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的发展历史
曾经名义上属于的果敢、掸邦、佤邦、等地,正式划入缅甸

曾经名义上属于的果敢、掸邦、佤邦、等地,正式划入缅甸果敢,全称“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
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管辖下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大勐宜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
国境线约250公里。
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果敢当地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汉人聚居区。
据2016年相关信息显示,果敢自治区下设1县、2区、2镇和28个乡、社区。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
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
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签订,其中并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国放弃收复果敢的权利。
果敢归缅甸掸邦管辖。
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克钦邦是缅甸北部的自治邦,首都在密支那,地形是山地和平原,面积8.9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居民主要是克钦族、傈僳族。
克钦邦古代为中国领土,在唐代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的领土,元朝和明朝时期属于中国云南的一部分。
清朝时期属于部落独立状态。
克钦邦北部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这些地方在晚清和1941年民国时代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
1947年缅甸各邦向英国争取独立,同年翁山将军依据彬龙协议同意将克钦邦、掸邦等地,划为自治区。
克钦族八成人信仰基督教,与中国景颇族是同一民族,他们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关系。
他们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
从跨居中缅两国的景颇族的族源、迁徙、称谓、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各方面来看,他们是同—民族,仅只分别居住于不同的国家。
彭家声——精选推荐

彭家声彭家声⽣长于⼤⾰命时代,缅共出⾝,⾃幼接受专业军事训练,是缅北反政府武装创建者。
⽣逢乱世、命运多⾇、⼀⽣戎马、⼏度沉浮。
1989年,彭家声率领地⽅武装与缅甸政府和解,在果敢地区保留武装,并成⽴果敢同盟军和果敢特区政府。
2009年,彭家声地⽅政府被政府军推翻,彭家声⾏踪成谜。
2014年12⽉,藏匿5年之久的彭家声⾼调复出,并组织了1000多⼈的地⽅武装,与中央政府武装对抗。
彭家声⾃认有“三⼤功劳”:“和平”、“禁毒”、“发展经济”。
1989年,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地⽅武装第⼀个与缅甸军政府达成为期20年的和平协议,实现了停⽕。
随后多个地⽅武装陆续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实现停⽕。
彭家声认为,是⾃⼰第⼀个开启了和平之路。
彭家声⾃诩,他在缅北第⼀个提出了禁毒,对果敢种植、贩卖鸦⽚采取严厉打击政策,“那时候果敢基本上铲除毒品,但是现在果敢毒品⼜开始泛滥,我是很痛⼼的。
”彭家声⾃称发展经济,“果敢是⾼⼭⾼寒地区,原来可以说是⼀穷⼆⽩,经过从1989年到2009年20年发展,树⽴起⾼楼⼤厦,经济发展很好。
” 对于导致2009年8·8事件,彭家声说当时缅甸政府要求他们交枪,“我们是个⾼度⾃治的政府,我还是果敢特区政府主席,但政府突然让我们交出武器,然后来攻打我们,我们⽆法接受。
”果敢同盟军被击溃后,彭家声远⾛他国。
彭家声⾃称祖籍四川会理县萨林⼤街。
四代前的祖辈来到果敢,做 “翘头扁担”,挑钱银卖冥币,“后来才发了家,世居果敢”。
他⼏次托⼈去四川原籍寻找亲戚,但⼀直没有找到。
果敢历史上是明、清领⼟。
明清交替之际,⼤明旧部溃⾛缅北部⼭区,建⽴反清复明基地,彭家声家族祖上在此落籍定居,发展成当地豪强。
清朝《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果敢割让英属印度。
1948年缅甸独⽴,缅北汉⼈⽂明先进,是独⽴领导⼈昂⼭将军依靠的主要⼒量,⽴法规定缅北建果敢汉民族⾃治区。
1960年,中缅两国签订边界协定,果敢被正式划⼊缅甸。
⼆次⼤战后冷战爆发,“国家要独⽴、民族要解放、⼈民要⾰命”。
果敢的前世今生

