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精选13篇)

美丽人生影评(精选13篇)美丽人生影评精选(一):《美丽人生》--伟大的父爱本片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感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该片曾获得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部大奖。
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乐观开朗的犹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驾车来到城里,途中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两人互生情愫。
几经磨难,两人结为夫妻。
但好景不长,就在他们的儿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儿子被强行带到了纳粹集中营,原因是他们是犹太人。
多拉没有犹太血统,但为了和丈夫儿子在一齐,也登上了通往集中营的火车。
在集中营里他们被分开关押。
圭多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就“欺骗”他说这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能哭不能闹不能想妈妈,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能够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
圭多还要想方设法向妻子报平安。
最终圭多为了儿子的安危,自己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过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
但这些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直接体现,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欢笑和泪水。
首先圭多是一个勇敢的男人,他喜欢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论路途有多么的崎岖,最终他做到了。
其次圭多是一个有职责感的男人,当他们在集中营的时候,圭多一刻也没有忘记呵护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忘记和妻子取得联系。
在他心中亲情和感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后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儿子,由此可见父爱的伟大。
影片中有几处场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视察人员来到多拉的学校跳“脱衣舞”的滑稽场景,这一幕是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从而体现圭多是一个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
其次是圭多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这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体现了伟大的父爱。
最后是儿子和母亲相聚,对母亲说:''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
美丽人生 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心碎又充满温暖的电影。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用他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爱和希望的故事,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首先,影片的剧情让人深受触动。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主人公瓦莱里奥是一位犹太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将战争中的残酷和恐惧转化成了一场游戏。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让儿子在这个充满死亡和痛苦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丝希望和快乐。
这种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让人动容,也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其次,影片的表现手法也非常独特。
导演用童话般的手法,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笑声和泪水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实和美好。
尤其是最后一场场景,主人公瓦莱里奥的牺牲和儿子的幸福,让人在悲伤中找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最后,影片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将瓦莱里奥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的表演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而小演员吉尔奥·贝内特奇也用他天真无邪的表演,让观众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好。
总的来说,《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感动和思考的电影,它让观众在战争和痛苦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也让人在爱和希望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好片,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感悟的经典之作。
