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_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合集下载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5篇)(最新)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5篇)(最新)

1.中国寓言故事:染丝的联想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顿有所悟,不觉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染丝的时候,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进一步产生联想,从而深深地感到,其实在人世间,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择善而从,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寓言故事:乐不思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一般都是虚构而成的,却蕴含着深刻的,这需要学生们去品味其中的内涵。

我国就有不少优秀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寓言故事篇1:楚人渡河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

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

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

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

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

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

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中国寓言故事篇2:药商竞富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

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

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

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而著称。

这些故事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观念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中国寓言故事。

1. 《愚公移山》。

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愚公决心要把两座大山挖掉。

人们都说他疯了,但是愚公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挖山的工作。

终于,上天感动了,派出神仙来帮助愚公,把两座大山挪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能战胜困难。

2. 《鹬蚌相争》。

有一天,一只鹬和一只蚌在海滩上争吵起来,鹬说蚌占了自己的地盘,蚌说鹬想要吃掉自己。

最后,两只动物把事情告诉了一只乌鸦,乌鸦告诉它们不要争吵,结果两只动物不听劝告,最后被一只渔夫捉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争是没有好处的,只有和平相处才是最好的选择。

3. 《老鼠嫁女》。

有一只老鼠嫁女,它想找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家,最后找到了一只猫,猫答应了,但要求老鼠给它一只老鼠做伴娘。

老鼠答应了,但是在婚礼上,猫一口把老鼠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那些虚伪的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4. 《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只老虎,它装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吓得其他动物都逃跑了。

结果,狐狸得意忘形,不小心跑到了老虎的领地上,被老虎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拿别人的威风来吓唬别人,否则最终会自食恶果。

5.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武王的人,他被迫流亡在外,为了报仇,他决心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夺取了王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经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寓言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态度,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道理和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些寓言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它们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寓言故事大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寓言故事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智慧和趣味。

1.《狐假虎威》。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骗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表面上威风凛凛,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不要被表面所迷惑。

2.《鹬蚌相争》。

鹬和蚌为了争夺一块美味的蚌肉而发生争斗,结果被人捕捉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争斗只会让双方都受伤,而不如和平共处,共同分享。

3.《孔雀东南飞》。

孔雀因为自以为是美丽的羽毛而骄傲自大,最终被人捕获。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最终自食恶果。

4.《老鼠嫁女》。

老鼠为了让女儿嫁给一只猫而欺骗其他老鼠,最终女儿被猫吃掉。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5.《狼来了》。

这是一个关于狼与羊群的故事,狼一再假装来袭,最终羊群不再相信它,结果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来救它。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说谎者最终会失去信任,即使说真话也没人相信。

6.《乌鸦喝水》。

乌鸦为了喝到水而用石子填满瓶子,结果瓶子里的水却变浅了,乌鸦喝不到水。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只会一无所获。

7.《狐狸与乌鸦》。

狐狸偷走了乌鸦的肉,却被乌鸦发现,最终被乌鸦打败。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偷盗别人的财物最终会受到惩罚。

8.《螳螂捕蝉》。

螳螂偷袭蝉,却被鹬发现,最终螳螂也成了鹬的猎物。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自食恶果。

9.《狐狸与乌鸦》。

乌鸦为了吃到肉而被狐狸骗,最终被狐狸吃掉。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会让人失去理智,最终自食恶果。

10.《老虎与狐狸》。

老虎因为骄傲自大而被狐狸骗,最终被人捕杀。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骄傲自大会让人失去警惕,最终自食恶果。

以上就是中国寓言故事大全,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引以为戒。

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

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

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以下是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1. 乌鸦喝水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利用空心竹子解渴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智慧和创造力可以解决问题。

2. 鹿过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鹿巧妙地跳过河流的经历。

它教导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虎陷沼泽这个寓言以虎陷入沼泽为背景,告诉我们要避免冒险和贪婪,以免陷入困境。

4. 乌龟比赛这个故事讲述了乌龟和兔子之间的比赛,以及乌龟最终获胜的道理。

它教导我们要持之以恒,不要轻视任何挑战。

5. 猴子捞月这个故事讲述了猴子试图捞取在水中倒影的月亮,但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

