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铵1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本姓名:_________ 赵蕾__________实验室:乙313 ________周次:_________ 周二 ___________实验柜台: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章文伟______________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3.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4. 学习pH 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5.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Q = FeSO 4 + H 2 f FeSO4+(NH 4)2SO+6HO = FeSO(NH) 2SO • 6HO硫酸铵/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lOOg H 2O )温度/C80 100 硫酸铵 70.6 75.4 81.0 -- 88.0 -- 95 103 七水硫酸亚铁 28.8 48.0 73.3 -- 100.7 -- 79.9 57.8 六水硫酸亚铁铵—12.5 :--3340--52----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小, 因此溶液经蒸发浓缩、 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形成(NH 4)2FeSO 4 6H 2O 晶体。

比色原理:Fe 3+ + n SCN- = Fe(SCN)n (3-n)(红色)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Fe 3+的量。

Fe 3+由于能与SCN —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 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 Fe 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少。

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 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 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 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6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6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6篇化学实验报告范例1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简单流程:废铁屑先用纯碱溶液煮10分钟,除去油污Fe(2.0g) +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热约30 min,至不再有气泡,再加1 mLH2SO4↓趁热过滤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热溶解、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减压过滤95%乙醇洗涤产品,称重,计算产率,检验产品质量(2)实验过程主要现象2.硫酸亚铁铵的检验(Fe3+的限量分析—比色法)(1)Fe3+标准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标准溶液分别为:5.00 mL、10.00 mL和20.00 mL于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0.05 mg、0.10 mg、0.20 mg三个级别Fe3+的标准溶液,它们分别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试剂中Fe3+的最高允许含量。

(2)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1.00 g产品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 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与标准色阶比较,确定产品级别。

(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产品质量(g)产率(%)产品等级化学实验报告范例2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2)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硫酸亚铁铵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试剂,在医药、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反应原料的适当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硫酸亚铁铵。

实验原理:
FeSO4+(NH4)2SO4+H2SO4→(NH4)2Fe(SO4)2·6H2O
实验步骤:
1.取一只干净的烧杯,称取适量的硫酸亚铁(FeSO4)固体,称量准确。

2.将称取的硫酸亚铁固体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
((NH4)2SO4)固体,控制比例。

3.在烧杯中缓慢加入浓硫酸(H2SO4),注意搅拌和温度控制。

4.继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并出现混合物的特征颜色,此时停止搅拌。

5.将制备好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溶液。

6.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结晶出硫酸亚铁铵。

7.用冷蒸馏水洗涤结晶物,以去除杂质。

8.用纸巾等吸去结晶物的水分,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实验结果:
经过制备得到的硫酸亚铁铵呈现出良好的结晶性质,结晶物质呈现出蓝绿色的颜色。

实验讨论:
1.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和实验室条件,以提高硫酸亚铁铵的纯度。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均匀,避免结晶物表面的杂质。

3.结晶物的洗涤过程应尽量使用冷蒸馏水,以降低杂质的溶解度。

4.实验操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反应物接触眼睛或皮肤。

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硫酸亚铁铵。

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和实验条件,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和操作技巧,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晶性质和纯度较高的硫酸亚铁铵。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2020年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2020年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3.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4. 学习pH 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5.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FeSO 4 +(NH 4)2SO 4+6H 2O = FeSO 4(NH 4)2SO 4·6H 2O晶,形成(NH 4)2FeSO 4·6H 2O 晶体。

比色原理:Fe 3+ + n SCN- = Fe(SCN)n (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 3+的量。

Fe 3+由于能与SCN -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少。

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 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 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洗瓶、250ml 烧杯、锥形瓶(150mL ,250mL 各一个)、移液管(1mL,2mL 各一根)10ml 量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 )、比色架、铁粉、2mol/L 盐酸、3mol/L 硫酸、25%KSCN 四.实验步骤 1. 硫酸亚铁制备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配(NH 4)2SO 4饱和溶液:0.005*3*132=1.98g ((NH 4)2SO 4),1.98*100÷75=2.64g(水)3. Fe 3+的限量分析不含氧水的准备 :在250mL 锥形瓶中加热150mL 纯水至沸,小火煮沸10~20分钟,冷却后备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本(一)姓名:赵蕾实验室:乙313周次:周一实验柜台:61指导老师:章文伟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3.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4. 学习pH 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5.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FeSO 4 +(NH 4)2SO 4+6H 2O = FeSO 4(NH 4)2SO 4·6H 2O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小,因此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形成(NH 4)2FeSO 4·6H 2O 晶体。

比色原理:Fe 3+ + n SCN- = Fe(SCN)n (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 3+的量。

