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三、噪声污染管理目标本工程的噪声污染管理目标是保证施工期间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四、现场围蔽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高度为2.5米的围挡,采用吸声材料进行包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噪音控制在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噪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同时,对于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噪声控制措施1.对于施工现场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在施工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污染。
3.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噪声污染防护教育,指导工人正确佩戴防噪耳塞等防护用品。
七、噪声管理措施1.建立施工现场噪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措施。
2.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噪声管理措施。
3.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解释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争取周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方案一、空气污染(防尘)控制1.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喷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湿式作业,减少扬尘。
2.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排放污染物。
3.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防护教育,指导工人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水质污染控制1.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初步处理。
2.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水污染防护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乱倒废水。
三、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1.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存放。
2.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清理,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第三节人文关怀措施1.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及时解决居民关于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等问题。
2.安排专人负责周边居民的投诉处理工作,及时回应居民的诉求。
3.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人文关怀教育,提高工人的文明素质,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噪音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噪音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噪音污染是指超出环境容许范围的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整治噪音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制定噪音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加强源头治理,控制噪音排放。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工具、建筑施工等噪音源头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噪音排放标准,推动采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减少噪音排放。
此外,还需加强对噪音污染重点行业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噪音污染问题。
二、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建设。
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减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
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设置隔音屏障、绿化带等设施,减少噪音传播。
此外,要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修复等施工活动的管理,规范施工作业,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三、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环境意识。
加强对噪音污染的日常管理,包括对噪音源的监测、评估和治理,建立健全的噪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污染问题。
同时,还需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活方式,减少个人行为对噪音污染的贡献。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加强对噪音污染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噪音排放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噪音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同时,加强对噪音污染的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评估、处罚惩戒等机制,提高对噪音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加强社会监督,形成合力。
噪音污染整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要加强对噪音污染整治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违法排放噪音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六、加强技术支持,推动整治工作。
加强对噪音污染整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噪音污染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利用先进的噪音控制技术,减少噪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噪音污染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整治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XX市XX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清单

XX市XX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清单一、工作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XX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XX市XX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及责任清单。
通过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1.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充分发挥政府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 坚持源头防控,分类管理。
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污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
3. 坚持社会共治,全民参与。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4. 坚持依法治理,科学防治。
依法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果。
三、工作任务1.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宣传和培训。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意识。
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2. 严格环境噪声管理。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对已建成的项目,加强监管,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 加强交通噪声管理。
优化交通布局,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的干扰。
加强交通管理,规范车辆行驶秩序,降低交通噪声。
4. 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加强对商业经营、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场所的噪声管理,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加强对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噪声管理,为居民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5. 加强工业噪声管理。
对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进行监管,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采用低噪声技术和设备,降低工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推广。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噪声污染防治新技术、新设备。
四、责任清单1. 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三篇)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____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一、引言噪声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综合的工作方案。
本文将对____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二、____年噪声污染防治总体要求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噪声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完善噪声监测、评价和管理制度。
2.推广先进的噪声减排技术,积极开展噪声减排示范工程,提高城市环境噪声治理水平。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培养居民自觉抵制噪声污染的意识和行动。
4.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三、____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任务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当前的噪声污染情况,制定能够有效防治噪声污染的法律和规章。
(2)建立健全噪声监测、评价和管理制度,规范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噪声监测和评估工作。
(3)加强对噪声源行业的管理,加大对噪声污染高发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其加强噪声减排工作。
2.推广先进的噪声减排技术(1)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噪声减排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
(2)组织开展噪声减排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推动噪声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有效的噪声减排措施,降低噪声污染的程度。
3.加强宣传教育(1)加强对公众的噪声污染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媒体、广告等方式,普及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加强对青少年的噪声污染防治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培养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3)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向公众公开噪声监测和评估结果,建立信息透明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体系。
4.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1)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力度。
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4篇

