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方法

合集下载

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导语】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今天小编就针对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那么小编就针对噪声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为各位整理了一些行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噪声控制的途径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

噪音控制的途径包括:(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消音和减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二、噪声治理的方法噪声控制主要采取吸声、隔声、消声和减振四种方法,使各种环境下的噪声低于允许的噪声级标准。

(1)吸声声波通过某种介质或射到某介质表面时,声能减少或转换为其他能量的过程称为吸声。

吸声材料由多孔、疏散的材质组成,如穿孔板、吸音棉等。

(2)隔声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

如隔声房、声屏障等。

(3)消声空气从通道中通过时,而声音却被消除的一种噪声治理方法。

如风机排气消声器、进风消声窗等。

(4)减振采用减少激励,增加系统阻尼,设置减振器等减弱系统振动的噪声治理方法。

如减隔器、减振垫等。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现在已经成熟,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如何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合适的经济效益,还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噪声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人们不满或不适的声音。

噪声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噪声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主要用于减少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在工厂和机械设备上安装隔音罩、隔音箱或阻尼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技术设备也是减少噪声源的重要手段。

2.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通过管理和监管噪声源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制定并执行噪声限制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工厂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的监控和管理。

3.教育宣传措施: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教育课程和社区活动等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使用低噪声设备、尊重社区安静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4.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进行改造和整治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道路旁边修建护栏或隔音墙,可以有效隔离交通噪声。

此外,选择合适的植被和地形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控制措施,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例如,使用耳塞或耳机来隔离噪声,避免在高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

此外,尽量选择低噪声的家电和交通工具,避免在居住区附近建设噪声源。

总的来说,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全面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宣传措施和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个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噪声污染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噪声的治理方法

噪声的治理方法

噪声的治理方法噪声是指环境中任何不期望的声音,它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噪声的治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噪声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理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噪声的来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

其中,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引擎声、轮胎摩擦声、刹车声等。

工业噪声是指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工具等的运转而产生的噪声。

建筑噪声是指由于建筑工地、房屋装修、机房设备等所产生的噪声。

社会噪声则是指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活动等所产生的噪声,如音乐、广播、电视、喧哗等。

二、噪声的影响噪声对人体有多种不利影响。

首先,噪声会对人体的听觉系统产生直接损害,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听力问题。

其次,噪声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头痛、心悸、胃痛等症状。

此外,噪声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疲劳等问题。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三、噪声的治理方法为了有效地治理噪声,需要采取多种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声治理方法:1.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治理噪声的主要手段之一。

例如,在交通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采用降噪路面材料、减速带、隔离带等措施来减少噪声。

在工业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减震装置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噪声。

在建筑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采用隔音玻璃、隔音门窗、隔音墙等技术手段来减少噪声。

2.管理手段管理手段是治理噪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例如,在交通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通过限制车辆数量、限制车速、优化交通路线等管理措施来减少噪声。

在工业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通过制定噪声排放标准、加强噪声监测等管理措施来降低噪声。

在建筑噪声治理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时间等管理措施来减少噪声。

3.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治理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

噪声扬尘处理方案

噪声扬尘处理方案

噪声扬尘处理方案噪声和扬尘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噪声和扬尘污染。

本文将提出一些噪声扬尘处理方案。

一、噪声问题的处理方案1. 修建围栏如果是由于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噪声扰动,可以采取修建围栏的方法。

围栏可以起到减少声波传播的作用,从而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2. 装置隔声墙设施和机器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装置隔声墙来减少。

隔声墙是一种专门制作的防噪声设施,可以有效地将噪声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隔声墙可以搭建在机器旁边或道路两侧,为周围环境提供更安静的环境。

3. 使用噪声降低材料现在市场上出售着各种噪声降低材料,例如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可以在空气中降低噪声的传播。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内外部分,同时也适用于各种机器和装置的使用。

4. 换用低噪音设备采用低噪音的设备是减少噪声污染的好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低噪音的设备替代了传统高噪音的设备。

在购买设备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低噪音的设备,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二、扬尘问题的处理方案1.植物覆盖城市道路两旁可以增加绿化带及草坪,通过种植树木、草本植物等实现城市绿化及植物覆盖面积的增加。

