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疑难危重抢救病例评选汇总表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资源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疑难病例的死亡情况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讨论制度,以提升危重病人抢救效果。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的重要性、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制度的重要性危重病人抢救是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情况,比如病情复杂、病因不明、治疗效果欠佳等。

而制定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通过多学科专家的讨论,可以汇集不同领域的智慧和经验,为疑难病例提供更全面、专业的诊疗方案。

其次,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最后,讨论制度还可以监督和评估医疗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抢救工作提供借鉴。

二、制度的目标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答疑难问题:通过医务团队的讨论和分析,找出导致病例死亡或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 提供诊疗建议:针对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后给出科学可行且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3. 促进学术交流:通过会诊,医务人员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学习新的诊疗技巧,增进专业知识。

4. 检视医疗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对医疗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抢救效果。

三、制度的实施方式危重病人抢救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施:1. 会议讨论:定期召开医务会议,邀请相关科室和专家参加,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并给出治疗建议。

2. 病例讨论:通过线上或线下平台,医务人员可以将疑难病例的相关信息发布出来,供其他医务人员参与讨论。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3. 多学科讨论:对于复杂的疑难病例,可以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参与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不同学科的讨论和协商,确保每个方面的意见都能充分听取。

疑难危重病的会诊和抢救病例

疑难危重病的会诊和抢救病例

疑难危重病的会诊和抢救病例2一例黄疸病人的会诊和抢救记录患者姚勇卿,老年男性,因“身目黄染、恶心欲吐1周,伴尿黄、粪色灰白2天”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恶心欲呕,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右胁肋部及腰部隐痛,无发热寒战,无腹胀、消瘦,无尿频、尿急、尿痛,眠可,胃纳一般,小便黄,大便次数稍多,量少,质软,色灰白。

舌脉: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

病情较重,入院后马上予辅助检查:腹部B超:1、胆总管上段明显扩张、肝内小胆管稍扩张、胆囊肿大图像2、右肝内小胆管结石图像。

不排除胆囊结石。

腹部CT:1、肝内胆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胆总管上段扩张3、肝右叶点状高密度影,拟为肝内胆管小结石或钙化灶。

肝右叶点状高密度影不能排除肝脏肿瘤或者肝吸虫,继续观察病情,必要时复查腹部CT。

急查生化:TB 132.2 umol/L,DB 95.3umol/L ,IB 35.9umol/L,ALT 448.5U/L,GGT 1833.6 U/L,ALP 407.9 U/L,TBA 77.8umol/L,AST 149.7U/L,GLU 6.29 U/L。

追问病史,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有胆囊结石。

房耿浩主治医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会诊后提出意见如下:考虑阻塞性黄疸可能性大。

引起阻塞性黄疸的原因是不排除是胆囊结石。

同时指示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患者系老年男性,以身目黄染为主要表现,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湿热证候,应属于中医“黄疸-阳黄”范畴。

根据本病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外溢的病机,其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

故《金匮要略》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训。

本病黄疸-阳黄,证属湿重于热,故以健脾利湿,清热利胆为法,方用茵陈四苓汤加减:茵陈2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0g,炒白术15g,郁金10g,川楝子10g,佛手10g,陈皮5g,藿香20g,佩兰15g,厚朴15g,枳壳10g。

死亡、抢救、疑难病例、质控本表

死亡、抢救、疑难病例、质控本表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死亡病例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组织讨论。

2、讨论死亡病例前,负责主治的科室或经治医师需积极作好准备,并通知本科及相关科室参加。

3、讨论时,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折意见(病例由经治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出总结。

4、死亡病例讨论由经治医师记录,并将讨论的综合意见载入病历中。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表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序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

(1)一般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

(2)危重病人抢救应由该科室急诊主治医师和急诊护士长组织抢救。

(3)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由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专科医师共同抢救。

2、急诊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护士长,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3、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即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

4、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5、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井要注明执行时间。

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6、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即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

7、各种急救药品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管。

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

8、一切急救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用后归放原处,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清理补充等工作。

9、病人经抢救病情稳定或需转入病房或手术室治疗者,急诊科应派人护送;病情不允许搬动者,需专人看护或经常巡视;对已住院的急诊病人应定期追踪随访,以利提高救治水平。

疑难 危重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记录要求

疑难 危重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记录要求

临床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年月至年月病例讨论制度1、临床病例讨论(1)医院和科室都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2)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几科联合举行。

(3)每次临床病例讨论,必须事前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将病历及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作好发言准备。

(4)开会时由主治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例由住院医师报告),与会者充分发表意见后,由主持人作总结。

(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详细记录,可全部或摘要归入病案内。

2、疑难病例讨论会: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快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3、术前病例讨论会。

对重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要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

订出手术方案,术前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的讨论。

4、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两周。

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员参加。

讨论内容要记入病历。

经讨论应明确死亡原因,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5、出院病例讨论会:(1)科室应定期举行出院病例讨论会,一般每月一次,作为出院病历归档的最后审查。

(2)讨论会可分科举行,由科主任主持;或分病区举行,由主治医师主持。

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3)讨论会对该期间出院的病历依次进行下列各项审查。

a、记录内容有无错误或遗漏;b、排列顺序是否合乎要示;c、出院诊断是否正确,疗效判定是否准确。

d、在治疗上有哪些经验教训。

科室:讨论性质:疑难科室:讨论性质:死亡科室:讨论性质:抢救。

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记录要求

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记录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年月至年月诏安同济医院医务科印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要求说明1、疑难、危重病人讨论,主要是对诊断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的病例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

(1)疑难病例范围:一般是指入院7-10天未能确诊的患者;(2)危重病人范围:指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疗效不确切的患者。

