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三言二拍_看明朝女性地位的变化及局限_蒋洋洋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导语"三言二拍",即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成书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都处在转折点的明代中后期,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之作。
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宋元话本旧篇与明代拟话本新作并列其中,作品描写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变为市井小民、妇女商贩,反映了宋元至明中后期市民阶级的生活常态和心理动向,描摹出一幅丰富的市井生活画卷。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涉及当时社会女性的故事很多,这些女性角色丰富多彩、性格各异、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各有差别,她们或温婉大方,或敢爱敢恨,或世俗贪婪,有令人或敬佩或同情的正面形象,也有令人或愤慨或叹息的反面形象。
但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点,就是生动而鲜活,展现出当代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女性生活图景。
这些女性人物,无论是大家闺秀的日常生活,市井小妇的社会交往,还是农村妇女的家长里短,无论是传奇侠女的精彩人生,普通平民的婚姻感情,还是青楼女子的无奈叹息,都是古代女性世俗生活的体现。
"三言二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和故事,丰富多彩、曲折动人,不仅行文构思巧妙,细节刻画也细致入微。
透过"三言二拍",可以对明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真切的了解,也能够重现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及她们思想观念的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1. 女性闺阁生活"闺阁生活"是古代女性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女子,特别是宋明以后的女子,因受封建礼教的严格规范,所以越是世家大族、高门大户的女子,她们所要遵循的礼法和闺训就越严格。
在"三言二拍"中,上至皇室女眷,下至奴仆村妇,都或多或少要遵循条框的规矩,这就使得闺中生活变得相对丰富。
明朝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

明朝的女性地位与妇女解放运动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对女性地位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明朝时期,女性地位虽然相对较低,但是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同时也为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埋下了种子。
本文将从明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教育状况和经济地位等方面探讨明朝的女性地位,并分析这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一、明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明代,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还是很严重的。
封建思想认为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主张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服从男性的支配和安排。
因此,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的责任,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
此外,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受到限制,她们需要遵从父亲的选择,婚后则需顺从丈夫的支配。
尽管如此,明代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且她们在家庭中可能扮演一定的决策角色。
此外,在一些艺术和文学领域,女性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无论如何,明代的女性地位在封建家庭观念的框架下,仍然相对较低。
二、明代女性的教育状况明代女性的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由于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非常有限。
大多数女性只能在家庭中接受一些基本的家政和绣花等技能的传承。
而少数富裕家庭的女性则有机会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和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
尽管如此,明代女性的教育状况相较于其他朝代有了一定的改善。
在明初,明太祖朱棣下诏建立“正统书院”,其中也包括女子书院。
这为一些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规模有限,但也为后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明代女性的经济地位明代女性的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受到封建社会的限制。
