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合集下载

3.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1课时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3.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1课时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新课学习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铜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温故知新
电解水可以产生氧气和氢气。氧气能助燃,氢气能燃烧,而水能灭火, 它们各有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不同。
分子之间有间隙。 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固态时 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小,液态时之间 的间隙较小,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 隔最大。
新课学习
一、分子
2、分子的性质
①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 分子之间有间隙。
交流讨论
下列现象或事实说明了分子的哪些性质? (1)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_____分__子__的__体__积__和__质__量__都__很__小__。______________ (3)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晒干。 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地__运__动__,__温__度__升__高__,__分__子__的__运__动__速__率__会__加__快__。__
B.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故A正确。
4、“航天点亮梦想”。液氢是航天工业常用的一种燃料,氢气
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D )
A .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分子质量 D. 分子之间有间隙
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2345678
返回目录
8. (2023·广州段考)化学指导我们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 识世界。 (1) 某兴趣小组表演了一个魔术,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 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 红色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氨分子

在不断运动,溶于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 ⁠
D. 粒子不运动
12345678
返回目录
2. 我国科学家通过操纵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铜表面成功地用
101个铁原子“写”下“原子”二字(如图所示),这也是迄今为止最
小的汉字。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B )
A. 该技术使人类能够观测到原子、分子的真实存在
B.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第5题 (1) 图甲:用A、B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水和空
气,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活塞慢慢推入,
发现吸取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更容易推入。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 气 ⁠
体分子间间隔大,液体分子间间隔小 。 ⁠
12345678
返回目录
(2) 图乙:先向烧杯D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 不变色,再向烧杯C中加入3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 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D中溶液变红 。
返回目录
7. (202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段考)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 的是( D ) A. 久置的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 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学会用微观粒子描述物质的变化过程。

3.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

4.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5.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不变的,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知道可以用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

(二) 核心素养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通过分析微观示意图,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念。

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

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建立物质的微观与宏观的桥梁,因此本课时占据重要地位。

学会从原子、分子视角初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知道表示分子、原子的符号,可以用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认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性。

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的发展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后,会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根源心生好奇。

通过科学史实使学生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智慧,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图片展示、实验现象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以及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分子有质量小、体积小的基本特征并且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精品教学课件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
推进。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探究新知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探究新知
合作学习
以一个小组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的
事例或现象,并用分子的性质进行解释。
探究新知
湿衣服为什么太阳下晾干更快?
探究新知
将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
探究新知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获得的苯分子图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获得的硅原子图
探究新知
20世纪80年代十大
科技成就之一
扫描隧道显微镜
探究新知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
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性质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小;
为0.024m3的钢瓶中,这是什么原因?
课堂总结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 质量和体积
很小。
2.分子在 不断运动着

3.分子之间
间隔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 置 作 业
课后作业
-26
资料: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千克。
1滴水中大约有1.67× 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探究新知
思考:为什么墙角的花香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说课稿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说课稿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说课稿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该围绕哪些内容进行展开说课。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 运动加快。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100ml
100ml
50ml 50ml酒精 50ml水混 合后,总体 积是否等于 100ml?
100ml 50ml
50ml
50ml酒精
50ml水
混合后<100ml
结论: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3、分子间有间隔。
一、物质的构成: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证明:
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 子等构成的。如:水是有水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汞是由 汞原子构成的
O原子
H原子
H 2O
H2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扫 描 隧 道 显 微 镜
实验探究 2
活动与探究 P49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 5-6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溶液的颜色。
现象 结论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水不变色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 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 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 有什么现象发生?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3.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B)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 D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分子和原子(1)-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

分子和原子(1)-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

3.1.1分子和原子(1)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品红在水中会扩散,温度越高,品红扩散速度越快。

2.证明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苯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最小的汉字“中国”。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3.常见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氧气、氮气……(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氦气、氖气、氩气、硅、石墨、金刚石……(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二、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步骤1步骤2步骤3在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如5一6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取步骤I得到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将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烧杯A中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中无变化实验解释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溶液变成红色,烧杯B中没有氨分子进入实验结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三、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以分子为例)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微观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3.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热胀冷缩现象: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分子间隔变小;分子本身大小不变。

2024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课件)

2024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课件)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 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 压的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加压、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与分子间隔的关系
你能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吗?
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 是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分子大小没有变化。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种物质:
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
宏观
微观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面三幅图说明什么?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 (Ⅰ)和银原子(Ⅱ)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性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实 1 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相 当于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事实 2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 kg, 1 滴水(以 20 滴水为 1 mL 计)中 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如果 10 亿人来数 1 滴水里的水分 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 不停,需要 3 万多年才能数完。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0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02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
导入新课
01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1:品红的扩散
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下面两幅图说明什么?
2.篮球气垫鞋内的气垫在跳起着地时,气垫内的空气能够被压 缩从而发挥其缓震性。气垫内的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 C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以下事例能明显地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A)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分__子_、_原_子__等。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如,水是由_水__分_子__构成的,酒精是由_酒__精__分_子__构成的。如 果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充分混合,你会发现混合后液 体的体积_小__于_200mL,这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_有__间_隔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物质由微观粒子 构成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自学课本P48内容
观察品红在水中扩散的现象。
观看实验
现象: 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结论: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问题: 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到整杯水里?
答:品红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不断运动, 从而扩散到整杯水中。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品红在水中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 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 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那么喝完一滴水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50万年。
可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作业:练习与应用1(1)、2(1)~(5)
现象 解释
烧杯A
烧杯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P49)
现象 解释
烧杯A 溶液变红 氨水使酚酞变红
烧杯B 仍为无色 酚酞溶液不易挥发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P49)
现象 解释
烧杯A 溶液变红 氨水使酚酞变红
烧杯B 仍为无色 酚酞溶液不易挥发
问题:1.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 长“脚”“跑”A中去了?
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回顾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为什么热水中品红扩散较快?
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 率越快。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
观看实验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自学P49最后一段内容。 [实验]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 现象: 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 结论: 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 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 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 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P49)
观看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 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 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 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结论: 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讨论]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分析: 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 排列。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
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数目、大小不 变,分子间的距离(变化),运动的速率也有变化。
归纳: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2、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日常中物质的分子数量非常庞大; (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 动速率越快; (4)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