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合集下载

2017糖尿病指南

2017糖尿病指南

要点提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为10.4%,各民族有较大差异•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达63%一、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演进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

1994至1995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64岁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28%,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为2.12%[2]。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利用空腹血糖>5.5 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的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显示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中,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3]。

2007至2008年,CDS组织全国14个省市开展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4]。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5]。

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6](表1)。

表1 我国7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汇总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 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

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 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3. 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比8.9%)。

4. 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 Meta 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 每天吃 1~2 个鸡蛋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 及
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从不吃鸡蛋或每周少于一只鸡蛋者相比,每天超 过 1 个鸡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 研究显示,在摄入白面包的同时搭配混合坚果(开心果、扁桃仁、核桃等六种 坚果等比例混合)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反应。与等能量对照组相 比,每日膳食中包含50~56g坚果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 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 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显示,每日饮食中加入扁桃仁,用以替代20%的膳食总能量 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LDL-C水平 。用扁桃仁代替等能量的 黄油,可降低餐后血糖且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
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 虽然未经加工和加工的畜肉类含有相似数量的饱和脂肪,但加工肉类中的其他 成分,特别是食盐和亚硝酸盐,可能是加工红肉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的原 因
•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经常用于加工肉的保存,并且可以通过与胺类化合物在胃中 或在食品中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亚硝胺。亚硝胺可损伤实验动物胰岛β细胞,血 液中亚硝酸盐浓度与内皮功能障碍和胰岛素反应受损有关
• 研究显示,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包括加工畜禽肉类),可增加 2 型糖尿病发病 风险。
• 观察性研究显示,食物来源及饮用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与儿童 1 型糖尿 病的发生有关。另外,高盐摄入也是 2 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每天不超过一只鸡蛋
• 蛋类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富含卵磷脂、胆碱、甜菜碱、硫醇、类 胡萝卜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所含微量营养素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专家解读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专家解读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专家解读版新版膳食指南专家解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

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因为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根据新版膳食指南,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为什么这么推荐呢?因为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平衡膳食模式的需要。

中国的平衡膳食模式,是XXX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资源和饮食特点所设计的理想膳食模式。

这个模式所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中超过50%的能量、蛋白质、B1、烟酸、锌和镁,40%的B2、铁和30%的钙都来自于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

谷物是最经济、合理能量来源,也是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全谷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脂肪酸和营养素。

杂豆和薯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合作为主食的多样化选择。

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体需要40余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

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可分为五大类,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

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除了母乳供6月龄内的婴儿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

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膳食。

谷类为主是中国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管理-61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管理-61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617-糖尿病患者的个体
化管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1、MNT推荐,对超重或肥胖患者,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以内
A、30%[正确答案]
B、25%
C、20%
D、15%
E、10%
2、以下不属于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项重要措施的是()
A、糖尿病教育
B、运动疗法
C、自我监测
D、并发症预防[正确答案]
E、药物疗法
3、在MNT中,关于蛋白质的考虑和推荐描述错误的是()
A、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B、高蛋白膳食在短期内(3个月内)有助于减轻体重
C、建议超重或肥胖人群使用高蛋白膳食长期应用[正确答案]
D、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并在短期内减轻体重
E、不建议超重或肥胖人群使用高蛋白膳食长期应用
4、MUFA是较好的膳食脂肪来源,可取代部分SFA供能,宜大于总能量的()
A、10%
B、12%[正确答案]
C、15%
D、18%。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
品的摄入。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 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 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 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 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 致缺氧。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图1.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第一步:吃动平衡
图2. 如何合理控制能量
除了能量的控制还应注意: 1. 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 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10%—15%,胆固醇摄 入量不超过300 mg/d; 3. 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0.8 g/ (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 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 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 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 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 合糖尿病人食用; 2. 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 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 岛素的分泌。
4. 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D3、B1、B2、E、Mg、Zn等;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25-30 g/d,或10-14g/1000 kacl。
图3.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目录:一、编写说明贾伟平陆菊明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1.002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于2003年首次发表,2007、2010和2013年进行了三次修订。

近年来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中华医学会对指南的编写有了明确要求,因此有必要在2013版指南[1]的基础上对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再次进行修订[2]。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本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特作如下编写说明。

一、编写要求在本版指南的每章伊始,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

本版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证据级别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

证据级别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级别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指南工作组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

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

修订本版指南参考了WHO、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并要求以2013年后中国作者的文献(中英文)和中国已颁布的相关指南为基础,适当参考欧美国家及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相关指南。

二、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本版指南所列出的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是依据WHO(1999年)标准。

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14个省市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0年及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9.7%和10.4%。

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南”

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南”

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南”01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

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即可做到食物多样化。

糖友这样吃:食物多样:也就是指多吃混合性食物,每日应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也就是做到:“饭有粗粮,菜要杂烩,肉鱼蛋奶,豆腐菌藻”。

谷物为主:相比普通人,糖友每日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比稍低一些(45%-60%),但仍需坚持谷物为主。

粗细搭配:全谷、薯类、杂豆类占主食量1/3 。

02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已经超过一半。

肥胖与很多慢性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做到吃动平衡才能维持健康体重。

糖友这样做:食不过量:定时定量进餐,吃饭细嚼慢咽,选择分餐制,每顿少吃一两口。

规律运动:吃动平衡对糖友来说很重要,因为运动还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糖友要减少久坐时间(维持坐姿长达4小时以上),工作时每小时起来活动一次。

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要累计达到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每次10~20分钟。

减重速度以每月2~4千克为宜。

糖友运动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

关于糖友运动的相关知识,请点击查看运动居然可以替代药物?2022最新运动指南来啦定期称体重:请准备一个体重秤,经常称一下早晨空腹时的体重。

注意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吃与动的平衡。

0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蔬菜水果、全谷大豆和奶制品是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

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不足,水果、全谷物、奶类、豆类摄入量偏低。

糖友这样吃:多彩蔬果:每天食用500克左右蔬菜,其中深色(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等)蔬菜至少占一半。

血糖平稳时,每天可摄入200克水果,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柚子、草莓等。

增加奶量:糖友更容易缺钙,应该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

可选各种奶制品,以脱脂/低脂不加糖的纯牛奶为主。

每天摄入相当于300ml的液体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专家解读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专家解读版

新版膳食指南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1)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二):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塑造美好生活 (2)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3)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8)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原创2017-05-18 杨晓光中国好营养作者:杨晓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教授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

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关键推荐◇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为什么这么推荐?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

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平衡膳食模式的需要。

中国的平衡膳食模式,是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资源和饮食特点所设计的理想膳食模式。

这个模式所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我国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质、B1、烟酸、锌和镁,40%的B2、铁和30%的钙都是来自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

谷物为主也是最经济、合理能量来源。

全谷物富含维生素B、脂肪酸、营养更丰富。

杂豆和薯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所以放于此以满足主食多样化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
指南(2017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
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
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
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
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
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
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
议餐餐有蔬菜;
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
占 1/2 以上,
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
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
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
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
肥肉摄入;
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
鸡蛋,不弃蛋黄;
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
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
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
当量奶制品的摄入;
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
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
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
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
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
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
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
升;
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
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1.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2. 控制进餐速度,早晨 15~20 分钟,中晚餐 30 分钟左右;
3. 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 25~30 次;
4.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这样的饮食顺序有个前提,即炒菜不能太咸。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1. 注重包括饮食控制、适度体力活动、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预防低血糖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2.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