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1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1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

教材整合 必修1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一、明通假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4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教)

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4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教)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教学建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分值常超过3分。

本专题复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文章中哪些是重要词语,以便平时阅读时加以留意和揣摩,提高阅读能力;二是高考考查涉及到哪几种类型,并作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提高解答这几种类型的题目的能力。

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特别留意这样五类词语:①体现全文主旨的词语;②文章着重要说明介绍的核心概念;③体现作者意图和情感倾向的词语;④比较复杂的语段或句子中的代词(起指代作用的词语);⑤含义深刻含蓄的词语;⑥在文中起结构性作用的词语。

关于本考点所涉及的考题类型及解题的要点,在“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栏目中已作了详细的说明。

专题中的几个栏目均围绕近年高考所涉及的几种类型设计的。

重点放在词语的指代内容概括、概念的理解和词语在文中的情景义的理解上。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一、使用指导本栏目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对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引发兴趣并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

使用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可根据需要再补充几个思考题加以拓展,教师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1.一位外出打工的父亲,对他的儿子感慨地说:“儿子啊,你真的要好好读书,没有文化的打工真苦:吃不着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儿子听了不解其意,这么多的“苦”,什么意思啊?你能帮他解释这6个“苦”吗?[点拨]此题是对多义词在文中含义理解的考查。

分析时可先分类再结合语境分析:第2、4、5个为一类,为“劳苦、辛苦”;第3个为一类,为“困苦”;第6个为一类,为“痛苦”;从文中的冒号分析,第1个“苦”应是后面几个“苦”含义的总括,即劳苦、困苦和痛苦。

2.行文中为了简洁,常用代词或词语来指代,而阅读时则必须恢复它们所指代的内容,才能准确理解。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分别指代什么?并说说你是怎样确定的?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志鸿全优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志鸿全优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问题导学1.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2.“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

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3.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自主探究文中作者认为人是因为有思想而伟大的。

那么,你觉得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矛盾吗?文法导析独白式的写作方式帕斯卡尔深受蒙田的影响。

蒙田独创《蒙田随笔集》散文集,目的在于尝试记录自我内心的独白,这种内心独白带有强烈的个性与自由的色彩。

由于采用了这种独白式的写作方式,因此文本思想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丰富,展示了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的意味。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借鉴本文随笔式、独白式的写作方式,真实地记录你的思想片段。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人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他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名车豪宅都将毫无意义。

人在一生当中,所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并非仅仅是为了生存。

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因此,做人就应该具备一种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

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接受错误信息的幼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争先恐后地涌向海滩,等待它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对于一个人来说,经过思考,再作出决定,才是智者。

法国作家帕斯卡尔在他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古语有言:“三思而后行。

”充分地思考,才可以扫清行进之中的障碍。

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司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恨。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写作 专题十三 阅卷归来话作文教学案 新人教版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写作 专题十三 阅卷归来话作文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四部分写作专题十三阅卷归来话作文2012年高考作文评卷坚持“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的原则,并鼓励老师在依据评分标准的前提下,敢于给高分,拉开得分的档次,选拔优秀人才。

评卷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每份试卷都由两位老师评改,取两位评卷老师的平均值,作为考生作文的得分,评分相对准确、客观。

评卷之前,阅卷组专家对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进行了剖析,并对评分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审题立意角度2012年高考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是命题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中国崛起”,属于新闻评述性材料,高调切入社会热点问题;2012年的“修船工与船主”仍然是一个社会化、生活化的命题,但降低了“干预”生活的程度,改为“温和”地切入生活,通过修船工的“顺手”行善,引导考生思考生活。

试题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关注社会生活,倡导正确价值观。

试题虽然以寓言形式出现,但讲的内容却折射现实生活,体现出对正确价值观念的倡导和引领——为别人着想,做力所能及的善事,知恩图报等。

二是材料内涵丰富,立意持开放态度。

材料以“道德”为核心立意(修船工“行善”,船主“感恩”),但其内涵却不是单一的,考生还可以从感恩情怀、社会责任等角度立意,命题对立意抱有相对宽容的态度。

以下是专家认可的几个立意角度和写作方向:1.从“行善”的角度,可以确立如下主题:①坚守心底的善良;②让善良的花朵开放;③积小善,成大德;④让善良成为一种习惯;⑤顺手行善,花满人间;⑥行善举,促和谐。

