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中土压力的计算
基坑支护相关计算

板桩最下跨度剪力Q=LL =1X77.83X1,5=58.37kNM2aM2
(2)第三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12.5+3.0一一
M=()2x53.33=33.60kN•m
c122
1
Q=—x2.75x53.33=73.33kNc2
(3)第二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1 2.5+2.5
M =—()2x32.91=17.14kN • m
1.815x2—4.842x=0
解x=2.67m
入土深度取1.2x=3.2m
则桩长L=H+1.2x=8.5+2.4=10.9m采用标准的12米工字钢。
<3>板桩内力及断面选择
(1)板桩最下跨度L=2x=2X2,67=1.78m
DM33
板桩最下跨度弯矩M=— L。=—X1.52X77.83=14.59kN•m
b122
1
Q=-x2.5x32.91=41.13kNb2
(4)第一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2.5+0,5)2x12.5=2.43kN • m
122
1
Q=—x1.5x12.5=9.37kNa2
根据上述的四项计算,按照第三道支撑选板桩断面:
33.6x104=210cm3
1600
选用2根50#工字钢(横放)攻=142x2=284cm3〉210cm3
①二24。
1、井壁计算:
井壁使用40B钢板桩,设三道工字钢环梁做内支撑(每道支撑采用双层40B工字钢),井底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第四道支撑)。三道支撑的位 置从下至上依次为0.5、2.5、2.5米位置处,底板距离第三道支撑为三米, 满足DN2600的要求。
深基坑工程中的土压力计算与控制

深基坑工程中的土压力计算与控制深基坑工程是指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挖和施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土体的力学性质对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深基坑工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而土压力的计算与控制是保证深基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和工程安全的关键一步。
深基坑工程中,土体的自重、活动土压力、静水压力等因素都会对基坑结构产生巨大的力作用。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必须对土体的压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控制。
土压力计算的原则是以确保基坑结构的安全为前提,通过对土壤压力的估算和分析,确定基坑结构所承受的最大力,并根据这些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土压力控制措施。
土压力计算的基础是对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
不同种类的土体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因此在计算土压力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力学模型。
一般来说,常用的土体力学模型有弹性力学模型、松弛模型和塑性模型等。
其中,弹性力学模型适用于强度较高的土体,而松弛模型和塑性模型适用于强度较低的土体。
通过对土体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合理的土压力计算结果。
在计算土压力时,需要考虑土体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性。
应力分布是指土体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它直接影响着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根据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等方法,可以推断出土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并进而计算出土压力的大小。
而土体的变形特性则是指土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对土压力进行控制。
土压力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即土压力的减小和土体的加固。
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了减小土压力的大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开挖基坑时,可以采用分段开挖的方法,即将基坑的开挖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以减小土压力对基坑结构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合理设置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增加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来减小土压力的大小。
而土体的加固则是通过改变土体的力学特性和结构特点,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11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计算1计算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基坑内外土的自重(包括地下水);2)基坑周边既有和在建建(构)筑物荷载;3)基坑周边施工材料和设备荷载;4)基坑周边道路车辆荷载;5)冻胀、温度变化等产生的作用。