果敢的前世今生前世果敢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有效控制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
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
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
在白族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
元代,其地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
在明代,该地邻近镇康州以及孟定府。
但这一切都只是名义上的,事实上,从未有效控制,在在杨氏土司之前,连羁縻统治也未能实现,果敢地区也未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据推测,1659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史称桂王的永历帝朱由榔,不敌吴三桂大军围剿,率领1500人逃到缅甸瓦城(今曼德勒近郊古都阿瓦),1662年,吴三桂大军冰灵瓦城,缅王将朱由榔交给吴三桂处死。
其后,留在缅甸的明朝官员,士兵和平民逐渐返回,逐渐集中到一个叫中缅边境地区的麻栗坝(缅语:最野蛮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果敢。
当地的原住民不是这群明军的对手,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赶入野人山中。
自此,这里形成了以南明汉人后裔为主体民族的果敢地区。
随着当地汉人势力的增大,逐步形成了以杨氏家族为主体的汉人割据势力,1840年,大清帝国政府正式册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确立了杨氏家族对果敢地区150年的土司统治。
不过在绝大多数时期,杨氏土司同时向大清帝国和缅甸木邦政权称臣,进贡。
这也是古代国与国之间缺乏明确边界的情况下,边境地区部落普遍的做法,到现代则成为国家之间领土纠纷的根源。
1897年大清帝国与英国签署《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
至此,果敢正式成为缅甸领土。
1942年日本侵占缅甸后,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果敢组建自卫队。
果敢第四代土司王杨文炳,1942年3月赴重庆拜晤蒋介石,称三百年前(明朝)同出一宗,绝不当出卖汉民族的败类,后被授予果敢地区抗日自卫队少将司令。
中国远征军迸入缅北及果敢后,果敢自卫队改编为第20集团军果敢自卫队,发展到1000余人,在与远征军配合作战中,先后战死150余人。
缅甸果敢老街“赌城”不知认为的秘密

甸第一特区果敢老街随处可见汉语标识,老街的流动人口中国人占了今九。
在赌城混迹几个月个人终结未必逢赌必输而是长赌必输。
远离赌博,回头是岸果敢老街号称小澳门,遍地赌场人来人往,这里的大多数都是中国赌徒,在老街的赌场里闲逛,经常看到男男女女拿着大把的人民币,眼睛通红,玩着一样的游戏。
很多人看上去都几天没睡觉了,这就是沉迷赌博的赌鬼。
这座城市除了赌博这个罪恶,也有好的一面。
缅甸是个佛教的国度,生活中的各种礼俗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所以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异域风情。
大街小巷,花间树丛,常可见到各种鸟在追逐嬉戏,原因在于当地人养成了不杀生的习俗,他们视乌鸦为“神鸟”,对其倍加爱护。
他们对牛也敬若神明,在闹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车辆都要回避让路。
不论何人,即便是外国游客,进入佛塔或寺庙时,也都必须脱鞋。
缅甸妹子尽管缅甸纬度跨越较大,在北回归线南北都有领土,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呈现出热带季风性气候的。
缅甸全年气温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在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但是依据降水量以及风向等一些因素,缅甸的一年中可以分为较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
由于靠近内陆,缅甸的雨季,相较于其他的东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国家较短。
每年的六月到九月份是缅甸的雨季,这时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为缅甸带来了一个丰收多雨的季节。
而缅甸的旱季,是缅甸最适合旅行的季节了,在每年的十月到二月左右。
这时的缅甸,温度维持在25度上下,雨季结束后的湿润还没有褪尽,也是热带水果种类最多的时候,游客如果选择这时来缅甸旅行,不仅可以尽情的享受美景,还可以尽情的享受美食,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揭秘15687到956地方818缅甸果敢金三角。
果敢:缅甸华人特区的前世今生

果 敢 即 缅 句掸 邦 第
20
一
特区
面积 约2 700 平方公
,
境外
.
