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编辑)

合集下载

平原造林实施方案

平原造林实施方案

平原造林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平原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低,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系统脆弱。

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实施平原造林工程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提高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促进平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土地保护,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根据平原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地点。

重点选择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地、荒山荒地等适宜造林的土地,确保造林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2. 树种选择。

根据平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优先选择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沙柳等,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 技术措施。

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包括地面准备、树种配置、栽植密度、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造林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活率。

4. 管护管理。

建立健全的造林管理制度,加强对造林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监测。

加强对树木生长的科学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5. 生态效益评估。

定期对造林项目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土壤保护、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态景观等方面的效益。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造林方案,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四、预期效果。

1. 提高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改善水质。

2. 促进平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

3. 加强土地保护,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五、总结。

平原造林工程是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平原造林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广泛宣传造林工程的重要性,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动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造林项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本项目旨在实施造林项目,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二、项目目标1. 完成造林面积:XX平方公里2. 提高森林覆盖率:XX%3. 提升森林质量:XX%4. 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环保、高效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项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特点,结合造林目标,合理规划造林区域。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优化施工线路,降低施工成本。

2. 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人员培训等。

(2)土地整理:清理造林地,进行土壤改良,为栽植做好准备。

(3)苗木准备:选购优质苗木,进行假植、修剪、包装等处理。

(4)栽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苗木栽植,确保栽植质量。

(5)浇水抚育:栽植后及时浇水,进行抚育管理,确保苗木成活。

(6)修剪维护:定期对林木进行修剪、疏枝,保持树形美观、健康。

(7)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林木生长安全。

(8)后期管护:包括防火、防盗、环境保护等。

3. 施工组织结构项目总监:负责项目整体策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等工作。

生产经理:负责项目生产进度、人员安排、设备管理等工作。

采购经理:负责项目原材料、苗木采购等工作。

安全环保经理:负责项目施工安全、环保等工作。

财务经理:负责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

4. 人力资源配置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人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主要包括:(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运作,协调各方关系。

(2)技术员: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协助总监进行技术管理。

(3)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采购员:负责原材料、苗木采购。

(5)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

平原造林管护实施方案

平原造林管护实施方案

平原造林管护实施方案一、前言。

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平原造林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平原造林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目标。

1. 提高平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土地保持能力;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 保护水源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土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土地调查。

在选择造林地点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和种植密度。

2. 树种选择。

在平原地区进行造林,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常见的树种包括杨树、柳树、槐树等,这些树种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抗盐碱能力强,适合平原地区的生长条件。

3. 种植技术。

在进行平原造林时,需要注意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

同时,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包括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4. 管护措施。

平原造林后,需要进行长期的管护工作,包括修剪树木、除草、防火等。

特别是在幼林期,需要加强对树木的保护,防止因为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损坏。

5. 生态效益评估。

在平原造林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土壤保持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总结。

平原造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土地条件、树种选择、种植技术、管护措施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平原造林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重视平原造林工作,共同努力,为改善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地区造林工程,施工地点位于XX地区,工程总面积为XX亩。

工程内容包括新造林地整理、树苗采购与种植、灌溉系统建设、施肥及养护等。

为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制定本施工组织方案。

二、施工总体部署1. 施工周期:本工程计划施工周期为XX个月,其中树苗种植期为XX个月,后期养护期为XX个月。

2. 施工分区: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周期,将工程划分为若干施工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一个施工小组,负责该区域的施工任务。

3. 施工顺序:先进行林地整理,然后进行树苗种植,接着进行灌溉系统建设,最后进行施肥及养护。

三、苗木材料采购计划及保障措施1. 苗木采购:根据工程需求,制定苗木采购计划,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苗木规格。

苗木应符合国家造林标准,具备良好的生长性状和抗病能力。

2. 保障措施:与信誉良好的苗木供应商合作,签订采购合同,确保苗木质量;合理安排运输时间,保证苗木新鲜度;对苗木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

四、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1. 整地:根据造林地地形、土壤状况,采取相应的整地方法,如全面整地、局部整地等。

整地深度应达到适宜植树深度,以利于根系生长。

2. 种植: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植树方法和种植密度进行种植。

注意苗木的栽植深度、方向和间距,确保苗木生长空间充足。

3. 灌溉:根据造林地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

灌溉系统建设应保证水质清洁,防止病虫害传播。

4.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树种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施肥方式可采用撒施、冲施等,注意施肥量和施肥周期,避免过量施肥。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 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国家造林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4. 材料检验:对进场苗木、肥料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造林施工的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造林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项目背景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总面积为XXXX亩,旨在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

2. 施工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林项目施工;•保证造林质量,确保树木成活率;•落实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人员组织结构在项目施工期间,将按以下结构组织施工人员:•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体管理和协调工作;•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劳务人员:负责具体的工程施工。