2.从“感恩”的角度,可以确立如下主题:①用“感恩”的情怀,对待生活;②用“感恩”的心志,升华灵魂;③用“感恩”的心态,服务社会。

3.从“责任”的角度,可以确立如下主题:①用“责任”实现人生价值;②用“责任”服务社会集体;③用“责任”造就生命永恒。

4.从“小与大”的角度,可以确立如下主题:①补漏洞,救人命;②随手小善举,和谐大社会;③行小善,成大德。

二、基础等级评定基础等级分数的评定分为两部分,一是内容,二是表达,各赋予20分。

【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七

【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七

专题七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4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例 3】 (2013· 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 举人, 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 :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 :用竹竿做支架 的方形渔网。③熏风 :东南风。 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酬孝峙
专题七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3-
一、(2014· 课标全国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 :围棋术语。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 ? 请简要阐述。 命题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D。
的批评,抒发了词人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苦闷。
解析
答案
专题七
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0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难点之一 ,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 括 :对事件、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 对人生的感悟等。常见的设问方式 :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某事件的评价客观吗 ?你是如何理解的 ? 3.这首诗体现了某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志鸿优化设计】2013-2014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目标导学 新人教版必修1

【志鸿优化设计】2013-2014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目标导学 新人教版必修1

1 沁园春长沙1.能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记住这首词中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并据此理清词的思路,把握词的主要内容。

3.能分析、品味关键词语,会分析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意象的含义。

4.能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体会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的雄心壮志。

1.连线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又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

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主要政论文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诗词作品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昆仑》等。

2.探寻背景《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成立了30多个农民协会。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战斗岁月,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1号的《诗刊》上。

1.识字注音(1)重点字沁.园春( ) 橘.子洲( ) 百舸.争流( )寥廓.( ) 方遒.( ) 峥嵘..( )浪遏.飞舟( ) 逶迤..( ) 携.来( )(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漫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挥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激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义辨析(1)苍茫苍莽辨析:两者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素材积累六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素材积累六

素材积累六一、聚沙成塔成语集锦常见易误会成语释义1.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凭借,事情就简洁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擅长钻营,会走门路。

2.胸无城府:为人坦率真诚,不认真机。

3.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4.不刊之论:比方不能改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行更改。

5.明日黄花:比方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格外纯熟的地步。

7.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困。

8.在劫难逃:现指坏事情确定要发生,要避开也避开不了。

9.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0.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11.三人成虎:比方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12.醍醐灌顶:比方灌输才智,使人彻底醒悟。

13.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

14.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常被误会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方紧急、急促。

1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

17.惨淡经营:形容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经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1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足。

19.上下其手:比方玩弄手段,暗中作弊。

2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二、含英咀华诗文集萃(一)名句名篇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行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目标导学 新人教版必修2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目标导学 新人教版必修2

1 荷塘月色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1.“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两种情感,试简要分析一下,这两种情感在文中是如何交织展现的?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感情是内在的、抽象的,但如果作者把感情借助外物抒发出来,那他的感情就融进具体的景物中了。

请赏析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风华从朴素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是对朱自清语言风格的精确概括。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准确的用词,恰当的修饰语,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请具体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这些特点。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自主探究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继荷塘美景的描写之后,又专门用几段文字对江南采莲的习俗进行了描绘,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思维激活:整篇文章是在表达自己内心“颇不宁静”的心情,对江南采莲习俗的描绘也是为了表达这种心情,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文法导析1.结构严谨自然《荷塘月色》一文,从“颇不宁静”的心情落笔,表明观荷塘月色乃是于烦乱中追求片刻逍遥。

作者娓娓谈来,十分自然。

文中作者顺“我”一路行来的线索,层层表现:由小路到荷塘,由背着手踱步到伫立环顾,再到精心赏荷、无限神往。

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也流露出“难得片刻逍遥”时的淡淡的喜悦心情。

最后部分是即景生情,于浮想联翩中表达出思乡的淡淡哀愁。

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信笔写来,看似不费功夫,实际上正表现出缜密而不拘泥、严谨而又极其自然的结构特色。