按照传统观念,女性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家庭和照顾子女,而男性则负责外出工作和挣钱养家。
女性很少有机会从事经济活动或参与商业活动。
然而,在明代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有些女性在家族企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一些手工业和农村生产中,女性也参与到劳动中并负责家庭经济的支持。
她们通过织布、卖菜等方式为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崇尚、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男子可以博通古今,无所不为;女子则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即便是名门爱女,父母让其读书识字,也只要她识些姓名,学“妇德”而已。
“三言”中的不少作品都以男女对照的方式,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赞扬了那些在学识、才智、能力等方面堪称“巾帼英雄”的女性。
说明女性才思敏捷,聪颖机智,只要给予发挥能力的机会,就不会比男子差分毫。
《施润泽滩阙遇友》有一定典型意义。
小商品生产者施复与喻氏两人,养蚕织布,“开起三、四十张织机”,主人公喻氏看市平凡,实际上是一个市民阶层的新女性,她有一双勤劳致富的巧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定程度的独立经济地位争取了独立人格。
夫妻之间不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夫妻关系,而是平等和谐、互相尊重、遇事商议,共同劳动的新型家庭关系,体现了晚明江南地区男女在家庭生活及经济中的平等地位,反映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提高。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显示女子会有打仗、做官、经商等各种能力。
作者一开篇就表明他对女性才干的欣赏,常言道,有智妇人,赛过男子,古来妇人赛过男子的也尽多。
塑造了具有经营才能,善于应付意外事变的女性形象黄善聪,她和父亲在外做生意,父亲突然去世,14岁的她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在买棺盛殓父亲后,与人合伙经营,“经过几年勤苦经营,手中颇有活动,比以前不同”,黄善聪的故事说明女子不但能办理父亲的后事,而且也很有经商的头脑,她们在能力上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里通过女性经营实业的才能和应变能力,塑造了聪明颖悟、才干、谋略及胆识等非同一般的女性,用以说明女子不但不落后于男性,而且她们在学识能力上可以与男子争风。
这较之“男尊女卑”、抹杀女子的聪明才智的传统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赵春儿重旺赵家庄》(《警世通言》卷三十一)中,赵春儿是个很有远见、很能隐忍的女子,她心里明白丈夫赵可成的纨绔习气和奢靡败家的作风难以改变,就埋下银子以备将来成就丈夫的大事。
古代男女相悦,便可为婚?从《三言二拍》看前沿的明末女性婚恋观

古代男女相悦,便可为婚?从《三言二拍》看前沿的明末女性婚恋观谈起明清时期的男女嫁娶,人们常常会想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一女不嫁二夫”、“三从四德”等封建教条。
这些严苛的道德伦常观念束缚了女性的生命激情,将她们置于男性视野下,丧失作为人的自由,沦为可悲的附庸。
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那时期的妇女逐步摆脱了这种封建的束缚,开始努力追求自己的婚嫁幸福。
这种思想的发展从《三言二拍》一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肯定。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此书,感受那时不同阶层女性的婚恋观念变化。
为婚恋自由而生的《三言二拍》明代程朱理学盛行,一切以伦理纲常为准。
正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作为“人”的个人价值得不到承认,个体的自由和思想也随之禁锢。
男子作为当时的社会主流群体尚且压抑。
更不要说在男尊女卑教育下的女性群体了。
然而,明朝中后期,随着手工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凭借劳动赚取酬劳。
重视自身价值和需求的思想开始萌芽。
而后,《三言二拍》应运而生,并提出了全新的婚恋观点:“男女相悦可以成婚。
”它通过展现不同阶层女性的婚恋故事,传递了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人性自由的思潮。
这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婚恋状况,也表现出男女自由恋爱、成婚现象开始增多。
时间一长,社会上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的新风气也逐渐弥散开来。
可令人疑惑的是,一本短篇小说果真能带动整个社会思潮的改变吗?“出格”的“大家闺秀”事实上,在过往小说中,女性往往是花瓶和点缀。
“贤惠”、“温柔”、“体贴”是对她们最大的要求。
尤其是大家闺秀,“嫁个好人家”是她们一生的归宿和命运的终结。
而一般小说中,大家闺秀的婚恋只有两条路:一是甘心为家族所牺牲,以婚恋换得家族利益,失去自己的选择权;二则为了追求自己内心对幸福的向往而遭受非人的折磨。
这样悲惨的结局也是为警示妇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追求幸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但在《三言二拍》中,多处描画了放胆追爱,勇敢抗争也能够获得幸福和美满的爱情结局。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观后感明朝的妇女地位与家庭生活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观后感明朝的妇女地位与家庭生活(题目)中国通史第二十集观后感:明朝的妇女地位与家庭生活在《中国通史》第二十集中,展示了明朝时期妇女的地位和家庭生活。
