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0 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人口迁徙含答案专题:人口迁徙一、选择题(一)读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要素表示图达成1--2 题。
1、新疆 8~10 月能大批吸引民工迁入采摘西红柿和棉花的原由是( )A.①B.②C.③D.④2、结合国难民署公布报告说迄今逃到黎巴嫩追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 万。
此次难民外迁的主导要素是( )A.①B.④C.③D.⑤【参照答案】 1---2、C D【分析】 :第 1 题民工大批迁入新疆是经济要素。
第 2 题老百姓为闪避战争灾害而外迁主导要素是战争。
(二)以下图分别为1978~2010 年,甲、乙、丙、丁四地域人口改动状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徙的要素图。
读图回答1--2 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添速度日趋迟缓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停增添C.乙地域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地域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加2、图中最可能反应目前山东半岛人口改动状况及原由的是()A.甲②⑥B.乙④⑤C.丙①④D.丁①③分析:第 1 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添率降落,迁徙差额率奉上涨趋向。
第 2 题,山东半岛天气适合,经济发展快速,人口机械增添较快,但自然增添率较低。
答案: D.D(三)读某地域人口自然增添率与人口迁入率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达成 1~2 题。
1.该地域人口增添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降落的原由,最有可能是()A.该城市环境质量降落B.该城市家产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添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连续降落分析: 1.C 2.B第 1 题,人口增添率等于人口自然增添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两者之和最大。
第 2 题,人口迁徙的主要要素是经济要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
图示③~④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添率为负值,一般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降落,可能是该城市进行家产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公司转移到其余地域,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根据迁移的原因和方向,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内部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迁移。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
内部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居地可能出现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社会压力增加等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
国际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巨大。
原居地可能面临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等机会与挑战。
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城市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社交环境等。
城市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城市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
相关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2.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3. 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城市地区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结论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一、单选题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市迁入人口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入是国家有组织进行的C.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
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3.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4.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偏落后B.经商返温人员多C.外出打工人数多D.在外学生人数多2018年广东省、山东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
专家表示,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
下表为2017~2018年度部分省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原因是①城乡经济差距增大②人口调控政策严格③本市经济活力欠佳④疏解非首都功能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2018年人口流动状况对广东省、山东省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市民居住面积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城市管理难度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④8.近年来,大量叙利亚难民逃往欧洲,其产生的原因是A.②B.④C.⑤D.⑥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一)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三65岁)比中国的多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口.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这是因为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参考答案】1---2、CA【解析】1、中国的中位年龄是35.2岁,而中国的平均年龄应大于35.2岁;中国的人口总数比日本人口总数多很多,所以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多于日本;日本的中位年龄大于中国,那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低;而表中各国,日本的中位年龄最大,说明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多,所以日本老龄化程度最高。
选项C正确。
2、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所以年龄较小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大,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量的承接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人口的性别构成对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我国外籍劳动力当前和今后都不会大量涌入。
选项A正确。
(二)如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1〜3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B.放开二孩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析:1.A2.C3.B第1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1-2人口迁移练习

材料一:我国每隔五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包括预测)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说出影响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候鸟式”养老对迁入地的影响。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是经济原因引起的B.是自然生态因素决定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C.从北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
11.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洋洲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D.欧洲、非洲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6.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2.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据此回答1~4题。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答案:B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B3.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A.伊拉克、伊朗、科威特B.古巴、海地、巴拿马C.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答案:C4.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答案:D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答案:D6.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答案:B7.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案:A8.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答案:A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答案:D1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组织性迁移为主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答案:A11.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A.中国的广州、深圳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答案:D12.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答案:A13.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政策影响B.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D.开发国外资源答案:B14.下图是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人口迁移与人口增长含答案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知能提升——伽廖卜—_______ — ______ [高效演练•增分提能]选择题(2021 -海口高三考试)读我国部分区域人口净流入示意图(单位:万人),完成下题。
万人计新疆、西藏)-200 20n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年1.2015-2018年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的区域是()A.东部和西部B.东部和中部C.中部和西部D.中部和东北解析:选A。