却通 用人 民 币
、
汉 语
( 云 南方 言和 普通 话 )
,
余万
,
位 于 萨 尔 温 江 ( 怒 江 ) 东岸
,
与云
。
政 府和 军队 建帝也 酷 似 】
中国
“
甚至 使 用 云 南的 电话 区
”
南 l临 沧 和 保 山 地 区 接 壤
。
。
●缅 甸果敢地 区 局 势 已趋 于 平 稳
人境边 民开 始陆续返回
原因 : 果敢 军 曾与缅甸政 府 军 发 生激 战
和 民主 阵 线 联 盟
前
,
,
但双 方 已经 停火 了2 眸
。
果 敢 军通 过 新成立的
,
“
缅 甸和 平
”
发表 声 明 称
.
缅 甸政府军 正 在 向他们施压
要求 他们 在 2 0 1 0 年缅甸大选
,
掸邦
以
,
组 织
”
果 敢 革命 军
,
”
反抗
缅 甸政 府 采 用
,
果制 果
手段
扶 植 果 敢 人 罗 星 汉 组 织 自卫 队
19 6 5
年打 败 杨振 声
19 6 8
,
成为果敢县 长
,
当年
,
缅
甸政 府
。
将 汉 族 改 称 果敢 族
,
在 果 敢 强 迫 推 行 缅 甸语 教 育
,
年
,
缅共
,
彭 家 声部 反 攻 果 敢
缅甸北部特别是果敢地区怎么没有消息了?

缅甸北部特别是果敢地区怎么没有消息了?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其中果敢地区是缅甸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之一。
近来我们却发现,果敢地区的消息越来越少,甚至可以说是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呢?
缅甸对果敢地区的打击力度加大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缅甸一直在加强对果敢地区的打击力度,禁止毒品种植和贩卖,加强了对边境的管控,打击了一批毒品贩子和毒枭。
这些措施使得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得果敢地区的社会治安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使得果敢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逐渐向隐蔽化和高科技化发展。
由于打击毒品生产和贩卖的力度加大,使得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逐渐向隐蔽化和高科技化发展。
毒品生产和贩卖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使得的打击难度越来越大。
第三,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向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向国际化发展。
毒品生产和贩卖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使得的打击难度越来越大。
缅甸北部特别是果敢地区怎么没有消息了?这是因为对果敢地区的打击力度加大,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逐渐向隐蔽化和高科技化发展,果敢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卖已经向国际化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打击毒品生产和贩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够最终实现果敢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果敢王”彭家声的同盟军被击败,为何会向全球华人发出求援书

“果敢王”彭家声的同盟军被击败,为何会向全球华⼈发出求援书果敢是缅甸在上世纪⼋⼗年代列⼊民族表,虽然是属于缅甸,但是这⾥的⼈⼤部分都是使⽤的汉语,并且保持着云南⼈的⽣活习俗。
这就要追溯到明朝年间,永历帝在明末年间出逃到缅甸,在清⼈的围剿下藏匿在深⼭处,之后在清朝年间部分边境的居民南迁谋⽣,并且形成部落,⼀直归附于清朝的管辖,⼀直到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占领的了缅甸地区,后来缅甸独⽴,这些⼈就⾃然归附在了缅甸。
因为他们的语⾔和⽣活习惯,很多⼈都认为果敢就是⽣活在缅甸的华⼈,因为各种不合,果敢和缅甸政府⼀直以来也存在⼤⼤⼩⼩的⽭盾,并且不断发⽣战争,即便是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也不敢保证果敢地区是稳定的。
果敢毕竟只是⼀个民族,从各个⽅⾯来说都和缅甸政府有着巨⼤的悬殊,但是因为缅甸政府的不公平对待,他们必须为⾃⼰发声。
⼤部分的果敢都不被允许出国,没有⾝份证,并且不能随意离开果敢,他们要想不受屈辱只能⽤武⼒反抗。
在这么多的反抗中,最出名的还是彭家声的同盟军,“果敢王”彭家声虽然是个⼤毒枭,但是他在维护民族利益⾯前还是⼀个好公民,在他的领导下果敢和缅甸政府才有了⼆⼗多年的稳定期,不管怎么样,果敢需要这样⼀个⼈出来领导。
可是独断专⾏的彭家声为何会在15年向全球华⼈发出求援书?零九年⼋⼋事件发⽣,同盟军⼤败,彭家声也不得不流亡,在逃亡期间差点因重病丢掉了性命,不过彭家声为了重回果敢⼜消耗了很⼤的⼒⽓。
在五年前两军交战,彭家声和⼉⼦指挥并参与了作战,可是实⼒依旧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彭家声向全球华⼈发出救援书,希望全球的华⼈能给果敢⼈⼀些援助,果敢虽属异国,但是⼤部分的果敢⼈祖籍都是汉族的,在这样的⼀层关系下,华⼈也不可能看着⾃⼰的同胞陷⼊为难。
彭家声的⼀⽣,评价争议很多,他的头上曾有'毒枭'、'果敢王'等各种头衔。
有⼈说他是毒枭,是继坤沙、罗星汉之后新崛起的⼀代毒王,但他却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张的第⼀⼈,⽽且果敢的确在2002年底根除了罂粟种植;有⼈说他性情多变、独断专⾏。
果敢,你从哪里来?

果敢,你从哪里来?真相│果敢,你从哪里来?文/王屾缅北,在我们的脑海里一直都是那片盛产毒品、动荡混乱的金三角。
直到2009年,缅甸军政府一场突如其来的“扫毒行动”,让我们知道那里不止有远征军的骨骸、败退蒋军的孤旅,还有一块华人世世代代聚居的独立王国——果敢特区。
果敢这个词从此进入我们的视野。
2014年底的缅北民族混战,让果敢再次成为焦点。
先是有人讨论果敢算不算中缅两国的“克里米亚”,接着,果敢地方武装开始反攻,甚至一度宣称光复果敢,这也引来了驻扎缅军全城戒严,甚至当街施暴。
