就业岗位和技能要求,找出适合本班学生适合的岗位。

2、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对当地综合布线方面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网络综合布线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4. 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与作用1.1 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1.2 网络综合布线的作用1.3 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场景2. 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2.1 传输介质2.1.1 双绞线2.1.2 同轴电缆2.1.3 光纤2.2 连接设备2.2.1 路由器2.2.2 交换机2.2.3 集线器2.3 传输协议2.3.1 CSMA/CD2.3.2 TCP/IP3. 网络综合布线的规划与设计3.1 网络拓扑结构3.2 IP地址规划3.3 设备选型与配置3.4 布线方案设计4.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与维护4.1 施工工具与材料4.2 双绞线制作与连接4.3 光纤连接与测试4.4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4.5 网络综合布线的维护与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

2. 实践法:动手操作网络综合布线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网络综合布线教程。

2. 实验室设备:网络综合布线实验箱、双绞线、光纤、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3.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视频、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手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

2. 实践操作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验室操作网络综合布线设备的熟练程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与规范6.1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国际标准IEEE 802.3:以太网标准ANSI/TIA-568:美国通信工业协会布线标准ISO/IEC 11801:国际标准化组织综合布线标准6.2 掌握我国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GB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 50462-20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6.3 学习网络综合布线的常用术语和定义信道、链路、信道群传输介质、连接设备、传输协议六、网络综合布线的测试与认证7.1 学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链路测试、系统测试传输速度、传输带宽、信号衰减、串扰、误码率等测试指标7.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证流程选择认证机构准备认证材料现场审核与测试获得认证证书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管理8.1 学习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8.2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维护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维护内容与方法故障排查与处理八、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9.1 学习网络综合布线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企业内部网络架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无线网络接入9.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智能建筑的网络需求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系统集成与服务9.3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高速率、大容量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九、实战案例分析10.1 分析企业网络综合布线案例案例背景、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布线方案实施与验收10.2 分析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案例案例背景、需求分析数据中心布线标准与规范布线系统设计与实施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1.1 总结网络综合布线的主要知识点概念、作用、应用场景组成、规划、设计施工、测试、维护11.2 展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未来发展发展趋势、新技术行业应用、市场前景职业发展与就业机会11.3 布置课后实践与思考题目设计一个小型企业网络综合布线方案分析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索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十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与防护11.1 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需求物理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窃取或篡改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11.2 学习布线系统的物理安全措施访问控制:门禁、监控系统环境安全:防火、防盗、防破坏设备安全:加密、标记、防电磁泄漏11.3 掌握数据和网络安全策略数据加密:使用VPN、加密算法访问控制: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网络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十二、网络综合布线的故障诊断与修复12.1 识别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常见故障连接故障:接触不良、断线性能故障:信号衰减、干扰设计故障:布局不合理、容量不足12.2 学习故障诊断的工具和技术网络测试仪:链路测试、性能测试视觉检测:光纤OTDR、铜线缆测试逻辑分析:故障现象、数据分析12.3 掌握故障修复的步骤和方法隔离故障:确定故障点定位故障:分析故障原因修复故障:更换部件、重新布线十三、网络综合布线的升级与扩展13.1 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升级的必要性业务增长:用户增加、设备升级技术进步:高速传输、新标准性能需求:带宽提升、低延迟13.2 学习布线系统的升级策略逐步升级:分阶段、不影响现有系统预规划: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容量兼容性:确保新旧系统兼容13.3 掌握布线系统的扩展方法增加端口:扩展交换机、路由器增加分支:新增布线路由、连接设备光纤扩展:增加光纤连接、扩展距离十四、网络综合布线的案例研究14.1 分析大型企业网络综合布线案例案例背景:企业规模、网络需求设计挑战:地理分布、不同部门需求实施过程:项目管理、施工协调14.2 分析跨地域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案例案例背景:数据中心规模、业务需求设计关键: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实施要点:合规性、技术支持14.3 探讨新兴技术在综合布线中的应用案例案例背景:新技术背景、应用场景设计创新:集成服务、智能化管理实施效果:性能提升、成本节约十五、课程回顾与展望15.1 回顾网络综合布线的主要学习内容基础知识:概念、组成、应用设计原理:规划、标准、测试实施技巧:施工、维护、故障处理15.2 展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发展:5G、物联网、云计算行业应用: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未来挑战:更高速率、更大容量15.3 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技能提升:继续学习、专业认证职业规划:行业选择、职位发展个人品牌:参与项目、建立声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组成、规划与设计方法、施工与维护、测试与认证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 干线子系统
10. 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数据流主干, 所有楼层的信息流通过配线子系统汇集到干 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 (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如图 1-6 所示。
第 3 页 共 11 页
11. 12. 图 1-6 干线子系统 13. 干线子系统一般采用大对数双绞线电缆或光缆, 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和楼层电信间的 配线架上。 干线电缆的规格和数量由每个楼层所连接的终端设备类型及数量决定。 干线子系统一 般采用垂直路由,干线线缆沿着垂直竖井布放。
第 2 页共 11 页
信息插座
连接缆线及适配器
4

