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织切片观察肿瘤炎症
病理学实验报告

病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本次病理学实验旨在通过对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巩固和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病理组织切片:包括正常组织切片和各种病变组织切片,如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2、显微镜:双目显微镜。
3、实验教材和图谱:用于对照和参考。
三、实验方法1、首先,在显微镜下选择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了解组织的大致形态和分布。
2、然后,转换到高倍镜,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排列方式以及细胞核、细胞质的变化。
3、对照实验教材和图谱,对观察到的病理变化进行识别和分析。
4、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以及细胞的特征等。
四、实验结果(一)炎症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肉眼观察:阑尾肿胀、充血,表面附有脓性渗出物。
镜下观察:阑尾壁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上皮部分坏死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
2、慢性胆囊炎肉眼观察:胆囊壁增厚,粗糙,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
镜下观察: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黏膜上皮化生。
(二)肿瘤1、鳞状细胞癌肉眼观察:肿块呈菜花状,表面粗糙,有溃疡形成。
镜下观察:癌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间桥明显,角化珠形成,核大、深染,有异形性。
2、腺癌肉眼观察:肿块呈结节状,质地较硬,切面灰白色。
镜下观察:癌细胞形成腺管状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三)心血管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肉眼观察:主动脉内膜可见黄色斑块,向管腔内突出,使管腔狭窄。
镜下观察: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质条纹,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
2、心肌梗死肉眼观察: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状,颜色淡黄,质地较软。
镜下观察:梗死灶心肌细胞坏死,细胞核消失,周围有充血、出血带,后期有肉芽组织形成。
五、结果分析(一)炎症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
肿瘤的切片制作及组织学观察

片石 蜡 、 中性 树胶 、 蒸馏 水 、 苏 木素 、 甘油。
( 4 ) 实验 方法 。临 床检查 。肿瘤 的外观形 态 : 肿瘤
肿 瘤 的切 片 制 作 及 组 织 学 观 察
图尔洪 ・ 亚森 新 疆 阿克 苏温宿县 佳木 镇 畜牧兽 医站 8 4 3 1 0 0 8 4 1 6 0 0 阿 卜 杜 热合 曼 ・ 麦 麦提 新 疆 巴州轮 台县塔 尔拉 克 乡畜牧 兽 医站
本文 主 要 对病 料 进 行 了 组 织学 切 片 制 作 和 病 理 学 的观 察 。 本 次 试验观 察 了 1 3列 切片 , 其 中 良性 肿瘤
出 ,这种 病理 性新 生物 与 受累 组 织 的生理 需 要 无关 , 即使 在致 瘤 因素停 止作 用 后 , 该新 生 物仍 能 保持 持续 性生 长 , 具有相 对 的 自主性 。
1 材 料 与 方 法 ’
( 3 ) 切 片与粘 片 。 把包埋 的每 块组织 周围过 多的石
树胶滴在组织切片上 , 在 固封 剂 上覆 盖 盖玻 片 。 使 组 织片 位于 载玻 片 与盖玻 片 的 中间 ( 5 ) 显微镜 观 察 及照 片 。应 用 O l y mp u s 显 微镜 对 制作 好 的组 织切 片 进行 观察 , 及 时做 好 记录 。选 择 较 好 的切片 使用 显微 相机 进行 拍照 。
恶性肿瘤是生物体在各种致瘤因结果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具有向周围组织乃至全身侵蚀和转移的特性其生长快慢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密度及人体免疫功能有关
畜禽 养 殖 业
观察显微镜切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加深对细胞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病理变化的认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训地点生物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显微镜(包括低倍镜和高倍镜)2. 切片(人体组织切片、植物组织切片、病理切片等)3. 载玻片、盖玻片4. 胶头滴管5. 显微镜清洁布6. 物镜转换器7. 照相机(可选)五、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将显微镜擦拭干净,确保视野清晰。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避免气泡产生。
2. 低倍镜观察:将切片放置在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找到清晰的视野。
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如组织层次、细胞形态等。
3. 高倍镜观察:将切片转移到高倍镜下,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找到更清晰的视野。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
4. 病理切片观察:对于病理切片,需注意观察病变区域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
5. 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等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
6. 实验结束:将显微镜擦拭干净,将切片妥善保存。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细胞结构观察:通过观察切片,我们发现细胞具有明显的核质结构。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2. 组织结构观察:切片中显示的组织层次清晰,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3. 病理切片观察:在病理切片中,我们观察到肿瘤细胞、炎症细胞等病变特征,与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
4. 显微镜使用技巧:在观察切片时,要注意调节焦距,避免出现模糊现象。
此外,观察病理切片时,需注意病变区域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以便准确判断。
七、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显微镜切片,我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对细胞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病理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是病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病理切片观察实验中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探究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了10例病人的组织标本,包括肺癌、肝炎、乳腺增生等多种疾病。
首先,我们将标本进行固定、脱水和包埋处理,制备成石蜡切片。
然后,使用病理切片染色技术,将切片染色成不同颜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1. 肺癌病理切片观察在肺癌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肺癌组织呈现出不规则的细胞排列和细胞核的异型性增大。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细胞核分裂的现象,这是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表现。