2. 工作流程1.实地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土质环境等情况,制定施工计划;2.准备材料:采购所需的植物种子、肥料、工具设备等;3.土地准备:清理、平整土地,为植物种植作准备;4.植物种植:按照设计方案,逐步进行植物的种植工作;5.养护管理: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安全与环保措施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减少土地扰动;3.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实现绿色施工。

四、总结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实现造林施工项目的高效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团队协作,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水平,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以上为本文档的内容,希望对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所帮助。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建设的重视,造林项目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针对某造林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项目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林项目- 保证造林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 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 技术专家团队: 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确保造林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施工队伍: 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树木种植、土壤处理等。

3.2 施工流程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 确定造林区域和造林规模- 进行土壤检测和评估,制定土壤处理方案- 准备所需的种苗和施工工具2. 施工阶段:-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树木种植和定植- 进行必要的浇水和养护工作,确保树木的成活率3. 后期管理阶段:- 定期巡查和监测树木生长情况- 进行必要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建立树木保护制度,防止人为破坏- 监测和评估造林效果,提出改进意见3.3 安全和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 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4. 风险管理- 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环境监测,确保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5. 成本控制- 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包括人工、材料和设备等费用。

- 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

- 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和资源配置。

6. 项目评估与改进- 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估,包括成果评估和效益评估。

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方案

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方案

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昌平区位于北京城区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也是北京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昌平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区域的生态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减轻城市的生态压力,昌平区决定开展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以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2. 项目地点:昌平区平原地区3. 项目规模:总面积约1000公顷4. 项目目标:通过造林工程,恢复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水源保护区,促进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1. 土地治理(1)治理沙地和荒地,进行土地改良,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2)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修筑沟渠,植被梯田,增加土地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 植被恢复(1)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植树。

推广多种多样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丰富植被类型,提高植被覆盖率。

(2)推广农田林网格化模式,采取多种栽植方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生态效益。

3. 生态修复(1)建设生态园林和湿地公园,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2)创建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促进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4. 水资源保护(1)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修筑沟渠,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增加土地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修建水源保护林带,培育水源涵养林,提高地下水位,保护水源安全。

四、项目效益1.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促进区域的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

2. 促进生态恢复通过造林工程,修复退化的土地,恢复退化的植被,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促进区域的土地生态恢复。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造林工程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2.目标:通过组织合理的造林施工工作,达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功能的目标。

二、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施工进度监控、质量控制等。

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设备维护、施工现场管理等。

4.行政人员:负责项目的相关行政工作,包括报表统计、材料采购、人员管理等。

三、施工组织过程1.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具体范围。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安排、工序实施等。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和项目需求,采购所需的造林工具、苗木等材料。

(4)技术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造林技术水平。

2.施工实施(1)人员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设备安排: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需要,安排适当的设备投入施工,如挖掘机、铲车等。

(3)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施工工地的秩序和安全。

(4)工序实施:按照施工计划,逐步实施各个工序,包括清理现场、翻土、栽种、浇水等。

(5)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如对栽种的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对施工工序进行过程管控等。

3.后期管理(1)验收工作:对施工完成的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维护管理:对已造林的区域进行长期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档案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材料采购单等。

四、风险管理1.人员安全风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设备故障风险: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编辑)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及说明 2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6第三章苗木材料采购计划及保障措施 15 第四章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19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5 第六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39 第七章劳动力计划及保障措施 48 第八章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计划 50 第九章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52 第十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方案 57 第十一章工程雨季安全施工及措施 60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防尘措施及工程管理创优措施74第十三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81 第十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用地表83 第十五章项目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 84 第十六章沟通协调机制 90第十七章降低成本措施 94第十八章苗木养护、保护方案 96 第十九章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措施 100 附表1. 种植工程流程图附表2. 施工进度计划表附表3.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4.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附表5. 安全管理网络图附表6. 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图附表7. 临时用地表附表8.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及说明一、工程概况昌平区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24标段)施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

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我公司非常重视本工程,我们将通过严密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统筹兼顾,使整个工程在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工艺、进度计划等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把昌平区2013年平原造林(24标段)标段建设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优质工程,使业主称心满意。

工程名称:昌平区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24标段)施工;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安四路两侧及怀昌路南北侧;建设规模:1121亩;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竣工验收后一年;施工内容: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种植工程及给喷灌设施工程。

绿化工程包括:垂柳、国槐、紫叶李、元宝枫、白皮松、栾树、银杏、小叶白蜡、黄栌等乔木及花灌木栽植。

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UPVC管50、75、90、110等给排水系统安装以及阀门井砌筑。

施北京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年当中春季蒸发量最大,冬季蒸发量最小工气候条件: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年降水量约650~750mm,蒸发量约1500mm,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比较适合种植的施工季节,5月下旬到8月中旬干燥、高温对苗木种植、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技术措施应考虑气候影响,雨量集中在6月至8月,11月下旬进入冬季。

