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昌盛的文化》北师大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8课《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 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请谈谈你对秦始 皇兵马俑的感受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 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 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 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 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1、佛教起源于
(A )
A古印度 B朝鲜
C日本
D古罗马
2、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B )
A北京法源寺 B洛阳白马寺
C嵩山少林寺
D恒山悬空寺
3、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的人多是 (B)
A贫苦民众 B帝王贵族 C商人 D手工业者
4、成为后世编写史书典范的是
( D)
A《汉书》B《三国志》
C《后汉书》D《史记》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与《史记》
1.作者: 司马迁 2.体例: 我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3.内容: 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时期的三千 年历史 4.特点: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 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5.组成: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 和道教兴起
1.佛教发源地和传入 中国的时间: 古印度 西汉末年
2.路线:
丝绸之路
3.教义:
现实痛苦、因果报应、
忍耐修行、来世天国
1.道教:土生土 长的中国宗教2.产生时间:来自东汉后期3.教义:
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等
佛教与道教的对比: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 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痛苦, 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课堂小结: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2.东北——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 反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
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史事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 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 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 萨。清军撤走后,沙俄侵略军不守信用,重 新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再派军队围攻雅克萨。 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 800多名入侵者仅剩60多人。
维吾尔族,回部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 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 丹,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得胜图》
乾隆时期,平定回 部上层贵族大、小 和卓发动叛乱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1)清朝乾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
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中的双方分别是?
郑成功 荷兰殖民者
思考双方为了什么发生冲突?
台湾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1.东南——台湾:背景
“台湾者,中国之 土地也,久为贵国 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 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
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雍yōng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颁布金瓶掣chè签制度。
康熙平定噶gá尔丹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乾隆时土尔扈hù特部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8课昌盛的文化

18课昌盛的文化

图片
道教兴起
产生时间: 产生时间: 东汉后期
民间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思想起源: 思想起源:
道教教义: 道教教义: 乐生、重生:通过修炼得道成仙, 乐生、重生:通过修炼得道成仙,
长生不老
道教的影响
科学:炼制丹药,促进了中国古 科学:炼制丹药, 道教对中国 代化学、医学、 代化学、医学、药物学的发展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课
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练习
佛教东来
佛教起源: 佛教起源:古印度 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
时间: 西汉末年 时间: 传入中国: 传入中国:
传入中国:
路线: 沿丝绸之路传入: 路线: 沿丝绸之路传入:印度
读一读:
说秦汉、道秦汉, 秦汉文化不简单;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陵兵马俑 创造了世界大奇迹。
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
民俗: 民俗: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
图片2
宗教的本质
宗教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宗教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佛教、 佛教、道教之所以会受到封建统治者 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们的教义 教义在很大 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们的教义在很大 程度上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程度上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遭受压迫剥削,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遭受压迫剥削, 感到无法解脱, 感到无法解脱,佛教的来世说和道教的成 仙说教,是人们在思想上得到安慰, 仙说教,是人们在思想上得到安慰,麻痹 了斗志,放弃了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 了斗志,放弃了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 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初一政治上学期灿烂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初一政治上学期灿烂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数建筑艺术精品、独具东方魅力的戏曲
等。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
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晶。中华文化的
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丰富多彩的中华文
化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具有自身独特
的魅力,情趣和力-量。
10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几千
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11
思想家:孔 子 , 整 理 《 诗 》《 书 》 , 编 订
《春秋》;孟子著有《孟子》;王 夫之及其著作《周易外传》《尚书 引义》等。
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
《孙膑兵法》,毛泽东著有《论持 久战》等。
文学家: 鲁迅著有《狂人日记》,茅盾著有
《子夜》等。
……
-
12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的构成:浩如烟海 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 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 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13
知识梳理
•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 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 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的作用
-
14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 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
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
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
-
21
1.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 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2.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 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24张PPT)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24张PPT)
你知道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上 采取了哪些措施吗?清朝的民族政策又有什 么特点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 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
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
新课探究


