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浓度-Word整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 引言1.1 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该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推断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或结构。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该方法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并探讨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通过对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我们将深入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并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分光光度法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1.2 背景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者进行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实验室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性质的重要信息,如浓度、溶解度、稳定性等。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指南。
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推断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 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物质浓度方面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

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实验
实验2 鉴定和识别有机化合 物中的电子跃迁类型
实验3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 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
指导老师:马少妹
实验4 三氯苯酚存在时苯 酚含量的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
实验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测定双组分混合物
2020/9/30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写法
1.每个实验于下个实验之前交,每人交一份。报告要书写整齐清楚。 2.报告不可剽窃或抄袭他人之作,更不可造假数据。 3.报告以A4大小纸张撰写,格式如下: 封面 : 记载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日期及报告人姓名。 內容 : 按“前言→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結果→ 讨论→结语→参考文献→ 附录”等。 (I)在“前言”(或“绪论”)部份,扼要敘述实验目的,所使用之仪器的特 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论背景等,并用几句话归纳所作的实验项目及所 获得的结果。
2020/9/30
(6)气态苯和溶液中苯的吸收曲线有何个同?为什么? (7)助色团—NH2将如何影响苯胺?质子化作用后,产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文宽等编,《仪器分析实验》)
2020/9/30
实验3 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 2.实验目的 掌握在紫外区中同时测定—个双组分体系[抗坏血酸(维生素C) 和α-生育酚(维生索E)的实验方法。 2.仪器和试剂 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石英比色皿2只,容量瓶移和 液管若干。抗坏血酸(AR):0.0132g/L在无水乙醇中(7.50 ×l0-5mol/L);α-生育酚(维生素E):0.0488g/L在无水乙醇中; 无水乙醇;未知溶液:在无水乙醇中含有抗杯血酸和α-生育酚 溶液。
2020/9/30
为292nm),以吸光度对浓度作图。
(2)计算抗坏血酸和α-生育酚在最大吸收波长(246nm和 292nm)时的摩尔吸光系数:即标准曲线图的斜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曲线绘制Word版

一、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可见或紫外分光光度法都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测定标准溶液(浓度已知的溶液)和未知液(浓度待测定的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由于所用吸收池的厚度是一样的。
也可以先测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然后测定出未知液的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到其相对应的浓度。
含量测定时所用波长通常要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⑴灵敏度大,物质在含量上的稍许变化将引起较大的吸光度差异;⑵可以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
二、用紫外光谱鉴定化合物使用分光光度计可以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方法是用各种波长不同的单色光分别通过某一浓度的溶液,测定此溶液对每一种单色光的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座标,以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此曲线即吸收光谱曲线。
各种物质有它自己一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因此用吸收光谱曲线图可以进行物质种类的鉴定。
当一种未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某一已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开关一样时,则很可能它们是同一物质。
一定物质在不同浓度时,其吸收光谱曲线中,峰值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即吸收高峰和低峰的波长是一定不变的。
紫外线吸收是由不饱和的结构造成的,含有双键的化合物表现出吸收峰。
紫外吸收光谱比较简单,同一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应完全一致,但具有相同吸收光谱的化合物其结构不一定相同。
除了特殊情况外,单独依靠紫外吸收光谱决定一个未知物结构,必须与其它方法配合。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主要用于已知物质的定量分析和纯度分析。
选几个体积梯度,然后稀释成相同的体积,得到了不同浓度C的几个标准溶液样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得相应的吸光度A1、A2、A3……,然后要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当然有时候根据实际需要,也会有小小的变动。
配制标准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并且利用线性拟合得到回归方程,直接利用Origin的线性拟合功能得到的方程往往截距不等于零,即方程的形式为y=A+Bx。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和确定其结构。
