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课件:人 口 迁 移

合集下载

1.3《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2)

1.3《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2)
国际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返回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变动: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1、概念:指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 按空间移动范围可分为: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
由农村→城 市是发达国家 历史上和发展 中国家当前人
口迁移的主要
类型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 口迁移

王昭君,名嫱 (音强),是西汉元帝时(公元前一世纪 叶)的宫女。南郡秭归 (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 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 呼韩邪单于 (音蝉余,匈奴语最高首领的意思;邪音 稽侯珊之阏氏(音烟支,匈奴语妻的意思);对进一 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 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因此,“昭君出塞 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各族共同发展的一段 话。
中国富豪移民原因为何?
课堂拓展:
中国富豪移民原因为何? 子女教育,发达国家人口迁移 政策,中国经济政策,经济发 展的差距 Nhomakorabea
气候
迁移,为了远离旱灾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 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 举家远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 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 州。今天,我们把这种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 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生态移民”或“环境 移民”。

宁 夏 生 态 移 民
1、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 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
分类 国内人口迁移(四种)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土壤,水, 地形,环境,灾害) 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

1.3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

农村→城市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
学以致用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1)快男张杰到广州举办演唱会 × (2)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克难民逃 √ 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 (3)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 (4)阿城的一部分农民每年在农闲季节外出打零工 × (5)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马州 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 灾难的土地。 √
交通拥挤、居住困难 等问题。
概念 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按空间范围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
按移动方向划分(四种) 自然生态环境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经济 政治
社会文化 对环境的影响
课堂检测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 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 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 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 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四题。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流失。
①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 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 ①造成劳动力和人才的
②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对迁 出地
②使教育投入回报减少。
③增加经济收入。
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 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 ②给城市造成巨大的
对迁 入地
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压力,带来就业困难、 ③推动城市化发展。
3.有关“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劳动力增多,促进经济发展 B.加剧当地人地矛盾和环境压力 C.有利于山东省人力资源的提升 D.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差异

人口迁移说课稿

人口迁移说课稿

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武冈二中匡远耀《1.3人口迁移》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同学使用。

本节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高中地理必修2》是讲述关于人文地理的地理知识。

本节《人口的迁移》是该册书的开篇第三节,是初中阶段《人口与人种》知识的延续和深入,本章是从自然到人文地理的过渡,系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

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

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树立全球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难点:1、人口的推拉理论。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最后对教材的处理,基本上按教材的编排顺序,一是利用活动来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二就是利用调查探究和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来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人口知识,但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平时对身边的地理事象关注也比较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概念
迁移空间范围
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 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跨越国界
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 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 区定居的现象
跨越国内行政 区域界线
主要类型 永久性移民、 在本国就业的 外国人、国际 定居难民等
由农村到城市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
A.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C.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
D.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解析第4题,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组织性、大规 模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第5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 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 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答案4.B 5.A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9年春节出行报告》显示,从1
月28日(小年)开始至2月4日(大年三十),深圳、北京、上海、广州、
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十个城市人口流出最多,成
为“春节空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该十个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据此完
成6~7题。
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主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人口分布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56页 0195页 0275页 0355页 0383页 0498页 0541页 0611页 0644页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3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矿产资源
(5)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 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
自然灾害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5)深圳原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1980年5月,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高 速发展,2010年末,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035.79万。
政治因素

(10)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的改变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1)高中毕业考入异地一所名牌大学。
文化教育
(12)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和婚姻
(13)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阅读P21材料)。
宗教信仰
气候
矿产 自然 水源 资源 资源
三、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 类型 概 念 迁移范围 主要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居民 永久性移民、外籍 国际 进入另一个国家定 超越国界 工人流动、国际难 迁移 民定居 居的现象。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 国内 居民从一个行政区 超越行政 库区移民、招生、 迁移 进入另一个行政区 区边界 分配等 定居的现象。
课堂练习1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BCD )(非单选题)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C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长沙人到上海出差 C、南京市某同学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 D、省委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3、由青岛开往西安的火车上下列四位旅客的谈话 如下: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B A、甲说:“我此次去西安旅游观光” B、乙说:“我被西安交大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西安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去西安走亲戚”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 局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156页 0287页 0337页 0417页 0443页 0471页 0505页 0589页 0622页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人口分布
最新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件

人口增长的两种方式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Population migration is that people change flow behavior in space settlements
劳移难工居民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
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 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 “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 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 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材料 在金融危机影响 下,自南方沿海开始向 北方各省市延伸的企业 困境,不断爆出玩具业、 纺织业、地产业、炼钢 业等产业的破产、停工、 裁员消息。持续多年的 “民工荒”,在经济紧 缩中,正演变为民工的 “就业难”。
(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1)我国民工流出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省(市、区),民工净流入较多
(一3的些)省请合区为是理解广化决东建“、议民__。_工__(_两荒__条”___即和_和可当__)前__BC的__.._民_加加__工速重__“中西(省部部就、地地业市区区难或的的区”资环)问。源境题开压发力,提出
D.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 改善恶劣的工作条件。 • 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 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 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任意两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3.我国民工流动的利弊 (1)利:我国各地有组织有序地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 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2)弊: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 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与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 的社会问题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 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 模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 因素
拉力
推力
拉力
推力、 拉力
推力、 拉力
由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 组织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常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良好的_文__化__教__育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 显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3.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不一定是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 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 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点拨】 1.人口迁移的条件 (1)首先要有空间位移。 (2)要有居住地的变更,通常以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标准。 (3)居住地要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通常在1年以上。 2.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不一定是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 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 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_人__地__关__系__。 (2)具体因素。
自然生态 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拉力 推力 推力
拉力 推力
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环境恶化、_自__然__灾__害__多发 地域间的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 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公共 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难度,尤其对住房、交通、 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 卫生、教育、社会秩序、 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 城市环境等产生巨大压力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 1.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 “长期性”变更定居地,即改变户籍。人口流动是短时间的离开居住地的人口 移动,没有改变户籍。 2.迁入人口多,人口机械增长并不一定多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只有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人口机械增长才增多,反之,则减少。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家庭和_婚__姻__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曾导致 过大规模人口迁徙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3.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 利
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 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强了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 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 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第二节 人 口 迁 移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关键能 【知识·梳理自查】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定__居__地_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 ①依据:人口迁移_空__间__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