探究点: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的历史时期
三国 隋 元 明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相关链接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
1294年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今日台湾
三 探究点:清廷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
驻藏
章程》29条,标志中央政

大臣
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
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金瓶
中央政府掌握达赖

掣签
和班禅的继任者。
2.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颁布章程
事件及内容
意义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
立噶厦
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 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
表现一 班禅六世明确表示:整个 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 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
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表现二 班禅六世不远万里前去承 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70 岁寿辰祝寿,乾隆皇帝修
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金瓶掣签目的是用抽签的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49张PPT)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49张PPT)
一部分的是( A )
①元朝政府设宣政院 ②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历代管理 西藏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西藏 3、伊犁将军是管辖新疆的 机构。故选A。
巩固西北边疆
知识回顾
回顾清朝以前,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②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新疆。
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占领青海、蒙古多 地,甚至威逼北京。
1690年康熙帝三次亲征,采取分兵合围的战略,通过乌兰布通和昭莫 多战役,击溃噶尔丹。 若粮草断绝,必噬雪穷追,断不回师!
雅克萨之战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尼布楚条约》
时间: 1689年 签订: 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
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场景
随堂小练
1.清朝时期,康熙帝领导的反抗沙入侵中国东北的
战争是( B )
A.武力统一台湾 B.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消灭大小和卓割据势力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雅克萨之战的 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康熙、沙俄入 侵东北 3、康熙帝领导雅克萨之战反抗 沙俄入侵。故选B。
清朝的疆域
清朝疆域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西跨葱岭
西南达喜马拉雅 山脉
北接西伯利亚 清朝
土尔扈特部回归
1771年,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8昌盛的文化

18昌盛的文化
热烈欢迎南平市级课 题“故事导入五步教学法” 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 作!
祝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身 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武夷山市兴田中学
赵良兴






道教兴起
道教产生于 中国本土宗 教,东汉后期, 民间流行的 神仙方术与 道家思想结 合形成.
把下列人物、地名,按佛、道两教影响归纳:
1玉皇大帝 2如来佛 3少林寺、
4武当山
6太上老君
5敦煌莫高窟
7灶神
8五百罗汉
9南国桃园观音庙
2、3、5、8、9项为佛教,其 余为道教
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一:本班是否有信仰宗教的同学?
调查内容二:有多少同学参加过抽签、算命、 拜神等活动;
调查内容三:请参加过抽签的同学谈谈感受?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但在 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崇尚 科学,批判的继承我国传统的宗教文化, 要注意把宗教与迷信、邪教等区分开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秦始皇
兵马俑
兵 马 俑 秦汉文化不简单;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陵兵马俑
创造了世界大奇迹。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
常见史书体例:
纪传体—— 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
史实。如《史记》。
编年体—— 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编排
史实。如《资治通鉴》。

史—— 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史实。
如《史记》。
断代史—— 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
的史实。如《宋史》、《明史》。
对《史记》的评价:

18昌盛的文化

18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课
昌盛的文化
佛教的东来
将有关佛教的知识列成一表
起源、 起源、传入 传播 佛教 主要 教义
白马寺
对中国文化影 响的表现
起源于古印度,生死轮回 因果 寺院,石窟, 起源于古印度,生死轮回,因果 寺院,石窟, 古印度 报应。 西汉末年经 西游记》《 》《红 西汉末年经丝 报应。人生痛 《西游记》《红 苦,忍受痛苦, 忍受痛苦, 绸之路传入我 楼梦》 绸之路传入我 楼梦》等,佛教 信奉佛教, 信奉佛教,努 词语:烦恼、 国中原, 国中原,东汉 力修行,才能 词语:烦恼、一 力修行, 末年在民间流 来世幸福。 刹那、口头禅、 末年在民间流 来世幸福。 刹那、口头禅、 善有善报等。 传开来。 传开来。 善有善报等。
你对《史记》了解多少?
《史记》——二十四史开山之作 史记》 二十四史开山之作
作者: 作者:司马迁 时间: 时间:西汉汉武帝时期 体例: 体例:纪传体 规模: 规模: 篇,52万多字。 130 130篇 52万多字 万多字。 内容: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时期约 年的主要史事。 年的主要史事 特点及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特点及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 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 文笔生动, 典范。 典范。
道教的产生
将有关道教的知识列成一表
青城山五洞天
起源 传播 道教
思想 来源
主要 教义
对中国文化 影响的表现
《 产生于中国 民间的神 修身养性, 西游记》 产生于中国 修身养性, 西游记》 《 本土, 炼丹服药, 红楼梦》 本土,东汉 仙方术和 炼丹服药, 红楼梦》 《 末年形成 形成, 道家思想。长生不老, 二泉映月》 末年形成, 道家思想。长生不老, 二泉映月》 在民间流行。 得道成仙。 在民间流行。 得道成仙建造如此庞大的地下军阵陪葬? 秦始皇为什么建造如此庞大的地下军阵陪葬?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太上 老君、观音菩萨、少林寺、 武当山、庆云寺、玉皇庙
道教圣地----青城山
肇庆:三仙观
二.道教的兴起
1.起源地: 中国
2.产生时间: 东汉后期 3.教义:
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等
佛教:
现实痛苦、 因果报应、 忍耐修行、 来世天国。
道教:
修身养性、 炼丹服药、 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
或人 轻固 于有 鸿一 毛死 。,
或 重 司于 马泰 迁山 ,
讨论:
从司马迁的生平遭遇和写作 《史记》的过程,我们能学习司 马迁的什么优秀品质?
看一看司马迁是怎样记 述历史的,结合自己的 学习,谈一谈从中受到 那些启示?
1、树立远大理想,坚韧顽 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2、严谨修史态度和实事求是 的态度。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
古印度
西域
中国
2、道教兴起 ——东汉后期
二、司马迁与《史记》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5、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的人多是 (B)
A贫苦民众 B帝王贵族 C商人 D手工业者
6、成为后世编写史书典范的是
(D)
A《汉书》B《三国志》
C《后汉书》D《史记》
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
的是(D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东汉末期的人
练一练:
是制片错了,老爷爷和小 孩都对了。因为佛教是西 汉末年传入中国的,而刘 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1.作者: 司马迁 2.体例: 纪传体通史(第一部) 3.内容: 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特点: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
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史记》书影
史记的组成
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 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 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 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 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学习目标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佛教的传 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 者司马迁及《史记》的体例,秦兵马 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难点:使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 其作用。
一、佛教东传
1.佛教起源于: 古印度 2.传入时间: 西汉末年
3.路线: 天竺(古印度) 敦煌 长安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四.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请谈谈你对秦 始皇兵马俑的 感受
说一说: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 一种精神风貌?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 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 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 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 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 想象:
为什么秦始皇要把 如此巨大的军阵埋在 地下?
1、佛教起源于
( A)
A古印度 B朝鲜 C日本 D古罗马
2、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 B )
A北京法源寺 B洛阳白马寺
C嵩山少林寺 D恒山悬空寺
3、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 C)
A基督教B东正教 C道教D伊斯兰教
4、《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 C)
A从春秋到东汉 B从战国到东汉
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光武帝
讨论:
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中哪些是
合理的?哪些是消极甚至是 迷信的?
宗 发源地 教
教义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
佛教 古印度
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 前的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
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道 教
中 国
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 炼丹服药,可以长生 不老,得道成仙。
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西域
洛阳
名白图
源马为
自寺我
“ 白 马 驮 经
” 的 故
,
.
为 东 汉 明 帝 所 建
国 第 一 座 佛 教 寺
----
事寺

















请你来参与:
佛教宣扬的是什么?(佛 教的教义是什么?)
4.教义: 现实痛苦、因果报应、 忍耐修行、来世天国
试一试:
请同学们将下面属于佛教的 人物和地名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