该方法基于样品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来分析样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该定律指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当样品溶液中存在吸收分子时,这些分子会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并且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的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在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需要使用一台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的仪器,它通常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检测器等组成部分。
通过调节单色器选择不同波长的光,可以确定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
在进行测定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样品溶液,并将其置于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然后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样品吸光度的数值。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可以通过吸光度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照,计算出样品中溶质的浓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由于样品吸收的光线范围有限,对于有色物质或者浓度较低的溶液可能无法准确测量。
溶液的浓度过高或者存在着干扰物质时,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研究人员通常会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如色谱、质谱等技术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测定时也需要注意样品准备、仪器校准、操作规范等细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通过合理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各种样品的分析和检测,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由图可见ΔT =1%, T 在20%~ 65%之间时, 浓度相对误差较小, 此为 最佳读数范围。
所以要求选择适宜的吸光度范围 (0.2-0.7), 以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 小。
2024/10/5
措施: (a)控制溶液的浓度;(b) 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
2024/10/5
2
溶液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当一束太阳光照射某一溶液时, 太阳光中某一颜色的光 被吸收, 其互补色光透过溶液, 刺激人的眼睛, 使人感觉到它 的颜色。
实例:
1)高锰酸钾吸收绿光显紫 红色;
2)重铬酸钾吸收蓝光显黄 色;
3)邻菲罗啉铁溶液吸收蓝 绿光显红色。
2024/10/5
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如国产710型,730型); 3.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如国产WFZ800-5型)
2024/10/5
2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的使用
2024/10/5
21
2024/10/5
22
721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
➢ 1.预热仪器。为使测定稳定, 将电源开关打开, 使仪器预热20min, 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 不要连续光照。预热仪器和不测定时应将比 色皿暗箱盖打开, 使光路切断。
ε: 摩尔吸收系数,单位L·mol -1·cm-1。(讲解78页 例题)
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
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ε > 105: 超高灵敏;
ε = (6~10)×104 : 高灵敏;
ε < 2×104
: 不灵敏。
2024/10/5
10
吸光度的加和性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1. 浓度 0.0750mol/L Co(NO3)2溶液在 550nm 处的吸光度为 0.380。
在同一比色皿,相同波长下测得另一 Co(NO3)2溶液的吸光度为 0.260,试求该溶液的浓度。
答:A1 = εbc1 A2 = εbc2A2/A1 = c2/c1c2= (A2/A1)⋅c1 = (0.260/0.380)×0.0750 = 0.0513 mol/L2. 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80nm,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 1.0×10-5mol/L溶液时,透射比为 50%(用 2cm 吸收池),求该化合物在 280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
答:A = εbc , 而A = -lg Tε= -lg T/bc = -lg0.50/(1.0×10-5×2 )= 1.5×1043. 苯胺的λmax=280nm时, 其摩尔吸收系数ε=1430, 若采用1.0cm吸收池, 要制备透射比为30%的苯胺水溶液100mL需要多少克苯胺? [M(苯胺)为93]答:-lg(I/I0)=εbc已知b=1.0cm, ε=1430-lg(I/I0)=-lg0.30=0.52∴c=-lg(I/I0)/εb=0.52/(1430×1.0)=3.6×10-4mol/L故 93×3.6×10-4×100/1000=0.0034(g)即制备100mL溶液需要0.0034g苯胺。
4. 据报道, Pd与4,4'-双( 二甲基氨基 )硫代二苯甲酮的配合反应是测定Pd的最灵敏显色反应之一, 其摩尔吸收系数高达2.12×105L/(moL·cm)。
假定最小可测吸光度为0.001, 所用吸收池的光程为10cm, 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d的最低可能浓度是多少? 如果吸收池的容积为10mL,可以测定的最小质量Pd量是多少? [A r(Pd)为106.4]答:A=εbcc=A/bε=0.001/(10×2.12×105)=4.72×10-10mol/L106.4×4.72×10-10×10/1000=5.02×10-10g=0.502ng5. 0.500g钢样溶解后, 以Ag+作催化剂, 用过硫酸铵将试样中的Mn氧化成高锰酸根, 然后将试样稀释至250.0mL, 于540nm处, 用1.