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4篇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1根据省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年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的通知》(川环办函〔20〕49号)要求,现将我市20年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环保中心任务,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全市各县(区)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区域环境噪声状况。
20年,全市486个有效测点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1.0分贝,同比下降0.1分贝,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在45.7(平昌县城)~54.5(南江县城)分贝,全市无明显区域噪声污染。
(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
20年,全市共监测路段长49.42千米,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2.3分贝,同比下降了0.7分贝。
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在52.6(通江)~67.9(巴城)分贝之间,无超过70分贝的路段,达标率为100%。
(三)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20年全市各类功能区共监测128点次,其中昼间64点次、夜间64点次。
各类功能区的昼间和夜间均达标64点次。
(四)噪声扰民投诉及处置情况。
20年度,我市噪声扰民投诉情况在所有环境违法投诉中所占的比例为60.51%,全市各类投诉总数为980件,其中噪声投诉593件(道路交通噪声13件,工业企业噪声6件,建筑施工噪声305件,社会生活噪声269件)。
二、工作开展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噪声污染日趋突显,噪声扰民问题日益突出。
为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解决好噪声扰民问题,我市20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健全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
20年,我市按照“服务为主、以民为先”的理念和“重在预防、防治结合,统一受理、归口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投诉统一受理、归口管理、限时办结机制,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案件执法机制,宣传机制和监管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把加强机制建设放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首位,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将环保、群众、媒体等多方监管作为健全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提高了全市噪声污染防治的工作效率。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第1篇噪声污染防治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原则1. 目标:到2025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社会共治、科技创新和法治保障,强化源头防控,严格监管执法,提升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声环境权益。
三、防治措施1. 源头防控(1)加强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声环境因素,合理布局产业、交通、居住等功能区,防止噪声污染产生。
(2)优化产业结构。
严格限制高噪声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噪声污染源。
(3)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低噪声技术和材料,降低噪声污染。
2. 综合治理(1)强化噪声污染源监管。
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社会生活等噪声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开展噪声污染治理。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开展噪声污染治理,实施噪声污染源综合治理。
(3)提升声环境监测能力。
建立健全声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共治(1)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噪声污染防治。
(2)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噪声污染行为。
(3)强化企业责任。
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减少噪声污染排放。
4. 科技创新(1)支持科研攻关。
加大对噪声污染防治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2)推广低噪声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低噪声技术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八篇)

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省环保厅:为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我市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环保中心任务,____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噪声现状我市环境监测站对广安城区____个功能区环境噪声、____个区域环境噪声、____个交通干线噪声进行了监测。
经统计,____年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54.6dB(A)。
各类噪声标准适用区达标率相对稳定,达标率均为____%;我市总体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昼夜监测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道路交通和区域声环境质量均稳定在较好水平,呈下降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噪声污染影响日益突出,经统计,我市共处理噪声投诉____件,占投诉总数的____%,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占噪声投诉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二、工作开展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噪声污染日趋突显,噪声扰民问题日益突出。
为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解决好噪声扰民问题,我市____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健全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
按照“服务为主、以民为先”的理念,健全完善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机制,投诉统一受理、归口管理、限时办结机制,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案件执法等一系列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高效联动的噪声污染防治体系。
(二)加强城市区域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协同城管、公安、工商、文化、建设等相关部门,有计划地对公共场所的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现场检查,严格规定商业区、文化娱乐场所等必须履行环评审批手续,并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为确保中、高考期间考生拥有一个安静、良好的考试环境,政府发布禁噪公告,环保部门与公安、建设、城管、工商、教育、文化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在此期间出动车次____次、人次____次,对工业企业、城市建筑施工工地、城区娱乐场所等噪声源敏感区域进行____小时检查、巡视。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3)加强噪声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1)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2)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噪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防治意识。
(3)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加强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2篇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
1.实现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舒适度。
2.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升噪声污染治的良好氛围。
三、治理措施
1.加强噪音源监管
(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噪声污染防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营造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2.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范各类噪声源的管理,提高噪声污染治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環境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之五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方案
環境因素﹕社區性問題──噪聲
現狀﹕目前主要有下列污染源:
1. 生產作業產生噪聲﹕如空壓機驅動切腳作業﹐REEL包裝作業;
2. 可靠性試驗時產生噪聲﹕如振動試驗(加速度20g、頻率2000Hz);
3. 發電機運行時產生噪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境目標﹕
控制廠界噪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境指標﹕
持續保持GB 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Ⅲ類標準, 即昼間≤65 、夜間≤55
分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措施﹕
P1 切腳機﹑空壓機﹑REEL包裝機運作時﹐必須關閉房間門﹑窗;
P2 REEL包裝機在機器運作可行情況下以半自動操作代替手動操作;
P3a 振動試驗在不影響產品可靠性能的情況下降低試驗頻率﹐同時形成文件并保持﹔
P3b 發電機房﹑振動試驗室隔音牆不得以利物撞擊﹔不得在隔音牆上釘釘子﹑縣挂重物﹔P3c 發電機﹑振動試驗機在使用時必須緊關隔音門。
以上方案的執行由管理部機電單位負責進行查核﹐并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責任部門﹕
P1 ──生產資材部;
P1,P2,P3a,P3b ──品保工程部;
P3b,P3c ──管理財務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導部門﹕管理財務部負責人:
經費預算﹕0元(人民幣)
啓動時間﹕2021年1月
全部完成時間: 2021年12月
核准﹕審核﹕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