4. 5.
(带宽 2 0 MHz ) 图 1-4 工作区子系统组成
1.3.2 配线子系统
6. 7.
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 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
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如图 1-5 所示。
电信间
工作区
8.
图 1-5
配线子系统
9.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 配线子系统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合理选择布线路由, 要根据所连接 不同种类的终端设备选择相应的线缆。 配线子系统常用的线缆是 4 对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 同轴 电缆、双绞线跳线。对于某些高速率通信应用,配线子系统也可以使用光缆,构建一个光纤到桌 面的传输系统。
东 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013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授课专业 : 授课班级 : 课程名称 : 授课教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 应用 3-6 班 网络综合布线 李建新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时间
9.9-9.13 授课类型 理论实践一体化
授课题目 情境一 综合布线系统入门 (章节) 教学目标 与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 认识综合布线各子系统
六.学生动手实践,内容为课本章节的任务实施
1 课后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际用例:同栋宿舍楼的不同楼层的两个同学之间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通 信,给出可行的实现方案(给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和信息传输详细路径)
90 分 钟
第 6 页 共 11 页
七.小结及作业讲解
第 7 页 共 11 页
图 2-1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结构图
1.3.1 工作区子系统
1. 工作区是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 工作区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 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工作区组成如图 1-4 所示。 2. 工作区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机、计算机、电视机、传感器的探测器、监视器,也可 以是仪器仪表等数据终端。 3. 工作区包括计算中的网卡、 连接信息插座和计算机网卡的接插软线以及连接电话插座和 电话机的用户线。
1.3.4 建筑群子系统
14. 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 缆线和跳线组成,如图 1-7 所示。
15. 16. 图 1-7 建筑群子系统 17. 建筑群子系统提供了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 包括电缆、 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 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 它常用大对数电缆和光缆作为传输线缆, 线缆敷设方式要根据 工程造价及建筑群具体环境而定。
第 5 页 共 11 页
建筑群线子系 统 配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 …

工作区子系
图 1-9
综合布线的各子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连接关系
10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及特点
智能大厦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和监控等方 分 钟
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一个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 信息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优质、使用灵活便利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是能够适应信息 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物。 综合布线系统自问世以来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布线技 术在不断推陈出新;与之相适应,布线系统相关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国际 标准化委员会 ISO/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 和美国国家标准局 ANSI 都在努 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求。我国也不甘落后,我国质监局和建设部根 据我国国情并力求与国际接轨而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促进和规范了我国综合布线技术的 发展。
第 4 页 共 11 页
层。
20. 21. 图 1-8 设备间子系统
1.3.6 进线间子系统
22.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 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 的安装场地。
1.3.7 管理子系统
23. 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 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24. 从功能及结构来看,综合布线的7个子系统密不可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将 综合布线系统比喻为一棵树,则工作区子系统是树的叶子,配线子系统是树枝,干线子系统是树 干,进线间、设备间子系统是树根,管理子系统是树枝与树干、树干与树根的连接处。工作区内 的终端设备通过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构成的链路通道最终连结到设备间内的应用管理设备。 25. 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连接关系,如图 1-9 所示。
第 1 页 共 11 页
如何将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系统结合起来,并且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需要 教学后记 去思考与改进。
讲稿部分 时间 教学过程 分配
一、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综合 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新国标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对在工程设计阶段把综合布线工程划分为七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作区子系 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 80 理子系统,新标准的配线子系统与旧标准的水平子系统对应,新标准增加了进线间 子系统,并对管理作了重新定义。旧标准对进线部分没有明确定义,随着智能大厦 分 的大规模发展,建筑群之间的进线设施越来越多,各种进线的管理变得不可忽视, 钟 独立设置进线间体现了这一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结构图如图 2-1 所示。
1.3.5 设备间子系统
18.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 线设备安装在起。 19.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内安装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如图 1-8 所示。 它的作用是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 (如 PBX)互连起来。为便于设备搬运,节省投资,设备间的位置最好选定在建筑物的第二层或第三
主 要 内 容
一、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二、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及特点
重点与 难点
重点:认识综合布线系统 难点:7 个子系统的理解
教学方法 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节课理论讲解,二节课的实践操作。 教学手段 (教具)
参考资料
作 业 或 思考题
设计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两个网络用户间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每层楼用户 量约 30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