美丽人生 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心碎又充满希望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犹太裔男子瓜伊
多在纳粹德国集中营中以幽默和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儿子的故事。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用温暖和幽默的手法描绘了这个悲惨的时期,让观众在泪水和笑声中
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首先,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
瓜伊多在集中营中编造了一个虚构的游戏,
让儿子相信这只是一场大冒险。
这种父爱的伟大和无私让人动容。
同时,影片
也展现了犹太人在集中营中的困苦生活,让人们对历史上的悲剧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影片的幽默元素也让人印象深刻。
瓜伊多用自己的幽默和乐观面对困境,不仅让自己活得更加坚强,也给了其他囚犯希望和力量。
这种积极的态度让人
感到震撼和敬佩。
最后,影片的情感共鸣点也非常强烈。
瓜伊多和儿子之间的深厚父子情谊,以
及瓜伊多对妻子的深情厚爱,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家庭和爱的力量。
这种
温情和感动让人们在观影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总的来说,《美丽人生》是一部充满人性美好的电影,它让人们在悲伤和苦难中看到了希望和坚强。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犹太人历史的作品,更是一部关
于爱和生命的作品。
它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人们对世界充
满了希望。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美丽人生影评(一)《美丽人生》前半段紧凑得几乎没有一场废戏,比如基度和朋友躺在床上聊天那场戏,表面上看纯属逗乐和插科打诨的玩笑,实际上这段对白是在交待一个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基度朋友宣扬的“意志决定一切,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睡就睡”。
基度用搞笑夸张的肢体语言去诠释这个游戏规则,让一个原本枯燥无趣的解读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而以后的情节,影片会让基度两次运用到这种游戏规则,每次的意图都不一样,也显得意味深长多了。
既然前面已经解释了游戏的规则,那么观众就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游戏玩法,后面的戏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基度和朋友在广场玩耍,意外见到女主角跟女友人逛街,政务官开车过来跟女主角交谈那场戏,编导设计这场戏的主要原因,一来是交待政务官与女主角的关系,虽然两人之间没有台词,但看两人的动作,应该是情侣。
这还得了,我们可爱男主角的心上人居然也有人敢抢,观众马上紧张起来,二来女主角拒绝基度晚上约会的邀请,明显当他是普通朋友,造成一种暂时的挫败感,也让喜爱男主角的观众同样感受到失落,接下来就要看男主角的发挥了。
而这段戏最让人难忘的是女主角临走前还不忘稍稍停下脚步,落后于同伴,略带羞涩地回头看了基度一眼,我想要是回到现实当中,有这样如花似玉之美女向你脉脉含情,回头一蓦,多少男人都会被勾掉七魂六魄。
但要记住女主角此时是有一个女同伴的,假若女主角单身一人,做如此暖味,让人意想非非的举动就显得有些过分,甚至可以说是浪女又发春了。
女同伴对基度是没有意思和感觉的,因为她跟基度之前没有任何的接触和见面,自然不会回头了。
也许女主角知道自己刚才拒绝基度的邀请,会让对方不好下台,于是很有意味地用这个小举动照顾基度的情绪,两相对比之下,女主角就显得小家碧玉,心细如发,惹人喜爱。
接下来,餐厅那场换菜的戏,很是好玩,比如,i深夜了,餐厅领班带一个客人进来,先是很有深意地问基度,厨房收工没有,老于世故,只想多拿钱少干活的基度当然回答说收工了。
美丽人生 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
电影《美丽人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它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爱与希望的
力量,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影片通过主人公瓜尔科的坚韧与乐观,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在集
中营中,瓜尔科用自己的幽默和智慧,保护着自己的儿子乔什,让他在苦难中依然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这种父子之间的深情和坚韧的精神,让人们对亲情和家庭的珍贵有了更深的感悟。
其次,影片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集中营中,人们面临着生死存亡
的考验,有些人选择了绝望和自私,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友爱和帮助。
这种对比让人们思考人性的本质,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最后,影片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极端的环境下,瓜尔科用自己
的智慧和爱,给予了乔什一段美好的童年,让他在苦难中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让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美丽人生》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温情的作品,它让观众感受到
了爱与希望的力量,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共鸣的作品。
美丽人生 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深受感动的电影,它讲述了在二战期间意大利犹太人遭遇迫害的故事。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巧妙地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融合在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的情节设计非常精彩。