2荷载的确定本基坑开挖深度为-10.0m,基坑南面和东面均为马路,南面最近距离为12m,东面10m,下设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
西侧为居民住宅楼,楼高五层,其最近距离为11 m,北侧为6层实验大楼,最近距离为12.5 m。
故基坑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对基坑的荷载可以不考虑。
施工荷载取20kPa,因此取上部荷载为20kPa。
3地下水对土压力的影响根据《基坑工程手册》有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存在地下水时,作用与围护结构上的侧压力一般按照如下规定计算:(1)对砂土和粉土等无粘性土按照水土分算的原则计算,即作用于围护结构上的侧压力等于土压力和静水压力之和。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压力采用浮重度'γ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ϕ计算;(2)对粘性土宜根据工程经验按水土分算或者水土合算原则进行计算。
水γ和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土合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压力采用饱和重度satϕ计算。
由于本工程的地下水埋深较浅,而场地土质情况复杂,且无稳态渗流,故采用水土合算法和分算法结合的计算方法。
即1.5m以上采用合算法,1.5m以下粉土采用分算法,其余土层仍然采用合算法。
4计算过程1)计算支护结构外侧各土层分界处、水位线分界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1 1.5m以上为杂填土,在水位线以上,采用合算法:P ak =σak K a -2c i Ka K a =tan 2(45。
-2i ϕ)σak =σac +∑∆σk,j其中γ=18.0KN/m 3,c=5.00KPa ,ϕ=10.00。
,h=1.5m ; 则Ka=tan 2(45。
-10。
/2)=0.704,a K =0.839; 0m 处:σak =15KPa ,P ak =10.56KPa ;1.5m 处:σak =15+18.0*1.5=42KPa ,P ak =21.18KPa ;○21.5m 至2m 处为粘性土,采用合算法: P ak =σak K a -2c i Ka K a =tan 2(45。
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计算分析

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计算分析摘要:分析了目前在基坑开挖中广泛应用的水土分算、水土合算计算水土压力的问题,讨论7计算中所用抗剪强度的测定与选择,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认为考虑渗流作用的水土分算法与实际情况更符合。
关键词:水土分算;水土合算;流网法;强度指标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计算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水压力和土压力。
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基坑开挖的深度、场地土体的性质和地下水水位。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基坑场地,墙后土体饱和,存在静水压力,甚至有渗流和超孔隙压力的影响。
经典的极限土压力理论是从砂土发展起来的,对于场地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实际工程,很难给出符合实际的结果,尤其是对于粘性土。
近年来,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计算成为岩土工程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1水土分算水土分算是指在计算土压力时,按有效应力原理将土骨架压力和孔隙水压力(静孔隙水压力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别考虑的一种算法。
在基坑工程中由于土方开挖和基坑降水的影响,很容易在墙前后的土体中形成一个水头差,因此分两种情况来讨论水土分算。
1.1不考虑渗流影响时的水土分算当基坑内外存在水位差时,如果支护结构插入坑底的不透水土层中,且可以确定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不会发生渗流时,可以不考虑渗流的影响。
在没有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土中,不必考虑渗透力的影响,按传统计算的水、土压力值基本和实测值吻合。
1.2考虑稳态渗流影响时的水土分算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由于工程的需要,通常需要进行降水处理,从而造成支护结构两侧水位有差异,形成渗流,当支护结构未插入坑底的不透水土层时,渗流将会通过土体空隙经支护体流向被动侧。
此时,土压力的计算必须考虑渗流的影响。
在基坑支护中考虑稳态渗流的影响计算水压力时,除采用常用计算公式外,还经常采用流网法和直线比例法。
1. 2.1考虑稳态渗流影响的水土分算计算公式(1)式中:一静孔隙水压力或稳定渗流中的水压力;一超静孔隙水压力。
土体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土体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1.主动土压力概念主动土压力是指土体的水平力对基坑边墙或其他结构物产生的压力。
当土体自由状态时,土体之间不存在任何压力,而当土体被限制或受到外部荷载时,土体开始产生压力。
主动土压力的大小与土体的性质、倾斜角度以及土体上方的土层重量等因素有关。
