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近期城市规划资料
永城工程方案

一、城市交通1. 城市公交永城市公交系统将进行升级和扩建,增加新的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频率,优化线路布局,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引入新能源公交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2. 市区道路改造对永城市的主要道路进行改造和扩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统一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规范交通标线和交通信号,提高交通安全性。
3. 建设城市快速路在永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连接城市各个主要区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4. 新建停车场在城市主要商业区和交通枢纽新建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良性发展。
二、市政设施1. 水利设施加强永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扩建和升级。
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排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2. 垃圾处理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中心,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推动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 城市供电加大永城市供电系统的改造力度,提高供电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城市居民的用电需求。
同时,推动新能源供电和智能电网建设,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城市照明更新城市照明设施,采用LED照明技术,提高城市夜间照明效果,降低能源消耗和光污染,打造城市夜景。
1.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永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排放污染物。
加强交通尾气排放治理,提高车辆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 水污染治理加强永城市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净化城市水环境。
3. 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和力度,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城市耕地和生态环境。
四、城市基础设施1. 住房建设加快永城市的住房建设进程,推动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永城市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

永城市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一、背景介绍永城市是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使用和开辟,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城市决定进行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2. 原则:a. 综合规划:根据永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综合规划,统筹考虑各项因素。
b. 科学规划:依据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需求,科学确定土地整理和复垦的范围和方式。
c. 生态优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的重要目标,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d. 公平公正: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要公平公正,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
e. 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推动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规划内容1. 土地整理:a. 划定整理范围:根据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需求,划定土地整理的范围,包括农田整理、城市用地整理等。
b. 土地调查评估:对整理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地质量、利用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c. 土地整合:根据整理范围内土地的质量和利用需求,对土地进行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d. 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开辟强度,合理布局土地资源。
2. 复垦工程:a. 复垦目标:根据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和复垦需求,确定复垦的目标,包括农田复垦、生态恢复等。
b. 复垦方式:根据不同的复垦目标,采用不同的复垦方式,包括植被复垦、水土保持工程等。
c. 复垦计划:制定复垦计划,明确复垦的时间、范围和方式,确保复垦工程的顺利进行。
d. 复垦监测:对复垦工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复垦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令人憧憬的永城市规划

令人憧憬的永城市规划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引领城市科学发展的先导。
今年11月26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我市组织召开评审会,评审委员会原则通过了《永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11月29日,《永城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在郑州市顺利通过评审。
通过评审的这两个规划纲要为我市城乡建设既快又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相关专家介绍,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而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以镇和村为基本单位的村镇体系的规划,它将确定村镇体系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目标,对村镇规模、职能分类、村庄布局调整、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划说明与评测,也是指导村镇发展建设的有力保障。
综合谋略篇“完整的城市设施、优美的环境、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很幸福。
”“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那将多么美呀!”“我市发展的远景规划,让我们对永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到2020年,我市会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这是我们每个永城人都关注的事情。
在政府为我们规划的蓝图中,可以看到,我市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劳动就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体制的一体化。
同时,我市对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了总体规划,一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积极扶持煤化工、铝业加工、机械、新型建材等工业,引导铝材加工及其延伸产业发展,培育永城产业新引擎;二是做强“白色经济”和畜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结合塌陷区复垦,引导水产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征收;三是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我市汉刘文化、造律台文化和红色文化,把文化理念注入旅游,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契机促进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是依托西城区传统商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将西城区打造成豫东地区小商品贸易中心、中小投资者和务工返乡人员的创业基地;五是立足现有工业基础,围绕资源深加工,加强专题招商和以商引商力度,打造沱南工业区和神火工业园两大精品工业集聚区,创建我国中部地区煤炭能源、煤化工、铝加工和食品工业基地;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永城老城健康东路规划方案