明朝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明朝妇女地位的提升、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妇女的教育等方面来探讨明朝的妇女地位与家庭生活。
一、妇女地位的提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有明确统治者的中央集权国家,统治者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家族的延续,这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相比之前的时代,明朝的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举例来说,以往女子一生只能待在家中,嫁作人妇,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而明朝女性开始涌现出参与家族产业经营的现象。
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家务劳动,而是与男性一起参与经济活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家庭模式。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明朝时期,家庭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合婚制被大力推崇,婚姻形式多种多样。
婚姻在明朝社会中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情,而是牵扯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婚姻也成为各种社会关系、亲戚关系的一种手段。
与此同时,明朝时期取消了封建时代的世子嗣制度,造成富家子弟之间的婚姻观念愈发重要。
婚姻制度的变革使得女性在婚姻中有了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机会。
三、妇女的教育明朝时期,妇女的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但是富有的家庭逐渐开始注重女性的教育,认识到妇女教育对于家庭的帮助和社会的发展。
相较于以往的时代,明朝的女性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此外,女性的才艺培养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女性通过学习音乐、绘画等技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这使得妇女不仅仅是家庭生活中的被动者,也可以在社会中有所发展。
总结起来,明朝时期妇女地位的提升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变化密切相关。
明朝通过推行合婚制、重视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妇女教育的进步等措施,为妇女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尽管整体上来看,明朝的妇女地位相较于现代社会仍然较低,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明朝的妇女地位与家庭生活的变化无疑是一个进步,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一、本文概述“三言二拍”是明代著名的拟话本系列,包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这些作品以其生动的叙述、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洞见,成为了研究明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性别观念、道德伦理以及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命运。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的探析,揭示这些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我们将关注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等方面,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明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
我们也将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作者们对于女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分别对“三言二拍”中的各类女性形象进行详细的论述,包括贞女烈妇、才女佳人、淫妇荡女等。
我们将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具体分析,来揭示她们在明代社会中的处境和命运,以及她们所体现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理解明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类型“三言二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以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面貌。
在“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首先是贤良淑德型,这类女性形象以贤良、贞洁、孝顺为主要特点。
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丈夫的得力助手,也是公婆的孝顺儿媳。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默默奉献,体现了传统女性的美德和价值观。