在舆论纷纷的时候,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属于缅国内政,国内媒体跟进指出果敢华人实为明朝遗民......明朝遗民怎么会出现在国境另一侧?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会冒出个华人特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1942年以前的果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这些“明朝人”出现在缅甸,还要从一个不太为我们熟知的政权——南明说起。
被遗落的明朝子民时光回到公元1644年五月,此时的中国同时存在着四个政权:刚刚入关的满清,正在败退回陕西根据地的大顺(李自成创立),四川的大西(张献忠建立),还有长江以南的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正好一桌麻将。
崇祯一下没想开为国死节了,可是江南、湖广、两广、云贵还在明军的控制之下。
日子还得接着过,于是明朝残余势力立南逃到南京的福王为帝,是为南明。
虽然江北板荡,但此时的南明还是有一手好牌的:明朝的两都(北京、南京)制度为南明保留了一整套行政班子,淮河一线聚集了四镇强军,和流贼缠斗了半辈子的左良玉坐镇武汉,手下拥兵号称80万。
牌不错,也要看是谁来打。
大明王朝早已在极端皇权的淫威和畸形的政治生态中丧失了自我修复能力,新立的弘光皇帝更没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中兴名臣,要想像南宋的赵构一样保住江南半壁江山,难矣!此后十几年里,南明朝廷被清军打的满世界乱窜,皇帝也换了四任,到第四任永历帝的时候,已经只能流窜到云贵了。
在云贵迎接永历的是大明朝曾经的死敌——大西农民军,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奉永历为正朔,成了有正式编制的大明军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果敢族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毗邻中国云南。果敢地区在唐代属 于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领土。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 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 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和受满清 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18 世纪,一支中国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 果敢土司县。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满清 政权把果敢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人于是从汉族的一部分变成缅 甸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开始了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 • 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 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1] 。现今的果 敢县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近年来,果敢华人一直受到缅甸政府的压迫,பைடு நூலகம்时发生缅甸军队 攻击果敢族的事件。 •
渊源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受满清政府迫害的平民追随 永历皇帝朱由榔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 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 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2] 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 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 衍,其中包括大西皇帝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 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 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 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 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被叫做其他 称谓的中华民族。
历史
清顺治十六年 吴三桂数十万大军分三路进逼昆明。南明小朝廷只得弃滇都昆明,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进入缅甸。 果敢县地理示意图(11张) 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但在此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罗姓将领,此人的第十代子孙罗星汉成为后来威 震金三角的大毒枭。 据《明史》记载:朱由榔带1500余人由腾越(腾冲)西逃,进入缅甸瓦城 (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 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士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 囚禁了永历帝。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咒水之难”。1662年,吴三桂率清兵十万之众饮马怒江、直抵缅甸瓦城城郊,莽白 立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妻、妾送交清军,以免惹火烧身。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 内。