永城老城健康东路规划方案引言永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重要的历史遗迹。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老城区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老城区的品质,我们提出了“永城老城健康东路规划方案”。
1. 规划背景随着永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老城区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老城区的交通网络较为拥挤,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外,由于道路拥堵,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公共空间不足也影响了市民们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
2. 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公共空间,提升老城区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
具体目标包括:- 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扩大公共空间,满足市民的休闲和社交需求。
3. 规划内容3.1 交通规划在老城区规划一个健康东路,这条道路将连接老城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和新兴商业区,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走廊。
这条道路将通过下列措施实现:- 宽度合理:健康东路将建设为4车道双向道路,每个车道宽度不低于3.5米,以便保证交通的通畅和安全;- 公共交通优先:为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健康东路将设置专用公交车道,提供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服务;- 自行车专用道:在健康东路两侧设置自行车专用道,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减少汽车使用量。
3.2 环保措施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将在健康东路实施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 绿化带规划:在健康东路两侧规划宽阔的绿化带,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花草,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集中治理排放:在健康东路周边建设车辆尾气净化设施,对经过的车辆尾气进行集中治理,减少空气污染;- 鼓励绿色交通:在健康东路周边建设充电桩和骑行停车点,鼓励市民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
3.3 公共空间规划为了提升老城区的公共空间,我们将在健康东路两侧设置公园和休闲广场,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永城市城市经济与发展

永城市城市经济与发展永城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永城市的城市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永城市城市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永城市城市经济的现状永城市的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它位于河南省的南部,与河南省的其他主要城市相邻,交通便利。
其次,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同时,永城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再者,永城市的工业发展迅猛。
从传统的制造业到现代的高科技产业,永城市的工业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最后,永城市的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
这里有许多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永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永城市的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永城市投资兴业。
在营商环境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永城市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引进。
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再者,永城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农业是永城市的传统产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永城市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互惠,促进经济的协同发展。
三、永城市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永城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永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永城市的交通便利,但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永城市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传统的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还不够大。
再者,永城市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整体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
永城市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城市规划地学建议

永城市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城市规划地学建议作者:路东臣方士军郭文秀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21期摘要:永城市是以煤炭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其城市地质环境除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岩土条件等影响外,更受煤矿开发布局及采煤沉陷影响。
从上述方面分析了永城市城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其最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煤炭开发引发的地面沉降(伴随地裂缝)、疏排地下水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污染及固废堆存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等。
从地学角度对永城市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将永城市划分为8个地学建议区。
Abstract: Yongcheng is a mining city developed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ts 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geology,structure, hydrology engineering and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layout of coal mine development and mining subsid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yongcheng city from the above aspec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are the land subsidence (accompanied by ground fissures)caused by coal development, the decrease of regional groundwater level caused by the drainage of groundwater,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and the soil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solid waste stor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urban planning of yongche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science, and divides yongcheng into 8 geoscience suggested areas.关键词:城市地质环境;地学建议;永城市Key words: 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geological advice;Yongcheng City中图分类号:X141;P694;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84-030; 引言永城市是河南省最东部城市,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为河南省东部区域性城市。
永城市城市经济与发展

永城市城市经济与发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目录永城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研究Rainbow一永城市人口、城镇化1.永城市人口、城镇化现状永城市人文地理概况永城处在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是河南省最东部的城市,处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处,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豫东明珠”之称。
交通十分便捷,东距离徐州观音机场不到50公里,北依,东傍,西临,永青铁路纵贯市境。
与东西贯穿全境,自北到南与连霍高速、永登高速成“工”字型相交,311国道和郑永省道横穿东西,永砀、永宿公路纵贯其间,在永城芒山镇设。
沱浍河复航工程期间已经开工,即将通航。
此外,永城市也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河南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直管市、中国百强县(市)。
永城市又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
永城市地下矿藏丰富,优质煤储存面积达621平方公里,精查储量达31亿吨,年开采能力已达1200万吨,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
并有磁铁矿、高岭土、大理石等17种储量大,易开采,待开发的矿产资源。
地上物产充足,盛产80多种农业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产量最为集中,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面粉生产能力居全国县市第一,被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
从图1中可以看出,商丘市处于河南省的最东方,永城市又处于商丘市的最东方,直接与江苏省和安徽省比邻。
图1 永城市区位图河南省为全国的人口大省之一,作为河南县级市的永城,永城市国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下辖23镇6乡,744个,3706个。
截至到2012年底,相比较2011年底人口增加约万人,出生率为‰,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永城市目前达到总人口15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3万人,非农业人口约44万人,农业人口82万人。
河南省永城市近期城市规划