绿植能够起到吸附及蓄积颗粒物的作用,减轻颗粒物的漂浮和扬散。

因此,植物覆盖是城市扬尘治理中重要措施。

2.减少渣土车数量和装载量渣土车是城市道路扬尘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大型渣土车挥洒石料和灰尘更为严重。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减少渣土车的数量和装载量来控制扬尘。

采用无尘装卸车、车辆装置尘袋等措施,也可以达到减少扬尘的目的。

3. 硬化路面城市道路的硬化是防止扬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硬化路面可以减少路面的灰尘,从而减少扬尘。

这需要城市部门在路面施工时使用合理的技术和材料进行路面硬化。

4. 建立扬尘监控系统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个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城市内部的扬尘状况。

这个系统需要包括监测器、数据处理器和数据输出器。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治理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城市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1. 加强噪声源的管理首先,加强噪声源的管理是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建立健全噪声源监测和评估制度,对于产生噪声的工业企业、交通设施等进行严格管理。

对于超标噪声源,要严格执法并实施惩罚措施,以切实减少噪声源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2. 增加隔音设施其次,增加隔音设施是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将隔音设施纳入考虑范畴,适当增加建筑物的隔音材料、隔音窗户等。

对于交通干道沿线的居民,可建立隔音墙或者绿化带,以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 加强环境规划与设计此外,加强环境规划与设计是有效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之一。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噪声源的位置,合理设置居民区、商业区与工业区的距离,缓解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同时,应加强园林绿化建设,通过绿化带和公园等绿色空间来吸收噪声,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

4. 加强宣传教育另外,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治理城市噪声污染也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对噪声污染危害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应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知识普及,提供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居民自觉配合治理措施。

5.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最后,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是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基础保障。

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确立噪声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要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治理城市噪声污染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减少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噪音污染与治理

城市环境噪音污染与治理

城市环境噪音污染与治理噪音污染是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环境噪音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一、噪音污染的原因噪音污染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1. 交通噪音:城市中繁忙的道路和交通工具产生的高噪音是主要原因之一。

车辆行驶、喇叭声、引擎噪音等都会造成城市环境的噪音污染。

2. 建筑工地噪音:建筑工地的机械设备、重型车辆和施工作业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城市噪音污染的重要来源。

3. 商业设施噪音:商场、餐馆、娱乐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人声嘈杂、音乐声、机械设备声等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噪音干扰。

4. 工业噪音:大型工厂、生产车间等工业区域的机器设备、生产流水线等噪音源头。

二、噪音污染治理方法治理城市环境噪音污染需要综合考虑,结合治理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噪音治理方法:1. 建立和完善噪音污染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噪音监测设备,在城市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噪音污染的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交通管理: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噪音测速仪,对超标噪音的车辆进行处罚,并提高对噪音贡献较大的车辆的管理力度。

此外,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人们减少自驾出行,减少交通噪音。

3.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工地应对设备噪音进行有效的隔音处理,设立限制施工时间,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

4. 加强对商业设施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商场、餐馆、娱乐场所有必要的隔音设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噪音的扩散和干扰。

5. 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水平: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噪音污染意识,倡导文明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噪音。

6. 技术措施:在建筑、交通以及工业领域采用噪音减排技术,如隔音材料的使用、降噪设备的安装等。

三、创新技术在噪音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被应用于噪音污染治理中,为降低噪音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2)定期对噪声污染源进行监测,评估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
(3)加强噪声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1)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2)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噪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防治意识。
(3)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加强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2篇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
1.实现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舒适度。
2.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升噪声污染治的良好氛围。
三、治理措施
1.加强噪音源监管
(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噪声污染防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营造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2.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范各类噪声源的管理,提高噪声污染治理水平。

声音治理方案

声音治理方案

声音治理方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声音治理方案,以解决声音污染问题。


音污染是指噪音超过正常范围,对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并创造一个更舒适和
健康的环境。

治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声音治理措施:
1. 规范声音限制: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声音限制政策,以确保噪
音不超过可接受的水平。