2.描写精细传神散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无论荷叶、荷花,还是月色、阴影,都极鲜明生动,风采奕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教师)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教学建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除1999年、2000年两年高考未出题外,其余年份均为必考题。

分值从2001年开始,稳定为3分。

本专题的复习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所考字音的数量范围(3500常用字以内),以便平时复习有的放矢,不盲目扩大范围,不把注意力放到生僻的字词上去;二是明确数量范围内的重点(多音字;形近字;声旁已不能正确表音的形声字;字形毫无关联的同音字;读音正确,但声调易读错的字;易读错的生活常用字),平时多留意这几方面的字音;三是明确语音考题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提高解答这几种类型的题目的能力。

关于本考点所涉及的考题类型及解题的要点,已在以下几个栏目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问题磁场”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多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悟;“案例探究”则要讲解充分,善于举一反三。

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有所拓展,有所完善。

本书只是提供一个知识与思路的平台。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一、使用指导本栏目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根据考点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对本专题的内容有所了解,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

使用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可根据需要再补充几个思考题加以拓展,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做完题目后想一想,这些字音你平时是不是这样读的,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匕.首bì卑鄙. bì痱.子fēi 泡.沫pāo 车辆.liǎng 肄.业yí后裔.yī成绩. jī足迹.jī撒手锏.jiàn 期刊..qí kàng 宁.肯níng 压轴.zhóu 危.险wéi 出殡.bīn 台阶.jié倒.水dǎo 召.集zh āo 枉.费心机wàng 亚.洲yǎ复.杂fǔ质.量zhǐ[点拨]以上加点字字音的声母韵母都没有问题,但声调全是错误的。

正确的声调分别是:匕.首bǐ卑鄙. bǐ痱.子fèi泡.沫pào 车辆.liàng 肄.业yì后裔.yì成绩. jì足迹. jì撒手锏. jiǎn 期.刊.qīkān 宁.肯nìng 压轴.zhòu 危.险wēi 出殡.bìn 台阶.jiē倒.水dào 召.集zhào 枉.费心机wǎng 亚.洲yà复.杂fù质.量zhì。

以上这些字就全国各方言区而言,有些是所有方言区都容易读错的,有些是南方方言区最容易读错的,而有些则是北方方言区最容易读出问题的——比如最后三个,总是把去声错读成上声。

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是:对于一个字,知道它的声母韵母读音是不够的,掌握了声调,才算完全掌握。

对于这类字,平时往往会因为读音不太会错而出现麻痹心理,产生盲目的自信,以为自己不会有问题,可问题偏偏出现。

因此,平时要多疑多问多查,切莫“大意失荆州”。

2.下面这些字的读音全部错误,你能一一纠正,读出正确的语音吗?说说看,这些字在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荸.荠bó豆豉.gǔ豇.豆gān 韭.菜fēi 香蕈.táng 冬笋.shǔn 豌.豆wǎn 秕.谷pǐ土坯.pēi 河浜.bīng 妯娌..yóu lí亲.家qīn 咱俩.liǎng[点拨]这些字的正确读音分别是:荸.荠bí豆豉.chǐ豇.豆jiāng 韭.菜jiǔ香蕈.xùn 冬笋.sǔn 豌.豆wān 秕.谷bǐ土坯.pī河浜.bāng妯娌..zhóu lǐ亲.家qìng 咱俩. liǎ。

这些字的使用特点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名词或名称。

这是必须过关的基本语音群,但却很容易读错,尤其是南方方言区的考生。

以后在复习时要多加留意。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请你判断、纠正,并对它们的字形特点归纳分析,说说这类字在什么方面易出问题。

恫.吓tóng 侗.族tóng 懒.惰lài蓓.蕾péi嗾.使zǔ沏.茶qiè砌.墙qiè奇葩.bā怯.弱qù倘.若shàng 倜傥..zhōu dǎng 怄.气qū[点拨]这是一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应该是表音的,所以上面全按声旁注音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正确表音了,以上这些字就是,已经没有一个字能按声旁正确读出了,所以上面的注音全部错误。

