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岭南版第十二册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欧洲大陆之旅|岭南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欧洲大陆之旅|岭南版

《欧洲大陆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二、教学内容本课选用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第十三课《欧洲大陆之旅》。

本课题属于欣赏·评述教学范畴。

课题上创设“欧洲游”的情景,设计了一系列生动的艺术观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体验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及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理念艺术需要充分拓展想像空间和发挥创造力,因此,美术新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感知、创新、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加强活动的综合和自主探究性,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

通过直观和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并能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欧洲代表性建筑及文化艺术特点,能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欣赏评述。

2、过程与方法:欣赏欧洲代表性建筑及其艺术特色,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认识和感受欧洲建筑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赏评和观察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并感受旅途小速写所带来的乐趣。

五、教学要点1、重点:分析欧洲建筑艺术在造型、色彩、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2、难点:如何设计具有审美教育意义又有趣味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素养。

3、兴趣点:享受自由的游览,品味大街小巷的建筑艺术历史。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思路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欧洲大陆代表性建筑的视频。

2、收集欧洲大陆代表性建筑的特色图片。

1、了解欧洲大陆包括哪些国家。

2、欧洲大陆的国家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以典型的影像和图片资料为学生提供欣赏评述和后期速写创作的依据。

艺术艺术《欧洲大陆之旅》建筑艺术篇二、 欣赏发现,丰富美感1)设问:说起法国,你会想到什么著名建筑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度出示相关建筑的图片)2)欣赏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之作教学资料图片:感。

课后延伸五、兴趣延伸拓展视野1、欣赏最后一个景点:巴黎的大街小巷的老房子,看看创意无限的法国艺术家怎么把艺术与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小学美术岭南版六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

小学美术岭南版六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

科目:座号姓名成绩座号姓名成绩1 2 3 4 5 1 2 3 4 51 172 183 194 205 216 227 238 249 2510 2611 2712 2813 2914 3015 3116 32科目:座号姓名成绩座号姓名成绩1 2 3 4 5 1 2 3 4 533 4934 5035 5136 5237 5338 5439 5540 5641 5742 5843 5944 6045 6146 6247 6348 64备课检查记录第一阶段质与量检查情况备课优点存在问题备课建议累计书写教案个检查时间:年月日(盖章)第二阶段质与量检查情况备课优点存在问题备课建议累计书写教案个检查时间:年月日(盖章)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与学的基本情况目标和任务教学主要措施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 12 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 13 生肖邮票 14 精美的贺卡 15 创意中国龙 16 富有情趣的小礼盒 17 艺术小收藏 18 写意蔬果 19 写意花卉 110 写意动物(一) 1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1 写意动物(二) 112 电脑绘画真有趣 113 重复与变形的游戏 114 变色的游戏 1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1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 117 有声电影的鼻祖——皮影戏 118 走近传统戏曲人物 119 复习 120 复习考试 1课时教案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课题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教学目的1、领会古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2、懂得美术分类的主要类别。

3、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4、培养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古代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难点:对经典作品的概括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美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艺术家们用灵巧的双手创作了无数精美的作品,带给我们一个异彩纷呈的美术世界。

现在,让我们一起漫游古代的中外美术世界,探究美术形态的分类,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学习美术。

第12课 电脑绘画真有趣(教案)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电脑绘画真有趣(教案)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第12课电脑绘画真有趣年级:六年级科目:美术教材版本: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电脑绘画兴趣。

2. 让学生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3.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4.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教学重点:1. 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1.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2.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2. 学生准备:电脑、画纸、画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是一种新兴的绘画形式,具有操作简便、色彩丰富、效果逼真等特点。

2. 教师演示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画笔的使用、颜色的搭配、图层的管理等,让学生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脑绘画创作。

2. 学生在电脑上绘制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从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结果,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电脑绘画,如制作海报、设计名片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技巧。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苏少版)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苏少版)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苏少版)苏教版第12册第17:题:头饰与帽子(一)一、教材分析:帽子同学们都很熟悉,本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帽子入手,通过欣赏、比较、试画、创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帽子的化习俗,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未的帽子的形象。

(1)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从造型、颜色、用途、习俗等方面了解各种各样的帽子。

2、操作领域:用写生帽子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作。

3、情谊领域:开拓视野,感受帽子的美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1-2顶自己喜欢的帽子。

教学难点:帽子的立体造型表现。

(3)建议时:1时二、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方案1(写生)●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帽子展示的影视作品、、范画、辅助图等学生准备:带一顶帽子实物,收集的有关帽子方面的字、图片材料。