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根据所用土体的性质和土体力学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库伦土压力理论,该理论假设土体的颗粒间相互作用符合库伦摩擦定律。
库伦土压力理论认为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可以表示为:Ka = (1 - sinφ) / (1 + sinφ)Pa=Ka*γ*H^2其中,Ka为土体活动系数,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γ为土体的重度,H为土体的高度。
2.被动土压力概念被动土压力是指土体受到基坑边墙或其他结构物施加的压力。
当土体与结构物接触时,结构物对土体施加的力会使土体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这就是被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物的形状和土体的性质。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也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考虑土体内的摩擦力和土体外的压力之和。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p=Kp*γ*H^2其中,Kp为土体的被动土压力系数,通常取1/3到1/2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只是近似计算,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土体的变形、土体中的水分和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摩擦等因素。
3.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地基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和土木结构等领域。
通过计算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可以评估土体对结构物的稳定性和设计建议。
在应用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土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土体的重度、内摩擦角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考虑土体的变形和水分对土压力的影响。
-结合其他工程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

基坑⽀护结构的计算第⼆部分基坑⽀护结构的计算⽀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影响因素众多,不少⾼层建筑的⽀护结构费⽤已超过⼯程桩基的费⽤。
为此,对待⽀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均应采取极慎重的态度,在保证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和便于施⼯。
⼀、⽀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护结构承受的荷载⼀般包括–⼟压⼒–⽔压⼒–墙后地⾯荷载引起的附加荷载。
1 ⼟压⼒⑴主动⼟压⼒:若挡墙在墙后⼟压⼒作⽤下向前位移时随位移增⼤,墙后⼟压⼒渐减⼩。
当位移达某⼀数值时,⼟体内出现滑裂⾯,墙后⼟达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压⼒称为主动⼟压⼒,以Ea表⽰。
⑵静⽌⼟压⼒:若挡墙在⼟压⼒作⽤下墙本⾝不发⽣变形和任何位移(移动或滑动),墙后填⼟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则此时作⽤在挡墙上的⼟压⼒成为静⽌⼟压⼒。
以E0表⽰。
(3)被动⼟压⼒:若挡墙在外⼒作⽤下墙向墙背向移动,随位移增⼤,墙所受⼟的反作⽤⼒渐增⼤,当位移达⼀定数值时,⼟体内出现滑裂⾯,墙后⼟处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压⼒称为被动⼟压⼒,以Ep表⽰。
主动⼟压⼒计算主动⼟压⼒强度⽆粘性⼟粘性⼟⼟压⼒分布对于粘性⼟按计算公式计算时,主动⼟压⼒在⼟层顶部(H=0处)为负值,即表明出现拉⼒区,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的。
只计算临界⾼度以下的主动⼟压⼒。
⼟压⼒分布可计算此种情况下的临界⾼度Zc,进⽽计算临界⾼度以下的主动⼟压⼒。
被动⼟压⼒计算被动⼟压⼒强度⽆粘性⼟粘性⼟计算⼟压⼒时应注意不同深度处⼟的内聚⼒C不是⼀个常数,它与⼟的上覆荷重有关,⼀般随深度的加⼤⽽增⼤,对于暴露时间长的基坑,⼟的内聚⼒可由于⼟体含⽔量的变化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减⼩甚⾄消失。
、C 值是计算侧向⼟压⼒的主要参数,但在⼯程桩打设前后的、C值是不同的。
在粘性⼟中打设⼯程桩时,产⽣挤⼟现象,孔隙⽔压⼒急剧升⾼,对、C值产⽣影响。
另外,降低地下⽔位也会使、C值产⽣变化。
⽔压⼒作⽤于⽀护结构上的⽔压⼒⼀般按静⽔压⼒考虑。
有稳态渗流时按三⾓形分布计算。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计算书

基坑工程计算书(复核\15米)1.内力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 2(45°-ϕi/2)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an 2(45°+ϕi/2)计算时,不考虑支护桩体与土体的摩擦作用,且不对主、被动土压力系数进行调整,仅作为安全储备处理。
