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 标准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一、养殖场大门处必须设有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
二、养殖场内应设有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三、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用具要严格消毒。
除经消毒池外还应经紫外线消毒,进出场生活区消毒10分钟,生产区消毒15分钟,并更衣换鞋。
四、场区内每周消毒1-2次。
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周消毒1次。
五、畜禽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
饲槽、饮水器应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清洗1次。
六、消毒药应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不会在动物体内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消毒药应定期轮换使用。
七、每批畜禽出栏时,要彻底清除粪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舍内凉干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八、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鞋、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
动物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二、规模畜禽养殖场要具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备。
三、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四、粪便、污水等排泄物应经沼气池或沉淀消毒池无害化处理。
五、畜禽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1.5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六、畜禽因传染病引起的死亡;实行焚烧或深埋覆土2米以上,并彻底消毒处理。
七、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八、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作好记录,由处理人和驻场责任兽医共同签字,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1、人员消毒。
本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3天更换一次。
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
工作人员在消毒室内先洗手,并浸泡消毒3-5分钟,然后更换衣物,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2.环境消毒。
畜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消毒一次。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按要求增加消毒次数。
3、畜禽舍消毒。
先机械清扫,清除粪尿及热料,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地面和墙角;待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 小时;最后用百毒杀、菌毒消、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喷洒消毒。
4、带畜禽消毒。
一般情况下用喷雾消毒法每周消毒1- 2次,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5.用具及运载车辆消毒。
定期对饲养用具、饲料车等进行消毒。
-般先将用具或车辆冲洗干净后消毒。
6、饮水消毒。
在阴雨季节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碘消毒剂等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
7、粪便和污水的消毒。
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法或堆粪法),杀火粪便污水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养殖技术-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养殖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养殖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畜禽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一、入场消毒
养殖场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轮一周半),内放2%氢氧化钠液,每半月更换1次。
大门入口处设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一切人员皆要在此用漫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通过消毒池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严禁相互串舍(圈)。
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物品。
二、畜禽舍环境消毒
畜禽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
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
畜舍及运动场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料槽、水槽干净,每周消毒一次,圈舍内可用过氧乙酸做带畜消毒,0.3%~0.5%做舍内环境和物品的喷洒消毒或加热做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mL)。
三、饲养用具的消毒
饲养用具包括食槽、饮水器、料车、添料锹等,所用饲养用具定期进行消毒。
清扫(清洗)饲养用具如饲槽应及时清理剩料,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
可分别采用浸泡、喷洒、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
饲养器具用途不同,应选择的不同消毒药,如笼舍消毒可选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而食槽或饮水器一般选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金属器具也可选用火焰消毒。
四、地面土壤的消毒
地面用2-3%的烧碱消毒,且每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场区人流物流通道用石灰铺撒消毒,每十天更换一次石灰。
(责任发布:乔六花(实习))。
养殖消毒流程管理制度

养殖消毒流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养殖场洁净卫生,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养殖动物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内的各项消毒工作。
三、消毒原则1. 基本原则:标准化、规范化、科学消毒。
2. 物理消毒:通过物理手段有效杀死病原体。
3. 化学消毒: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有效杀灭病原体。
4. 生物消毒:通过使用生物消毒剂有效杀灭病原体。
