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作业一
___《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

___《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删除此段落,因为缺少题目和选项。
2.___不仅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还可以对___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3.民用商船不能行使紧追权。
4.有关外层空间的条约和实践表明,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5.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是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文件。
6.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具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8.荷兰著名法学家格___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
9.B国拒绝A国的农产品进口是国际法上的反报。
10.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域外庇护权。
11.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权利。
12.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美国总统___。
13.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拉斯特阿克条约》。
1.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有权保留国内运输权。
2.___不仅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还可以就___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3.民用商船没有紧追权。
4.有关外层空间的条约和实践表明,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5.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是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文件。
6.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具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8.荷兰著名法学家格___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
9.B国拒绝A国的农产品进口是国际法上的反报。
10.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域外庇护权。
11.主权是国家所固有的权利。
12.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美国总统___。
13.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拉斯特阿克条约》。
A。
1907年的《海牙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规定了国际仲裁的程序和原则,成为国际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法律基础之一。
福师《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福师《国际法》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福师《国际法》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6 道试题,共52 分。
)
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国内运输权
B. 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 航行资料专有权
正确答案:A
2. 联合国国际法院除对国家外交的诉讼案件有管辖权外,还有权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
A. 判决裁决
B. 咨询意见
C. 仲裁意见
D. 上诉意见
正确答案:B
3. ()不能行使紧追权。
A. 军舰
B. 军用飞机
C. 政府船舶
D. 民用商船
正确答案:D
4. 有关外层空间的条约和实践表明()
A. 外层空间属于“无主物”
B. 国家主权及于外层空间
C. 外层空间适用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
D. 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正确答案:D
5. 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
事责任的是()。
A. 1899年的《海牙和会》
B.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
C. 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
D. 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
正确答案:B
6. 国际海底区域是()。
A. 公海海底
B.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正确答案:B
7.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
A. 具有固定的居民
B. 有确定的领土。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2.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3.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4.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呵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的原则(A)5.引渡的程序包括(ABC)二,填空题1,威斯特伐里亚公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定,格劳修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发表2,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3,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4,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法的性质5,强制性理由、任择性理由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是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
2.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也就是说由于出现了国家领土变更的事实,而使与变更的领土相关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继承国。
3.外交保护答:外交保护是指国家对其在外国的国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家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法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
4.国际法上庇护的一般意义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遭迫害而请求避难的中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四、简述题1.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国际法主体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作为国际法主体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⑴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⑵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⑶有国际求偿能力。
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
答:新国家产生的情势主要包括:(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
殖民地或附属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或和平方式摆脱原殖民国家或宗主国的统治而成为新独立国家。
(2)国家合并。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领土合并建立一个新国家。
国际法第一次作业

二、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此项问题应包括: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议,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之选举,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依第八十六条第一项(寅)款所规定托管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关于施行托管制度之问题,以及预算问题。
1.什么是属地管辖权?
属地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事、物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管辖权。
属地管辖权的内容
1.国家对其领土各个部分及资源的管辖,即强调了以领土为对象;
2.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事件的管辖,即强调了以领土为范围。
属地管辖权的两种原则
1.主观属地管辖权,又称行为发生地说,指凡是行为在一国领土内发生的就视为是该国领土内的行为,即可适用属地管辖原则。即强调行为发生的地点,并以行为发生地作为实行管辖权的依据。
2什么是政府继承?
政府继承是指同一国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革命或者政变导致政权更迭,代表该国的旧政府为新政府所取代,从而引起的权利义务的转移。 对政府继承: 1、对旧政府签订的条约视其性质而定,平等互利条约应继承,对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条约一律不继承; 2、对财产、档案一律予以继承; 3、对债务尤其恶债是不予继承,对合法债务可与有关国家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 (一)政府继承的概念 政府继承(succession of governments)是指由于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而导致前政府的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转移给新政府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二)政府继承的法律效果 关于政府继承的法律效果,目前还没有任何明确而统一的国际法规则,有关理论分歧很大,有关实践也不一致。正常情况下,政府继承并不影响一国在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也不影响该国依国际法承受的权利义务。 国家实践表明,在按照一国宪法程序发生政府继承的情况下,新政府除与有关外国另有协议外,一般会自动接受旧政府代表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设定的权利义务以及以其名义拥有的国家财产或负担的国家债务。但在因革命或政变而发生的政府继承的情况下,新政府则往往根据有关权利义务的性质及其自身政策和利益的需要而决定领海?