它告诉我们不要追求不可能的事情,要脚踏实地。

6. 走失的羊群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以免迷失方向。

7. 隔江渡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智者利用江中的石头来帮助人们渡江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智慧和创造力可以克服困难。

8. 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画蛇时多余地为蛇添加了足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多余步骤或改变。

9. 孔雀开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真实,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10. 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反复喊狼来了,最终导致人们不再相信他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避免说谎,以免失去信任。

11. 种瓜得瓜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努力种植瓜果而得到了丰收的故事。

它教导我们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

12. 忍辱负重这个寓言以蜜蜂扛着重物的形象告诉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

13. 猴子爬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猴子试图爬上山顶的经历。

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目标。

14. 阿里山的姑娘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阿里山上的姑娘对自己美丽的山水环境毫不在意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谦逊,不要被外界的表象迷惑。

15. 木匠修桥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木匠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复了一座破损的桥梁的故事。

它教导我们要有才能和勇气,改变环境。

16. 捡到金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捡到金子后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的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1.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 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 浸泡良久后取出, 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 顿有所悟, 不觉长叹一声, 自言自语地说: ”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 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 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 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 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 染丝的时候, 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 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 进一步产生联想, 从而深深地感到, 其实在人世间, 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 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 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 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真理, 择善而从, 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 “咱鲁国儒士很多, 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 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 “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 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 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 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 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 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 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 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 宣布旨意, 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 在全国张贴命令。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形象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言行来揭示人性弱点、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文学体裁。

这些故事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

1.《狐假虎威》。

这是一则出自《三字经》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却最终被猴子戳穿了真相。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以假乱真,不要依仗他人的势力欺压弱小,更不要自欺欺人。

2.《鹬蚌相争》。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因为争夺一块肥美的鱼肉而发生争执,最终引来了捕食它们的鹰。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忽视大局,更不要因为争斗而让外部势力得逞。

3.《孔雀东南飞》。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孔雀因为自己美丽的羽毛而自傲,却最终被困在笼中,失去了自由。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虚荣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4.《老鼠嫁女》。

这个故事出自《古文观止》。

故事讲述了老鼠为了让女儿嫁给一只猫,竟然自己也跟着装病,最终却被猫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自己的原则和家人,更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5.《狼来了》。

这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田野上喊“狼来了”,引来了村民前来救援,但后来孩子却因为多次虚假报警而失去了村民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说谎,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失去信任将是一个人最大的损失。

以上这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希望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引以为戒,做一个更有道德、更善良的人。

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10篇)(精选)

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10篇)(精选)

1.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齐国的相国晏子有一次外出时,乘坐的马车正好经过马车夫的家门。

马车夫的妻子得到了这一信息后,便在家中打开一条门缝,向外观望。

她本来只是为了目睹一下当朝相国的风采,却不想同时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替相国驾车路过家门时,竟是那样神气活现地坐在车前的大伞盖下,洋洋得意地挥舞手中的鞭子,目无行人,昂然前进,好像替相国驾车,自己也成了相国似的。

晚上,马车夫回到家中,白天那种自我陶醉的情绪还没有消失呢,妻子就闹着要与他离婚。

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将马车夫打入了五里雾中,半天摸不着头脑。

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问妻子闹离婚的缘由,妻子余怒未消地说:“晏子是齐国的当朝相国,学问名望在各国诸侯大臣中间有口皆碑,如雷贯耳。

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车上,仪表端庄,态度谦和,思想深沉,令人起敬。

而你只不过是给他驾车的一个马车夫而已,却在车上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自以为多么了不起,在赶车时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

像你这样胸无大志的人,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所以,我要与你离婚!”妻子的一番数落,使马车夫发现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顿感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他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谦虚谨慎,终于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妻子的谅解。

马车夫的变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询其中的奥秘。

马车夫坦诚地将妻子的批评和自己的决心和盘托出,令晏子十分感动。

他不仅欣赏马车夫的妻子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且赞佩马车夫知错即改、从善如流的精神。