● 教学思路:1、感知与体验:A、谜语切入: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

白天一肚毛,夜里空肚熬(帽子)。

B、欣赏同学们带的帽子和头饰,用摸材质、看颜色、说外形等方法介绍自己的帽子和头饰。

、试着画一画自己带的帽子和头饰。

D、老师进行修正和评价。

2、创造与表现:A、老师请同学们观看影视剧、戏曲、少数民族中的帽子及头饰的形象,比较它们的风格。

B、了解帽子的结构:帽檐、帽身、帽带三部分组成。

、欣赏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顶?它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D、老师用写生的方法,示范画一顶自己喜欢的宽边草帽,注意画出帽子的立体的感觉,并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帽子的材质。

E、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用写生的方法画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和头饰。

3、评价与反思:A、举办千变万化的帽子和头饰展,请同学们将自己设计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最佳写生奖的评选。

方案2(想象创作)● 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帽子展示的影视作品、、范画、辅助图等学生准备:带一顶帽子实物,收集的有关帽子方面的字、图片材料。

第12课 电脑绘画真有趣(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电脑绘画真有趣(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电脑绘画真有趣(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电脑绘画水平。

2.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

3. 增进学生对电脑绘画艺术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2. 电脑绘画的软件工具:介绍画图板、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功能。

3. 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从构思、草图到成品的创作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软件工具的使用。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图板或Photoshop软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电脑或画图板,安装有画图板或Photoshop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软件工具的使用,示范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12课电脑绘画真有趣2. 教学目标: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电脑绘画水平。

3. 教学内容:基本技巧、软件工具、创作过程。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基本技巧和软件工具,培养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七、作业设计1. 绘画创作: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幅电脑绘画作品创作。

2. 作品分享:将作品分享到班级群或美术论坛,互相交流、学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绘画创作兴趣浓厚,作品质量较高。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软件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加强个别辅导。

3.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实践操作时间,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第1课查找文明的足迹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一、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咱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二、通过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加倍珍爱历史遗留给咱们的庞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育学生们爱惜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咱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咱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查找文明的足迹三、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一、请同窗们说一说,你对适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依照自己在课前搜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窗们做说明。

二、你还搜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现给大伙儿看一看!3、除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明白哪些?有图片吗?展现一下!同窗们搜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咱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留给咱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咱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咱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妄图中的花园,但它是不是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本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五、为了爱惜历史留给咱们的遗产,咱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若是你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爱惜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咱们就近来看,在咱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咱们要更好的爱惜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以后。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咱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的地方,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一起的财富而自豪。

六年级第12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第12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及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及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及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及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运用对比及和谐、对称及均衡、节奏及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及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及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及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及展示,体会美术及环境及传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学科导学进度表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计划1.凝固的音乐——建筑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及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及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完整版)岭南版(新)六年级的下册的美术教案.docx

(完整版)岭南版(新)六年级的下册的美术教案.docx

(美术第单元)教案年级:首备人:修改人:集体备课内容二次修改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第 1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22.第 2课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23.第 3课假如我回到古代24.第 4课我们来到 25 世纪25.第 5课我们的太空基地26.第 6 课名人漫画27.第 7 课三面画28.第 8课展翅的小鸟29.第 9课会打鼓的鸟210.第 10课会跳舞的鸟211.第 11课神州大地之旅212.第 12课亚洲大陆之旅213.第 13课欧洲大陆之旅214.第 14课非洲大地之旅215.第 15课美洲、大洋州之旅216.第 16课难忘师生情217.第17课编本小书送母校218.第 18课再见了,母校219.复习2第 1 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4、出示第一课时课题,神教学目标:话故事中1.知识与技能:的艺术形(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象。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设计意2.过程与方法:图: a. 以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声音猜测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物,设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置悬念。

教学重点: b. 安排动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作模仿的教学难点:小游戏,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

在课堂开兴趣点:始时就让(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学生情绪(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

兴奋起教学过程:来。

c.通过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学生相互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交流将他说话。

们的记忆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激发出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来。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3)你最喜他的哪些方面?什么?二、堂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第十二册)课题: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美术欣赏)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著名画家、欣赏其作品,使学生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理解作品的革命内涵,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指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后的感受,学习画家热爱祖国的精神。

3.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欣赏画家美术作品、了解创作背景以及画家的生平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画家创作的表现革命历史的美术作品,认识各革命历史画的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1.2.教学过程:布置学生对本课各图在课前自行观赏,领会绘画的内容和主题。

