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07—2008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语文试题.pdf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语文试题.pdf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3.11.4 一、必修课内文言文阅读(4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无罪岁(不要归咎)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B.以为轮(使…弯曲) 蒙故业,因遗策(凭借) C. 无长无少(无论) 师道之不长也久矣(风尚) D.召有司案图(通”按”)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2.下列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地动仪)。

B. 见犯乃死,重负国。

(《苏武传》) 译文:等到看见受侵犯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C.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译文:不明白书中的的文句,不能解决疑惑。

二、默写名篇名句(10分) 3.填写横线上的句子(每小题1分) (1)诏书切峻, ; ,催臣上道。

(李密《》) ( (李密《》(苏轼《)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苏轼《) (5)________,_______!尔来四万八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箫鼓追随春社近,《》) 辛苦遭逢起一经, 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__________________《》)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题。

?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 ? B.上下无固志? 固:.王惊谢至再? 谢:拒绝 .以赢米为之直?直:通“值”,代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于谦正直的一组是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太行伏盗皆避匿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劾谦以久不迁怨望 A、B、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 文 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 文 新人教版

福州八中2008—2009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设全集B C A B A U U 则集合集合},4,3,2{},3,2,1{},4,3,2,1,0{==== ( )A .{1}B .{0,1}C .{0,1,2,3}D .{0,1,2,3,4} 2.在等差数列===⋅d a a a a n 则公差中,3,8,}{251 ( )A .1B .—1C .1±D .2± 3.已知x x x 2sin ),20(53cos 则π<<=的值为 ( )A .2519B .256C .2512D .25244.已知等比数列n n a a a a a 则的前三项依次为,4,1,1}{++-= ( )A .n)23(4⋅B .1)23(4-⋅nC .n)32(4⋅D .1)32(4-⋅n5.若二次函数)1()4()(2f f c bx ax x f =++=满足,那么( )A .)3()2(f f >B .)2()3(f f >C .)2()3(f f =D .)2()3(f f 与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6.已知正方体外接接球的体积是π332,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A .22B .332 C .324 D .334 7.函数)64sin(2π+=x y 的图象的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A .8πB .4π C .2π D .π8.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 ⋅+⋅+⋅===∆则设中,,,,= ( )A .23-B .0C .23 D .3 9.1)cos (sin 2-+=x x y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10.设q p m q mx x x x f p 是则内单调递减在,34:,),(52)(:23-≤+∞-∞+++-=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11.已知二次函数)(x f y =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x f y '=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直线,则)(x f y =的图象的项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1 B .21C .31D .61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地理第三次质量检查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地理第三次质量检查新人教版

福州八中2008—2009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图1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1—3题。

图1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读图2,完成4—6题。

4.甲地仅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5.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成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6.此时甲地地下水和河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读图3,回答7—11题。

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A.甲处受热,乙处冷却B.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C.丙处气压高于甲处D.丙处是低压,丁处是高压8.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大循环,则()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局部地区的③环节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9.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A.该地为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B.该地为南太平洋中高纬海域C.该地为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D.该地为北太平洋中高纬海域10.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A.丁代表岩浆岩B.丙代表沉积岩C.②代表变质作用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11.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此季节()A.印度孟买吹东北风B.哈尔滨昼长长于海口C.长江口海水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读图4“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2—14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查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查

福州八中2008—2009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4分)四选考题请从以下第一、二两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一、论说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

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

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

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

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

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

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

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

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

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

福建省福州八中-度高三英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中-度高三英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7—2008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准考证号码填写说明:准考证号码共九位,每位都体现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级别代号科类代号教学班代号行政班代号行政班座号答题卡上科目栏内必须填涂考试科目(计115分)注意:第一卷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Ⅰ.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s the topic of the talk?A.On pollution. B.On children. C.On death.2.How can the man get to the Hotel?A.At first taking a left, then taking a right, and then taking a right again.B.At first taking a right, then taking a left, the hotel is on his left.C.At first taking a left, then taking a right, the hotel is on his right.3.How old is the woman’s bicycle possibly?A.Three years old. B.Four years old. C.Five years old.4.Where are the two most possibly?A.At a bookstore. B.At an art gallery. C.At a shop.5.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m and Bob?A.Friends. B.Classmates. C.Twin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对话或独白。

