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信

合集下载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语文上册讲义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语文上册讲义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珐琅、眼花缭乱、瞥见、箱箧、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

2.了解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

3.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

过程与方法1.培养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透过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

2.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

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学难点 透过或赞或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1、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2.知识链接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

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风景。

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大肆抢掠。

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

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

第8课 信

第8课 信
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了他人,即使天各一方, 诚信也足可以构筑起彼此友谊的桥梁。
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 金口玉言 言而有信 表里如一 恪守不渝 一言九鼎
一心一意 言必信,行必果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释义
范 式 言 而 有 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乡人也,一名汜。 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二人并告(请假)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 尊亲,见孺子。”乃共克期日。后 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酒 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 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诚)邪?” 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 曰:“诚如是(若然),当为尔酝 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 尽欢而别。
朗读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 信则以为谤己也。” 释义
子夏说:“君子只有得到老百姓信任,才能 让他们去劳作;否则,老百姓就以为你在折 磨他们。只有得到国君的信任,才能去劝谏; 否则,国君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中和乐九章(节选) (唐)卢照邻 若有人兮天一方, 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 心思荃系阻路长。
诚信小故事之曾子杀猪
朗读
子曰:“人而/ 无信,不知/ 其可也。大车/ 无 輗,小车/ 无軏,其何以/ 行之 哉?”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 真不知道那怎么可以呢?如同大 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 走呢?
诚信小故事之鸡黍之约
朗读
子曰:“古者言之不 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不 肯轻易说话,是担心说 出来了却做不到。”
朗读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 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 揭露、控诉之情。
圆明园
总评 : “世界奇迹”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充满 赞美 之情
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
句分别画出来。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1)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 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 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 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 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 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 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合作探究 朗读第三段
1、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 ①是世界奇迹 (总称)
园的?可以看出雨果对 圆明园是怎样的态度?
②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③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④恍若月宫的建筑
⑤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
⑥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⑦是亚洲文明的剪影(总评)
合作探究
2、既然是:“幻想的”、“言语无法形容”,那雨果是 如何描述圆明园的绚丽辉煌?具体从哪些方面描述?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4.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以“赞誉”一词作结,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具有极其尖锐的嘲讽 意味。该句鲜明地表达了雨果对远征中国之举的态度——强烈谴责。 同时,也表现了雨果正直、公正、人道的伟大品格,摒弃了狭隘的民 族主义,胸怀博大。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请体味这句话的含义。
交代写信的缘由
文体知识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 名、日期六部分。

5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上册第8课书信

5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上册第8课书信

五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第八课 鸿雁千里寄相思——应用文之书信致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老妈:您好!曾经多少次想对您说一声“妈,我爱你!”。

曾经多少次想在您生日那天说一声:“妈,生日快乐!”。

曾经多少次想在母亲节、妇女节那天说一声“妈,节日快乐!”。

却总是因为不好意思,所以几乎从小到大都没有对您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今天,在信中,我好好的跟您说说心里话。

首先,我要向您说声“妈,对不起!”。

也许从前那些我惹您生气的事,您早就忘记了。

但那一件件事,经常在我脑海浮现。

我很后悔,我恨自己不孝顺,恨自己不争气,没有给您带来欢乐,反而惹您生气。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雪下了一整天,下午放学后,雪停了,路上堆积着厚厚的雪层。

每天放学,您都会在校门口接我。

但那天,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时,没有见到您。

我只好一个人去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却见你在屋里和别人聊天,我顿时很生气。

这么冷的天,这么滑的路,你不去接我却和别人聊天。

我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家里跑去。

您赶紧跑着追了出来,还一个劲的在后面喊我。

我没有搭理你,只是头也不回的往前跑。

由于积雪路滑,您又穿得是高跟鞋,渐渐得,我把您越落越远。

我回到家好一会后您才气喘吁吁的回到家。

您回来时,眼睛红肿着,我一看就知道您是哭过了,但我还是没有理您。

第二天,您依然笑着和我说话,为我做早餐。

我当时没有向您道歉。

在这里,我真诚的向您说一声:“妈,对不起!”。

在我的记忆中,您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没有骂过我。

每当我犯了错,您总是耐心地教育我,给我讲道理。

我知道您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想什么,知道我会做怎么。

您总是以我为自豪,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您总是鼓励我,相信我。

我能有今天的优异成绩,是与您的教导和鼓励分不开的。

在这里,我对你说一声:“妈,谢谢您!”。

您总是那么的勤劳。

每天早上早早的起来,为家人做好早饭,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您又是那么的孝顺,家里有好吃的都要给爷爷和姥爷那边送去一些,还经常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19张ppt)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19张ppt)