欣赏用的图片。

向学生介绍第12 册美术课本的内容,提出本学期学好美术的要求。

板书课题,介绍本节课活动形式:欣赏—讨论。

三、新课内容:1.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理解欣赏步骤:(1)你看到了什么美术形式?(教师介绍各种美术形式)(2)从色调、空间、造型、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中各部分共同表现主题的相互关系。

(3)作品表达的含义,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

2.欣赏《人潮》和《血衣》:你看到了什么美术形式?与油画有什么不同?3.各种绘画形式的艺术特征。

4.提问学生,集体讨论:(1)从画家的作品中你想到什么?(2)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可让学生普遍发言,教师最后归纳补充。

)四、教师对欣赏课进行小结,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加强爱国精神。

(可按课本欣赏课本欣赏课中的文字说明,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说。

)课题:头像(线描写生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人像,理解人物肖像的造型结构,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2.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展观察力。

教学重点:画好人物肖像的造型结构和画面的构图教学难点:画好人物肖像的造型结构、和画面的构图。

作业要求: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注意用线的长短、疏密的对比以及运笔的方向、速度、力度的变化。

课前准备:1.脸形附图。

2.教学示范图教学过程:一、介绍本单元课题内容,动员学生做好准备,积极学习。

板书课题。

讲新课:1.出示人像图,让学生观察,了解人像的结构2.人物肖像的造型结构。

1)五官位置、比例和结构——三停五眼。

2)头部外形特征类别——田、国、由、用、目、甲、风、申3)表情。

3.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片和“学生作品”4.线描的技法:(1)运笔的方向。

(2)运笔的速度。

(3)运笔的力度。

(4)线的长短、疏密对比。

5.教师按绘画步骤示范,指导学生写生。

三、学生进行作业(要求在课内完成,构图要饱满)四、小结学习情况课题:人物动态(速写)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过观察人像的动态,理解人物动态,用速写的形式画下来。

2、养整体观念和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动态变化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动态变化作业要求:画一两个人物动态速写,要抓住大的动态线,注意头、躯干及四肢运动的关系。

课前准备:1、物动态附图2、教学示范图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内容,讲解速写的涵义,动员学生做好准备,积极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解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由头、躯干及四肢的屈伸及摆动而形成。

2、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从动态大势入手,分清主次,抓住主线——动态线。

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四、教师按绘画步骤示范,指导学生写生:1、观察人物对象。

2、找出动态线。

3、画出大致外形。

4、描绘细节。

五、学生进行作业(要求在课内完成,构图要饱满)六、小结学习情况。

课题:故事画(添画)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连环画的特点2.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材料、手法的综合运用。

作业要求:选择一幅缺页的连环画,了解它的故事后联系上下画幅内容,把其中的缺幅补上。

课前准备:1、范画、图片和故事录音带。

2、示范用的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1、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习故事画的意义和特点:即连环画——一种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

2.听故事录音带。

思考:(1)故事讲了什么?(2)分别有什么教育意义?3.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由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思考:画面用了什么材料和技法,人物造型有什么特征?出示范画,指导学生欣赏。

四、师生共同小结。

1.构思画稿。

2.形式美的创造。

五、学生做作业(完成画稿),教师辅导六、评讲、小结。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画稿二、复习方法。

1.根据画稿,运用不同材料,分别涂色2.描绘或拼帖。

3.整理。

4.色彩要有对比。

三、学生继续作业。

四、全班学生作业展评课题:为三好学生画像(写生画)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人像,理解人物肖像的造型的基础上,用色彩表现人像。

2、培养整体观念和色彩的概括能力。

3、激励学生争当三好学生。

教学重点:在人像中色彩的运用教学难点:在人像中色彩的运用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以供学生观赏参考作业要求:着力刻画出三好学生的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表扬上一节创作有新意的同学。

板书课题。

讲新课:1、引导学生:我们班有那些同学值得我们学习?三好学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思考头像的画法:线描、水彩、水粉、水墨油画棒,,3、欣赏范画。

4、要点:(1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

(2掌握五官的位置和比例。

(3抓住脸形特征。

三、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先画好图稿四、小结,表扬图稿画得好的同学。

第二节一、复习旧知识,检查、讲评导入。

二、讲授新课:1.色才要点:(1)背景颜色以少为佳。

(2)主体与底色要有深浅(加黑或白调和)或冷暖的对比2.绘画步骤:(1)整理图稿。

(2)用一两种颜色描绘人像大体。

(3)描绘细部。

三、学生继续作业四、讲评:小结课题:金鱼(中国画)课时:2 课时教学目的:1、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金鱼为题的中国画2、通过欣赏,使学生对画、诗、书、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有更深了解。