福建省福州八中-度高三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试题(文科)

福建省福州八中-度高三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试题(文科)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试题(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准考证号码填写说明:准考证号码共九位,每位都体现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答题卡上科目栏内必须填涂考试科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不给分....................) 1.已知直线02)1(012=+-+=-+y a x y ax 与平行,则a 等于 ( )A .1B .-1C .2D .-1或2 2.若q p x q x p ⌝⌝>>+是则,2:,2|1:|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过点)2,3(-的直线l 经过圆0222=-+y y x 的圆心,则直线l 的倾斜角大小为( )A .150°B .120°C .30°D .60°4.已知集合{}72≤≤-=x x A ,{}121-<<+=m x m x B ,且Φ≠B ,若A B A = ,则( )A .43≤≤-mB .43<<-mC .42<<mD .42≤<m5.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0(921>+=+a aa PF PF ,则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线段C .不存在D .椭圆或线段6.若0lg lg =+b a )1,1(≠≠b a 其中,则函数xa x f =)(与xb x g =)(的图象 ( )A .关于y 轴对称B .关于x 轴对称C .关于直线x y =对称D .关于原点对称7.设,...)1(1313221013x a x a x a a x ++++=+则13210a a a a ++++...等于( )级别代号科类代号教学班代号行政班代号行政班座号A .213B .212C .26D .278.椭圆12222=+by a x 和k b y a x =+2222()0>k 具有( )A .相同的离心率B .相同的焦点C .相同的顶点D .相同的长、短轴9.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6y 3x 201y x 02y 2x ,则22y 1x ++)(的最小值为 ( )A .552 B .7101C .412D .553 10.焦点为()6,0,且与双曲线1222=-y x 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 A .1241222=-y x B .1241222=-x y C .1122422=-x y D .1122422=-y x 11.设10021,...,,a a a 是的平均数,m 是4021,...,,a a a 的平均数,n 是1004241,...,,a a a 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 n m +=B .2nm x +=C .532nm x +=D .523nm x +=12.已知P 是椭圆13610022=+y x 上的一点,若P 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是217,则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是 ( )A .516B .566 C .875 D .87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不给分....) 13.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 3n -2,则a n = .14.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2,3),则它的方程是 . 15.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3y 2x 22=+-)(,则4x 3y --最大值 16.下列命题中,①||x 1x +的最小值是2 ; ②4x 6x 22++的最小值是22; ③x x 0x 2cot tan ,+<<-π的最小值是2;④当x>0时,xx 33-+的最小值是2,⑤当x>1时,2log log 2x x +的最小值是2; 其正确命题的序号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英语第三次质量检查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英语第三次质量检查

福州八中2008—2009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一卷(计105分)注意:选择题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Ⅰ: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每小题1.5分)1.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leave?A.At 5:30. B.At 6:00. C.At 7:10.2.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Past experiences. B.Family members. C.Traveling abroad. 3.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At a theatre. B.At a restaurant. C.At a gas station.4.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A.By car. B.By air. C.By train.5.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his evening?A.She will attend the wedding.B.She will go over the lessons.C.She will eat out.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每小题1.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2008-2009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

2008-2009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

2008-2009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70分一、选择题:30分15*2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3.下列物质由肝细胞内核糖体合成的是()A.转氨酶B.糖原C.胆汁D.尿素4.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5.下列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脂蛋白的合成B.抗体杀灭抗原C.DNA复制D.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6.海洋中的鮟鱇鱼有发光现象,其光能是由()A.电能转变而来B.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机械能转变而来C.热能转变而来D.ATP转化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7.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8.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9.下图纵轴为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7—2008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共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每小题3分)“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

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

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

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

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

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

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

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

《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

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

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

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

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

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

B.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的政治意识。

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D.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6分,每小题3分)近年来见诸报端的有关遥感考古消息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例如美国的考古学家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早已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欧洲的考古学家根据早期航空照片发现了多处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著名的“罗马大道”;欧美等国考古学家联手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发现了深藏于南美密林深处十世纪玛雅人的宫殿等等。