计算所得土压力系数表如表2-1所示:表1-1主动土压力计算:由于分层土体前三层性能相差不大,ϕ、C 值取各层土的,按其厚度加权平均。
1) 现分三层土○1、○2、○3计算 ○1号土层为原土层1、2、3层土;1 1.30.8 1.711.511 1.511.60.8 1.7 1.5ϕ⨯+⨯+⨯==++ 130.88 1.711 1.58.13()0.8 1.7 1.5c kPa ⨯+⨯+⨯==++ ○2土层为原4号层土019.1ϕ=,241.3()c kPa =○3土层为原5号层土028ϕ=,25()c kPa =02111.6tan (45)0.6652ka =-= 020219.1tan (45)0.5072ka =-=02328tan (45)0.3612ka =-= 020111.6tan (45) 1.502kp =+=02219.1tan (45) 1.972kp =+= 020328tan (45) 2.782kp =+=○1号土层顶部1200.66528.130.04()a k e kPa =⨯-⨯=○1号土层底部()11180.8 1.7 1.520247.92()a d e ka c kPa =⨯+++-=⎡⎤⎣⎦○2土层顶部()22180.8 1.7 1.520212.17()a e ka c kPa =⨯+++-=-⎡⎤⎣⎦○2土层水位处()221842019227.1()a s e ka c kPa =⨯++⨯-=○2土层底部()()()222184201922 6.46 6.467.1 1.9729.07()a d w e ka c ka kPa γ=⨯++⨯----⎡⎤⎣⎦=+=○3土层顶部()3318420192190.420.40.40.36146.12()a e ka c kPa =⨯++⨯+⨯-⨯⨯=○3土层基坑底部()3318420192190.4 1.6518248.43()a j e ka c kPa =⨯++⨯+⨯+⨯-=被动土压力计算基坑顶部22516.67()p e c kPa ==⨯=支护桩底部32 6.9518 2.7825364.65()pd p e h kp c kPa γ=+=⨯⨯+⨯='3218 2.26 2.7825129.76()pd p e h kp c kPa γ=+=⨯⨯+⨯=设定弯矩零点以上各土层压力合力及作用点距离的计算18.31ha m = 214117.643ha m=⨯+= 32 1.26 4.31 5.153ha m =⨯+= 41 1.1415 6.4 4.69 4.293ha m =⨯+--= 51 1.65 2.26 3.0852ha m=⨯+= 61 1.65 2.26 2.813ha m =⨯+= 71 2.26 1.132ha m=⨯=814.69 2.3452ha m=⨯= 12 2.26 1.513hp m =⨯= 21 2.26 1.132hp m =⨯= 32 4.69 3.133hp m=⨯=414.69 2.342hp m=⨯= 10.0440.16(/)a E kN m =⨯= 2447.92/295.84(/)a E kN m =⨯= 3 1.2612.17/27.67(/)a E kN m =-⨯=- 4 1.148.92/2 5.08(/)a E kN m =⨯= 5 1.6546.1276.1(/)a E kN m =⨯= 6 1.65 2.31/2 1.91(/)a E kN m =⨯= 748.43 2.26/254.73(/)a E kN m =⨯= 848.43 4.69/2113.57(/)a E kN m =⨯=()1129.7616.67 2.26/2127.79(/)p E kN m =-⨯= 216.67 2.2637.67(/)p E kN m =⨯=()3 4.69364.65129.76550.82(/)2p E kN m =-⨯=4129.76 4.69608.57(/)p E kN m =⨯=本工程设计按施工顺序开挖时:1) 第一层支护开挖至第二层支护标高时: 通过计算得右图按11a k p ke e =计算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设定弯矩零点位置至坑底面的距离0.65c h m=111a ac p pcc T ch E h E T h h -=+∑∑解得:146.13/c T kN m=所以设计值:'111.25 1.2546.13/57.7/c c T T kN m kN m==⨯=2) 开挖至设计基坑标高时:按11a k p ke e =计算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设定弯矩零点位置至坑底面的距离1.60c h m=112a ac p pcc T ch E h E T h h -=+∑∑解得:2104.54/c T kN m=所以设计值:'221.25 1.25104.54/130.68/c c T T kN m kN m==⨯=2、整体稳定验算整体稳定采用瑞典分条法计算:1)按比例绘出该支护结构截面图,如图所示,垂直界面方向取1m 计算。
基坑土压力计算方法(附带公式计算方法)

基坑土压力计算方法(附带公式计算方法)概述土压力是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荷载、土压力的计算步棋是基坑工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土压力计算假说理论主要有朗肯理论和库伦理论,称为古典土压力理论。
它们都是按极限平衡条件导出的。
奇数库伦理论假设土的黏聚力为零,其优点是考虑了栅栏与好处十体间的摩擦力作用,并能考虑地面及墙壁为倾斜面墙面的情况;其缺点是对于黏性要木必须采用等代摩擦角,即取黏聚力c=0而相应增大土的内所摩擦角φ值,对于层状土尚要简化等代为均质土才能计算。
此外,当有地下水,特别是有渗流梯度时,库伦理论是不适用的。
而朗肯理论则不论砂土或者黏性土,均质土或层状土均可适用于,也适用于有地下水及渗流负面效应的情况。
它假设发射塔为水平,墙面为竖直,基本符合基坑工程情况。
因此,公司目前通常采用朗肯理论计算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土压力。
土压力应根据不同类型泥岩土层、排水条件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计算。
