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3 有关机械效率计算专题
2023届中考物理热点专题机械效率综合计算专项练习

2023届中考物理热点专题机械效率综合计算专项练习机械效率综合计算一、斜面类:1.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 N,斜面长2 m、高1 m(g取10 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B.做的有用功是5 J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2. 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3.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1.5 m,斜面长度s=3 m。
现用力F沿斜面把重力为G=1 800 N重物匀速推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推力F为______N。
若实际存在的摩擦力f=300 N,则工人师傅实际用的推力F′=______N4.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N 的物体A 沿长s =1.2m ,高h =0.6m 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 的大小恒为3N ,所有时间是12s ,求:(1)物体A 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 (2)物体A 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F 的功率; (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5.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
货物移动的距离s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N ,此斜面的长为5m ,高为1m ,这箱货物重为1500N.(1)0~5s 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__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
(2)5~30s 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shF二、滑轮类: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36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2m,作用在绳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5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拉力F的功率是W.2.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3. 如图所示,某同学使用动滑轮把6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 m,所用的拉力是400 N。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如图所示,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将质量为40kg 的物体匀速提升3m ,此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
已知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 2,工人的质量和动滑轮质量之和为80kg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人用提升400N 重物的过程中,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1200JB .工人用提升400N 重物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 .用该滑轮组提升重为600N 的物体,机械效率为80%D .工人的质量为60k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动滑轮做的有用功40kg 10N/kg 3m=1200J ===W G h m gh ⨯⨯物物动有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知,绳子段数n =2,物体匀速提升3m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6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6m 0.6m/s 10ss v t ===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D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 2=0.05m 2,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26000P N a 0=.30005m F pS ==⨯设动滑轮质量为m 动,则人的质量m 人=80kg -m 动因为n =2,所以()()11-=-+=-g+22F G F G G G m g m m g =人拉人物动人物动 代入数据,得出m 动=20kg ,m 人=60kg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用该滑轮组提升重为600N 的物体,机械效率为()=100%=1200%=100%=75%6+6+0000+00W G hG W G hNG GN NG η=⨯⨯⨯有物物总物动物动故C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则在2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答案】5 80% 【解析】 【分析】 【详解】物体2s 移动的距离:s=vt=0.5m/s×2s=1m , ∵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移动的距离:s′=2s=2×1m=2m , 拉力做功:W=Fs′=2.5N×2m=5J ; ∵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 ∴f=0.2G=0.2×20N=4N , 滑轮的机械效率: η====80%.故答案为5,80%.3.如图所示,用F =50N 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 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0.4m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功为_____J ,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答案】40 60% 【解析】 【分析】首先判断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受力,计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利用拉力做的总功;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A 受到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求出其大小,再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专题专题一:运动和力学1.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2. 动力学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3. 力和力的平衡4. 运动的曲线和力学的解释5. 动能和机械能的转化专题二:能量和功率1. 功和功率的定义2. 动能和势能的区别和转化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机械效率和能量损失专题三:压力和浮力1.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2. 浮力的原理和计算3.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4. 阿基米德定律和浮力的应用专题四: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方式和直线传播原理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成像的特点和公式专题五:静电和电路1. 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性质2.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3. 电容和电4.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专题六: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线的性质2. 磁场对电荷的影响3. 电磁感应的原理和生成电动势4. 电磁感应的应用和法拉第定律专题七:电磁波和光谱1. 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2. 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合成3. 光的色散和光谱4.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专题八:原子和原子核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 同位素和放射性衰变3. 核反应和核能的转化4. 核能的应用和辐射的防护专题九:振动和波动1. 机械振动的性质和特点2. 波动的传播方式和波的叠加原理3. 声波和光波的差别和特性4. 波的干涉和衍射专题十:热现象和热力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规律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4. 热量传导和热量辐射的应用以上是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十个专题,每个专题涵盖了与物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专题依次复习,并进行相关练习和思考,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们成功!。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复习教案

机械效率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滑轮 机械效率(有答案)

滑轮机械效率练习一、选择题1.(2021烟台)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2.(2021深圳)如图,两个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 17 N 的物体A,(每个滑轮重相同)使物体A在 2 s 内拉升了20 cm,拉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甲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60 cmB. 乙中,拉力的功率为1.7 WC. 甲中,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吊着D. 乙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 N3.(2021随州)俊星家周末乔迁新居,家中柜子因搬运不便,俊星提出利用滑轮组来完成,其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乙图为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已知柜子A的重力为740 N,动滑轮的重力为60 N,柜子匀速下降的竖直高度为 6 m,下降过程用时 1 min(不计绳重与摩擦).俊星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柜子下降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400 NB. 使用该滑轮组时的机械效率为90%C. 在下降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3 m/sD. 在下降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80 J4.(2020云南省卷)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是由两个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的滑轮组.利用该滑轮组提升质量为27 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00 N.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则( )第4题图A. 拉力的功率为50 WB. 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0 N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 m/s二、填空题5.