此外,肺癌组织还存在大量的间质纤维化和血管新生,这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有关。
2. 肝炎病理切片观察在肝炎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肝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同时,肝细胞的排列也出现不规则,部分肝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现象。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肝细胞核的肿大和染色质的改变,这是肝炎病变的典型表现。
3. 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在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乳腺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增生乳腺小叶和纤维组织。
乳腺小叶的结构紊乱,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和排列异常。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乳腺小叶间的纤维组织增生,这可能与乳腺增生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肺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跃,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肝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肝组织存在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损伤;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乳腺组织存在增生乳腺小叶和纤维组织的异常增生。
这些观察结果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病理实验报告肿瘤

病理实验报告肿瘤
实验目的: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组织学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分析,探究
肿瘤形成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实验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形态学分析,同时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免疫染色,观察患部组织内免疫细胞
的分布及炎症水平情况。
实验结果:
显微镜下,患者肿瘤组织密集分布,出现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核分裂像数量显著增加,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浆深染,形成不
规则肿块。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患者肿瘤组织内CD4+ T细胞比例大幅增加,同时IL-6等促炎风险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
实验分析: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病例肿瘤为早期癌症,肿瘤细胞呈高度
异常分化及细胞增生现象,内部炎性因子明显增强。
结合病史,
病人长期吸烟和饮酒,机体早期出现细胞癌变迹象,产生大量有
害物质引起细胞炎症反应,导致病变加剧。
根据以上结果,尚需
完善对患者炎症因子的监测,同时应考虑探究炎性细胞介导的肿
瘤治疗方法,如抗炎治疗、白细胞介素治疗等。
结论:
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
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病变组织的形态、炎症水平、细胞类型等特征,为病人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团队未来将继续完善
对肿瘤细胞炎症反应及免疫细胞的研究,探究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肿瘤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学特征;2. 掌握肿瘤的诊断方法及病理生理变化;3. 提高病理生理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肿瘤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
肿瘤细胞具有自主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病理生理实验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切片,了解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2. 仪器:显微镜、切片机、染色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肿瘤组织切片:将肿瘤组织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染色液,染色后用盖玻片封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 观察肿瘤细胞形态: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核质比等特征,分析其异型性。
3. 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观察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生长速度等,分析其生长方式。
4. 观察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观察肿瘤细胞是否向周围组织浸润,是否形成转移灶。
5. 记录实验结果:详细记录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病理生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肿瘤细胞形态: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质比增大,细胞核深染,异型性明显。
2. 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肿瘤细胞排列紊乱,生长速度快,呈侵袭性生长。
3.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形成转移灶。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切片,掌握了肿瘤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
实验结果表明,肿瘤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具有自主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七、实验讨论1. 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2. 肿瘤的诊断方法: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应根据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实验 组织切片观察 肿瘤 炎症PPT共46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则殆。——孔子
实验 组织切片观察 肿瘤 炎 症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病理学实验教案

确保实验材料充足,实验仪器 完好,实验场地整洁。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书逐步进行,详 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后清理
清理实验场地,确保实验室整 洁。
实验注意事项
01
实验安全
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 续分析。