5. 功效消毒: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四、消毒环境1. 消毒场所:设立专门的消毒场所,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 消毒设备: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消毒材料:提供充足的消毒剂、消毒器具等物资,确保消毒效果。
五、消毒操作1.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程序,指导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操作流程:按照规定的消毒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消毒效果。
3. 操作要求: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消毒技术,遵守消毒规定,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
六、消毒管理1. 消毒计划:制定定期的消毒计划,明确消毒内容和时间,保证养殖场的整体消毒效果。
2. 消毒记录:及时记录每次消毒的内容、时间和效果,建立完善的消毒档案,为评估消毒效果提供依据。
3. 消毒评估: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消毒方案,确保消毒工作的持续有效。
七、消毒监督1. 监督检查: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预防疾病传播。
2. 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消毒监督机构,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消毒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养殖场的卫生环境。
以上是养殖消毒流程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养殖场能严格执行该制度,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
度
引言概述:
动物养殖场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则是保障动物养殖场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消毒制度的必要性、消毒方法、消毒频率、无害化处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毒制度的必要性
1.1 提高动物养殖场卫生水平
1.2 预防动物疾病传播
1.3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消毒方法
2.1 物理消毒方法: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
2.2 化学消毒方法: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
2.3 生物消毒方法:利用好氧菌、厌氧菌进行消毒
三、消毒频率
3.1 定期消毒:每周对养殖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2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如发生疫情或者疾病传播时,需要加大消毒频率
3.3 饲料、水源等容易受污染的地方需要增加消毒频率
四、无害化处理
4.1 废弃消毒剂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后无害化排放
4.2 废弃消毒物品的处理:如消毒布、器具等,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废弃动物尸体的处理:采取专业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五、监督管理
5.1 定期检查消毒情况:由相关部门定期检查养殖场的消毒情况
5.2 强化培训: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其消毒操作水平
5.3 加强宣传教育:向养殖场主、工作人员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消毒意识
综上所述,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对于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惟独做好消毒工作,才干保障动物健康,生产出安全的畜产品,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希翼相关部门和养殖场主能够重视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共同维护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的消毒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群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传播,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以下是一些养猪场消毒制度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1. 定期消毒:养猪场应制定定期的消毒计划,并确保按计划进行消毒,以保持猪舍和设备的卫生。
2. 温度控制:在进行消毒前,应将猪舍内的温度降至适宜的范围,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性。
3. 空气消毒:使用空气消毒剂,如烟雾消毒剂或气雾剂,对猪舍进行全面喷洒消毒,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4. 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对猪舍的表面、地板、墙壁、投料器具等进行喷洒或刷洗消毒,彻底清除细菌和病毒。
5. 水源消毒:对猪舍内的饮水设施、水管等进行消毒,防止疾病通过水源传播。
6. 人员和工具消毒: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消毒,尤其是进入猪舍前应洗手和更换专用工作服等。
7. 外来物品检疫:所有进入养猪场的物品,如饲料、工具等,在进入猪舍前应进行检疫和消毒,以防止引入病原体。
8. 隔离措施:对新引进的猪只或疑似患病的猪只应进行隔离,避免病原体传播。
9.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舍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10. 健康管理:养猪场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个猪群的健康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定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做好疫苗预防工作。
总体来说,养猪场消毒制度是多层次、全面的,旨在确保猪群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卫生。
这些措施的执行需要严格遵守,以保证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防疫工作。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6篇)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1、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2、使用的疫苗要分类保管,合理储存,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3、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破损或物理性状改变的严禁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4、防疫器械使用前要严格消毒,更换针头,以免交叉感染,出现免疫反应时要及时救治。