(2021海南)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升一定高度,该滑轮组有________段绳子承担物重,在绳子承受范围内,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增加所提升的物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5题图6.(2020淄博)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分别用力竖直匀速提升重100 N的物体,物体运动速度为0.1 m/s,每个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图________;拉力F甲=________N,F丙=________N;拉力F乙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第6题图7.(2021陕西)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 000 N 的推力,将重为 2 0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 4 m、高 1.5 m,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第7题图8.(2021自贡)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为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第8题图三、作图题9.(2021鄂尔多斯)一款升降座椅装置的简图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要求绳子的末端绕至按钮处.第9题图四、综合应用题10.(2021河北)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 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第10题图(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拉力F的功率;(3)提升货物过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1.(2021通辽)如图所示,重为800 N的物体在100 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4 m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0 NC. 额外功的功率为12 WD. 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12.(2019黄石模拟)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若图中动滑轮、杆、晾衣架总重力是G,某次晾晒湿衣物的重力达到5G,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晾衣架匀速上升.若不计一切摩擦,则对此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 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1.5GB. 绳子拉力克服了6G的总重力做功C. 这套机械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90%D. 施于手柄上的力小于绳子拉力13.(2021云南省卷)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匀速提起,拉力F随提升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3题图A. 物块的边长为0.6 mB. 动滑轮重为300 NC. 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87.5%D. 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1 650 J答案1. A2. A3. A4. C5. 2 变大6. 甲100 40 127. 3 000 75% 省力8. 100 809.10. (1)9×104 Pa(2)3.75×103 W(3)80%11. C12. C13. D。
2021年物理中考复习之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教案: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2021年物理中考中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章节包括: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功的计算及单位换算;2. 功率的计算及变化规律;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物理公式表;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学生分析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做了什么功?2. 知识点讲解:(1)功的概念及计算:介绍功的定义,展示功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2)功率的定义及计算:介绍功率的概念,展示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3)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同时,介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一个例题,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七、作业设计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计算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功率。
一个物体在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机械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应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知识的?可以举例说明。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项培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 ,使物体A 以0.2m/s 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10s 。
已知物体A 重500N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 ,拉力F 的功率为30W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B .拉力F 的大小为40N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 .滑轮组对物体A 所做的功为1000J【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知,3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速度为30.2m /s 0.6m /s v nv ==⨯=绳物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6m /s 10s 6m s v t ==⨯=绳绳故A 错误;B .由W Fs P Fv t t=== 可得拉力的大小 30W 50N 0.6m /sP F v ===绳 故B 错误;CD .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0.2m /s 10s 2m s v t ==⨯=物滑轮组对物体所做功为120N 2m 240J W fs ==⨯=有总功为50N 6m 300J W Fs ==⨯=绳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40J 100%100%80%300JW W η=⨯=⨯=有总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一台起重机将3600N 的货物提高4m ,如果额外功是9600J ,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1.44×104 60%【解析】【分析】起重机是用来提升重物的,所以对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总功是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从而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
【详解】[1]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43600N 4m 1.4410J W Gh ==⨯=⨯有[2]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441.4410J 100%100%60%1.4410J 9600JW W η⨯=⨯=⨯=⨯+有总3.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则在2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答案】5 80%【解析】【分析】【详解】物体2s 移动的距离:s=vt=0.5m/s×2s=1m ,∵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移动的距离:s′=2s=2×1m=2m ,拉力做功:W=Fs′=2.5N×2m=5J ;∵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f=0.2G=0.2×20N=4N ,滑轮的机械效率:η====80%.故答案为5,80%.4.小黄用图所示的滑轮组经过10s 的时间,用150N 的拉力将一个重270N 的重物提高1m ,求此过程:拉力F 自由端拉出的距离是_____m ;小黄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总功是_______J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
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有关机械效率计算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三有关机械效率计算专题一、复习目标:1、了解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特点2、要做到容易解答简单的关于机械效率的计算3、学会关于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二、知识储备:1.对于简单机械来说,提升重物时,克服___________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实际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那么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写作η=_____________.2、在力学中,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分别是和,计算功的公式W= 。
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为W= ,克服阻力做功的公式为W= 。
3、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三、典例解析:1、简单的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例1:用如图1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所用的时间为20s。
求:(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跟踪练习:1、如图1是伍实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图形,重物的质量为200g,每个滑轮的质量都为50g,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轴之间的摩擦,使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10㎝,则人的拉力大小为 N,有用功为J,额外功为 J,机械效率为.2、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有关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例题:如图所示。
斜面长1m,搞0.2m.;将10N重的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其中建议____________(填番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有关机械效率计算专题
一、复习目标:1、了解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特点 2、要做到容易
解答简单的关于机械效率的计算 3、学会关于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二、知识储备:
1.对于简单机械来说,提升重物时,克服___________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实际拉
力做的功为________.那么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写作η=_____________.