读图可知,2015-2018年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入值一直为正值,说明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A正确。
2.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20岁结婚生孩子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100年100年就有五代人100年只有四代人晚婚五年.一百年可以少生一代A.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B.早婚能提高人口迁移率C.早婚可降低出生率D.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答案:A(2021 •河北高三一模)下图示意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出人口月变化和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
读图完成3~4题。
A.城币化水平提高 B.人均农业产值降低C.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D.医疗设施不断完善4.日本人口过疏地区近年来人口比例持续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就业机会多C.环境日益恶化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第3题,依据图文信息,日本人口过疏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州岛等乡村地区, 且过疏地区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当地乡村地区人口并不一定迁移到当地的城市,更可能 迁移到自然条件更优越、经济更发达的本州岛,因此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不可能使当地城市 化水平提高,A 错误。
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主要出现在乡村地区,当地乡村地区人口减少可 能使当地人均农业产值增加,B 错误。
人口减少,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C 正确。
人口减少, 医疗设施利用率低,医疗设施得不到完善,D 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一、选择题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
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回答1~2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2.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政策支持B.交通改善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解析:第1题,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第2题,“双城记”是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造成的,与政策无关;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等有关,与工作、居住地的不一致无关;逆城市化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得益于二地之间有京津公路、高速铁路、动车等便利的交通条件。
答案:1.A 2.B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4.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解析:第3题,题干材料显示“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工人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因此这批工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第4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开始于美国南方地区,他们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答案:3.C 4.D5.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世博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人口迁移含答案专题:人口迁移一、选择题(一)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2题。
1、新疆8~10月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采摘西红柿和棉花的原因是( )A.① B.②C.③ D.④2、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说迄今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万。
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① B.④C.③ D.⑤【参考答案】1---2、C D【解析】:第1题民工大量迁入新疆是经济因素。
第2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
(二)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A.甲②⑥B.乙④⑤C.丙①④D.丁①③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
第2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D.D(三)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解析:1.C 2.B第1题,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二者之和最大。
第2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
图示③~④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一般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下降,可能是该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四)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
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1.B 2.A 3.C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
第2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
第3题,乙表示广东省。
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五)读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净迁移(人口净迁移量=迁入人数-迁出人数)概率图,完成第1--2题。
注港、澳、台资料暂缺。
1.影响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概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科技水平、人口素质B.经济水平、地理位置C.国家政策、资源分配D.区域差异、交通状况2.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净迁移概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降低B.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C.城市病日益突显D.各省区发展差异增大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省际流动人口净迁移概率为正值的多为东部发达地区,省际流动人口净迁移概率为负值的多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B项正确。
第2题,与2010年相比,2020年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净迁移概率下降,多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净迁移概率上升,基本达到迁入与迁出平衡,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吸引人口的拉力因素增多、增强。
B项正确。
(六)(2019·沧州模拟)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回答1--3题。
1.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C.③<④D.③>④3.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第2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即①>②。
第3题,迁往南部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会使这些地区的老龄化加快。
答案:1.A 2.B 3.C(七)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香港外来移民数量猛增。
完成1~2题。
1.香港移民来源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的原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2.移民涌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A.汽车产业B.钢铁产业C.纺织产业D.旅游产业答案 1.C 2.C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
(8分)(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
(9分)(3)说明服装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
(9分)解析:第(1)问,从江苏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安徽近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2)问,原因应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
第(3)问,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答案:(1)江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
(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受传统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影响。
(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2、(2019·如东检测)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应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采取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据图乙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人口迁出总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
当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现增加趋势;从社会保障体系和人口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
第(2)题,直接据图分析,从人口迁移的数量、受教育状况两方面分析差异;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
第(3)题,直接据图分析即可。
答案:(1)先增加后下降增加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如实施二孩政策(2)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济南市迁入高学历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造成一定的压力(3)四川黑龙江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