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培智二年级语文学生教案

培智二年级语文学生教案

培智二年级语文学生教案培智二年级语文学生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重点: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插图入手,疑问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首先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字词?(课件)3、指名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

1、谁能说一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苏红画了一幅画,结果弄脏了。

)2、课文是怎么写的?谁能读一读。

从中你能感受到苏红的心情怎么样?(满意、伤心、着急。

)相应指导朗读。

3、想一想,苏红和爸爸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默读5-9自然段,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4、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道理。

5、练读爸爸的话。

教师小结爸爸帮助苏红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

这是事件的经过。

6、事件的结果怎么样呢?教师总结爸爸能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就是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事情,也应该学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这样,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

四、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9 苏红的画肯动脑筋坏事好事第二课时一、复习。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苏红的画》。

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识字。

1、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还认识吗?咱们开火车读。

培智语文的教案模板范文

培智语文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人教版培智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春、暖、花、开”等生字,会写“春、花”等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生字,学会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正确朗读课文。

2.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生字卡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暖花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知识。

二、学习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春、暖、花、开”等生字。

2. 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和语气。

3.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停顿。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巩固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2. 学生互相检查生字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理解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1. 教师提问:春天来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知识?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知识,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对春天美好感受的理解。

2.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培智学校二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我家真干净》教学设计(逐字稿)

培智学校二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我家真干净》教学设计(逐字稿)

培智学校二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我家真干净》教学设计(逐字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好,我是XX号考生,我选取的我抽取的内容是生活语文《我家真干净》,接下来开始我的试讲。

教材内容:课堂常规上课铃声响啦!来,我们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眼睛看老师,开始上课啦!(声音洪亮,把气氛调动起来,可以对C类学生进行肢体辅助)(一)导入在讲解课文之前呢,老师要请你们看两张房间的图片,一张房间里面是干净的,另外一张是杂乱的,小朋友们喜欢哪一个呢?(图片导入)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干净的房间,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课《我家真干净》。

(板书,写一个字带学生读一个字)来,和老师一起齐读题名。

(齐读课题两遍,然后视情况可以拿着课题的词卡拿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跟读)(二)新授+练习(1)书写“干”字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喜欢干净的房间,干净是什么意思呀?干净就是没有灰尘,很整洁的样子。

那我们今天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干。

来,我们先来一起齐读两遍这个字。

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读干字咯,从哪里开始开火车呢?呜呜呜~小火车开到了萱萱(A类)这里,呜呜呜~干(独立读,你的发音真清楚)~~~呜呜呜~~洋洋(B类)~~干(教师辅助读,洋洋的发音真响亮)~~呜呜呜~~盛盛~~an~跟老师一起把嘴巴张大,an~干~~(教师拿字卡,个别化教学)好了,那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这个字,干,干净。

我们来看一看干字是怎么写的呢?老师拿来了三根小木棍,我们来摆摆看。

我们先在上面摆一根短的小木棍,再在下面摆一根长的小木棍,最后在中间竖着放一根小木棍,干字就出来啦!来,伸出你们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吧!(尽可能将学习的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方便理解与记忆)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上黑板描红啦!行行(B类)举手举的最高,那行行上来吧,其他同学看行行写的对不对呢?老师来请秋语(A类)检查一下行行写的对不对呢?很好,谢谢秋语,那我们一起来鼓励一下行行吧!棒棒棒,行行真棒!(口头强化)我们再请盛盛上来描红(教师身体辅助)。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培智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担任培智二年级的语文课。

由于初次担任低年级语文课,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存在智力问题,且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教学: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由于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虽然学生不多,只有十三个学生,但是他们的智力水平层次不齐,想让他们在30多分钟的课堂上坐住,并且认真的听课,是及其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

在刚开学几个星期里,我主要教会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教室,听到上下课铃声,能够自己进出教室,并且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使他们能够在教室里坐上30多分钟,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能够坐下到坐直,从能够坐直到起立,从认识课本到认识铅笔,从认识铅笔到正确握笔,从写字到拿书读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读书二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

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

我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课前都精心准备,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教学中总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做游戏、讲故事、猜、开展活动等,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

还不怕麻烦,制作各种教具,辅助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能更好地立足课堂搞好教学,平时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教研,开展探讨性的交流和反思。

三、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1)让孩子快乐学笔画笔画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认读教材中的生字词汇。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

2.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课件等。

3. 学具:学生练习册、学习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新知(15分钟)-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生字词汇,引导学生认读并进行拼读练习。

