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敬畏生命》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8.2 敬畏生命

第二课时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体会生命的价值,从而敬畏生命。
【学习重、难点】
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自主学习】
1.在金钱、权势等外在东西面前,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我们既要珍爱的生命,也要珍爱的生命。
3.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4.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
当我们能够与冉冉的生命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合作探究】
5.1931年,陶行知在太平洋会议上听到外国人说的一句话:“中国没有忘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陶行知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用慈爱,挽救了他的小生命。
他感到困惑: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殉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该怎样解释?
为此,陶行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言:“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导学案

课题: 8.2 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能说出敬畏生命的意义,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
2.能正确看待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预习案】(5分钟)自主阅读课本第94-98页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课本补充问题勾画答案)。
知识点一:敬畏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 生命是、;生命是、,生命是、。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生命都是,生命价值。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
知识点二:如何敬畏生命1.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走向对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意识层面)2.敬畏生命体现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行为层面)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时,我们就走向了。
(道德层面)预习小测:绩优学案64页第1,2,3题。
【探究案】(5分钟)探究点一:生命至上议题:生命的重量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广西省玉林市一栋民宅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160多人。
牺牲后,中国公安部政治部批准消防员杨科璋为烈士,并授予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2018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杨科璋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1)、情境中消防英雄杨科璋为救被困儿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表现吗?(2)、小组讨论:作为未成年人如果我们看到别人遭遇险情时是否也要见义勇为、不畏生死?请谈谈你的观点(3)生活中我们如何珍爱他人生命,请谈谈具体做法。
探究点二:如何敬畏生命议题:休戚与共在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又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能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8.2 敬畏生命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下列选项中具备了“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休戚与共”情怀的有( )
① 我的周围有与我同样三、预习反馈
【通过预习,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四、交流展示
1.我国为什么无惧美帝国主义和以色列政府的压力,对巴勒斯坦展开援助行为?
2.巴以冲突远在千万里,为何我国积极促成和平解决?
从中归纳我国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怎样敬畏生命?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升
(一)、达标测评
1.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 )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 B.人们全都是为了自己活着
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
2.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还是不扶为好
课题名称
8·2敬畏生命
授课教师
单 位
学 科
道德与法治
教材版本
部编版
年级/班级
七年级(5、6、7、8、9、10)班
时间/地点
12.7号/教室
一、核心素养目标目标
1.通过”巴以冲突“中国政府的态度,明白生命至上,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
2.通过中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一系列人道主义援助,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笔记区: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经历了未知、恐慌之后,为什么选择继续研学旅行?
3、重新出发的我们还是当初的我们吗?
学生交流与分享
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体会,让学生更全面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角色扮演:我们乘坐了另外一趟到达北京丰台的列车,在到达北京的那天晚上,我们去逛了北京的古城,在古城街头我们看到了一位琴师正在拉二胡,旁边放着一个供人打赏的箱子,周围人来人往。行人欣赏完表演,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课时设计
课题
敬畏生命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2022版课程标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求,以及“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中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的意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上依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
观看视频,思考归纳并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析乘务员赵阳的喊话和采访,紧扣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自己和他人生命同样重要。
第二目:《安置落坡岭》
第三天中午12时许,由于落坡岭水库水位上涨,我们被疏散至落坡岭社区避险。从K396次列车转移到安置点的那段路程特别难走:暴雨不断,路又漫长,遇到上坡,水一直往下流,淤泥也特别多。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8.2敬畏生命导学案

4.8.2敬畏生命导学案目标导航学习内容: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3、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生命至上学习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预习提示:一、仔细阅读教材,找出基础知识. (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把内容在书中圈划并做标注)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要点归纳:学生预习完后,自己尝试归纳本节课知识结构框架探究案活动一:合作探究2015年8月12日晚23时34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处危险品物流仓库发生爆炸,随后引起周围多家工厂更强烈的二次爆炸,此次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中165人遇难,8人失联。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显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这已经达到一枚微型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当量。
(1)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活动二:合作探究2014年,为找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
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行成本,美国五角大楼国防专家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约4400万美元。
打捞专家表示,实际花费可能是官方公布数字的3--4倍。
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活动三:合作分享1931年,陶行知在太平洋会议上听到外国人说的一句话:“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陶行知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用坚忍与慈爱,挽救了他的小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敬畏生命》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对学生如何看待生命入手,引导学生审视和理解生命;树立和增强生命至上的观念,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做法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自我意识发展、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尚有欠缺,对自身认知水平限制,对生命态度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
学生对生命认识的心理现状不成熟。
在中学生的眼中,与自己所遇到的学习、心理负担等困境相比,生命显得太渺小;部分学生漠视自己的生命,更谈不上关爱他人的生命;有些学生承受挫折能力较弱,一旦失利,往往会采取错误和极端的行为。
因此对学生进行敬畏生命的教育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目标:(1)培养感激、热爱、敬畏生命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意识目标:在合作探究、活动导行的过程中,感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政治认同目标:在生命价值观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引领下;提高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能力, 做到知行合一。
健全人格与法治观念目标:(1)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学会善待身边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做到敬畏生命难点:坚守生命的底线,并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走向道德生活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以一粒药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人给你一粒长生不老药丸,说吃了它,你就会长生不老,永不死亡,你没吃吗?你们信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课题:上节课学习了生命的特点,知道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我们要珍爱生命,还要敬畏生命(导入课题)二(新课讲授)1.“敬畏?”词语的解释。
[设计意图]加深对敬畏生命字面上的理解。
2.视频组合展示(观看视频生命初问):教师出示视频组合:天灾、人祸、意外、饥饿视频组合展示,让学生思考:生命在灾害面前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特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 学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4单8.2——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学习小结】一、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93-98,5--8分钟,完成下列内容,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又是________、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______的情怀。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________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_______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________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____________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________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________、关注、关怀和________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________。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________的生活。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生命至上教材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活动二:教材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活动三: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1)上述五个情境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3)学生分享P97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8.2敬畏生命》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但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困难和挫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对生命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以生动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生命意识,提高生命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敬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导入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材料,用于实践环节。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成长过程中的照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感悟?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关于敬畏生命的案例,如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敬畏生命的,并思考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生命》导学案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丽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
(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它。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的生命同样重要。
(3)“仁者爱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生命至上
【关键词】跪着手术最美姿势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最美姿势”。
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
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
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
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
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
跪了近两个小时。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2.休戚与共
【关键词】特蕾莎修女慈善工作者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
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老人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死得像个人,谢谢你!”“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特蕾莎修女一生践行的这个准则,不仅使她自己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试图唤醒全世界的良知。
(1)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的爱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生命观?结合特蕾莎修女的言行谈谈你对这种生命观的理解。
(2)你如果在街上见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