国际法试题

国际公法第一次作业一、单选题1、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B使国际法汇编成册C国际立法D编辑成册以利查询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
A禁止一切战争B禁止侵略战争C禁止不宣而战D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武力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
A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B侮辱他国的外交代表C侮辱他国的国旗D贩卖奴隶4、依国际实践,免除国家责任的情况有()。
A同意B国际组织授权C不可抗力D自卫行为5、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
A专属经济区B渔区C毗连区D领海二、多选题1、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国际法学家的学说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2、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
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3、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4、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
A国际法B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D国际私法5、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
A内水B领海C大陆架D毗连区三、填空题1、在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两件大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国际法主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英国哲学家边沁首倡编纂国际法是在__________ ,国家间的官方编纂活动是在__________。
5、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 ,奥本海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
6、联合国法委会__________ 成立,到1981年有__________ 委员。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总原则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国际法》作业

《国际法》作业一、填空题1.()和()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
2.现代国际法主体应包括:国家、()和()3.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
4.任何国家及其企业或个人,如要对国际海底区域进行开发,必须向()提出申请按照()制的要求进行。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6.国家的要素包括:①定居的居民;②确定的领土;③();④()。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宽度为从测算领海的基线量起()。
8.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转折点,通过了《()》,9.领土变更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从国际实践中看,国家领土变更情况主要有()、()、()、独立以及部分领土转移五种。
10.国际法律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对其()或()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1.()指占有他国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占有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12.毗连区是沿海国在其领海之外与其领海相毗连的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
13.外交保护是基于国家的()权进行的。
14.庇护是国家的主权行为,是从国家的()引申出来的一项权利。
15.1948年的《()》是第一个世界性的系统阐明人权的国际文件。
1966年在联合国主持下签署的《()》、《()》,这三个法律文件构成“国际人权宪章”,是现代国际人权法的基本文件。
二、判断题1.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是国际法没有强制力。
2.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具有强行性质的原则不一定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3. 国家行为如构成国际不当行为,国家便应承担责任,而不问该行为是否有故意或过失。
4.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它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5.领空像领海一样,外国飞机可以无害通过。
6.多国河流一般只对流经国开放,国际河流一般对所有国家开放。
7.未经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的条约,没有法律效力。
8.在任何情况下,国家不因私人行为直接承担国际责任。
国际法学第一次作业

()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其他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都是从这项原则引申出来的。
A、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B、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C、民族自决原则
D、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D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适用于普遍国际关系,对于一切国家或者包括主要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拘束力的规则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1864年,在中国传教的美国教士威廉·马丁(William Martin)将美国人恵顿(Wheaton)的著作《国际法原理》一书译成英文,定名为()。
A、《万国公法》
B、《万国法》
C、《万民法》
D、《市民法》
正确答案:A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按照国际条约性质,条约可以分为()。
A、契约性条约和造法性条约
B、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C、政治条约、经济条约和技术条约
正确答案:A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的法庭是()。
A、纽伦堡法庭和卢旺达法庭
B、远东军事法庭和海牙国际法庭
A、普遍国际法
B、区域国际法
C、特殊国际法
正确答案:A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对国际行为产生直接约束力的国际法的产生?()
A、《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国际法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属地管辖权?属地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事、物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管辖权。
