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合集下载

议论文事实和道理论据

议论文事实和道理论据

议论文事实和道理论据宽容事实论据鲍叔荐管仲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

两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

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录用鲍叔为相国。

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用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录用他为相国。

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理论论据开诚恳,布大度。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

中国谚语与人为善确实是擅长宽谅。

[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忍耐记心间,苦恼不沾边。

中国谚语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中国谚语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

中国谚语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经历。

[捷]塞弗尔特《泪城》自信成绩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

具有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

可是自信决非自大,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实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故意义。

事实论据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

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天天早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假设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克拉,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

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知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

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

后来成为著名作家。

理论论据●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宋·陆九渊《语录下》●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孔子家语·五仪解》●一息尚存,希望永在。

[古罗马]西塞罗《书简》●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孤单中发见出来。

李大钊●若是你相信你能告捷,你就会告捷。

信心是成功所必需的●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年高中议论文道理事例论据

年高中议论文道理事例论据
高中议论文道理事例论据
1、道理论据:
高洁的人喜欢施惠,而耻于受惠。——亚里斯多德
助人应及时,帮人应诚心。——谚语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2、事实论据:
韩信与பைடு நூலகம்恩不图报。
雷锋的优秀品质。雷锋生活上艰苦朴素,却常用省下来的钱去帮助别人。战友中谁家里有困难,他就偷偷地把自己的钱寄去;战友的衣服脏了、破了,他就悄悄地帮助洗净、补好。业余时间,他到学校当校外辅导员;逢年过节,他到火车站扶老携幼,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出差外出,好事做一路。一次,有位妇女为丢失火车票犯愁,他掏出自己的津贴买来票,还送她上车。有人说他是“傻子”。他却说:“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是需要这样的‘傻子’的,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的。”
老人种苹果。有位老大爷种了许多苹果树。有家问他:“你这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能结出苹果来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了。”老大爷说:“虽然我吃不着,可是别人吃得着呀,那时候他们会感谢我的。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17个议论⽂事实论据素材17个议论⽂事实论据素材 从古⾃今有很多名⼈的故事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这些任务的事迹是很好的作⽂素材。

下⾯请看⼩!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西汉学者匡衡贫⽽好学。

夜晚⽆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

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光读书。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学家司马光,以⼀个圆⽊头做枕头,⽤来惊醒⾃⼰,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马雅可夫斯基,为使⾃⼰不睡得太久,常⽤块⼤劈柴作枕头。

发明家爱迪⽣⼯作起来常常⼏天⼏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3.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种重要的学习⽅法。

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

梁启超为学⽣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

鲁迅先⽣为了背诵⼀篇⽂章,不仅朗读,⽽且动⼿抄写⼀遍,以此加深印象。

4.⼀⽣才三天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段祈祷词:⼀个⼈的⼀⽣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

今天和你在⼀起,但很快也会过去。

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只有三天。

5.《明⽇歌》与《今⽇歌》 明代钱福写了⼀则《明⽇歌》,内容为:明⽇复明⽇,明⽇何其多!⽇⽇待明⽇,万事成蹉跎。

世⼈皆被明⽇累,明⽇⽆穷⽼将⾄。

晨昏滚滚⽔东流,今古悠悠⽇西坠。

百年明⽇能⼏何?请君听我《明⽇歌》。

明代⽂嘉⼜写了⼀则《今⽇歌》,内容为:今⽇复今⽇,今⽇何其少!今⽇⼜不为,此事何时了?⼈⽣百年⼏今⽇,今⽇不为真可惜。

若⾔姑待明朝⾄,明朝⼜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诗》,努⼒请从今⽇始。

6.滴⽔穿⽯ ⼀滴从岩⽯滴下来的⽔看来是微不⾜道的,然⽽长年累⽉地滴,却能造成奇迹。

桂林的⼭洞中有不少长如⽯柱、蔚为奇观的⽯钟乳,就是岩⽯滴⽔的含有物历数万年的积累⽽形成的。

7.会⾛路的“⿊板” 物理学家安培⼀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考虑到⼀个题⽬,就向前⾯⼀块“⿊板”⾛去,随⼿从⼝袋⾥掏出粉笔头,在“⿊板”上演算起来。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一、诚信1.经典论点(1)言必信,行必果。

(2)诚信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诚信是诚实和信用的统一。

(4)诚信会使友谊更加牢固。

2.道理论据(1)民无信不立。

——孔子(2)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4)失去钱财可找,失去信任难挽。

——谚语3.事实论据(1)晋文公退避三舍。

(2)商鞅立木取信。

(3)曾子杀猪(4)“狼来了”的教训。

二、生命1.经典论点(1)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

(2)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生而对人民有用,死而对人民有益。

(3)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造福于人类而得到永生。

(4)生活的不幸和委屈应该激起奋斗的火花,而不应促使生命走向死亡。

2.道理论据(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司马迁(4)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5)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

——裴多菲(6)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7)无用的生命,只是过早的死亡。

——歌德(8)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虚度一生,那么,即使他高寿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杨沫3.事实论据(1)孙思邈百岁著书立说。

(2)“135岁”的爱迪生。

(3)为了信念而战胜死亡的保尔。

三、创新1.经典论点(1)人需要有创新精神。

(2)创新能促进社会发展。

(3)创新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

(4)创新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5)创新要打破传统的束缚。

(6)创新需要灵活的头脑。

(7)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前提。

(8)创新和异想天开是有区别的。

2.道理论据(1)穷则变,变则通。

——《周易》(2)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

——舒曼(3)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得是傻子。

高中议论文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信仰

高中议论文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信仰

信仰:事实论据:1.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

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3.奇人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学家。