3、培养中国画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不同的物象用不同的运笔(中锋、侧锋)方法去表现。

2、 墨色的变化(干、湿、浓、淡)是以突出主题为依据的。

课前准备:1、供学生欣赏用的水墨金鱼作品若干幅。

2、教师示范用的羊毫笔(提笔)、墨汁、生宣纸等。

3、 学生工具自备。

作业要求: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金鱼的水墨画 教学过程:一、欣赏:1、以吴作人的《金鱼》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中国水墨写意国画。

2、金鱼的形态。

3、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布局(构图)。

4、说明在哪一部分用中锋、侧锋笔法。

(中锋画的菜帮、侧锋画菜画。

) 5、 如何运用水墨。

二、以金鱼为题作水墨画作画步骤的讲解。

1、 先想好画什么,怎样安排(构图), 然后用指甲轻 轻刮出大体轮廓。

(也可用铅笔起稿。

)2、 中锋蘸淡墨勾出蛋形。

3、 小圆为眼。

侧锋轻撇鱼翅。

4、 用浓墨画出眼珠,注意不要太湿。

5、 侧锋蘸浓墨(稍干)画尾部。

6、 用大红色点头顶。

7、 在适当的地方题字,盖印。

作品完成。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1、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合,也可临摹。

2、 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

水墨应如何调和(浓?淡?)运笔(中锋? 侧锋?)运笔方向怎样确定。

“3、 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4、 提醒学生注意:练习水墨画时,因经验不足,要多练习才能有满意的效 果。

课 题:色彩构成(设计)课 时:二课时五、讲评:选优秀的学生作品,与大师作品差距。

作比较,找出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构成的设计和绘制方法,初步了解色彩构成的意义和用途2.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构成设计的法则、设计要素。

教学难点:色彩构成的设计法则。

课前准备:3、学生准备好直尺、圆规和水粉等工具。

4、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以供学生观赏参考作业要求:设计一个象征色彩构成,要简练、色彩鲜明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引入新课:复习设计知识及其意义板书课题。

讲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色彩构成,认识色彩构成,小组讨论:色彩构成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本关于色彩构成的概念。

4.分析色彩构成的知识:1) 形象—优美。

2) 简练、重复。

3) 形式:色彩、方向的正负5.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6.设计步骤:A、画外形。

B、刻画。

C、着色。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先完成底稿。

)六、小结第二节一、检查、讲评导入。

讲授新课:出示色彩构成供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色彩构成的色彩有什么特点?1.2.上色要点:(1)用平涂方法。

(2)色彩配搭可用黑白两色调和。

(3)颜色要有深浅的对比。

3.绘画步骤:(1)整理图稿。

(2)找3——4 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用黑或白进行调和三、学生继续作业。

四、讲评:小结。

课题:立方形物体(写生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使用铅笔对立方体进行写生的技巧。

2.了解立方体的结构和透视现象,并用有关知识概括生活中的物体3.培养学生的技能(观察力、表现力)和智能。

教学重点:运用透视知识,认识和表现立方体的结构教学难点:用立方体的结构和透视规律概括生活中的物体。

课前准备:1.石膏立方体教具和透视图。

2.范作一张。

3.写生物体和工具。

作业要求:画一幅立方形物体的铅笔写生画,要表现其基本结构与透视现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石膏立方体分析它的特点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请同学们画立方体,引出它的透视现象。

讨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

小结:(1)由于距离不同而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

(2)绘画物体的立体艺术,需要把物象的厚度在平面上表现出来2、从观察中理解立方体的结构和透视现象。

1)立方体有六个面,三组方向不同的棱线。

2)平行透视:三组线分别为——垂直、水平、变线3)成角透视:两组变线、一组垂直线。

4.立方形物体,师生共同分析它的结构和透视规律。

5.教师做示范。

学生作业:观察立方形物体,分别做不同角度的练习四、讲评课题:圆柱形物体(写生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练学生使用铅笔对圆柱体物体进行写生的技巧。

2、用圆柱体的结构和透视现象概括并画出圆柱体物体。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技能(观察力、表现力)和智能教学重点:运用透视知识,认识和表现圆柱体物体的结构。

教学难点:用圆柱体的结构和透视规律概括并画出圆柱体物体。

课前准备:1、膏圆柱体教具和透视图2、范作一张。

3、写生工具。

作业要求:画一幅概括并画出圆柱体物体的铅笔写生画,要表现其基本结构与透视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石膏圆柱体分析它的特点。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1、同学们画圆柱体,引出它的透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