北京地区为季节风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北和西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春季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

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80%集中在汛期6~8月。

工期要求:45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安全施工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重伤、死亡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设备、火灾和交通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市“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环境目标:噪声排放达标,现场无扬尘,运输无遗洒,生产及生活废水达标排放,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不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

二、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以及现场踏勘结果,根据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经多次研究论证和方案比较,提出了该组织施工的总体框架构想。

本方案主要从苗木材料采购计划及保障措施、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计划、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定位和测量放线方案、工程安全施工及措施、文明施工、防尘措施及工程管理创优措施、成品、半成品保护、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用地表、项目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沟通协调机制、降低成本措施、苗木养护、保护方案、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几大方面提出构想,宗旨是能为招标人更好地服务。

为实现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的施工目标,将“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实现对用户的承诺”。

目前,我公司已作好了相应的技术、资源准备,如我公司中标,在接到开工即可开赴施工现场,立刻展开施工。

指令后,2、编制依据(1)、工程招标文件、补充招标文件、答疑文件、现场实地踏勘情况以及招标人提供的施工图纸和其它文献资料等。

(2)、国家及北京地区的主要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和条文(GB50026-9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9《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建筑工地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给水氯化聚氯乙稀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36:2002《埋地聚乙稀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关于北京市城市绿地植物种植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园林局2001年7月19日)《北京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水务局2005年9月)《工程测量规范和条文》(GB50026-93)《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GB50259-96《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J85-85《低压电气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91SB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99《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CJ46-88《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通知》京建施[2006]311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办【2005】89号》本工程涉及的其他工程施工规范(3)、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文件根据GB/T19001-2008 /ISO9001:2008质量保证模式标准我公司编制《质量保证手册》。

(4)、企业ISO14001环境体系标准文件根据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我公司编制《环境管理手册》。

(5)、企业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文件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标准我公司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

三、工程管理目标1、施工工期:工期为45个日历天。

2、质量标准:合格;3、安全施工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重伤、死亡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设备、火灾和交通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市“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5、环境目标:噪声排放达标,现场无扬尘,运输无遗洒,生产及生活废水达标排放,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不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

6、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竣工验收后一年四、结合本工程特点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昌平区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24标段)施工对于招标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更是一项要确保工期、确保优质目标的工程。

同时对于我们公司来讲,这是一项规模大、影响力深远的高标准绿化工程,社会效应很大,做好该工程,对于我们公司日后在北京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接洽工程意义深远。

为此,结合昌平区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24标段)施工标准高、工期紧的实际情况,我们公司经认真研究,决定组建项目指挥部,由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亲自挂帅,担任工程总指挥,由公司有着项目施工各项丰富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工程项目经理,确保本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文明施工。

工程指挥部负责本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及维修保养等全过程的管理,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作业、文明施工等得以全面落实,如期完工。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一、部署原则施工部署是指导本工程施工的纲要,根据总工期要求和现场情况及工程特点,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作业面和进度,并在人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上提供有力保证,以做到集中优势、合理布置,达到保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

施工部署包括组织机构、施工设备、主要方案的选择、施工流程及施工段的划分,工期控制及管理目标等。

二、组织机构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图本工程将采用项目法施工,施工中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 14001-2004)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的有关要求运作。

2、现场管理专业技术力量配备及岗位职责 (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为最大限度发挥公司整体优势,本工程选派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具有中级职称项目经理资质的同志为本工程项目经理。

由具有同类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总工程师。

我们设立组织机构的原则是:注重机构的协调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做到职责清晰、目标明确、步调统一、调控有方,使组织机构成为一个高效的整体。

工程经理部将从技术方案、质量、安全控制、物资及后勤保障、运输和场地、施工队伍和专业分包选择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从项目经理到每一名员工,上下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本投标人在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全方位进行整体协调和控制。

(2)、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见上图。

2.3项目部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 1)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项目、个人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搞好三项制度改革,以效益引导分配。

2)根据工程总体计划,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的年、季、月、周生产计划,做到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编制作业计划,认真履行施工合同;同时组织分管领导编制好劳动力、材料、设备、构件、机具、周转料具、资金等使用计划,督促分管领导、业务部门与公司内部市场签订同生产要素有关的人、财、物、生活服务供需合同,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并严格执行合同。

3)根据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施工图施工,组织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质量体系运行,对施工全过程的各项质量活动进行检查控制,确保承建的工程达到业主的要求,并创名牌精品。

4)合理组织、科学管理项目内部生产要素,协调好与业主、设计单位、地方管理部门和分包单位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好人、财、物的合理调配与供应,深入施工生产现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与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全面完成。

5)主持制定项目两级班子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有关部门、上级单位、地方政府部门等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安全防护,保证项目施工中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定期向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报告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