正确读音分别是:恫.吓dòng 侗.族dòng懒.惰lǎn蓓.蕾bèi嗾.使sǒu 沏.茶qī砌.墙qì奇葩.pā怯.弱qiè倘.若tǎng 倜傥..tì tǎng声旁已经不能正确表音的形声字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必须倍加关注。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问题吗?如有问题,请你判断、纠正,并仿照上题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分析。

呱呱..坠地gū呱呱..叫guā剥.削bō剥.玉米bāo豁.出去huō豁.然开朗huò角.落jiǎo 角.色jué卡.车kǎ关卡.qiǎ叫嚷.rǎng 嚷嚷..rāng·rang 仿佛.fó佛.光fó吐.露tǔ吐.血tù玩弄.nòng弄.堂lòng扫.地sǎo扫帚..sào ·zhou稍.微shāo稍.息shào 相似.sì似.的shì请假. jià假.装jiǎ剑鞘.qiào鞭鞘.shāo[点拨]以上字音全部正确。

这是一组多音字。

多音字在历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平时在复习时,常用字的多音问题务必过关。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你能轻松判断吗?这些字又属于什么类型呢?花圃pǔ哺.育bǔ布囊. náng 土壤.rǎng 垮.掉kuǎ跨.出去kuà抠.字眼kōu怄.气òu 框.架ku àng 诓.骗kuāng 促织cù追捉. zhuō[点拨]这些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这是一组形近字。

它们往往有相同或相似的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后,语音发生了变化。

形近字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平时复习中必须加以留意,注意区分。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一、使用指导本栏目围绕语音高考题的题型设置了四个案例,列举了1998年的多音字考法,2001年的形声字考法,2002年的形近字考法,2003年的同音字考法四种形式。

使用时应重在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加深理解,拓宽思路。

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补充案例,或补充其它的题型。

二、案例探究[案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C.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解题思路]本题要选出的是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可运用排除法来做题——每组中,有一个字音不同于所给的注音,即可排除。

本题B、C两组比较容易排除,B项中“押解”的“解”读jiè,“浑身解数”的“解”读xiè;C组中“边塞”的“塞”读sài。

D组中如果不能确定“提防”的“提”应该读dī,就无法排除该组了。

[正确答案]A[评点与探究]此题从多音字的角度,考查对一字多音的掌握情况。

本题型主要靠平时积累。

同时在应试时要注意解题技巧,除了从语音方面加以判断外,还需要借助对词义的理解。

比如A组中的最后一个词“差可告慰”平时不一定读过,但它前面的一个词“差强人意”应该比较熟悉,其中的“差”是“基本上、大致”的意思,由此可类推出“差可告慰”中的“差”也应该是“基本上、大致”的意思。

总的来说,如果平时注意对字音的积累,本题应是比较容易的。

[案例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 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解题思路]该题要选的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做题时一旦发现哪组有错,即使只错一个,就可以马上做出判断。

该题挨个看过来,会发现B组中的常用词“分泌”中的“泌”读音错误。

由于这个字错得较为明显,所以即使其他字的读音不甚明了,也可以较有把握地选出答案。

[参考答案]B[评点与探究]此题主要考查形声字的字音,同时也考到了三个多音字(“泌”、“省”、“相”)。

在总共十二个所考字音中,只有一个“泌”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如果不能对此做出判别,不知道“分泌”的“泌”必须读mì,本题就做不出来了。

当然“分泌”是常用字的读音,理应掌握的。

本题给我们的启发是:平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常用字的读音。

[案例3](2002年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解题思路]题目要求选出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因此哪一组有两个读音相同的就马上排除。

A组中“盐碱”的“碱”与“减员增效”中的“减”读音相同,排除;B组“弹药”中的“弹”与“肆无忌惮”的“惮”读音相同,排除;C组“赤膊上阵”中的“膊”与“博大精深”中的“博”读音相同,也排除;D组中五个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分别念diàn;chēn;zhěn;tián;shèn。

[参考答案]D[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同一声旁的形近字的字音。

虽说是形近字,其实没有太大的近似性,不太会混淆(不比“箕”与“萁”,“誉”与“誊”这么像),加上都很常用,所以没有什么难度。

但这次没有难度不等于以后没有难度,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场的引子。

另外,必须特别注意审题。

这里要求选出的是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案例4](2003年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解题思路]首先要注意审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