系别:建筑工程系班级:建筑111班姓名:祝晓梅学号:201106124106河南省永城市近期城市规划第一章前景展望(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演变1、旧城到新城自1960~1970年代,永城因老城区处于煤陷区内开始逐步进行新城区的建设。
至1980年代以后,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加快,至今已形成功能完善、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2、从沱南到沱北由于受东西两侧煤田开采用地的制约,新城建设逐步向南向北发展。
向南发展以煤化工的产业用地为主,向北发展以城市的主体功能即行政、文化、商业、居住等,同时容纳了大量的村庄改造人口。
与次同时,借助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趋势,处于永城北部的芒山镇因其独有的人文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逐步成为市域发展的一颗新星。
并随着与新城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
永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将形成“四区、一带、两湖”的空间格局。
四区:历史古城一一永城老城区、工矿新城永城东区、产业新区一一沱南工业区、人文古镇――芒山镇区。
一带:沱河生态联系廊带。
两湖:新老城之间的生态新湖、芒山镇王引河上游的水寨湖。
(二)环境整合的需求煤炭产业带来塌陷区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空间环境整合、城市生态新区的形成带来机遇。
处于新老城之间的东西约3~4公里,南北5~6公里的地带为现状煤田开采区,由于地形下沉大量耕地变为水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继续扩大。
为有效的利用形成的空间将其规划为以水体功能为主的服务老城、新城城市生活的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再造。
同时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发动机,与穿越城区的沱河相辅相成,成为城区建设的生态核心。
(三)规划范围规划用地位于永诚旧城与新城之间,根据现状条件,及规划道路定线情况,确定规划四至范围为北至欧亚路;南到煤化工基地北侧的规划道路一一引河路;东至陈四楼铁路专用线;西北邻311国道,西南为小青沟,沱河由规划用地北部穿过,将用地分为南北两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18.1 平方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受东西两侧煤田开采用地的制约,新城建
设逐步向南向北发展。向南发展以煤化工的产业用 地为主,向北发展以城市的主体功能即行政、文化、 商业、居住等,同时容纳了大量的 村庄改造人口。
与次同时,借助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 整的背 景趋势,处于永城北部的芒山镇因其独有的 人文 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逐步成为市域发展的
规划用地大部分位于城郊井田采煤区范围内,面积约14.7平方千米。现规划用地 内因采煤已形成塌陷区,对区内道路、房屋等造成一定破坏。现状区内河网、沟 渠、坑塘等水域用地较多,并随着塌陷区的增加,水域面积不断加大,其中永诚四 大河流之一的沱河位于规划用地北部。区内建设用地较少,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 基本沿永宿路及沱河两岸分布,其余大部分为农田。
(二)环境整合的需求 煤炭产业带来塌陷区问题,同时也为城
市空
遇。
北5~6公里的地带为现状煤田开采区,由于地形下沉大 量耕地变为水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继续扩大。
为有效的利用形成的空间将其规划为以水体 功能为主的服务老城、新城城市生活的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再造。同时作 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发动机,与穿越城区的沱河相辅相成,成为城区建设的生态核 心。
成为接新老城区的纽带,容纳多项城市服务职能。
4、强调开放与共享
以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为依托,所有规划建设围绕山水空间进行,使用者能够共享 优美的环境设施。
(二) 塌陷区生态复建
1、采煤塌陷区改造利用模式
煤炭的开采造成了在煤矿周围出现的塌陷区域,且以大片塌陷区水域为主。在煤 炭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政府和企业往往忽视塌陷区生态环 境的保护和治理。因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造成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流 失,并且深刻的影响到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诸多的社会 问题。因此,改造和开发利用塌陷区,对于带动矿区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 意义。
国内外很多地区采用建设塌陷区公园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河北 唐山煤矿、淮北市杨庄煤矿、淮南市泉大资源枯竭矿区、英国达累姆郡Hawthorn矿 区、德国莱茵褐煤公司、美国哈那煤炭公司等对充填后的煤田塌陷区进行合理规 划,设置旅游景点,不仅改变了煤矿区脏、乱、黑的形象,改善了煤矿区的生态环