2、在力学中,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分别是
和
,计算功的公式
W= 。
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为 W=
,克服阻力做功的公式为 W= 。
3、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三、典例解析:
1、简单的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例 1:用如图 1 所示滑轮组将重 6×102N 的物体匀速提高 2m,拉力所做的功为
2×103J,所用的时间为 20s。
求:
(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跟踪练习:1、如图 1 是伍实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图形,重物的
质量为 200g,每个滑轮的质量都为 50g,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轴之间的摩擦,
使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 10 ㎝,则人的拉力大小为
N,有用功
为
J,额外功为
J,机械效率为
.
2、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1)当物重为 150N 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 6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
少?
(2)当所吊重物为 300N 时,10s 内重物被匀速提高 2m 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
率是多少?
2、有关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例题:如图所示。
斜面长 1m,搞 0.2m.;将 10N 重的物体 A 从斜面底端匀速拉 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2.5N,那么: (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
第1页 共7页
(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 其 中 建 议 ____________( 填 番 号 ) 可 以 达 到 目 的 ; 理 由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 100N 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
已 知斜面的长是 5m,高是 2m,拉力 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2、如图所示,将体积为 2.0×10-3m3 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 4N,松木沿斜面移动 1m,上升的高度为 30cm。
求: (1)松木块的重力。
(2)斜面的机械效率。
(g=10N/kg,ρ木=0.5×103kg/m3)
3、关于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例 3.一质量为 6kg 的石块,沉在装水的容器底部,某同学用一动滑轮将石块从水 中匀速提起 1m,但石块没有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已知绳的自由端拉力为 25N, 求石块在上升过程中: (1)石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绳的自由端拉力做功为多少?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ρ石=3×103kg/m3,g=10N/kg)
第2页 共7页
达标测试 1、如图 3 所示,物重 G 为 60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 5m,所用的拉 力 F 为 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若不计摩擦,被提升的 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2、一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
如图 5,汽车车厢高度 h=1.5m, 斜面长度 s=3m,现用力 F 沿斜面把重箩筐 G=1800N 的重物匀速 拉到车上。
若不计摩擦,拉力 F 为______N;若实际拉力 F’ =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3、如图 6 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 A 以 0.5m/s 的速度在水
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A 重为 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物重的 0.2 倍,水平拉力为 2.5N,则在 2s 内拉力做的功是
_______,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不计滑轮重力)
4、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5、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
越低
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6、甲乙两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 70%、乙的机械效率是 50%,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甲机械做功快
C、相同时间内,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7、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 8 所示的
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
计读出拉力为 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 0.1m,以上
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N)
(m)
2
0.4
0.2
0.2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 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
第3页 共7页
8、如图 9 所示,物体重 180N,动滑轮重 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 力 F 的作用下,物体正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 F;(2)拉力做功的功率;(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9、如图 10 所示,建筑工地上的吊车是靠电动机来提升货物,货物重 103N,电 动机的额定电流为 4A,电阻为 20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 为 500N,l 分钟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 6m。
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10、某人在河岸上,借助岸边的大树,利用滑轮组通过拉绳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 速靠岸.已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 (滑轮和拉绳自 重 不 计 ), 船 的 总 质 量 为 7.92×103kg,船匀速移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 0.01倍,船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与人拉绳子的力始终水平,若人的拉力是220N, 船靠岸的速度是0.3m/S,(g=10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人拉绳的功率.
答案 跟踪练习:一、1、0.5N,0.1J,0.05J,66.7%
2、(1)83.3% (2)66 二、1、40% 2、(1)10 (2)75% 三、1、1:5 2、(1)20N,(2)50J (3)80%
第4页 共7页
达标测试: 1.80%,变大 2。
10,5 3。
80%,300J 4。
900N,75% 5。
5J,80% 6。
B 7。
D 8。
D 9。
B 10。
(1)匀速竖直(2)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是 0.5m(3)80% (4)变大 11.(1)100N(2)20W(3)90% 12.(1)66.7%,(2)470W(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所做的机械能和产生的热能的 和) 13.(1)3×104N,最近(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2)7×104J,50% 14.7×104Pa,72000J 15.(1)90%,(2)264W(据推导公式 P=Fv 计算) 16.(1)60%,(2)1500W 17.
第5页 共7页
第6页 共7页
第7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