他不愿意做官,从小就立下登名山、记胜迹、考察山川的宏愿。

因此,他常常躲在他家附近的竹林里,逃避做官。

人们送给他一个称号,叫“奇人”。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旅行家之梦,他从小就注意锻炼身体,为日后旅行在体质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2岁开始,他迈开双脚,为自己的信仰开始了艰难的旅程。

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他不避风雨,不畏狼虎,徒步跋涉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他的同伴一个因病而死,一个因苦而逃,只有他坚持前进。

从22岁到56岁,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险、四次断粮,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写下了4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道理论据:1.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惠特曼2.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

——惠蒂尔3.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巴金(蒋凌钰)。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一、立志篇(一)事实论据: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道理论据: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高尔基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轼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

——石玉昆二、拼搏篇(一)事实论据: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二)道理论据:1.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z. . . .. ... .2.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罗曼·罗兰三、勤奋篇(一)事实论据:1、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议论文九大论据

议论文九大论据

议论文九大论据原创:May_fly乐观事实论据:正:1.有一次爱迪生在美国的工厂失火,损失严重,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和大部分研究工作的记录毁于一旦。

第二天早晨,67岁的爱迪生赶到火灾现场,有人设想希望与理想化为灰烬的他一定会暴怒至极。

但他却很平静。

他说:“灾难也有好处。

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

”2.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任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称赞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即使是被贬谪,但他犹与百姓同乐,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这是旷达的4.范仲淹,驰骋沙场的时候就很乐观,在变法中被贬后,居于偏僻之地,但任然保持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反:韩信被囚后的郁郁不得志,死于未央宫。

道理论据:1.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2.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

——威尔科克斯【德】3. 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华盛顿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霄济苍海。

——李白挫折事实论据:正:1.李欢是个身患绝症却品学兼优的西安女孩,她五岁那年得了假性肥大型进行肌营养不良。

患上这种病就近乎被判了“死刑”。

面对这一切,幼小的李欢并没有绝望,她依然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凭着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李欢终于挺了过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 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她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又写出《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大全

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大全

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大全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议论文论据素材,以应对考场上变幻莫测的题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理想篇1、道理论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

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罗兰2、事实论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马克思的理想。

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

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二、立志篇1、道理论据: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高尔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

——石玉昆2、事实论据:周处立志好学,鲁迅异医从文。

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立志(爱迪生、爱因斯坦、高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

德国数学家高斯,17岁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三、谦虚篇1、道理论据: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一、立志篇(一)事实论据: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道理论据: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高尔基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

——石玉昆二、拼搏篇(一)事实论据: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二)道理论据:1.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2.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罗曼·罗兰三、勤奋篇(一)事实论据:1、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2、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天才来自于勤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二)道理论据:1.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材的。

——华罗庚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3.奇迹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范晔四、毅力篇(一)事实论据:1、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5、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二)道理论据:1.遇事难易,而勇于敢为——欧阳修2.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

——居里夫人五、逆境成才篇(一)事实论据: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与命运抗争的张海迪。

2、司马迁写《史记》,公元前110年,汉朝的史官司马谈在临终时交代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做史官时,不要忘记自己所要写的史书。

司马迁哭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这就是要写作《史记》。

可是,在他着手写《史记》不久,就被牵连进了李陵案件。

因为李陵与匈奴打仗,战败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为生气,司马迁为安慰汉武帝,就说李陵可能是假设降,汉武帝认为李是替李陵说情,就把他设进监狱,并施以严酷的刑罚——腐刑。

遭些打击,他曾萌发出自杀的念头,但他想到父亲的遗愿,他含垢忍辱,历经20年,终于完成了《史记》。

(二)道理论据:1. 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豪杰的先决条件。

——箴言2.逆境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

——沙士比亚3.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六、成败篇(一)事实论据:1、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2、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失败是个未知数》)(二)道理论据:1.畏立大志,攀高峰。

---刘少奇2.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周恩来3.失败是成功之母。

七、积累篇(一)事实论据:1、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他的成功在于积累。

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二)道理论据:1.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2.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燕尾服的艰苦工作,并长斯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3.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八、自信篇(一)事实论据:1、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2、小泽征尔敢于说“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

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3、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二)道理论据:1. 爱因斯坦------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2.威尔逊-----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九:理想篇(一)事实论据: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道理论据: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2.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3.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

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罗兰十:友谊篇(一)事实论据:高山流水觅知音。

春秋时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伯牙弹奏描写高山的曲子,钟子期便赞美道:“弹得好啊,高耸巍峨的泰山。

”当伯牙转而弹奏描写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赞赏道:“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流水。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不也弹琴了,认为世上再没有知音了。

(二)道理论据: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论语》2.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败可以考验朋友。

——贺拉斯3.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培根十一:孝敬父母篇(一)事实论据:1.孝道要看尽心。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个有孝心的人。

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说:“我真伤心,因太贫困了父母在世时,没有好的东丁供养他们;父母去世时,丧礼办得也简单。

”孔子劝解地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又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2.恩格斯的父亲去世时,留下一笔巨额遗产。

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入弃继承权。

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

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将真相告诉母亲。

“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

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二)道理论据: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肥哺之义。

——谚语2.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

——楹联3.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十二:爱国篇(一)事实论据:1.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得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2.科学家归国。

40年代后期,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国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环境,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放弃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辗转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道理论据:1. 忍看图事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秋瑾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3.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十三、惜时篇(一)事实论据:巴尔扎克惜时如金。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

他的时间一一秒也空过的。

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

”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达尔文惜时:据达尔文的妻子埃玛回忆,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二)道理论据:1.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最短,最平凡而又是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