- 利用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汇的意思。

- 通过教师朗读短文,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短文进行阅读。

-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拓展延伸(10分钟)-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小故事或写一篇与短文相关的作文。

-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3. 配备学习卡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册,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培智二年级《笤帚撮子》实用语文教案学科:实用语文教材:上海市辅读学校用书课题:第八单元第14课《笤帚撮子》第14课《笤帚撮子》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认读字词和用词语说句子为主,通过认识字词从中积累语言,在练习说句子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学生语言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了解使用打扫卫生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2.教学方法:直观(实物)了解、整体认读、实践操作二、教材分析:我本课的教学内容参照的是上海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第14课《扫帚撮子》。

由于地方区域的差别,根据“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的原则,我为了把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本课的题目改为贴近学生实际的《笤帚撮子》。

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工具,认读字词。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培智二年级的学生(相当于一年级的新生),本班共有8名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在教学中分为(A、B、C)三个层次。

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A层:认读字词“笤帚”、“ 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通过整体认读、师生交谈,实践演示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培养使用“笤帚”和“簸箕”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层:认读字词“笤帚”、“ 撮子”,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通过观看实物、朗读字词、师生交谈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知道“笤帚”和“撮子”是劳动工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层:认读实物“笤帚”、“ 撮子”,跟读句子“这是------,那是------”; 通过观查实物、跟读字词、师生帮扶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读字词“扫帚”、“ 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难点:培养使用“扫帚”和“撮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课堂教学支持1.课前准备:实物(笤帚、撮子)、卡片。

培智二年级不挑食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不挑食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级不挑食语文教案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挑食的危害,知道各种食物都有营养,应该尝试吃不同的食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3. 通过游戏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学习课文《不挑食》
2. 学习生字:红、黄、绿
3. 进行游戏活动:吃水果大冒险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谈谈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

2. 引导学生思考挑食的危害,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挑食有哪些危害吗?”然后让学生回答。

3.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不挑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意思吗?”让学生回答。

二、学习生字
1.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生字,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吗?”然后让学生回答。

2. 引导学生组词,让学生用这些生字组词,并让学生读出来。

3. 引导学生用这些生字造句,让学生用这些生字造句,并让学生读出来。

三、进行游戏活动
1. 介绍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参加游戏。

游戏开始后,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吃掉一个水果,然后回到座位上。

如果选手没有吃完水果,或者违反了比赛规则,则被淘汰。

最后留下的一组获胜。

2. 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和鼓励。

培智学校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小雨伞教案》

培智学校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小雨伞教案》

培智学校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小雨伞教案》活动目标:1、综合运用折、搓、剪、贴等多种技能进行装饰。

2、能有创意的设计、装饰小雨伞。

3、体验装饰成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与孩子共同收集有不同花纹、图案的伞,布置“小雨伞”展览。

教师自制的大雨伞,《小雨伞》游戏卡(见孩子操作包)。

各种糖纸、广告纸、彩纸、皱纹纸,彩色吸管,固体胶,双面胶,剪刀等。

歌曲《大雨小雨》(见音乐光盘CD)。

活动与指导:欣赏与孩子参观“小雨伞”展览,引导孩子观察伞的不同花纹与图案。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你最喜荒把伞?它哪里最漂亮?小结:这些小雨伞都有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花纹。

演示:1、出示游戏卡《小雨伞》,设置情境,激发孩子制作的愿望。

教师:有一把小雨伞也想有美丽的花纹,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

2、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材料,并在教师制作的大雨伞上演示使用的方法。

教师:看一看,都有什么材料?可以怎样使用它们装饰小雨伞?创作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装饰小雨伞,并粘贴伞把。

教师:试试看,也来装饰一把漂亮的小雨伞吧。

展示在音乐《大雨小雨》中,举起自己的小伞进行舞蹈,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小雨伞装饰好了,让我们举着小伞一起跳支恢的舞吧。

活动建议:该活动是综合性的手工制作活动,活动中所需要的折、搓、剪、贴等技能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活动的重点为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性的运用这些技能。

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演示环节,应让孩子充分的认识各种材料,并借助已有经验,创造性的使用这些材料,如一同讨论皱纹纸的装饰方法:搓团、搓条、拧成蝴蝶结等,粘贴装饰物的方法:横着粘、竖着粘、斜着粘、分散粘等,丰富孩子相关经验。