其次是才情出众型,这类女性形象以聪明、机智、才情横溢为主要特点。
她们不仅具备出色的文学才华,还能在关键时刻为家庭出谋划策,解决困难。
她们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智慧和才能方面的潜力和价值。
再次是爱情忠贞型,这类女性形象以爱情至上、忠贞不渝为主要特点。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

尽管主题 嗣绕着善文化 中, 透露 出当时人们
代统 治者 极 力排 挤汉 人 . 传统 知识 分子
的从政 空 间很小 , 于是 他们纷 纷离 开主 流文化体 系即庙堂体 系. 走向江湖 , 走向 个人 兴趣 , 并 以此 为生 。因 为不能 在体 制 内分 一 杯 羹 , 只 有 到 市 场 上 去 找 饭 吃 。书 画家 不再 靠摹写圣 贤故 事来装潢 冠冕 , 小说 家也要 编写 大众喜 闻乐 见的 故事来迎合 民间趣味 , 于是 , 植 根于宋代 话本 的说 唱艺术 就风靡 起来 , 在写法 上 更讲究 情节 和人 物 , 主题 上更 接近写 人 性, 写 凡夫俗子 的爱好 和趣味 , 而非 局限
的赤 诚和处 心积 虑 的设 计 , 还 是无法 对 抗封 建礼教 的压 力和 人性 的卑怯 , 最终 只能 当众怒 斥奸 人和 负心汉 , 抱 箱投 江 而死 。杜 十娘 不仅 美 丽 、 热情 、 心地 善 良、 轻财 好义 , 而 且有 忠于爱 情的 勇烈 。
她 用 决绝 的死 维 护 了 自 己人 格 和 尊严 。
重双倍 嫖资 以作谢 。不 久 , 油 店朱 老板
病亡, 朱 重接手 了 店面 。这时 美娘生 身
父母来 到临 安寻访 失散 的女 儿 , 到朱 家
油店讨 了份事 做 , 也 就是 在朱重 那里 打
T。一 年后 , _ 美 娘 被 福 州 太 守 的 八 公 子
羞辱, 流落 街头 , 寸步难 行 , 恰巧 遇 见经
和美 , 思 想上 总是抱 定 因果报应 的宿命
论, 这不仅 为下层大众喜 闻乐 见 , 也符合 了儒佛 道i 家的精 神 , 统 治者也 愿意 默 许 。这一 点 , 在“ ■言” “ 二拍 ” 中表现得 很是充分。 比如《 卖油郎独 占花魁》 中的 那 个朱重 , 在为昭庆寺送油后 , 碰巧看 见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觉醒与张扬。她们性格奔放 ,热爱 自由,毫不掩饰 念 ,没有 强 强结合 的想 法。她 的 这种 不把 传 统 父母 对 爱情 的强烈 追 求和 渴 望 ,有 的 甚 至放 荡不 羁 。这 包 办婚 姻礼 俗放 在 眼里 的行 为 , 实在 不合 当时 的大 种 自我 意识 的觉 醒充 斥 于 当时社会 的 各 个阶层 ,并 家小姐 的 身份 ,实在 为 当时 的封 建礼 制 所不容 。 因
一
父母 之命 ,媒 妁 之 言” , “ 二姓 之好 . 合 精神 上告 诫她 们 不得 如何 如何 ,生 活 中还 具 体表 现 始挣 脱 “ 4 等 在 高墙 、 高窗 、高槛 等一 系列特 殊 生活环 境 的制 约 上 以事 宗庙 ,而 下 以继后 世 也 ”【 封 建 传统 婚姻
形 象 ,其 中不 乏丰 富 多彩 的女性 形 象 ,涉及 到 社会 女性 的 自主 意识 开 始 觉醒 。她 们希 望 通过 自己的行
各 个 阶层 不 同身份 、地 位 的女性 ,有 名 门望族 的 大 动 来赢得 自己满 意的爱情 和婚 姻 。
家闺 秀 ,也 有 市 民阶层 的 平凡女 子 、操 持 卖笑 的青 楼妓 女 等等 。这 些女 性 大都 个性 鲜 生情 一类 的 ,如 《 刻拍 初
案惊奇 》卷二 十九 《 通阂闼坚心灯灭,闹囹圄捷报 她们 或 勇 于反 叛 ,热爱 自由 ;或 矢志不 渝 ,追 求平 旗 铃 》 中的 罗惜 惜 。 作 为一 个 家财 万贯 的 富 家千 等 ;或机 智 大胆 ,凌 厉 泼辣 ;或行 侠 仗 义 ,豪 气冲 金 ,一 个深 闺 大院 里的 大 家闺 秀 ,却 因为与 家道 中 天 。在 当 时 那种 以 纲 常 理 教 为 桎 梏 的封 建 大 背 景 落、清寒贫穷的书生张幼谦朝夕相处而 日久生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收稿日期:2012-04-11作者简介:蒋洋洋(1987-),男,安徽巢湖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公文写作。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是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小说的选集,由冯梦龙所编。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二拍”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晚明最具代表力的话本小说之一。
两部作品描写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市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爱情小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女性又在爱情小说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一、“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中国自古就有“三从四德”的观念。
《礼记·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①女性处于社会关系的从属地位。
“地位低下、没有家庭背景的女性就沦为婢女丫鬟或者烟花柳巷的卖笑者,有着好家庭出身的闺阁小姐就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个门当户对的嫁了,如果嫁了一个温和上进的书生便安稳过日子,倘若嫁了一个纨绔公子也只好暗自落泪忍气吞声”。
男性在婚恋之中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女性从来就没有自主选择权。
而在“三言二拍”中,女性表现出强烈的打破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精神,她们勇于追求自主的婚姻和爱情,追求独立的人格。
《卖油郎独占花魁》②中的莘瑶琴,本为良家女子,因战乱和家人失散,被人卖入烟花柳巷之中,但是追求那美满姻缘的心还存在着,虽沦落为风尘女子,但还是心高气傲,想着要寻那一个“有名称的子弟”,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卑贱而降低自己对婚姻的要求。