5、每次免疫要做好登记工作,注明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疫苗生产期、有效期、免疫剂量等。
消毒制度1、新进场羊只必须在隔离圈舍观察一周,并进行消毒和防疫,经检疫合格后入场;2、饲养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猪群饮食和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驻场兽医,立即现场检查、诊断、治疗和隔离;3、发现凝似传染病要立即封锁现场,禁止病畜出入,并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4、按照国家和本场规定的免疫病种、免疫程序,按时免疫并做好免疫档案;5、兽医和饲养员在处理疫情后,要立即将污染的衣服、工具进行消毒等无害化处理;6、病死猪只必须在制定地解剖,其尸体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
一、消毒制度1、全场外围设围墙,防止外人或者外畜进入,场内外保持清洁,道路、坏境每月消毒两次,特殊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2、养殖区入口处设置参观者须知,凡进入者必须严格遵守;3、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每周更换一次,并保持一定的水深;4、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更换场内工作服、工作鞋,严格消毒;5、严禁饲养其他动物,做好灭蝇、灭蚊、灭鼠工作;6、运载工具进出要进行严格消毒7、应选择两种以上经国家gmp认证企业生产的消毒药,并按照规定交替使用。
二、消毒制度1、大门口消毒池内每周更换一次消毒药物。
饲料和排泄物运输车辆进出必须走消毒池,外来车辆不得进入。
2、消毒更衣室内上____紫外线灯,下铺麻袋,麻袋用____%火碱液洒湿。
进场人员必须在消毒室内紫外线消毒____分钟并换上本场备用工作服和胶鞋。
3、搞好场区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生产垃圾,粪便、垫料等要堆放到指定地点堆积发酵。
1_养殖场消毒制度

养殖场消毒制度
一、环境消毒
1、车辆消毒:在场门口设消毒池,内加3%火碱液,2-3天更换一
次,水深以车轮轮胎浸入1/2为宜,并使车轮通过两周长度为佳。
运雏、运料车每次用消毒液高压喷洒消毒。
2、道路消毒:厂区内及道路每周打扫一次,并且每两周用3%火
碱喷洒消毒一次。
3、场地消毒:垃圾、杂草等废弃物及时清除,运出场外做无害化
处理,堆放过的场地用火碱喷洒。
二、工作人员消毒
1、大门口设工作人员进出消毒池。
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进出场
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消毒。
2、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要更换衣服、鞋、并且脚踩鸡舍门口的
消毒盆方可入内。
3、进入鸡舍操作时,要用小喷壶全身喷洒消毒。
三、用具消毒“所有设备用具”要定期冲洗,彻底消毒后方可使用。
四、鸡舍消毒
1、清理冲洗:鸡群转出或淘汰后,将鸡粪、垫料等消毒干净,鸡
舍内外地面、墙壁、屋架及鸡笼格网料盘等设备喷水浸泡,随后用高压枪冲洗干净,不能用水冲洗的设备、用具必须擦拭干净。
2、消毒:待鸡舍干燥后,用3%火碱等喷洒地面,不耐碱的用具
也应用其他方法彻底干燥后,关闭门窗,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48小时,然后通风排味。
五、带鸡消毒:夏季每周1-2次,春秋1次/周,冬季10天左右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养殖场消毒制度
一、进苗前消毒:
1、进苗前养殖场内必须全面清洗、消毒,要做到四无:无禽畜、
无杂草、无鸡粪、无垃圾,养殖器材浸泡消毒,饲养房要用熏
蒸药熏蒸消毒。
2、养殖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鞋、帽、工具用消毒水消毒后统
一放在消毒房用紫外线再次消毒。
二、养殖期间消毒:
1、消毒池内水的平均深度要求20厘米以上,池水、消毒液一星
期更换两次,交替使用消毒液。
2、养殖房门口消毒盆、消毒壶内的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
养殖人员进、出饲养房必须洗手、全身消毒,消毒液交替使
用。
3、养殖人员工作期间要求穿戴统一消毒好的工作服、帽、鞋、
口罩,外来人员、车辆进场前必须消毒,进入饲养房穿戴、
消毒要求同养殖人员一样。
4、办公室、宿舍、生活区、养殖工作区域一个月全面消毒一次。
5、场长根据每栋饲养房鸡群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养殖人员每星
期带鸡消毒一至两次,消毒时交替使用消毒液。
(冬、春季要
用温热水)
6、养殖期间出现的死、淘鸡必须消毒、无害化处理。
三、成鸡销售期间消毒:
1、消毒池内水的深度要求20厘米以上,池水、消毒液两天更换
一次,交替使用消毒液。
2、消毒场必须安排专业的消毒人员,每辆运输车辆必须先全面
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消毒。
消毒液要交替使用。
3、运输车辆进入养殖场前场长要安排人员检查车辆消毒是否合
格,不合格车辆要重返消毒场消毒,消毒合格运输车辆随从
人员消毒要求同养殖人员一样。
4、办公室、宿舍、生活区、养殖工作区域一星期全面消毒一次。
5、每天销售结束后,场长要安排人员清扫地面,正在销售成鸡
的饲养房要安排人员带鸡消毒。
(冬、春季要用温水)
合作代养户消毒制度
一、进苗前消毒:
1、养殖场地面、四周一米高墙面用烧碱、生石灰溶液泼洒消毒,
房顶、地面、墙、养殖场周围用敌敌畏、虱螨净喷雾杀虫。
2、用清水全面清洗养殖场内的每个角落,清除养殖场周围三米宽
以上的杂草,养殖器材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养殖场内水干后,封好窗户用熏蒸药熏蒸消毒,要求密闭四十八小时以上。
3、上批遗留的死、淘鸡(鸭)要在自建的处理池无害化、消毒处
理。
4、进苗前养殖区域要做到五无:无禽畜、无鸡粪、无杂草、无垃
圾、无污水。
二、养殖期间消毒:
1、饲养房门口消毒盆、消毒壶内的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
饲养员进、出饲养房要洗手、全身消毒。
交替使用消毒液。
2、饲料房、饲养房、住房、生活区、养殖区域一个月全面消毒一
次。
3、代养户根据鸡(鸭)群的具体情况咨询公司技术员,按要求一
星期带鸡(鸭)消毒一至两次。
交替使用消毒液。
4、外来车辆、随从人员进、出养殖区域要消毒,要求同饲养员一
样,无特殊情况,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饲养房参观。
5、养殖期间出现的死、淘鸡(鸭)必须在自建的处理池无害化、
消毒处理。
6、养殖期间要做到五勤: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扫、勤消毒、勤
通风。
三、销售期间消毒:
1、成鸡运输车辆在进入养殖区域之前要检查是否消毒,如果未消
毒,代养户有权拒绝运输车辆进入养殖区域,具体情况及时反映给片区技术员。
2、每张运输车辆离开后要消毒、清扫留下来的鸡粪、垃圾,然后
用有内袋的饲料袋装好,饲养房的成鸡要带鸡消毒。
3、饲料房、饲养房、住房、生活区、养殖区域两至三天全面消毒
一次。
4、销售期间产生的死、淘鸡(鸭)要在自建的处理池无害化、消
毒处理。
备注:(每种消毒液兑水消毒的比例、使用方法、具体消毒时间,咨询片区技术员,冬、春季带鸡消毒要用温热水,防疫前后四十八小时不能使用消毒水。
)
销售部消毒体系
一、办公室、消毒区、厕所、销售部区域地面一个星期全面
消毒一次。
二、每辆运输车辆必须先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消毒液喷洒
消毒,消毒液同时要用两种,交替使用,每辆车清洗、消毒结束,办公室安排人员检查开出消毒合格证明后才能离开消毒区装成鸡(鸭)。
三、办公室门口的消毒盆、消毒壶的水、消毒液三天更换一
次,上下班提前五分钟消毒一次。
四、客户、公司运输车辆遗留、退回的等外鸡、死鸡,办公
室要及时安排人员消毒,运入公司锅炉房焚烧,无害化处理。
五、业务员下乡装鸡要配备消毒壶,方便洗手、全身消毒,
穿戴工作服、鞋、帽,装一家消毒一次。
备注:(每种消毒液兑水比例、使用方法咨询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