根据孩子制作情况,可鼓励能力较强的孩子装饰伞的正反两面。

活动后,教师还可创设一定的情景,将制作好的小雨伞展示在活动室四周或悬挂在天花板上,供大家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二年级《笤帚撮子》实用语文教案学科:实用语文教材:市辅读学校用书课题:第八单元第14课《笤帚撮子》第14课《笤帚撮子》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认读字词和用词语说句子为主,通过认识字词从中积累语言,在练习说句子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学生语言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了解使用打扫卫生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2.教学方法:直观(实物)了解、整体认读、实践操作二、教材分析:我本课的教学容参照的是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第14课《扫帚撮子》。

由于地方区域的差别,根据“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的原则,我为了把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本课的题目改为贴近学生实际的《笤帚撮子》。

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工具,认读字词。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培智二年级的学生(相当于一年级的新生),本班共有8名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在教学中分为(A、B、C)三个层次。

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A层:认读字词“笤帚”、“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通过整体认读、师生交谈,实践演示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培养使用“笤帚”和“簸箕”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层:认读字词“笤帚”、“撮子”,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通过观看实物、朗读字词、师生交谈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知道“笤帚”和“撮子”是劳动工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C层:认读实物“笤帚”、“撮子”,跟读句子“这是------,那是------”;通过观查实物、跟读字词、师生帮扶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读字词“扫帚”、“撮子”,会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难点:培养使用“扫帚”和“撮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课堂教学支持1.课前准备:实物(笤帚、撮子)、卡片。

2.制作课件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出示礼物,“这是什么?我要把它奖励给认真听课、爱学习的学生。

你们想要么?”(想)那么就“一二三嘴闭上、四五六手背后、七八九身坐直。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培智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引入:听儿歌,猜谜语。

(打两件劳动工具)“两个好兄弟,天天在一起,扫的扫、撮的撮,干净又欢喜。

”教师:“你们说对了,着就是我们每天经常用到的打扫卫生的工具——”(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就被和谐、愉悦的氛围所感染和激励。

2. 新授过程(1)(出示实物)观察实物,让同学们指出哪个是“笤帚”,哪个是“撮子”。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对直观感性趣的作用,把语言与实物紧密联系起来。

(2)认读字词要求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书写笔顺,边看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师教学生认读词语。

纠正学生的发音。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制作的字的书写笔顺演示,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过的比画的复习,还能够使学生整体感知新学的字,有利于直观感性的记忆。

再看教师板书词语,学生边说笔画(C层学生可跟读),边书空。

(3)说句子。

教师指导C层学生跟老师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让B层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教他们说“老师扫地、撮垃圾”。

找A层一学生演示,另找学生看演示说句子。

教师指导A层学生看演示说句子,如:“森在扫地”,或“森用笤帚扫地、用撮子撮垃圾。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学习容,采用了相应的指导办法。

使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3.拓展延伸(1)教师:你们知道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样工具,在遥远的地方,人们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扫帚和簸箕”,我们知道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听老师读儿歌:“猫咪,猫咪,妈妈叫它扫扫地。

扫一下,扫两下,扫得灰尘到处扬。

扫得妈妈捂着脸,阿嚏阿嚏打喷嚏。

”儿歌中说了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打喷嚏呢?猫咪扫地的方法对不对?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扫地呢?笤帚和撮字是我们每天都有使用的劳动工具,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它们,并且要爱护它们,掌握打扫的劳动技能,做一个讲究卫生的好学生。

[设计意图]:为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爱思考、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

同时,让学生在满足、快乐、学有所获中结束本课。

(3)作业:认读学过的字词、练习使用“笤帚”和“撮子”打扫教室卫生。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爱劳动,培养生活能力。

八、板书设计第14课《笤帚撮子》笤帚撮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容是学习用品——铅笔。

一、说教材。

《铅笔》选自市卢湾区辅读学校编写的以生活为主线的中度弱智单元主题教材——实用语文,二年级第四册,第七单元的15课学习用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认识“铅笔”和新部首竹字头,会正确书写竹字头和“笔”这个字。

并用“铅笔”练习说话。

这个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铅笔是孩子们学习用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用性非常强。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认读“铅笔”这个词语,会用“铅笔”说一句完整的话。

认识新部首竹字头,会正确书写竹字头和铅笔的笔,注意写正确笔顺和笔画。

这些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因人而异,所有学生使用纵向比较。

掌握转笔刀削铅笔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学生:我班是二年级,共有12个学生,智商在25——55之间,平均智商39。

其中语言有障碍的学生有6个,占本班学生的50%。

还有1个学生听力也有问题。

这些缺陷是弱智孩子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关注每一个弱智孩子,注重学生发音的指导和矫正。