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39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紫外光区特定波长内的吸收度,被测物质或杂质的定性和定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190-900nm近紫外区(氘灯)200-400nm 可见光区(碘钨灯)400-850nm定量分析:①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②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算出被测物或杂质的含量双光束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误差±0.5nm一、样品测定:⑴吸收系数测定:①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供试液②在规定的波长测定其吸收度③计算吸收系数,应符合规定范围⑵鉴别与检查: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的该药品项下规定测定供试品在有关波长处的最大或最小吸收,或最大吸收峰值或最大或最小吸收的比值,应符合规定⑶含量测定:①对照品比较法㈠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配制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注:对照品中所测成分的量应在供试品中所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0)%以内㈡用同一溶剂,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吸收度②吸收系数法㈠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㈡在规定波长(±1nm)处测定其吸收度㈢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的该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给出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具体过程对照品比较法①调节波长测吸光度(吸光度最大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②A样品的吸光度:A对照品的吸光度= C样品:C对照品(C为浓度,mg/ml)C样品=A样品的吸光度×C对照品/A对照品的吸光度C样品×A对照品的吸光度= A样品的吸光度×C对照品P﹪(所含物质占标示量的百分比)= C供试品-稀释后的对照品×A对照品的吸光度/ A 样品的吸光度×C对照品×供试品的标示含量例1奥硝唑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⑴对照品①取0.0113g奥硝唑溶于1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②从容量瓶中取出5ml③再用蒸馏水稀释至50 ml在319nm处测得对照品A(吸光度)=0.465⑵供试品①取5ml供试品于100l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②从容量瓶中取出5ml③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319nm处供试品A1=0.413 供试品A2=0.417⑶①P﹪(所含物质占标示量的百分比)=0.413供试品的吸光度ⅹ(0.0113g/100ml)对照品浓度ⅹ(5/50) / 0.465对照品的吸光度ⅹ(5ml/100ml) ⅹ(1/25ml)ⅹ0.5g﹪ml标示含量供试品浓度ⅹ 100﹪=100.36﹪注:0.5﹪(供试品的标示含量)表示100ml 0.5g②P﹪= P1﹪+ P2﹪ /2。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 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 )或可见光区(400~850nm )产生吸收。
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
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ogT1=ECL 式中 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E 为吸收系数;C 为溶液浓度;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ml ),光路长度(L )为lcm ,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11cm E 表示。
如溶液的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l/L ),光路长度为lcm 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
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O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Objective)
1.初步熟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3.学会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未知物的浓度分析。
二、基本原理(Principle)
亚甲基蓝溶液在665nm下有最大光度吸收值,利用此性质绘制亚甲基蓝的吸收曲线,并测定未知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
三、仪器与试剂(Equipment and Reagents)
1.仪器: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Spectrumlab 22 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吸收池。
2.试剂:亚甲基蓝溶液(25ppm)、亚甲基蓝溶液(未知浓度)
四.实验步骤(Procedure)
1.打开样品室的仓盖(预热20min),调节好测定波长。
2.利用亚甲基蓝标准液(25ppm)配制亚甲基蓝溶液(1ppm)、亚甲基蓝标准液(2ppm) 亚甲基蓝标准液(3ppm)、亚甲基蓝标准液(4ppm)、亚甲基蓝标准液(5ppm)。
3.关上样品室仓盖,按100%键至显示器显示100按再打开样品室仓盖0键归零,. 4.将空白比色皿放入样品池一号位,再依次放入装有不同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比色皿,盖好样品室仓盖进行测量,先测出亚甲基蓝标准液的吸光度,再测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吸光度。
5.绘制出亚甲基蓝标准液的吸光度——浓度吸收曲线,再利用吸光度——浓度吸收曲线与测得的测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吸光度算出亚甲基蓝未知液的浓度度。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Data and Calculations)
亚甲基蓝标准液浓度—吸光度表
由图可得该曲线线性拟合的线性函数为:A=
实验测得未知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A x= ,根据上述线性函数可计算的该溶液浓度为C x= ppm
六、误差分析
1、配制得到的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与实验要求的浓度有一定的偏差,导致了
实验结果的误差;
2、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
因此,当作溶剂使用时,它们的使用范围均不能小于截止使用波长。
七、实验总结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配制溶液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来进行以减小实验误差,尊重实验结果,认真分析误差。
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 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光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
3、当吸光度和浓度关系不呈良好线性时,应取数份梯度量的对照品溶液,用溶剂补充至同一体积,显色后测定各份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以吸光度与相应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供试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其相应的浓度,并
求出其含量。
4、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