主人公瓜伊多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集中营中的苦难变成了一场游戏,给儿子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童年。
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深受感动,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其次,影片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和他的儿子尼可洛·卡瓦利的表演非常自然,让人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
特别是在最后的情节中,瓜伊多为了保护儿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幕让观众心碎不已,也让人对父爱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影片的摄影和音乐也非常出色。
导演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将战争年代的苦难和人性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被震撼和感动。
总的来说,《美丽人生》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温暖的电影,它让观众在感受战争的残酷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爱的力量。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感动的经典之作。
美丽人生 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心碎又充满希望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犹太裔男子瓜伊
多在纳粹德国集中营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创造出了一个美丽的幻想世界。
这部电影深刻地展现了人类的善良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在悲伤和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和勇气。
首先,影片的表演非常精彩。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出色地诠释了瓜伊多这个角色,他的表演让人们无法忘怀。
他用自己的幽默和乐观,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
而小演员尼可洛·布拉斯基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天真和纯真让人心疼又感动。
其次,影片的剧情非常感人。
瓜伊多为了保护儿子,不惜一切代价创造出了一
个虚构的世界,让儿子在集中营中度过了童年。
这种父爱的伟大和无私让人感动不已,同时也让人思考人性的美好和温暖。
影片中的爱情线也让人动容,瓜伊多和妻子的深情相守,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对彼此的爱。
最后,影片的拍摄手法也非常出色。
导演贝尼尼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和幻想元素,让整个影片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即使在集中营中,瓜伊多也给儿子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欢乐和美好的世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到震撼。
总的来说,《美丽人生》是一部让人感动和震撼的电影。
它让人看到了生活中
的美好和希望,同时也让人思考人类的善良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永远铭记的经典。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一、《美丽人生》主题思想评论——人生何以美丽《美丽人生》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该影片获得了多项殊荣。
它也是一部描写犹太集中营的影片,但它使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以诙谐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观众在笑声中含着泪水领悟着生命的真谛。
影片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主人公基多的幽默浪漫史,后半部分基多和妻子儿子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日子。
但是影片的主题只有一个,这也是主人公基多的人生观:享受人生,笑对人生。
享受人生,说来容易,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在繁华的和平年代不缺衣少食的我们依然眉头紧锁,更何况战争年代食不果腹的他们呢?那么影片中的基多是如何享受人生的呢?他自信并且具有浪漫气质和幽默感,“早上好,我的公主!”幽默简练的一句话,就体现出基多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他辨得美丑,发现、呵护美好的事物,清醒认识丑恶的事物,用幽默的手段讽刺它,用美好的事物蔑视它,以保持心灵的纯净。
例如,影片开场刹车失灵的段落,基多和费鲁丘的车从山坡上冲下来,前面的人群正准备迎接某个法西斯的傀儡国王。
圭多从车上站起身挥舞右臂示意人们闪开的动作就像纳粹党的军礼。
人们以为国王驾到纷纷向圭多鞠躬敬礼。
又如,抢新娘的那场戏,基多骑着一匹被涂成绿色,身上写着“犹太种”的马闯进餐厅,拉起多拉坐上马背,两人一起冲出餐厅。
基多并没有像他的叔叔那样十分在意那匹“犹太种”马,而是把他当成一个玩笑,和多拉一起骑着马冲出餐厅更体现了他敢于向黑暗的不公正社会做出反抗,并在这种反抗中重拾尊严、体味自由的快乐。
天伦之乐是享受人生的最高层次。
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一起无疑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基多知道什么才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