Fe 3+由于能与SCN -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少。

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 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 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洗瓶、250ml 烧杯、锥形瓶(150mL ,250mL 各一个)、移液管(1mL,2mL 各一根)10ml 量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 )、比色架、铁粉、2mol/L 盐酸、3mol/L 硫酸、25%KSCN 四.实验步骤 1. 硫酸亚铁制备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配(NH 4)2SO 4饱和溶液:0.005*3*132=1.98g ((NH 4)2SO 4),1.98*100÷75=2.64g(水)3. Fe 3+的限量分析不含氧水的准备 :在250mL 锥形瓶中加热150mL 纯水至沸,小火煮沸10~20分钟,冷却后备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的实验报告针对无机化学实验硫酸亚铁铵制备中存在着废气污染及产物一级品率低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改进后的制备实验切实可行,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一、实验目的1.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3.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4.学习pH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2SO4 = FeSO4 + H2 ↑FeSO4 +(NH4)2SO4+6H2O = FeSO4(NH4)2SO4·6H2O硫酸铵/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 H2O)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小,因此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形成(NH4)2FeSO4·6H2O晶体。

比色原理:Fe3+ + n SCN- = Fe(SCN)n(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3+的量。

Fe3+由于能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少。

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量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洗瓶、250ml 烧杯、锥形瓶(150mL ,250mL 各一个)、移液管(1mL,2mL 各一根)10ml 量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 )、比色架、铁粉、2mol/L 盐酸、3mol/L 硫酸、25%KSCN四、实验步骤 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配(NH4)2SO4饱和溶液:0.005*3*132=1.98g ((NH4)2SO4),1.98*100÷75=2.64g(水)Fe3+的限量分析不含氧水的准备 :在250mL 锥形瓶中加热150mL 纯水至沸,小火煮沸10~20分钟,冷却后备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产品四:大量浅蓝绿色的柱状晶体,几乎找不到细小的晶体 原因:一有结晶膜就撤火,提供了足量的水供晶体长大
撤火太晚:






撤火及时:






滤纸吸干后:
晶体性状为浅蓝绿色单斜晶体
各种浓度的标准色阶 我 们 的 产 品 与 标 准 溶 液 的 比 较
数据表
酸溶温度
50
60
70 80
m铁
小组成员:崔小玉 李舒愉 雷涛 陈恩先
流程图: 铁屑4g
20ml 10%NaCO3,沸水洗净至中性 加20ml 3mol/LH2SO4,水浴加热反应
温度
对反应及产物产率和纯度的浓影缩结晶 响
95%酸性乙醇洗涤晶体2次
趁热抽滤 滤纸吸干残渣后称重,并计算所需(NH4)2SO4的量 往滤液一次性加入所需(NH4)2SO4固体
2.44
2.81
2.1 2
m硫酸铵 m六水硫酸铁铵(实际) m六水硫酸亚铁铵(理论)
产率(%)
5.77
6.65
4.97 4.73
11.54
12.57
11.48 11.41
17.13
19.73
14.75 14.04
67.4
63.7
77.8 81.5
纯度1Leabharlann g/25ml<0.5μg/25ml
1~2μg/25ml 1~2μg/25ml
讨论 链接
总结 讨论
由上述数据可知,当酸溶温度为50~60度时,70~80度时,产率比较 接近。按产率来看,应该选择70~80度进行酸溶,但由纯度比较可见, 70~80度时所含杂质三价铁离子较多,纯度不高,可能是温度高时,二价 铁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因此,我组综合得出,选择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2 .练习水浴加热、常压过滤与减压过滤、蒸发与结晶等基本操作;3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实验原理]Fe屑溶于稀H2SO4生成FeSO4:Fe +H2SO4 = FeSO4+H2等物质的量的FeSO4与(NH4)2SO4作用,能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商品名称为莫尔盐。

FeSO4+(NH4)2SO4+6H2O = (NH4)2SO4·FeSO4·6H2O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因此在定量分析中常用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

和其它复盐一样,(NH4)2SO4·FeSO4·6H2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的每一种组分[FeSO4或(NH4)2SO4]的溶解度都要小。

[仪器与试剂]仪器:台秤,锥形瓶(150mL) ,250mL烧杯,量筒(10 、50mL) ,磨口抽滤漏斗及配套锥瓶,漏斗架,蒸发皿,吸滤瓶,水浴锅( 可用大烧杯代替) ,比色管(25mL),石棉网,比色架,电炉,调压器,玻璃杯,抽滤机。