人们不禁要问,考古学家是如何利用遥感探测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的呢?这是由于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荒废,有的成了农田,有的形成村镇,但由于这些遗迹全部为人工建成,与周围没有经过人工扰动的土壤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形成了这一地区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一系列的特别征象,人们在平地观察这些特别征象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高空中使用遥感探测仪器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

例如一处古代的宫殿已被夷为平地,其宫殿基址部分是用石头或夯土建造的,反映到地表上的植被就由于缺少水分,不宜扎根而枯萎低黄;而周围没有人工扰动的土壤,因其水分充沛,腐殖质丰富,植被就显得油绿茂盛,这一点从高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一个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在高空或通过遥感影像很容易分辨出在一般人眼中杂乱无章的现象,他能够准确地说出哪些是人工留下的痕迹,哪些可能是古代建筑基址、陵墓、城镇、村落、道路等等。

当然在确定了准确位臵后还要靠考古发掘才能最后证实判断是否正确。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业余考古学家误把“二战”时期德国人修建的战壕当成古罗马时期的水渠,经过考古发掘才证明了判断的错误。

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工作起步较晚,但考古学家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过涉及航空遥感考古资料。

从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就利用航空照片去分析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到70~8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秦始皇陵和陪葬地区的地下情况。

在吸收了国外航空遥感考古成功经验条件下,经过外国专家专业理论培训和河南洛阳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考古实践,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学家把目光集中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

大家知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草原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从公元3世纪以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的日渐崛起,经过鲜卑人首次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到公元8世纪以后辽、金、元草原帝国的形成,特别是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元帝国,把帝国疆域扩展到马队骑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内蒙古草原上留下了丰富的考古遗迹和千古之谜。

正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域广阔,文物众多再加上现在荒漠广阔而人迹罕至的困难条件,采用航空遥感考古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再好不过的尝试。

3.根据文意,对“遥感考古”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在高空乘坐飞机进行观察地表并探测地表以下的考古遗迹。

B.利用可见光拍摄的照片或用远红外探测器探测地表下的考古信息。

C.使用遥感技术远距离地对考古遗迹进行探测,为考古发掘提供资料。

D.利用传感器对地表及地表以下的古代文物进行观察、探测。

4.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与随着岁月流失逐渐荒废的地区存在差别。

B.由人工形成的村镇与没有受到人工扰动的农田在保存古代遗迹方面明显不同。

C.古代遗迹是人工建成的,与一般的农田和村镇在地面上的征象虽有区别,但微乎其微。

D.地表上和地表下古代建筑遗迹与周围自然形成的土壤环境有明显区别的征象。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举.贤以自佐举.世混浊而我独清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于是舍人相.与谏曰D.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渔父见而.问之曰夫赵强而.燕弱C.身客死于.秦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乃作《怀沙》之.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因为令尹子兰身居高位而不为国分忧而痛恨他。

B.楚怀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根本原因在于“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屈原之死,表现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D。

屈原身后,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学习屈原的“从容辞令”,但没有人比得上。

第Ⅱ卷(共129分)四、(32分)8.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0分)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④于吴,为同姓⑤,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节选自《论语·述而》)【注释】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

②昭公:鲁国的君主。

③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

④取:同娶。

⑤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

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1)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而知礼,孰不知礼?(3分)②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3分)(2)这段选文可以看出孔子对守礼有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4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每小题3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①举例说说诗人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孤雁这一形象?(3分)②这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0.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能无怨乎?(3)故木受绳则直,。

(4),,受下赏。

(5)携来百侣曾游,。

(6)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11.简答题(10分,每小题5分。

每题100字左右。

)(1)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2)简述欧也妮拥有大量钱财但并不感到幸福的原因。

五、(17分)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魂系“一线天”宋祝平那里不是幻境,却又是幻境。

每次过永安,尽管有时下雨,有时行止倥偬,还是要特意跑去看一回市区东南10公里处的“一线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