一个小小的书店,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的孩子,就在这最简单的生活中享受着幸福。
和平年代的我们在没有遇到挫折的时候,笑对人生也许并不困难,可当灾难降临,原本幸福的一切都即将毁灭的时候,做到笑对人生就难能可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小举动照顾基度的情绪,两相对比之下,女主角就显得小家碧玉,心细如发,惹人喜爱。
接下来,餐厅那场换菜的戏,很是好玩,比如,i深夜了,餐厅领班带一个客人进来,先是很有深意地问基度,厨房收工没有,老于世故,只想多拿钱少干活的基度当然回答说收工了。
没想到领班也是个人精,早看穿基度的心思,他故意又说,这位客人可以给很多小费的,一听到有钱收,基度还不等领班说完就抢着回答说,厨房开工了。
基度表现得多像巅峰时期演小人物的周星驰,简直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慢慢看的话,这出戏可以体会人间冷暖和世态人情的淡薄炎凉。
说到基度假扮视学官大闹课堂那场戏,自然是讽刺纳粹的所谓优种人理论。
我更看重的是后来赶到学校的真视学官是如何反应的,假如在国内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编导们安排设计情节的话,真的视学官多数是一进课室就据理开骂,给我们观众上思想教育课。
而这部戏的编导们却让真的视学官目瞪口呆看着基度完成表演,直至他跳出窗外,逃之夭夭。
编导们让观众们索性看个饱,而不是突然中断基度的表演,给一个本来就是小小配角的人跳出来,抢去主角的戏。
这也许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校闹剧之后,基度追女主角的重头戏,歌剧院夜雨会佳人正式上演。
低沉深情的歌声和盛装表演吸引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目光,除了基度之外,他以一个痴情男子的身份如痴如醉地转头看着包厢里的女主角,不料身边目不斜视看歌剧的女观众发现他的奇怪举动,基度急中生智,幽默地解释,他只有一只耳朵能听见歌声,侧耳旁听是不得已之举,反而博得女观众的谅解,这份急才也是了不得。
如此幽默机智的男人谁不喜欢呢?观众也不例外,加深了对基度的好感。
于是,当基度搞笑地用他跟朋友学来的那个精神控制法的游戏规则,试图呼唤女主角的注意,其实观众也在暗中为基度加油,也跟着在心里默默用精神控制法影响女主角。
果然,女主角似乎感觉到了,真的看过来了,发现了基度的存在,虽然看不出表情的喜与忧,但基度的狂喜与观众心中的狂喜是不谋而合的。
我想大多数对这部电影怀有深厚感情的影迷此时此刻的感受必定是相通的,这就是伟大电影的精神控制法,《美丽人生》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看完歌剧,观众散场,女主角要跟政务官坐车回去,自然急坏了痴情的基度。
他灵机一动,朋友的车跟政务官的车是一模一样的,这个问题在前面广场的戏里有交待,虽然乡下来的两个穷小子有一部从亲戚处借来的小车,从理论上说有些勉强,但既然前面说过了,也权当能圆通。
基度将朋友的车开来,女主角以为是政务官的车,不假思索也上了车,一段浪漫的二人之旅正式展开。
且说女主角惊奇发现开车的人是基度,而不是政务官,惊慌失措之下,车子抛锚,车顶也被掀开。
基度为了不让美人被雨淋湿,用方向盘杆撑着红色的坐垫为女主角挡雨。
这不算完,为了不让女主角的脚踩入水坑,他还将朋友的老板放在车上的红地毯展开,铺就一条由上而下的星光大道,两人携手走完这一段温馨浪漫之路。
茫茫夜雨,诺大的广场四处无人,居然能有如此神仙意境般的雨中漫步,相信这动人的一幕感动不少观众,当然女主角也不是傻的,自然能心领神会。
至于车上的红地毯为什么会存在,歌剧院散场之后,基度朋友与老板之间的对话就解释了这个问题,可见编导们始终不会忘记情节的真实可信是所有感人爱情的基础,凭空弄来一条红地毯多容易,但让观众怀疑来历不明,来得蹊跷,这就会影响剧情的发展,以后的戏就会戏假情更假,错得离谱了。
接下来,三个关于圣母玛丽亚的巧合,钥匙从天而降,湿帽换干帽,医生回答切蛋糕时间的长短,这三个小情节的产生在前面的戏情中都埋下了伏笔,这些伏笔最终让所有的巧合显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让人赞叹编导驾驭电影艺术的高超手段,所有的剧情都在为这段戏在做准备,也是为了最高潮一刻的到来,前面所有的细节和伏笔都在为女主角离开未婚夫政务官,彻底爱上基度这个中心思想服务,也就是给予女主角最充足,最不可抗拒的理由去爱上基度。
可见,离开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基度别开生面而又曲折多磨的求爱过程也符合人们的正常心理预期,这才是《美丽人生》感动大多数人的原因,爱因你而存在,也因你而变!(二)实在的说,在看到这部《美丽人生》之前,对喜剧类型的艺术电影,总是怀有些许微词的。
而且再说这部《美丽人生》又是反映与描写大战期间纳粹暴行的片子,所以总能想到,一个专事喜剧创作的西方电影人罗伯托?贝尼尼,能够拍得过大导演史蒂芬斯彼尔伯格彻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单》吗?能拍得过罗曼斯基完全悲怆的《钢琴师》吗?我比较怀疑,恐怕罗伯托?贝尼尼连鬼才导演法斯宾德的反纳粹名片《莉莉玛莲》的一半深度,也不会有吧?不是搞笑,是说深度。
没有看过罗伯托?贝尼尼的这部《美丽人生》以前,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再加上,那些战争本身就是残酷和悲烈的,仿佛根本不有什么喜剧可言。
这一点常识老幼皆知。
记得有位大的影评家说过:喜剧本身常常不能承载重磅眼泪。
这部《美丽人生》由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出品。
哦对了,看到的这个版本是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后来偶然一个机会,去看罗伯托?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视片子,在场观者,好象无一不提及他的这一部《美丽人生》。
人们往往感叹这部影片的收获成果,说它前前后后获得了太多大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在内的二十八项国际影坛大奖。
还说《美丽人生》在戛纳电影节试映落幕之际,全体观众就地起立,舍泪鼓掌长达12分钟之久 ...... 就这样感召下,我也终于,打算去认真看一看,这一部喜剧的《美丽人生》了。
看《美丽人生》这一天,正好还是一个临近纪念人们共同父亲节的日子。
影片《美丽人生》是由意大利艺坛所谓的"国宝级"人物罗贝尔托贝贝尼自编自导自演的。
表面上,在这里,贝贝尼拿了一种极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大庭观众喜剧性地讲述了一个大战期间极为悲惨的三口之家的故事。
特别认真的讲,《美丽人生》开片将近一半时刻,我仍然没有看到并且感受到,人们常常提及肺腑之痛。
反尔随着银幕故事,我总是笑口常开的样子,不时跌入在喜剧导演善常的连环搞笑的场景里面。