试剂:纯铁粉,HCl(2mol·L -1) ,H 2SO 4(3mol·L -1) ,0.0100mg·mL -1 标准Fe 3+溶液,KSCN(1mol·L -1 ) ,(NH 4 )2 SO 4 (s) ,Na 2 CO 3,无水乙醇,pH 试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1.硫酸亚铁的制备:往盛有2.0g 洁净铁屑的小烧杯中加入15mL 3mol·L -1 H 2 SO 4溶液,盖上表面皿,放在低温电炉加热( 在通风橱中进行) 。

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时加入少量去离子水,以补充被蒸发的水分,保持原有体积,防止FeSO 4结晶出来;使铁屑与稀硫酸反应至不再冒出气泡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产品的检验
1.微量铁(Ⅲ)的分析
称1.0g样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5mL不含氧的蒸馏水溶解,再加入2mL3mol·L-1硫酸和1mL饱和KSCN溶液,继续加不含氧蒸馏水至25mL刻度线,摇匀,与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确定产品等级。
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10.69g
2.制备标准液
取3只25ml的比色管,分别加入0.100mg/mlFe3+标准溶液0.5、1.0、2.0ml。再各加入1.0ml3mol/L硫酸和1.0ml1mol/LKSCN溶液,继续加不含氧蒸馏水至25mL刻度线,摇匀。
产量9.83g;产率76.48%;等级I级;
不同等级硫酸亚铁铵中Fe3的含量
等级Ⅰ级Ⅱ级Ⅲ级
Fe3+的含量0.05mg 0.10mg 0.20mg
数据处理
Fe的实际用量=2-0.60=1.40g
FeSO4的质量=1.40×151.9/55.8=3.808g
FeSO4·(NH4)2SO4·6H2O的理论产量=3.808×392.13/151.9=9.83g
4.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
5.学习检验产品中的Fe(III)杂质;
6.学会写“无机物制备流程图”。
实验原理
铁屑易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
Fe + H2SO4= FeSO4+ H2↑
硫酸亚铁与等物质量的硫酸铵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浅蓝色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复合晶体。
FeSO4+ (NH4)2SO4+ 6H2O = FeSO4·(NH4)2SO4·6H2O
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都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后却比较稳定,不易氧化。
实验内容及步骤
内容:1.铁屑的净化
2.硫酸亚铁的制备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4.产品的检验
步骤:1.铁屑的处理:称取4g铁屑,放在锥形瓶中,加入40mL 10%Na2CO3溶液,在水浴上加热10min,倾析法除去碱液,用水把铁屑上碱液冲洗干净,以防止在加入H2SO4后产生Na2SO4晶体混入FeSO4中。
复习思考题
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量,应该以Fe的用量为准,还是以(NH4)2SO4的用量为准?为什么?
答:以Fe的量为准,因为(NH4)2SO4的在实验中量过多,而且(NH4)2SO4具有挥发性。
实验结果
铁屑初始质量W1=2g铁屑残余质量W2=0.60g
(NH4)2SO4质量W3= 3.6g产品质量W4=8.18g
2.硫酸亚铁的制备:往盛着2g铁屑的锥形瓶内加入10mL3mol·L-1H2SO4,在水浴上加热,使铁屑与硫酸完全反应(约30--40min),应不时地往锥形瓶中加水及H2SO4溶液(要始终保持反应溶液的pH值在2以下),以补充被蒸发掉的水分,趁热减压过滤,保留滤液。预先计算出2g铁屑生成硫酸亚铁的理论产量。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学院选修实验报告(综合设计型)
专业班级
09级材料成型1班
学号
姓名
分数
实验名称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时间
2012-12-30
预习思考题
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量,应该以Fe的用量为准,还是以(NH4)2SO4的用量为准?为什么?
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练习水浴加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减压过滤等操作。
3.了解目视比色的方法
硫酸亚铁的理论产量
以H2SO4为基础,计算硫酸亚铁的理论产量。
Fe + H2SO4= FeSO4+ H2↑
以硫酸亚铁为基础,计算硫酸铵的用量
FeSO4+ (NH4)2SO4+ 6H2O = FeSO4·(NH4)2SO4·6H2O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根据上面计算出来的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大约按照FeSO4与(NH4)2SO4的质量比为1∶0.8称取固体硫酸铵若干克,溶于装有20mL微热蒸馏水的蒸发皿中,再将上述热的滤液倒入其中混合。然后将其在水浴上加热(80—90℃)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体膜为止,放置让其慢慢冷却,即得硫酸亚铁铵晶体。用减压过滤法除去母液,将晶体放在吸水纸上吸干,观察晶体的颜色和形状,最后称量,计算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