属地管辖权的内容 1.国家对其领土各个部分及资源的管辖,即强调了以领土为对象;2.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事件的管辖,即强调了以领土为范围。
属地管辖权的两种原则 1.主观属地管辖权,又称行为发生地说,指凡是行为在一国领土内发生的就视为是该国领土内的行为,即可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即强调行为发生的地点,并以行为发生地作为实行管辖权的依据。
2.客观属地管辖权,又称结果发生地说,指某种行为的结果在一国领土内发生,或者该行为后果及于一国领土就视为是该国领土内的行为,即可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即强调行为发生的后果,并以行为后果发生地作为实行管辖权的依据。
目前,各国在采用属地管辖权时,多采用主观属地管辖权和客观属地管辖权相结合的原则。
属地管辖权的延伸属地管辖权的行使并未仅仅局限在“属地”上,国际法和各国实践都接受了“拟制领土”的观点,将船舶和航空器的空间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从而出现了“浮动领土”管辖的原则,使属地管辖权原则扩大到领土之外并增加了“浮动”的情况。
属地管辖权适用的限制属地管辖权原则是行使国家管辖权的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国际法原则。
然而,在国际实践中,即使在适用属地管辖权的情况下管辖权行使也并非绝对的,它不适用于依法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也不适用境内的外国财产和国家行为。
属地管辖权的行使还要受国际法的限制。
例如,对外国人行使属地管辖权时,应尊重其国籍国的属人管辖权;在领海内行使管辖权时,应不干预外国船舶上的内部事务,并允许它们无害通过;经允许入境的外国军用航空器和军用船舶可豁免属地管辖权的制约等等 2什么是政府继承?政府继承是指同一国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革命或者政变导致政权更迭,代表该国的旧政府为新政府所取代,从而引起的权利义务的转移。
对政府继承:1、对旧政府签订的条约视其性质而定,平等互利条约应继承,对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条约一律不继承;2、对财产、档案一律予以继承;3、对债务尤其恶债是不予继承,对合法债务可与有关国家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作业一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被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____________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
2.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国家构成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________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也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
5.政府间对国际的编纂始于_________世纪。
6.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请将你选择的答案用A、B、C、D填入空中)1.确立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基本法律性文件是_____。
A.联合国宪章 B国际法原则宣言C.南极条约 D海牙公约2.以下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_____。
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C.谈判原则 D司法解决争端原则3.根据《南极条约》规定,各国可以在南极_____。
A.进行军事活动 B主张领土C.自由考察 D建立军事基地4.限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_____。
A.租借 B先占C.共管 D割让5.战争受难者有_____。
A.战俘 B交战国C.平民 D中立国6.以下实体可请求国际法院就有关问题发表咨询意见:_____。
A.联合国大会 B安理会C.中国 D任何个人7.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以_____为准缔结的书面协议。
A.美国法 B联合国宪章C.国际法 D欧盟法8.在联合国体系中对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机关是_____。
A.联合国大会 B安理会C.国际法院 D秘书处9.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即中、俄、英、美、法,对程序事项以外的事项都有_____权。
A.否决 B申诉C.仲裁 D咨询10.条约无效的原因有:_____。
A.条约与强订法相抵触 B错误C.当事国故意违约 D签订了新约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国籍2.引渡3.国家责任4.条约保留四、问答题(24分)1.使馆有哪些职务工作?(10分)2.试述领海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14分)五、分析案例(11分)1.案情介绍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军用侦察机飞抵中国海南岛近海海域上空进行军事侦察活动。
中国方面随即派出两架军用飞机,对美机的活动进行跟踪和监视。
在飞行中,美机违反安全飞行规则,突然转向,与其中一架中国飞机相撞,致使中国飞机坠毁,中方飞行员下落不明,至今已无生还的可能。
撞机后,肇事美机未经中国方面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中国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问题(1)美国军用侦察机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2)如果违反国际法,触犯了哪些法律规定?(3)美国应当为其不法行为承担哪些责任?《国际法》作业二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格老秀斯的名著是。
2.国家构成的要素有:、、和。
3.国家的外交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按1982年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在公海上享有航行、飞越、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和等自由。
5.条约缔结的程序有谈判、、、。
6.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3分,共27分)1.以下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C.谈判原则 D.仲裁原则2.根据《南极条约》规定,各国可以在南极。
A. 进行军事活动 B.主张领土C. 自由考察 D.建立科学考察站3.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对其空间实体在造成的损害应负赔偿的绝对责任。
A. 地球表面 B.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C.一国领海 D.月球4.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以为准缔结的书面协议。
A. 美国法 B.联合国宪章C. 国际法 D.欧盟法5.以下人员为使馆的外交人员: 。
A. 馆长 B.传达员C.会计 D.参赞6.条约的无效的原因有:。
A. 条约与强行法抵触 B.条约内存在错误C.故意违约 D. 新条约签署7.联合国大会由会员国组成。
A. 188个 B.190个C.159个 D.全体8.战争受难者有。
A. 战俘 B.战犯C.平民 D.交战国9.历史上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条约是。