2、全科讨论主持人:要求是本科主任(副主任)或本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一定要具体到分钟。

4、参加讨论的人员,要求注明专业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

有院外专家参加的讨论应注明其医疗机构名称和技术职称。

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字迹工整、客观记录,每位医师发言要逐一清楚记录,并要求另起一行。

6、告病危、病重病人填写一式三份,科室留存一份,病人家属一份,上报医务部一份。

6、讨论记录要求有主持人总结性的意见。

科室:讨论性质: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年月至年月诏安同济医院医务科印发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格式及说明1、死亡病例讨论由本科科主任(或副主任)或副主任以上技术职称医师主持,全科和相关科室人员参加。

2、要注明参加死亡病例讨论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

2、记录要字迹工整、客观,其“死亡日期”与“讨论日期”应记录具体到分钟。

3、“讨论意见”栏医师发言的意见逐一记录清楚,每位医师的发言记录均要求另起一行。

4、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其讨论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在诊治中的①经验;②教训;③探讨本疾病的学术观念;④教学等内容。

5、死亡病例讨论应该在患者死亡以后7天内完成。

科室。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目的
为尽早明确诊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南京同仁医院各临床科室。

三、制度内容
1.凡入院2周以上诊断不明或者疗效较差的病例;住院期间相关检查有重要发现可能导致诊疗方案的重大改变;病情复杂疑难或者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的病例以及科室认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

2.讨论由各医疗组提出或者科主任指定,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组)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邀请药师和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职能部门、医院领导参加或者由医院组织全院性讨论。

进修、实习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也应参加讨论会。

3.讨论前由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案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讨论由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4.讨论记录由主治医师审签,一式两份,一份附病历存档,一份存《质量管理手册》备查。

四、本规定解释权归医务部。

五、本规定自签发之日起执行,此前相关文件同时废止。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试题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试题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试题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选择题1、关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哪一项是错误的()A、必要时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医护职能部门、院领导参加或全院讨论B、参加讨论的人员应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讨论制度C、讨论最后由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并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D、讨论由副主任以上医师记录(正确答案)2、下列关于病例讨论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病例讨论必须事先做好准备,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B、主持人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分析意见,会议结束时负责总结C、讨论会内容由经治医师记录,必须全部记入病历内(正确答案)3、需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的病例不包括()A、入院三日内未明确诊断的病例B、入院三日内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危重的病例C、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病例(正确答案)D、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4、下列关于疑难病历讨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治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B、经治医师应做好书面记录,并将可能性、确定性、结论性意见记入病程记录中(正确答案)C、科室应建立《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的相关内容并定期研究分析,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5、疑难病例讨论的目的可不包括()A、尽早明确诊断B、提出和完善治疗方案C、促进科室新业务开展(正确答案)6、疑难病例讨论应由()主持。

A、主管医师B、主治医师C、副主任医师D、科主任(正确答案)7、疑难病例讨论应由()提出。

A、主管医师(正确答案)B、主治医师C、副主任医师D、科主任8、入院()天内没有明确诊断者,属于疑难病例的范围。

A、3(正确答案)B、5C、7D、99、疑难病例讨论由()作详细书面记录。

A、管床医师(正确答案)B、主治医师C、科室质控员D、科主任10、疑难病例讨论应由()汇报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讨论目的。

疑难、危重病历讨论记录本

疑难、危重病历讨论记录本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目录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2.疑难病例讨论登记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个案记录4.疑难、危重病例总结、分析、评价、反馈、改进措施有成效5.职能科室督导记录(可放在专门档案盒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

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

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0年疑难(危重)病例登记:模版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讨论日期:具体到点主持人:XXX主任医师参加人员:----- 护士长、责任护士,必要时可有临床药师、职能部门人员参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
何庆泗、孙国瑞、张 凯、曲 辉、魏其珍
16
改良颈胸部经锁骨入路整块切除第一肋骨侵袭性肿瘤
骨科
杨志平、杨 强、李 昕、赵 健、李建民
17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期颈总动脉重建术
耳鼻喉科
潘新良、雷大鹏、刘大昱、金 童、孙睿杰
12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
普外科
王 磊、李 峰、吕 斌、曾庆东、智绪亭
13
经Wiltse入路微创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骨科
郑燕平、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刘巧慧
14
肝动脉结扎/缩扎术治疗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胆外科
郭 森、陈雨信、刘毅、徐克森、孟志新
15
超选择性脾动脉上段栓塞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出血
普外科
姜剑军、王志刚、苏庆波、胡春晓、胡三元
5
心脏储备功能检测
干部保健科
刘相菊、高海青、刘向群、邱 洁、由倍安
6
腰椎单侧棘突劈开、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骨科
刘新宇、原所茂、郑燕平、田永昊
7
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在胰罗黎希、姜润德、乔筱玲
8
采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脊柱侧弯
2011年新技术评选汇总表
序号
新技术名称
科室
项目负责人
1
腋窝路径单孔悬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普外科
胡三元、张光永、于文滨、程志强、朱健康
2
经胸微创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
心外科
曹广庆、吴树明、张希全、庞昕炎、刘瑞芳
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肾输尿管结石
泌尿外科
闫 磊、徐忠华、唐悦清、焦 伟、顾刚利
4
脑脊液测压与引流预防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截瘫
小儿外科
庄 岩、王克来、刘亚坤、齐克飞、李百华
9
肝门部胆管癌的规范化手术治疗
普外科
张宗利、智绪亭、姜旭生、郑立杰、胡三元
10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
田 军、孙怀斌、李恩刚、崔先泉、姜剑军
11
术中神经监护(IONM)在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
普外科
曾庆东、吕 斌、李鲁传、陈 波、张彬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