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包扎方法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绷带包扎技术对保证颌面、颈部手术创口的顺利愈合和损伤救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出现外伤时,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等目的,为后续医院的救治奠定基础。
那么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是:
1、环形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后用橡皮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开两头打结。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等部位。
2、蛇形法: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形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之1/3或2/3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作螺旋形法之缠绕,等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的1/3或2/3,依次由上而下地缠绕。
5、8字形法:在关节弯曲的上方、下方,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的来回缠绕。
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 用于包扎起始和结束以及粗细相等的
部位(如额、颈、腕及腰等)。
缠绕若干圈, 固定在外边。 包扎完毕后, 别忘查循环。
螺旋形包扎法
环形固定,然后稍倾斜螺旋向上缠绕,
每周遮盖上一周的1/3~1/2。
用于直径大致相等的部位(如上臂、
大腿、躯干等)。
环形包扎须两圈, 螺旋缠绕若干圈。 覆盖上圈的一半, 包扎完毕查循环。
包扎
学习目标
掌握 肢体损伤常用的包扎方法、
注意事项。
熟悉 包扎用物。
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 固定敷料、夹板、加压止血 促进组织液的吸收或防止组织液流
失
支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
包扎用物
绷带包扎
小托盘1个
绷带卷、胶布 必要时需要剪刀、夹板、吊带
绷带常用包扎方法
环形包扎法 螺旋包扎法 螺旋反折法 “8”字型包扎法 回返包扎法
用于关节部或直径不等的部位。
关节之处绕两圈, 下一圈、上一圈,
逐渐分两边。 交叉在拐弯, 固定在外边。
回返包扎法
环形固定,由助手在后部将绷带固定,
反折后绷带由后经顶端向前,如此反复 向两旁包扎,直至遮盖整个顶部,每周 遮盖上周的1/3 ~1/2 ,最后环形固定。
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
注意事项
螺旋反折包扎法
环形固定,每周缠绕时均将绷带向下
反折,并遮盖上一周的 1/3 ~1/2,每 次在相同部位反折,使之成一直线。
螺旋反折时尽量成一条直线,避开伤
口;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
等)。
“8”字形包扎法
环形固定,将绷带自下而上,再自上
而下,重复做“8”字旋转缠绕,每周 遮盖上一周的1/3~1/2 。
基本包扎方法

1)头部包扎法(1)并没有顶部包扎法1、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指宽,置于前额(齐眉),顶角向后覆盖头部,两底角经耳上缘向后拉,在枕部压住顶角,两底角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然后将顶角折入底边内。
2、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横放头部,其前边包住前额,把两个前角拉向耳上缘至枕后打结,然后再把毛巾的两个后角反折压住前角扎结之上,左右交叉返至前额打结,如不够长度可加接一布带。
(2)单侧面部包扎法1、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鱼尾状,将一尾角放于伤侧面部,鱼尾底边沿耳上绕头至对侧打结,然后将前面尾角向外翻并拉紧后,包绕下颌与覆盖头后之尾角打结。
2、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斜放于头顶,其前边盖住伤侧面部,把前边两角拉至对侧耳下打结,毛巾的后边向外反折,包绕下颌到耳后打结。
(3)全面部包扎法1、三角巾包扎法用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于下额,底边置于枕后,两底角斜向头后拉直,左右交叉压底边,经两耳上缘绕到前额打结。
包扎后可在眼、鼻、口等处提起布块各剪一洞,露出两眼和口、鼻。
2、手帕包扎法将手帕两对角各打一些,两结分别放于头顶及下颌正中,把手帕套在面部,将另两角拉至枕后打结。
然后将眼、口、鼻部剪孔露出。
(4)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或毛巾折成约四指宽的长带,一端系十字带子,将折好的三角巾或毛巾放在下颌部,将两端沿耳前上提,在一侧耳上与系带十字交叉,再还绕前额和枕部在同耳后上方打结。
2)躯干包扎法将三角巾的一底角放在对侧腋下,顶角过肩向后拉,将顶角上的带子在臂上处绕紧,然后把另一底角反折,向背部于对侧腋下打结。
(2)胸、背包扎法用三角巾顶端朝上盖住伤侧胸或背,将两边角在胸或背部打结,顶角接带与此结再打结。
(3)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朝上,顶角向下,盖住腹部,底边绕到后腰打结,顶角经两大腿之间后拉,经臀部向上拉,遇底角打结。
(4)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角对着腰椎,一个底角垂下,一个底角水平展开盖住一侧臀部,绕腰和顶角打结。
下垂的底角经两大腿之间向前拉,然后向上,遇底角打结。
包扎法

二、支架绷带
支架绷带是在绷带内作为固定敷料的支持装 臵。具有防止摩擦、保护创伤、保持创伤安静 和通气,为创伤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用套有橡皮管的软金属或细绳构成支架,借 以固定敷料,而不因动物走动失去其作用; 小动物四肢常用改良托马斯 (Thomas)支架绷 带,其支架多用铝棒自制; 鬐甲、腰背部支架绷带为纱布包住的弓状金 属支架,可用布条或细软绳将其固定于患部。
(四)蛇形包扎 或称蔓延包扎。斜行向上延 伸,各圈互不遮盖。用于固定夹板绷带的衬垫 材料。 (五)交叉包扎法 又称“8”字形包扎。用于 腕、附、球关节等部位,方便关节屈曲。包扎 方法是在关节下万作一环形带,然后在关节前 面斜向关节上方,作一周环形带后再斜行经过 关节前面至关节下方。如上操作至患部完全被 包扎住,最后以环形带结束 。