A. 1899年《和平公约》 B.1970年《海牙公约》C.1928年《非战公约》 D.1961年《维也纳公约》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国际习惯2.永久中立国3.领海4.割让四、问答题(26分)1.简述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12分)2.试述外国人的地位和待遇原则。
(14分)五、案例分析(12分)案情:一架在中国登记的(B2448)飞机,于1989年12月16日,在自北京飞往纽约的途中被张振海(中国人)劫持。
最后,飞机被迫降落在日本福冈市的福冈机场。
飞机在降落于该机场时,劫机犯依然在该飞机内。
请分析在本案中哪些国家对张振海的劫机行为有管辖权,并说明理由。
《国际法》作业三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每题2分,共20分)1.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A.中国与前苏联 B.中国和印尼C.中国与法国 D.中国与印度和缅甸2.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
A.宣告说 B.平行说C.自然法学说 D.实在法学说3.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 )。
A.具有固定的居民B.有确定的领土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D.有普遍管辖权4.使馆馆舍可用于( )。
A.保护政治犯 B.关押本国人C.关押犯罪的侨民 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5.领事馆是( )。
A.全权外交代表机关 B.使馆的组成部分C.临时使团 D.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
A.飞机 B.热气球C.人造卫星 D.航天飞机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24海里B.30海里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8.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 )。
A.500海里 B.350海里C.400海里 D.200海里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 )。
A.自由占领 B.自由开发C.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D.国家专属区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
A.华盛顿公约 B.东京公约C.南极条约 D.海牙条约二、多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个2分,共10分)1.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有( )。
A.国际组织的决议 B.司法判例C.各国权威公法家的学说 D.一般法律原则2.以下关系属于国际法调整的对象( )。
A.中国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C.政府间国际组织间的关系 D.自然人与法人间的关系3.领事职务有( )。
A.办理公证、认证和签证手续B.保护本国和本国侨民在接受国的权益C.与派遣国政府进行交涉D.援助本国船舶和飞机4.各国军舰在公海可拿捕( )。
A.海盗船 B.从事非法广播的船舶C.无国籍船 D.别国的军舰5.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 )。
A.国际地役 B.共管C.租借 D.先占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在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除威斯特伐里亚会议的召开和《威斯持伐里亚和约》的签订外,还有的著作的发表。
2.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主张,即,,。
3.二战后,国际上签订了确定领事关系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公约是。
4.中国清政府正式设立主管外交事务的机关始于年,其名称是。
5.《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了对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嫌疑人的发现地国应对该人采取的原则。
6.中国于,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7.传统国际法上领土主权取得的方式有:,,,,。
四、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战俘2.调停3.边界4.引渡5.紧迫权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那些管辖权?2.沿海国在毗连区中具有那些管制权?3.条约无效的原因有哪些?六、论述题(12分)试述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国际法》作业四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
A.格劳秀斯B.边沁C.奥本海D.卢梭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应视为国家行为?( )A.国家机关的行为B.军队的行为C. 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
A.《大陆架公约》B.马耳他外长帕多C. 美国总统杜鲁门D.《海洋法公约》4.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 )。
A.是对全人类开放的开发范围B.应在联合国主持之下进行开发活动C. 各国可按国际法加以占有D.适用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先占”方式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6》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 经济B.战争C. 政治D.宗教6.条约由于期满或其他法定原因在法律上终止存在而不再具有拘束力被称为( )。
A.条约的中止B.条约的终止C.条约的失效D.条约的停止施行7.被称为“国际人权法案”的国际文伺:是( )。
A.《世界人权宣言》B.《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C.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E.上述四个公约8.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
A.梅汝傲B.倪征噢C. 史久镛D.王铁崖9.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A.领事B.武官C. 参赞D.秘书1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由( )选举产生。
A.联合国大会B.联合国秘书处C. 安全理事会D.行政与预算委员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和平共处原则的含义( )。
A.仅指社会制度相同国家和平共处B.仅指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和平共处C. 指多种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D.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2.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 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3.领海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 )。
A.领海的水域B.领海的上空C.领海的底土D.海湾4.明确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的国际公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