若不是吴八公子的一番侮辱欺凌,让瑶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婚姻观,想那卖油郎肯定是入不了瑶琴的眼,也得不到瑶琴的心。
秦重为了见花魁一面,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见着了,却只是好生照顾着莘瑶琴”。
秦重的一番深情和体贴相比吴八公子的蛮横无理,让瑶琴才真正感觉到秦重“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最终说出“我要嫁你”,自己赎身,便将这段姻缘定下。
这里的莘瑶琴,原本还拥有传统女性的守旧思想,即使处境变化,也不改变自己对“旧式爱情”的追捧,她选择婚姻对象,首先不是考虑男性的品德和才能,而是考虑男性的出身、身份、家庭背景等,直到被侮辱以后,才摒除了这些旧式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
在这里,作者宣扬的是爱情的平等自由,而非金钱、门第、等级,这正是市民阶级思想进步的体现。
莘瑶琴对于自己的婚姻对象的选择,未来生活的规划,都有自己的想法,重感情,轻名利。
《通闺阁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⑧中罗惜惜与张幼谦自幼相爱,私订终身,后惜惜被父母许嫁他人,她誓死反抗,每日与幼谦私会。
惜惜看起来比幼谦更大胆,灯火为暗号的约会是惜惜提出,当幼谦顾虑每晚约会必将露出破绽之时,惜惜道:“我此身早从《三言二拍》看明朝女性地位的变化及局限蒋洋洋(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展现了晚明时期新的市民阶级思想意识的变革,其中突出的表现是女性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她们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命力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缺乏理论指导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关键词:三言二拍;女性地位;变化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2X (2012)02-0022-0322··晚拼是死的,且尽着快活,就败露了,也只是一死,怕他甚么?”这个年轻的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反抗家人定下的婚姻,与心爱的人私会,这完全不是传统观念里大家闺秀的形象。
惜惜的反抗正说明了作者的意图在于宣扬女性可以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
最后一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如此的行径在当时会受到严厉的抨击与抵制,女性要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婚姻,必须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抗争。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在“三言二拍”中还有很多。
二、女性角色变化的局限性(一)女性始终不能摆脱附庸的地位虽然“三言二拍”中的女性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女性已经摆脱了附庸的地位。
女性只是表现出了某种独立的意识,但整体上依旧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境地。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黄老实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为了经商,黄老实让女儿女扮男装,别人问起,就说“是我家外甥,叫做张胜。
老汉没有儿子,带他出来走走,认了这起主顾人家,后来好接管老汉的生意”。
虽然文章一开始说道:“常言:‘有智妇人,赛过男子。
’古来妇人赛男子的也尽多,除着吕太后、武则天这一班大手段的歹人不论……如今单说那一种奇奇怪怪、蹊蹊跷跷、没阳道的假男子、带头巾的真女人,可钦可爱,可笑可歌。
”但是,这段话却有掩耳盗铃之嫌,既然女性比男性强,为什么却偏偏要女扮男装才能经商?因为女性地位低下,并不被允许参与社会活动。
即使女性再聪明再能干,也不能突破这个限制,所以,女性要想有所作为,只有加入到男性当中,女扮男装,成为男性,才能被接受。
《乔彦杰一妾破家》中的建康府周巡检病故,举家迁回老家,“妇人”作为巡检的小妾,自然要随同回家,可就在船上,却被巡检的正妻卖给了隔壁的一个商人。
卖掉小妾的原因如下:“夫人问明白了乡贯姓氏,就叫侍妾近前分付道:相公已死,家中儿子利害。
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
正妻卖小妾的原因是自己的儿子厉害,但是若母亲的地位在儿子之上,母亲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后能够掌握家庭权力,她便不用担心此事,正因为男性掌握家庭权力,因此即使身为母亲,也不得不向儿子妥协,正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再如著名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拥有其他女性都没有的资本:美丽。
文中说“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院中若识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但是,美丽并不能改变任何现状,她是一个妓女,从十三岁开始接客,一直到十九岁,王公子弟无数。
虽然她“出淤泥而不染”,一直有着纯洁的心灵,却依然是一个任人泄欲的有思想的工具。
对于杜十娘来说,一开始李甲不过是另外一个嫖客,谈不上感情,但是时间长了,二人情愫暗生,即使李甲资财耗尽,杜十娘也并没有嫌弃他。
因为杜十娘坚信,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了,有人爱上了自己的精神,而不是肉体。