境质量,而且为职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通过对比和借鉴已有经 验,可以为永城水上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在充分利用塌陷区水域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有价值的可游览 地区,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自然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同时可以结合水域进行精美 的园林建设,或者开发水上运动项目。这种发展不仅能够给地区居民和游人创造一 个风景秀丽的环境及运动休闲度假的场地,还能够涵养水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
境。
(3)煤矸石回填造林,发展林业生产
第二章 规划策略
(一)设计原则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以永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背景,建设城市生态新区;以微观改造为基础,营造 丰富的、有机的、亲切的城市生活空间,成为生态型永城城市核心地带。2、生态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
运用工程手段对塌陷区域进行空间整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水体保护和水体交
3、完善城市服务职能
河南省永城市近期城
市规划
城
市
规
划
系别:建筑工程系
班级:建筑111班 姓名:祝晓梅 学号:201106124106
河南省永城市近期城市规划
第一章 前景展望
(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演变
1、旧城到新城
自1960~1970年代,永城因老城区处于 煤陷区 内开始逐步进行新城区的建设。至1980年 代以后, 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加快,至今已形成功能完 善、生 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根据国内外采煤塌陷区改造利用的经验,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1)建立塌陷区生态型养殖基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这种开发利用模式能取得多方面的效益,最明显的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经济效 益,同时提供水产品。这种发展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有效地保护了环 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同时也绿化了水面,可以改善地区的环境。(2)建造公园,发展旅游业
这种模式的显著效益是变废为宝,把矿区的煤矸石回填塌陷区,这种矿石回填 地上可以种植用材林、经济林等。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也改变了地区的生态状况。(4)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牧业
这是塌陷区改造中最常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煤矸石回填塌陷区的基础上,近一 步采用灌浆复土,等于向塌陷区要回了失去的土地,有了土地便有了发展农业、畜 牧业的物质基础。
(三)规划范围
规划用地位于永诚旧城与新城之间,根据现状条件,及规划道路定线情况,确定 规划四至范围为北至欧亚路;南到煤化工基地北侧的规划道路——引河路;东至陈 四楼铁路专用线;西北邻311国道,西南为小青沟,沱河由规划用地北部穿过,将 用地分为南北两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1平方千米。
(四)现状条件
一颗
新星。并随着与新城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成为城市 建设发展的一部分。
永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将形成“四区、一带、两 湖”的空间格局。
四区:历史古城——永城老城区、工矿新城—— 永城东区、产业新区——沱南工业区、人文古镇 ——芒山镇区。
一带:沱河生态联系廊带。
两湖:新老城之间的生态新湖、芒山镇王引
河上
游的水寨湖。
(5)多种模式相结合
在实际的操作中,各地区多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走综合持续发展的道
路。
2、塌陷区公园建设比较
通过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利用塌陷区进行水上公园或者湿地公园建设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的高。但是这种模式的选择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情况 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符合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在塌陷区建设生态 公园存在着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开发程度弱等问题,都给塌陷区改造治 理带来了难度。
第三章
(一)功能分区
该区因采掘活动 形成塌陷区后,陆 生生态系统将会被 水生生态系统所代 替,因此规划用地 以水体空间作为主 题,形成贯穿南北 的大面积的湖景公 园,公共设施用地 环绕公园布置,主 要以商业服务、宾
馆及娱乐用地为主。在采煤区外,布置建设用地,永宿路以南,以研发、会展用地 为主;永宿路以北,为居住用地。本次规划将整个生态新区分为五大区域:体育运 动休闲区、亲水娱乐活动区、生态公园游览区、滨水生态生活区、新兴产业综合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