(四)尾包扎法
用于尾部创伤或用于后躯,肛门、会阴部施 术前、后面定尾部。先在尾根作环形包扎,然 后将部分尾毛折转向上作尾的环形包扎后,将 折转的尾毛放下,作环衫包扎,目的是防止包 扎滑脱,如此反复多次,用绷带作螺旋形缠绕 至尾尖时,将尾毛全部折转作数周环形包扎后 绷带末端通过尾毛折转所形成的圈内。
(二)石膏绷带的装臵方法
分为无衬垫和有衬垫两种,前者疗效较好。 骨折整复后,涂布滑石粉,于肢体上、下端各绕一 圈薄纱布棉垫,应超出装臵石膏绷带卷的预定范围。 逐个将石膏绷带卷放到盛有 30 ~ 35℃的温水桶中。 待气泡出完后,握住石膏绷带圈的两端取出,挤去多 余水分。 从病肢下端先作环形包扎,后作螺旋包扎向上缠绕 至预定的部位。每缠一周绷带,须均匀涂抹石膏泥, 使绷带紧密结合。骨突起部,应放臵棉花垫加以保护, 石膏绷带上下端不能超过衬垫物,并且松紧要适宜。 大动物: 6 ~ 8 层;小动物: 2 ~4 层。包扎最后一层 时,必须将上下衬垫向外翻转,包住石膏绷带的边缘, 最后表面涂石膏泥,数分钟后即可成型。
常用止血、包扎的基本方法

常⽤⽌⾎、包扎的基本⽅法
⽌⾎包扎是创伤四⼤技术(⽌⾎、包扎、固定、搬运)的重要内容,⽅法多样,但总的⽬的就是做快、最安全得为伤者⽌⾎并保护伤⼝。
⽌⾎和包扎往往不是分开的,可以说就是⼀个相同的过程。
常见的技术⽅法有:1、指压⽌⾎法 2、填塞⽌⾎法 3、加压包扎⽌⾎法 4、⽌⾎带⽌⾎法。
⼀、指压⽌⾎法
①直接压迫⽌⾎。
⽤清洁的敷料盖在出⾎部位,直接压迫⽌⾎。
②间接压迫⽌⾎(是⼀种辅助⽌⾎⽅法)。
⽤⼿指压迫伤⼝近⼼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的⽬的。
腕部以远出⾎时通过同时按压尺桡动脉可以起到临时⽌⾎作⽤
肘关节以远出⾎时可压迫肱动脉⽌⾎
头部出⾎可压迫相应区域滋养动脉进⾏⽌⾎
⼿指出⾎可压迫指动脉,下肢出⾎可压迫股动脉。
直接压迫配合间接压迫,同时抬⾼患肢可以达到更好的临时⽌⾎效果
⼆、填塞⽌⾎法
在临时⽌⾎的基础上,⽤消毒纱布、敷料(如⽆,⽤⼲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内,再⽤加压包扎法包扎。
三、加压包扎⽌⾎法
⽤敷料或其他洁净的⽑⼱、⼿绢、三⾓⼱等覆盖伤⼝,加压包扎达到⽌⾎⽬的
四、⽌⾎带⽌⾎法
常⽤于以上⽅法不能有效⽌⾎时及⼿术⽌⾎
(1)位置:上⽌⾎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或⼤腿中上段。
(2)安置:⽌⾎带下放衬垫,确保⽓囊完全覆盖⼀周
(3)压⼒:上肢30kpa,下肢50kpa,压⼒不⾜时适当增加,但最⾼增加不宜超过5~10kpa。
(4)注意事项:如⽆⽌⾎带,可⽤布带等代替。
使⽤⽌⾎带时应注意记录时间,定时放松(每40~50
分钟放松⼀次,每次3~5分钟),放松⽌⾎带要缓慢,
防⽌⾎压波动或再出⾎。
常见几种绷带包扎

一、简单螺旋包扎
这是绷带包扎中最常用的方法
1.从受伤肢体的远端开始,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手腕向手臂)
2.包扎时先环绕两圈固定起始端,再由内而外扎牢,每绕一圈时,绷带应遮盖前一圈2/3,前圈绷带应露1/3。
(遮2/3,露1/3)
3.包扎绷带应将敷料完全遮盖,结束时再绕两圈固定。
二、螺旋反折包扎
用于包扎四肢粗细不均的部位
1.包扎时先环绕两圈固定起始端((ʘ̆ωʘ̆‖)՞重要的事情说三十遍),然后每包扎一圈反折一次。
2.反折时,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处,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再向后绕并拉紧。
3.结束时绕两圈固定。
注意:反折处不可在伤口上。
三、人字形包扎
用于包扎有弯曲功能的关节处,如肘部、膝部(固定部位,降低二次受伤的可能性)
1.包扎时先将绷带在关节中央重复缠绕做固定,然后绕一圈向下,再绕一圈向上,反复向下、向上缠绕。
2.包扎结束时,在关节上方重复缠绕做固定。
四、8字包扎
用于包扎手(足)部
1.将绷带在手腕(足踝)处绕两圈(算了我不说了QAQ)固定,然后将绷带斜绕过手(足)背、手掌(足底)到指(趾)旁。
2.将绷带围绕手(足),使绷带的下边贴住指(趾)甲部,然后再将其绕回手腕(足踝)处。
3.“8”字形缠绕手(足)部,直至绷带将敷料完全遮盖,结束时在手腕(脚踝)处绕两圈做固定。
注:固定都是绕两圈,开始和结束都要固定!
开始的两个步骤
结束的两个步骤
错误演示警告:最后的绷带团应该对齐大拇指。
常用急救包扎法一:

常用急救包扎法一:常用急救包扎法一:环形包扎法适用部位:用于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各种绷带包扎法的起始和终了也都采用这种缠法包扎方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圈均将上一圈的绷带完全覆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第二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四肢螺旋包扎法适用部位:用于包扎粗细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等包扎方法:包扎四肢时,先将绷带环形包扎两圈,再以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直到完全覆盖伤口,末端用胶带固定。
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板和敷料。
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部位:包扎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包扎方法:与螺旋包扎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须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
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成一直线,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开伤口和骨突起处。
“8”字形包扎法适用部位:用于屈曲的关节,如肩、髋、膝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包扎方法:在关节弯曲处上下两方,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缠绕,每一圈在弯曲处与前一圈相交,同时根据情况与前一圈重叠或压盖1/2。
头顶帽式包扎法适用部位:用于头部外伤包扎方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
燕尾巾肩部包扎术适用部位:用于肩部外伤包扎方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伤侧,向后的角稍大于向前的角,两底角在伤侧腋下打结,两燕尾角于颈部交叉,至健侧腋下打结。