拓展延申 大家设想一下,当巴特勒读到雨果的这封信的
时候,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假设你就是巴特勒 本人,从两个句式任选一个,试着说一说。 句式① 我真__________,我竟然______________ 句式② 我真__________,雨果竟然_____________
第二组句子正话反说,即反语(反讽),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反语就是反讽,咱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 刻的运用反语的句子?
比如: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写清国留学生的头 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
研读课文:
二、雨果对圆明园的赞誉 1.画句子,读画面。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3自 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描绘 圆明园的句子,用波浪线划 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2.书信要给具体收信人阅读,也许收信人可能并不了解 圆明园的价值。
三、雨果的情怀值得我们赞誉
请阅读下面两则补充材料,结合文章相 关语句,说说你读到了怎样的雨果。
补充材料 1. 维克多·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贯 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被后人赞 誉为“法国的良心”。 人道主义:一种关怀全人类幸福的博爱 的世界观、价值观。 2.圆明园1860年被毁,雨果1861年写下 这篇文章,而他,正处于流亡生活的第 十年。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 元瓷器等,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
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 物馆。
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 圆明园的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
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
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4张PPT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4张PPT
公正、人道,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 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胸怀博大的人道 主义者
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普遍被认为是高尚和伟大的 道德信仰,他主张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爱 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人。
本课小结
就英 法联 军远 征中 国给 巴特 勒上 尉的 信
交代写作缘由:征求远征中国的意见


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赃物
zhì cái
制裁
dàng rán wú cún
荡然无存
fù lì táng huáng
富丽堂皇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消失。形容原来有的东西全部消失, 完全不复存在了。也作“荡然无余”。 制裁:强制管束、处分违法乱纪的人。 瞥见:一眼就看见了。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形容、描绘或说出。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 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 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 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
圆明园历史资料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 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 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 “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 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 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 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 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 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 园林的典范”。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28张ppt)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28张ppt)

学习目标
1.能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 2.赏析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的语言 3.能评价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 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 义的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 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 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 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 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短 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新课导入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 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 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 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举步其中, 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 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 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整体阅读
(2)书信的格式: ①称呼。顶格。 ②问候语。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 ③正文。在问候语下面一行,两格起笔。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若干段来定。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一般在正文之下另起 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敬礼”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 上一个感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在写信 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你的朋友×××等。在署名下 一行右侧写上日期。
重点研讨 5.第3段中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八课 老师给学生的信

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八课 老师给学生的信

第八课老师给学生的信对话:1-万事开头难前不久,一名中国学生进了大马士革大学,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阿拉伯国家。

星期五早晨他去公园,走了一会就坐在树下,观望到处的人流和树木,手学生:在我国学的阿拉伯语。

我每天尝试着学一些生词,并把我看到的听到的记录在本上。

男士:这太好了。

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我叫伊哈桑。

阁下大名?男士:阿卜杜·阿齐兹,我在做生意,是一名商人。

你学阿语几年了?学生:在大学里已学阿语两年,也学英语。

男士:很好!学生:政府派我来这里完成学业,我努力在学,可还是发现很多不能理解的东西。

男士:这是自然,因为你初来这里,万事开头难。

学生: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已承诺父母亲,要勤奋好学,掌握阿语,因伊哈桑:你太勤奋好学了,愿我能向你学习。

阿齐兹:我认为你不要经常和你的中国伙伴们坐,和他们在一起你讲汉语,而不讲阿语。

伊哈桑: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谈何容易,我们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思念祖国,自然就和同胞聚们在一起。

阿齐兹:但是,与你的同乡们在一起是学不好阿拉伯语的,你要试着结交一些阿拉伯朋友,以便和他们讲阿语。

伊哈桑:这对一个外籍人容易吗?阿齐兹:嗯,很容易,你现在就和我做起,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请你去我家,认识下家人,我有一个儿子也上大学,希望你俩你好!亲爱的朋友,别忘了你仅学习了两年阿语。

不错,你已对阿拉伯语有了很好的认识,但是,如果你想精通这种语言,这还远远不够。

我相信你将继续精神饱满地学习。

你已学习了一种美好的语言,随之你学到了新的文化,认识了新的世界。

当人们懂得一门语言,就会了解讲这种语言的人民,因为语言是联络的工具,是认知的中介,它也是文学家、哲学家、作家用之交流的舌头。

阿拉伯语也是你理解尊贵的古兰经和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也是你和阿拉伯国家兄弟们联系的媒介。

现在再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要怎么做?首先我告诉你的是:不要放下在大学里学习过的阅读书!你要反复地阅读…我能给你说的就这个,你要大声朗读,力所能及地背记,书写你所忘记的词汇、短语,搜集你喜欢的句子和句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 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木车没 有活销,它靠什么行走呢?”
yue
\
如 何 成 为 一 个 有 诚 信 的 人 ?
孔子说:”不轻易 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 以自己做不到为耻啊。 “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一定的 道德、正义,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 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之后才 去役使百姓,否则百 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 他们。要先取得信任, 然后才去规劝;否则, 君主就会以为你是在 诽谤他。”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 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 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 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 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 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 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 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 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 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 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 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 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 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 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 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 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 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 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 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学 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 些了解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