杜十娘不把自己当成工具,李甲呢?李甲是不是也不把杜十娘当成工具?在回家的船上,李甲把杜十娘卖给了另外一个人,价格是千金。
结果杜十娘投江自尽,给自己的工具生涯画上了句号,但她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的事实却无法改变,她在男性心中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女性的独立受到自我意识的限制“三言二拍”中女性的身份大多是两个:妓女和家庭妇女。
还有偶尔出现的其他角色,如鬼怪、少女、侠女、商人等。
但是这些身份都指向一个目标:爱情和婚姻。
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在这些女性的眼里,她们生存的意义就是男性和婚姻,甚至连鬼怪都不能免俗。
即使是那少数的侠女和商人,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才选择了报复与经商的道路。
否则,她们的一生也会和其他女性一样,寻找一个男人,嫁给他,生孩子。
虽然对于女性来说,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成为她们生命中的唯一目标则表明,即使这个时候的女性有了独立和反抗的意识,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她们只是知道需要独立,但是在哪些方面独立,采取什么方式独立,独立的目的是什么,她们则完全没有考虑过。
固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例如身为妓女,无法摆脱身份,只有嫁人一条路。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性觉醒和女性独立的意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她们不但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也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她们的思想根基还是旧式的“三从四德”,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在“三从四德”基础上的独立,用这种独立来为自己争取某些生活上的改善。
1.女性受教育程度“三言二拍”中,极少数女性受过高层次的教育,即使是达官贵人家的女儿也不例外,大多数女性均不通文墨。
倒是妓女因为工作需要几乎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虽然受教育程度和独立精神不是先后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则很难具有独立精23··(责任编辑:王跃飞)神。
女性没有接受教育,即使有独立精神,也缺乏知识的指导,往往走向极端———独立的标志就是能够嫁个好人家。
知识分为两种:作为价值观念的知识和作为生存技能的知识。
《卖油郎独占花魁》:“莘瑶琴,到十二岁,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若题起女工一事,飞针走线,出人意表。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金老大爱此女如同珍宝,从小教他读书识字。
到十五六岁时,诗赋俱通,一写一作,信手而成。
更兼女工精巧,亦能调筝弄管,事事伶俐。
”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女性接受的都是作为生存技能的知识,或者说,作为取悦男性的知识。
她们生来就是为满足男性的欲望而存在,这种技能学会只能给自己增加可供选择的男性数量,而不是跳出“满足男性欲望”这个圈子。
当然,女性也会接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对于女性觉醒没有丝毫的帮助,恰恰相反,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女性丧失觉醒的意识。
而能在这种教育下产生觉醒意识的女性,就值得敬佩。
2.女性自身条件“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年轻貌美一方面是遭到欺凌的原因,一方面也是用来独立的依凭。
且暂举四例:《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虽然年小,容貌秀美可爱。
”《卖油郎独占花魁》:“长成一十四岁,娇艳非常。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身边一婢,小名金杏,年方一十五岁,生得甚有姿色:鼻端面正,齿白唇红,两道秀眉,一双娇眼。
鬓似鸟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
分明豆蒙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徽州府休宁县荪田乡姚氏有一女,名唤滴珠。
年方十六,生得如花似玉,美冠一方。
”因为年轻貌美,所以容易遭受男性的侮辱,才致使她们追求独立爱情的欲望更强烈。
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貌美,她们就失去了最后一点用来独立的资本。
貌美可以从众多的追求者当中选择自己中意的,但是更多的普通女子,她们拿什么来作为追求自由爱情的依凭?《苏小妹三难情郎》则可以看出女性容貌的重要性。
苏小妹才华高绝,可惜是个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也逃脱不了容貌的挑战。
王安石给儿子找媳妇,担心“荆公看见卷面换了,已有三分不悦。
又恐怕苏小姐容貌真个不扬,不中儿子之意,密地差人打听”,该女子人品与才华他不在意,单单在乎一个容貌,可见女子即使再有才华,也不过是配角,根本还是要长得漂亮。
果不其然,“访事的得了此言,回复荆公,说:‘苏小姐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
’荆公遂将姻事搁起不题。
”再来看这一段:“老泉见秦观不到,反央人去秦家寓所致意,少游心中暗喜。
又想道:‘小妹才名得于传闻,未曾面试,又闻得他容貌不扬,额颅凸出,眼睛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如何得见他一面,方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