此外,二年级的学生在校还属于低年级,课堂上教师会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加强课堂常规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认读词语“铅笔”和新部首竹字头,并会书写。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较流利的说一句完整的话,大胆表达、语言清晰。

五、说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各种笔数支、转笔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练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教师机制引导学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合理的、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的问题,灵活机动的提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一共设计了5个环节。

导入、认读、说话、律动和书写。

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谜语导入,“长长身子,细细肠子,帮你写字,帮你画画。

”谜底就是铅笔,铅笔是学习用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铅笔,板书课题,开始新课。

一提到谜语,学生好奇心大,积极性高,这样设计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认读环节。

接下来教师出示“铅笔”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采用教师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的多种认读方式,给学生提出读的要求:听清字音,看清口型。

因为孩子们口吃不清,发音不太准,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倾听,采用反复练习法,关注每一个孩子,不断纠正口形和发音,矫正缺陷,弥补不足。

3、练习说话环节。

在学生认读铅笔词语之后,进行说话练习。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说话练习。

第一种是简单介绍铅笔,教师给出句式,这是什么?从铅笔数量、长短、铅笔使用的量词“支”等完整的表达。

第二个层面是教师带来了各种颜色的彩色铅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铅笔的笔芯和我们平时写作业用的铅笔不一样,这些是彩色铅笔,我们用彩色铅笔画画,你喜欢什么颜色?你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虽然是一个用铅笔说句子的练习,却融入了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用各种色彩画美丽的图案。

这两个层面的说话练习,对于各类学生都可以起到他提高说话能力的作用。

C类生先说简单的句子。

AB 类生说长一些,复杂一些的句子。

这两个句式练习完以后,教师要总结,我们要讲卫生,不咬铅笔,不啃铅笔。

铅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还要爱惜铅笔。

4、自己动手做一做律动环节。

有的同学铅笔的笔芯断了,怎么办呢?我们用什么削铅笔呢?很自然的进入削铅笔环节。

其实这个环节在这设计有几个作用。

第一算是课间的一个小律动,低年级弱智孩子注意力时间短,课间都要放松一下。

第二与生活相联系,低年级的孩子有的就是不会削铅笔,多数都是请父母帮忙,在这里可以学习使用方法。

第三削好铅笔可以为后面的生字书写做好准备。

可谓是一举三得。

5、认读生字、书写生字环节。

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认读铅和笔,认识新部首竹字头,练习书写竹字头和笔。

在突破难点识记笔的时候,教师运用了象形造字法,帮助孩子们记忆:毛笔上面是竹子做成的,笔得上面就是竹字头,毛笔下面是羊毛做成的,笔的下面就是一个毛字。

这样孩子们会牢记,记忆也比较深刻。

接下来就是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知道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通过教师写、书空练习、板演练习和课堂作业练习,让学生学会书写。

书写练习,ABC类生作业不同,书写过程当然也少不了教师的辅导,特别是对C类生,教师要手把手的教他们书写。

本节课5个环节,从词到句,从认读到书写,有紧有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

八、说板书设计:板书体现了总课题,本节课的容,重难点突出,简单醒目。

一、学习目标A.中轻度智障学生目标:1、认识“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三个词,了解“抽水马桶”、“垃圾桶”、“卫生纸”的用途,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文字与实物的联系,理解词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通顺、流利的话,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

B.中重度智障学生目标:1、能跟读课上所学词语,基本做到发音正确。

2、感知“抽水马桶”、“垃圾桶”和“卫生纸”的用途,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

三、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

四、教学准备:制作词语句子卡片,绘制课上所需图片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读卡片(便池、小便池、男厕所、女厕所、大便、小便)2、导入: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图)这样的便池,你们家的厕所使用的是这样的便池吗?是什么样的?(二)层层引导,感受新知1、认识:抽水马桶师示图(抽水马桶):你家用的是这样的便器吗?它叫抽水马桶(贴纸)。

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师:你们家用的是冲水马桶吗?引导学生说:我家用的是(不是)抽水马桶。

师:和便池一样,抽水马桶也是用来做什么的?(大小便)师:使用便池时,我们是蹲在便池上大小便的,抽水马桶是怎样使用的?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我们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

师:所以我们也常把抽水马桶叫做座便器。

抽水马桶还叫什么?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抽水马桶还叫座便器。

师:我们可以坐在抽水马桶上大小便时间长了也不不会觉得很累,不像便池,蹲时间长了就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