换一个视角说,也就是在《美丽人生》的前半部,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纳粹或者战争的悲剧色彩以及暴力疑点。
也就是说,《美丽人生》至此一半,还属完完全全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
有人说,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与他们地处的天然环境有关。
甚至想到,意大利明星罗伯托?贝尼尼自费编导演的这《美丽人生》,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拍烂拍绝的影视题材。
《美丽人生》故事背景是战争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
逍遥乐天的犹太青年人基多有点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现在银幕之上。
基多特有女人缘,他在进大城市投靠开餐馆叔叔时,又有多次巧遇美丽女教师多拉的天作机会。
真有一点天赐良缘的意思。
《美丽人生》爱情场面有一些类同小学生誊印描红,动效拍得,实在象一些国产电影中的乏味爱情故事一样,平淡收敛,死水微谰。
如果认可这样一句话: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导演贝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听应当是一帆风顺的。
电影正如观众所料那般,热烈追求,花言巧语,弃富奔贫,情人们随天从愿,而且不久,基多夫妇生活里面,发生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约书亚。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才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美丽人生》由喜渐悲。
纳粹来了,生活不在喜剧。
美丽的人生,加上了血腥。
我们看到,《美丽人生》的电影故事进展五年之后,第二次大战爆发了,基多被迫带上小男孩约书亚,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
妻子朵拉舍去求生之望,尾随家人一起,主动跟上基多和约书亚,来到残忍强暴,不堪血腥的犹太人集中营。
这时候我发现,男主人公曾经一向开怀的那种大笑,不再显得由衷。
这时候的基多,他挂在脸上的,是苦苦的笑。
隐痛的苦笑。
基多开始心事重重。
基多为了保护自已可爱的孩子,不让他的小约书亚心受创伤,于是父亲仍然貌似开怀。
基多总是骗自已的孩子说,我们在这个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这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
这是一个挣够了一千分之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
小孩子约书亚喜欢玩具坦克车,那是每一个孩子纯真深中的自觉天性。
游戏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美丽人生》中,游戏对于父亲,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亲儿子。
另一上方面又是老爸的童心未泯。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
一个让人笑看又心痛的动情故事。
这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
《美丽人生》这种艺术情境的手法,显示了意大利民生开朗乐观的一面,并且影片随时随地用逗乐搞笑效果,神奇的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童活般故事搬上银幕,娓娓道来。
基多用游戏的方式让小儿子的未泯童心不受任何伤害。
天真好奇的儿子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他崇拜这个永远打不垮的乐天老爸。
这个看似喜剧的父亲的心,是那么的神圣与高洁。
悲情随着喜剧画面,渐入佳境。
如果说,悲剧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看到《美丽人生》以后,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悲剧的这一定义。
后来以为,《美丽人生》是悲剧的,而不是喜剧的。
《美丽人生》是借用了喜剧的基本原素,进行悲剧演生与铺排。
喜剧只是《美丽人生》的一个善良外套。
《美丽人生》的真正核心,应当是悲情的。
是一种天哭的恸情。
她还是大悲之中的人情呼唤。
影片《美丽人生》中间,父亲基多一点一滴都不愿意,让自已儿子幼小的心灵因战争苦难而异暗。
基多害怕小约书亚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阴影。
于是导演尽量渴望,把《美丽人生》拍得童真再显,拍得实如温暖。
在影片《美丽人生》当中,有这样两处场景,镜头表达的寓意非常。
第一处场景,书店前的父子对话:小约书亚问父亲:为什么商店门上挂着犹太人与狗不准进入牌子?父亲回答说:我们开的书店就不挂这种牌子。
小约书亚说:我们也挂一个。
父亲说好,牌子写什么?小约书亚想了一下,拿格外的孩子气说:野蛮人和蜘蛛不许进书店。
第二处场景敌寇关押犹太人集中营里,放送的广播歌剧:在敌寇惨无人道的血腥集中营里,基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计想和隔壁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他渴望向多拉报一个信息,告诉多拉,这一边父子平安。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基多利用敌军广播喇叭,播放了多拉从前喜欢听的奥芬巴赫的歌剧。
听见这动人乐声,多拉心里,明镜一样明白了,那边的父与子还活着。
艰苦却乐观的活着。
父与子,还有母亲,一家人,一边游戏着暗炎人生,一边艰难渡过每一天。
影片里,世界民族大解放来临前夜,纳粹准备逃走的时候,基多一反笑容,严肃冷静地将儿子藏在牢狱角落的一个铁柜里,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让约舒亚发出任何动静,也不要探头出来。
直到完全天亮。
接下来,忠诚的基多化妆女犯,又趁乱跑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
不幸的是,可怜的基多被核枪实弹的纳粹发现。
纳粹押送枪毙基多,经过的舒亚密藏的的小铁柜时,基多仍然还是装出一副乐观开朗的模样,甩开正步,显出惯常喜气,巴望着儿子走过去,同时暗暗示意儿子千万不要出来。
再接下来,监牢大墙角落深处一声枪响,基多惨死在纳粹枪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