政府机构可以制定噪音限制法规,并对违
反规定的个人或组织进行处罚。

2. 声音隔离:在建筑物和公共场所中采取声音隔离措施,如使
用隔音材料、隔音窗户等,以减少噪音传播。

3.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增加公众对声音污染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展览和讲座,向公众提供关于声音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的信息。

4. 噪音监测:建立噪音监测系统,监测和记录不同地区和场所的噪音水平。

这将帮助我们了解噪音污染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噪音。

5. 激励措施:政府可以推出鼓励和激励个人和企业采取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的计划和奖励机制。

例如,减少噪音排放的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或其他经济激励措施。

6. 技术创新:鼓励技术创新,推动开发和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材料。

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声音治理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声音污染问题,创造一个更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通过合理的声音限制、声音隔离、教育宣传、噪音监测、激励措施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对人类和环
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共同治理声音污染的合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检测及消减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即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如车辆鸣笛等)、工业噪声、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环境噪声污染的检测:
环境噪声一般指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

检测环境噪声时,可有以下几种测点选择: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检测:
例如要检测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程度,可将南京市噪声功能区共划分为4类(1类区、2类区、3类区、3类区),每类布点2个,每季度监测1次,该城市布点网格数>200,检测时间为白天6:00-22:00,晚上22:00-6:00。

检测仪器均采用AWA6218A、B两种型号噪声仪,监测时尽量使用同型号仪器,以避免产生误差。

(2)城市交通噪声的检测:
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先设一个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一般距马路沿20cm),所测噪声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马路的交通噪声。

(3)城市环境噪声的长期检测:
根据可能条件决定测点数目,希望不少于7点。

例如,繁华市区1点,典型居民区1点,交通干线2点,工厂区1点,混合区2点。

对于一些区域噪声的测量也可以使用声级计、噪声测试仪等工具。

环境噪声污染的消减治理办法:
1、公路交通减少噪声的措施:
高速公路的环境问题的处理要求是综合性的,一般总希望达到全面减少空气污染,噪声干扰和水、土质恶化等危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降噪绿化林带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吸纳声波降低噪声,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2)声屏障技术
广义来讲,声屏障可以分为声障墙和防噪堤。

防噪堤一般用于路堑或有挖方地区,公路的土方不必运走直接用作防噪堤,在土堤上种上植被形成景观。

声屏障的另一种方式为声障墙,这又可分为吸声式和反射式两种,吸声式主要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来降低噪音;反射式声障墙主要是对噪声声波的传播进行漫反射,使受保护区域噪声降低。

(3)绿墙技术
所谓绿墙技术就是在高速公路两侧建造防噪堤并进行绿化美化处理来降低交通噪声方法。

可以采用堆筑弃方或废弃物作为降噪措施,其技术简单、廉价,能起到对环境综合治理,美化环境的效果。

(4)低噪声路面
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

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其它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中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

(5)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低交通噪声级。

2、社会生活噪声的治理
(1)工商部门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控制自由市场噪声;
(2)公安、文化、环保、工商等部门应联合行动,整顿饮食服务业尤其是歌厅、舞厅、卡拉0K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控制噪声扰民;
(3)领先群众力量,管住管好商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的治理。

一是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要求,对施工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严肃处理;(4)开展创文明工地树文明形象活动。

(5)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报导噪声污染防治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以此产生轰动效应,提高企事业单位和个体业户遵守法律的自觉性,采取悬挂过街彩、立公益广告牌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突出重点,贴进生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3、工业企业噪声的预防及消减:
预防及消减噪声应从声源、传声途径和受声体(工人)这三个环节采取技术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

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

(2)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

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隔声措施。

(3)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

(4)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a、吸声: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b、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声;c、隔声: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4、其他方面的几点建议
(1)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应分别对列车、汽车等运载工具建立噪声排放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噪声扰民,不得允许排放噪声超标的交通工具投入运营。

(2)设置停车场时应防止机动车噪声污染,建筑楼宇设置双层隔音窗,使得生活中的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

(3)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等处,在繁忙时刻应加
强必要的交通疏导活动。

总结来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保证城市宁静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