(1)对淤泥、淤泥质土,应采用土的重度不排水试验强度主要指标和饱和固结按水土合算计算土压力;(2)对砂土,应改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和土的有效重度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3)对粉性土、黏性土等,宜采用有效强度指标和土的有效重度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
有工程经验时,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总应力强度指标按水土合算原则计算土压力。
3.1.2水土压力合算不考虑地下水示范作用时,按朗肯土双重压力理论,由式(3-1a)计算主动土财务压力和式(3-1b)计算被动土压力。
3.1.5附加荷载引起的附加侧压力在实际工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基坑开挖附近有相邻建筑浅条件基础的情况,需要考虑邻近基底荷载的影响。
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很难避免在基坑边出现临时荷载,比如各种建筑材料、施工器具、施工机械、车辆、人员等。
因此,需要需要考虑附加荷载引起的附加侧压力。
附加侧压力一般采用简化的算法近似计算。
最常用的荷载亦布或局部均布的荷载作用。
对均布和局部均布荷载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可按图3-3所示的方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工程中土压力的计算
[摘要]本文针对基坑支护工程中土压力的计算进行了理论探讨,对经典的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水土合算”与“水土分算”进行了分析。
对给出了工程设计计算中主动土压力区和被动土压力区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土压力;地下水的影响;抗剪强度指标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138-02
基坑支护工程中,主要的荷载为作用于维护结构上的侧向压力,包括土压力和水压力。
工程中侧向荷载的确定一般是依据经典的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但是经典的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土压力与工程实际中得到的数据是有差别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0.经典的土压力理论
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现代随着建设规模的发展和扩大,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土压力的性质和土压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一些文献中,人们发表了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土压力不符合,有的人甚至怀疑经典的土压力理论。
实际上经典的土压力理论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工程中的工况与经典的土压力理论的假设相去甚远,因此我们需要对经典理论的假设条件有个再认识的过程。
1.1 经典的土压力理论给出的是极限值
应用经典的土压力理论进行支护工程的侧压力计算时,得到的是土压力的极限值,即达到主动极限状态或被动极限状态时的接触压力,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应对此值除以一个合理的安全系数。
当维护结构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不可能出现这种极限状态,接触压力不是极限值,此时测得的变形、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等数值一般不能与经典理论的计算结果相比较。
基坑开挖时作用在维护结构墙面上的是静止土压力,此时土体处于完全弹性状态,基坑开挖后土体处于塑性局部发展的过程中,墙后和墙前的土压力都没有达到极限状态。
1.2.经典的土压力理论只能计算刚性接触面上的土压力
经典土压力理论没有考虑挡墙土身的变形,挡墙是绝对刚性的,只考虑挡墙的平动或转动等刚性位移。
实际基坑支护工程中,排桩式和地下连续墙等板式维护结构都是柔性的,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在支撑或锚秆的作用下,维护结构的变形非常复杂,目前尚没有解析的方法计算柔性挡墙与土体的接触压力。
因此实际土压力的分布与经典理论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距。
1.3 经典的土压力理论是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假设的
经典土压力理论是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得到的,没有考虑到末端的影响。
实际工程中挡墙总是有限长的,在长边方向的中部比较接近于平面应变条件,但在基坑的转角处与平面应变条件相差较远,存在末端效应。
末端效应对维护结构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1)由于末端土体的制约作用,使实际土压力小于按平面问题计算的结果,这是对维护结构有利的;(2)基坑端部的纵向土压力与横向土压力的共同作用结果,不利于维护结构的稳定,可能会造成工程隐患。
2.0.土压力计算中地下水的影响
土压力计算过程中地下水对基坑维护结构的侧向荷载影响较大,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水土合算(按有效应力原理)与水土分算(按总应力法),现论述如下:
1.按有效原理计算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计算正常固结粘性土的土压力时,应分别计算土的骨架和孔隙水引起的压力,即水土分算,计算公式如下:(1)
(2)
式中----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土的有效重度;