总结词
通过对比观察病理大体标本和切片,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 疾病的整体与局部表现,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详细描述
在实验中,学生将观察大体标本和切片的病变特点进行对比 分析,理解疾病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这种观 察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疾病全面认识的 能力。
04
实验结果分析
病理大体标本结果分析
目录
列出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 构。
参考文献
列出报告中引用的文献和 资料。
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实验目的明确
实验目的应清晰明确,与实验内容紧密相关 。
材料与方法详尽
实验材料与方法应详细描述,以便他人重复 实验。
结果与分析准确
实验结果应客观准确,分析应合理,符合逻 辑。
结论简明扼要
结论应简明扼要,总结实验主要发现和意义 。
03
02
实验准确性
确保实验操作准确无误,避免误差 。
实验后处理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04
实验安全须知
防护措施
在进行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急救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应立即停止实验,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危险品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异型性
•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 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核浆比增大,核深染,大
小、形态不一,可见多核、巨核、奇异形核,出 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 胞质嗜碱性增强,可出现黏液、糖原、脂质、色 素等。 • 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表现为瘤细胞排列更为紊 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
(二)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小叶) 急性渗出性炎症,绝大多数为化脓 性炎症。
肺泡壁:(细支气管周围受累的肺泡)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
胞、脱落坏死的肺泡上皮细胞 及少量红细胞和纤维素。
病灶周围代偿性肺气肿。
网状纤维见于癌巢的周围。
癌在早期一般多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 转移
鳞状细胞癌—示角化珠
2.腺癌(adenocarcinoma)
镜下: ① 管状腺癌:分化较好,癌细胞呈大 小不等的腺管状结构,多层排列
中分化管状腺癌
二、间叶组织肿瘤(良性——瘤) (恶性——肉瘤)
1. 纤维瘤(fibroma) 来 源: 纤维结缔组织 部 位: 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 眼: 有包膜, 结节状, 灰白色, 质硬 镜 下: 分化良好的纤维细胞编织状 排列
肿瘤
肿瘤切片观察
肿瘤的组织结构
• 肿瘤由实质(parenchyma)和间质 (mesenchyma、stroma)共同构成。
• 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 分,决定着肿瘤的良恶性、组织起源、分 化程度。
• 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 起着支撑和营养肿瘤细胞的作用。
肿瘤的型性
纤维瘤
2.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来 源: 纤维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 部 位: 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眼: 细腻鱼肉状, 有坏死, 出血 镜下: 瘤细胞梭形, 排列紊乱,异
型性明显
纤维肉瘤
3. 脂肪瘤:来源: 脂肪组织
部位: 四肢、躯干、皮下 肉眼:质地柔软,淡黄色,切面油腻感
镜下: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
恶性肿瘤
• 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包括癌、肉瘤、白血病
等所有恶性肿瘤。 • 由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
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 肉瘤。 • 来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视网膜 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母 细胞瘤)
(1) 鳞癌(squamous cellcarcinoma) :来源于体表上皮
大体:皮肤鳞癌,鳞状上皮细胞不规则的向下浸润, 质地较硬,切面常为灰白色,较干燥。
镜下:分化较高的呈巢状生长,中心为呈同心圆状 排列的角化物质称角化珠(keratin pearl) 。癌巢与 间质分界清楚。
分化差时癌呈弥漫性浸润生长,与间质分界不清。
• 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 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
• 肿瘤分化: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 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 间变(anaplasia):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 间变的肿瘤细胞明显多形性。
良性肿瘤:异型性不明显
• 在细胞形态上与起源组织很接近,异型性 小。
脂肪瘤
4. 脂肪肉瘤
来源: 原始间叶组织 部位: 腹膜后及大腿深部软组织 肉眼: 结节、分叶状,黄红色 镜下: 分化差, 明显异型性和多样性
的脂肪母细胞
脂下肪肢肉恶瘤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5. 平滑肌瘤(leiomyoma)
部位: 子宫, 胃肠, 支气管 肉眼: 结节状, 有包膜, 灰白, 质硬 镜下: 梭形细胞编织状, 核杆状。
• 6.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 部位: 多见于子宫、胃肠,偶见于腹 膜后, 肠系膜.
肉眼: 细腻鱼肉状, 出血, 坏死 • 镜下: 梭形细胞, 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像多少对判断恶性程 度有重要意义.
平滑肌肉瘤
炎症
正常肺显微镜显示肺泡壁比较薄弱。肺泡内充满 空气。
肉眼:肺叶肿大, 质地变实,切面灰红
小叶性肺炎
三、肺气肿
(Pulmonary emphysema)
概念: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囊、肺泡因肺组织弹力减弱、过度充气呈 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弹力组织破坏 ,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肉眼: 肺膨大,边缘钝圆,缺少弹性,遗留压痕。 灰白色、质软、切面可见扩大的肺泡囊腔。 镜下: 肺泡扩张、融合,肺泡孔扩大、肺泡间隔变窄、断裂 ;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变扁,数量减少; 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生;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慢性炎症。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5~6 days)
大体:肿胀,灰白色,质实如肝,切面干燥,
颗粒状,肺表面有纤维素──胸痛、 胸膜摩擦音
镜下: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
肺泡腔内有
症状---咳
大量纤维素──体征---肺实变
中性粒细胞
体征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