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
常用急救包扎法二:胸部包扎法适用部位:用于前胸部外伤包扎方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结固定。
包扎常用方法

包扎常用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包扎常用方法呀!这可是个实用的技能呢。
你想想看,要是不小心磕了碰了,或者受了点小伤,会包扎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说,你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这时候要是能迅速而正确地包扎一下,那就能避免伤口进一步恶化呀。
先说环形包扎法吧。
就像给受伤的地方围上一条温暖的小围巾一样,把绷带一圈一圈地缠上去,要注意别缠得太紧咯,不然血液不流通可就麻烦啦。
这环形包扎法特别适合那种小面积的伤口,比如手指被划破啦之类的。
还有螺旋包扎法呢。
这就像是给伤口缠上了一条螺旋上升的彩带,一层一层地往上绕。
这种方法适合那种长长的伤口,比如胳膊上划了一道口子。
但可别傻乎乎地乱缠一气呀,得有规律地往上绕,不然那不就成了乱麻啦!8 字包扎法也很有意思呀。
就好像在伤口上写了个大大的8 字一样,先在伤口上方绕一圈,再从下方绕回来交叉,然后再继续绕呀绕。
这个方法对于关节部位的伤口特别好用,比如手腕呀、脚踝呀。
三角巾包扎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呢。
可以把三角巾当成是一块神奇的布,能变出各种形状来保护伤口。
比如说头部受伤了,就可以把三角巾折成合适的形状,稳稳地包扎在头上,就像戴了个特别的帽子一样。
那在包扎的时候可得注意一些小细节呀!比如说要先把伤口清理干净,可别把脏东西一起包进去啦,那不是越弄越糟糕嘛!还有呀,包扎的力度要适中,太紧了难受,太松了又起不到作用,这可得好好把握呢。
你们说,学会这些包扎方法是不是特别有用呢?万一哪天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受伤了,咱就能派上大用场啦!就不用手忙脚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而且呀,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关心和爱护呢。
想象一下,当你用熟练的包扎技术帮助了别人,他们那感激的眼神,多有成就感呀!所以呀,大家都好好学学这些包扎常用方法吧,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成为救急的小能手啦!反正我觉得呀,多学一点总没坏处,对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包扎方法
: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常用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1.绷带包扎之环行包扎(还有蛇行、螺旋、螺旋反折包扎等):
绷带作环行重叠缠绕。
用在胸部、腹部、手腕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
为了便于固定,使之不滑落,第一圈可以梢斜,第二、三圈环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绷带尾部平均剪开,先打半结,绕一圈后,再将两尾用活结结扎。
2.三角巾(边长1米的直角三角布块)包扎是广泛用于较大创面的一种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包扎要做到: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消毒纱布要结实,否则会影响包扎质量。
三角巾头部包扎(还有面、胸背部、手足包扎等):
先沿三角巾的长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从前额包起,把顶角和左右两角拉到脑后,先作一个半结,将顶角塞到结里;然后再将左右角包到前额作结。
也可以把三角巾的顶角放在鼻尖,底边放在脑后,把左右两角拉到前额作结,再把顶角上翻固定。
手足包扎:
把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顶角部位,把顶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的上面;然后把左右两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踝的左右两面缠绕作结。
①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可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②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
(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
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
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
③绷带包扎:
(1)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向近端,绷带头必须压住,即在原处环绕数周,以后每缠一周要盖住前一周1/3~1/2。
(2)环形包扎法:在肢体某一部位环绕数周,每一周重叠盖住前一周。
常用于手、腕、足、颈、额等处以及在包扎的开始和末端固定时用。
(3)螺旋包扎法:包扎时,作单纯螺旋上升,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
(4)8字形包扎法:本法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1/2。
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④包扎时应注意:
(1)动作要迅速准确,不能加重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污染伤口。
(2)包扎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太松会使敷料脱落或移动。
(3)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紧包时也可用清洁的布片。
(4)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观察。
(5)应用三角巾包扎时,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包扎要贴实,打结要牢固。