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在今称逼死坡的地方勒死,南明王朝宣告彻底结束。 昆明百姓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将永历帝遇难地蓖子坡改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遂于道 光年间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民间仍称之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 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头。 南明的残兵数干人逃到了一个叫麻栗坝的地方,这地方在缅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即今缅甸果敢县(整个果敢辖 区呈条状,多为高山丘陵区,主要是由三个大坝子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出产大烟而闻名的麻栗坝,平均海拔1216米, 年平均气温摄氏16.8度,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隐姓埋名深居下来。今天果敢地区的华人系以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 为主体。其中有一姓杨的武术高手,其曾祖先是沐英将军长驱入滇时的帐前骁将,此后历代镇守滇西南,对西南的民情 地理了若指掌。杨氏成为当地土司,统领起各部南明遗民,逃避清兵的追杀,一个华人社团崛起于缅北高原,繁衍至数 十万之多,其后果敢土司和莱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国封建王朝封诰的官僚体系。直至1962年,杨家才与奈温将军达成协定, 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玺,实行地方自治。 早在明代中期 国势强盛,中央帝国西南周边的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纳贡称臣,接受明王朝的节制。在云南与现今属缅北克钦邦、掸邦 接壤的地方,明王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对偏远之地的“蛮夷”进行统治。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宣慰司,其中 两个是在缅甸版图上的孟洋和木邦 (明朝末年1602-1606年间,缅人趁中国改朝换代的内乱之机,举兵向北进攻,先后攻 占了八莫、孟洋等地)。在明朝中叶,它的统治范围很广,萨尔温江的上游是中国的内河,而现今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的 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统治范围。在伊洛瓦底江边的八莫,明朝设立威远营,曾在此筑坛誓众,其誓词日:“六慰拓开三 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献,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 1593年
1593年 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用武力收复了蛮莫(八莫),为了加强边防,陈用宾 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即神护关(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动卡山)、万切 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动弄山)、巨石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 铜壁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铁壁关(今云南陇川县西北)和虎 距关、汉龙关、天马关(清末中英勘界时,三关划归缅甸)。这八关的关 址距当时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
发展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 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 直至21世纪,缅甸国内果敢族民主同盟军 一律取消华语,更不允许教授中文。为了保存自己的汉民族的传统,果敢 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 使用的中文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 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掸邦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002年实现了 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的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掸邦果敢第一特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与我 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 中缅国界线长达250公里。果敢数百年来,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是以贩运 毒品获利为目的的武装割据的历史,解剖它的历史,可以看到缅北数支地 区民族武装和贩毒武装势力形成、发展历史的缩影。95%由华人组成的今日 缅甸少数民族“果敢族”,与云南边疆地区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关系,对 其进行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西南边疆史的学术研究,而且对世人认识云 南境外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维护西南边陲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意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