后来,晏子果然在齐国国君的面前,推荐这位马车夫做了大夫。

【寓意】这个寓言故事说明:只有无知无志之人才会盲目骄傲,而勇于正视自身的缺点并能认真加以改正的人,一定会有出息。

2.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有一个人背着一把大弓,四处游历。

他那张弓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弓弯,上好牛皮条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人上前好奇地问他说:“为什么只见你有弓而没有箭呢?”那人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弓是的弓,可惜还没有发现可供它使用的箭!”又有一个人拿着一支箭,到处转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_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

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羡慕的。

陶邱也感到心满意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一年后,他们养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充满了乐趣。

一天,妻子对丈夫说:
“自从嫁到你家,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
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该去见见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车马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渤海郡。

到了墨台氏妻子家里,娘家人见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都非常高兴,杀鸡宰羊招待。

岳母丁氏已是70多岁的老妇人,自然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满脸皱纹交错,说话也不灵巧了。

岳母上前见过女婿便回房休息去了。

几天后,陶邱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

一回到家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十分诧异,便问丈夫:
“不知我有什么过错,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说:
“前几天到你家去,见了你母亲真叫我伤心,她年龄老了,满脸老气横秋,德行礼节都不讲了,已不能与过去相比。

我担心你老了以后也会变成这副模样,倒不如现在就把你休了。

再也没有别的原因了。


妻子听了,哭笑不得。

后来,亲戚和邻居知道了这件事,都骂陶邱愚蠢至极。

这位丈夫实在是庸人自扰,为担心遥远的将来而放弃现实中的美好,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栖在井里的青蛙在井边碰上一只从东海而来的大鳖。

青蛙看见大鳖,便对它心满意足地吹嘘自己的惬意:“你瞧我住在这儿多么快乐呀!我从井栏上蹦进浅井,可以在井壁的缝隙里小憩。

在井水里游耍,水面就托住我的胳肢和下巴。

在软绵绵的泥地上漫步,淤泥就漫过脚背。

看看周围的红虫、小螃蟹,它们谁也不能比我自由自在。


井蛙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安乐:“我独自享受这口井儿,得意洋洋地站着,真是快乐极了。

”它对海鳖发话,“先生,请问您,为什么不常常来光临咱水井,游览观光一番呢?”
海鳖经不住井蛙的怂恿,抵不住它的诱惑,也走到井边去瞧瞧。

谁知它的左足还没踏
进井底,右足却被井栏绊住了。

它进退不得,迟疑了一会,回到了原处。

海鳖算是亲自领教了一番青蛙炫耀不已的井边环境。

它忍不住向井蛙介绍大海的景象:“我生活的大海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面的辽阔;用万尺深度不足以穷尽海底。

在大
禹时代,10年中有9年遭水灾,海面也并不因此而上涨;商汤时代,8年中有7年遇旱灾,海水也并不因此而下降。

你要知道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而涨落。

这也就是我栖息在广阔东
海的乐趣!”
小小井蛙听了大海鳖对大海的描述,吃惊地瞪着圆圆的小眼睛,满脸涨得绯红,羞愧
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认识。

通过井蛙与海鳖的交往与对话,告诫人们:只有开
阔眼界,才能解放思想。

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往往是“闭关自守”、孤陋寡闻的结果。

从前,楚国有个老头以饲养猴子为生,楚国人都把他叫作狙ju公。

每天早上,狙公
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给他的猴子们分配任务。

他让老猴子带着猴子们跳出去,采摘山里果
树的果实。

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狙公就逼着猴子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十分之一。


靠着这些猴子采来的果实,他就可养活自己,而且还略有盈余。

有一次几个猴子觉得自己
白白辛苦一场,狙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一阵毒打。


子虽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问这群猴子:“山里果实累累,难道是狙公亲手所
种吗?”大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人去栽种,都是天生的。


小猴子又问:“既然这样,我们干吗靠给狙公做苦力过日子呢?”小猴子话还没说完,猴
子都已经恍然大悟。

当天晚上,猴子们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子。

然后,它们拿上狙
公积存的果实,手牵着手跑进了树林深处,从此再也不回去了。

狙公一觉醒来,才发觉猴
子们都跑光了,他赖以生存的手段没有了,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自食其力,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企图依赖别人,或者靠
剥削别人过活,最终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样活活饿死的下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