二、包扎术: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包扎材料1、三角巾用边长为1m的正方形白布或纱布,将其对角剪开即分成两块三角巾,90°角称为顶角,其他两个角称为底角,外加的一根带子称为顶角系带,斜边称为底边。
为了方便不同部位的包扎,可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称为带状三角巾,或将三角巾在顶角附近与底边中点折叠成燕尾式,称为燕尾式三角巾(图6-29)。
2、袖带卷也称绷带。
是用长条纱布制成,长度和宽度有多种规格。
常用的有宽5cm、长600cm和宽8cm、长600cm两种。
(二)包扎方法1、头部包扎(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方法如图6-30所示。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方法如图6-31所示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
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
(3)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方法如图6-32所示。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壮,中段放在头后枕骨上,两旁分别从耳上拉向眼前,在双眼之间交叉,再持两端分别从耳下拉向头后枕下部打结固定。
(4)
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方法如图6-33所示。
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状放于下颌敷料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经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固定。
2、颈部包扎适用于颈部外伤。
(1)三角巾包扎:方法如图6-34所示。
嘱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
(2)绷带包扎:方法基本与三角巾包扎相同,只是改用绷带,环绕数周再打结。
3、胸、背、肩、腋下部包扎(1)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方法如图6-35所示。
将三角巾的顶角放于伤侧的肩上,使三角巾的底边正中位于伤部下侧,将底边两端绕下胸部至背后打结,然后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其固定打结。
(2)背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外伤。
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3)侧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单侧侧胸外伤,方法如图6-36所示。
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正对伤侧腋窝,双手持燕尾式底边的两端,紧压在伤口的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下胸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肩部打结。
(4)肩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方法如图⒍37所示。
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料上,燕尾底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个燕尾角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5)腋下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腋下夕卜伤,方
法如图6-38所示。
将带状三角巾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料上,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肩部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4、腹部包扎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如图6-39所示。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5、四肢包扎(1)臀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侧胸外伤包扎相似。
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
(2)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适用于上、下股除关节部位以外的外伤,方法如图6-40所示。
先在伤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两圈,然后从胶体远端绕向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状,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然后胶布固定。
(3)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适用于肘、膝关节及附近部位的外伤,方法如图6-41所示。
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图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现绕半圈回到原处。
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4)手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手外伤,方法如图6-42所示。
将带状三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在手背交叉,三角巾的两端绕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绕一周打结固定。
(5)脚部三角巾包扎:方法与手抱扎相似。
(6)手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肘关节包扎相似,只是环绕腕关节8字包扎。
(7)脚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膝关节相似,只是环绕踝关节8字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