----水的重度;
----有效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有效的被动土压力系数,
-----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2.按总应力法
在总应力计算法中,土的强度指标采用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成果,
计算中不涉及静水压力问题,为了与有效应力法进行比较,忽略固结不排水剪粘聚力的影响,则水土分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3)
(4)
在实际工程实际中,习惯采用如下水土合算计算公式:
(5)
(6)
式中为饱和重度,。
将其代入上式得:
(7)
(8)
通过公式推导,比较(3)、(7)式,发现水土合算法中将水压力也乘以一个土压力系数,在砂土中,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粘性土,比较复杂,假设土中水是全部自由的,水压力进行折减也是不合理的;如果粘性土中水不全部是自由的,进行一定折减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从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来分析,水土合算是不合理的。
工程实际中为了避免估算孔隙水压力的强度,将水和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必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机理,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经验成分的分析方法。
如果考虑到粘性土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指标存在粘聚力,情况更加复杂。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采用水土分算时,往往采用简化的方法,即采用有效重度,强度指标采用总应力指标,这种算法物理概念不明确,
但是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难于给出土的有效指标,这种算法也是勉强可以的。
总应力法内摩擦角虽然小于有效内摩擦角,但是粘聚力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其结果是相当的。
3.0.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3.1 主动土压力
关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国内各规范大多采用朗肯理论计算,在考虑到土中水对侧向压力的作用时,对于砂土或粉土大多采用水土分算的原则,对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的原则。
3.2 被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国内各规范对与考虑土中水作用的计算方法和抗剪强度指标的规定与主动土压力相同。
但是考虑到主动极限状态与被动极限状态的发挥所需的位移不同,在主动土压力达到极限状态时,被动土压力远远未达到极限状态,因此不可能充分发挥被动土压力,因此需要对被动土压力进行经验调整,乘以一个小于1的调整系数,作为动用土压力。
4.0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
4.1 主动区强度指标的选取
基坑开挖后,墙前土被挖除,如果维护结构无位移产生,则应力状态不变,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是静止土压力。
但是一般情况维护墙总会产生向坑内的位移,在此条件下,认为保持不变,而逐渐降低,直至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的降低过程实际上就是剪应力增长的过程,对于一般基坑开挖工期较短,对于粘性土,剪应力引
起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即来不及固结。
这种应力路线和直剪仪固结快剪试验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为实验过程中也是让土样在侧限条件下固结,而在剪切时是接近于不排水的。
因此在计算主动区由于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时,采用固结快剪实验或固结不排水剪的实验指标是合理的
固结不排水剪的指标可以用总应力法强度指标、表示,也可以用有效强度指标、表示。
在计算土压力时也有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之分,应注意强度指标与选用的计算方法想匹配。
计算主动区由地面临时荷载而产生的土压力时,墙后的粘性土来不及固结,此时计算时应采用不排水剪或快剪强度指标。
对于砂性土,由于排水固结较快,可以采用慢剪指标或用固结不排水剪经孔隙水压力修正后的、来计算土压力。
4.2 被动区强度指标的选取
墙前被动区土的强度指标一般采用固结快剪或固结不排水剪强
度指标,当采用水土分算计算有效被动土压力时,也要采用有效强度指标,但是目前工程设计中仍然采用固结快剪指标,这是不合理的。
基坑开挖后,墙前被动区土的应力路线与应力历史不同于墙后的主动区。
开挖后,坑底下土体,因上覆压力减小,处于超固结状态,此时土的强度高于正常固结的强度,忽略这种作用时,计算的被动土压力偏小,偏于保守。
超固结作用对无粘性土影响不大,因此当墙前被动区为砂土时,
仍然采用有效内摩擦角。
结束语
本文针对经典土压力理论在基坑支护设计应用中易出现的混淆问题进行了探讨。
沈阳地区中大部分为砂土层,在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中应采用水土分算的方法,同时应选取合适的抗剪强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