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功能指标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人体正常的生理指标是指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各项生理指标的正常范围。
这些指标是反映人体各个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健康和早期发现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正常生理指标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体温人体正常体温大约在36.5摄氏度到37.5摄氏度之间。
体温是代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是通过腋下测量得到的。
如果体温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明体内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
过高的体温可能是发热的表现,过低的体温可能是身体虚弱或代谢缓慢的信号。
二、心率人体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运动、精神紧张、饮食以及体温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心率产生影响。
当心率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吸气和呼气的次数,是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呼吸频率可以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如果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可能与肺部疾病、心脏问题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关。
四、血压人体正常血压通常是收缩压在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90毫米汞柱。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压偏高可能意味着高血压的存在,而血压偏低可能表明循环系统有问题。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常见的有手动血压计和自动电子血压计。
五、血液指标正常的血液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获取,可以提供关于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的信息。
对于这些指标的评估需要参考个体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
总结: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对于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早期发现起着重要作用。
除上述提到的几个关键指标外,还有很多其他生理指标也需要人们关注。
四大生理指标

四大生理指标生理指标是人体状况的重要反映。
常见的有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等四大指标。
这四大指标不仅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在运动训练、健康评估和生活中也有其重要作用。
一、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范围内。
心率反应迅速,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身体活动的代谢水平。
能够通过心率判断运动强度,心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心率过高会加重心脏负担,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心率过低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问题。
二、呼吸呼吸是指人体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般在12-20次/分钟。
呼吸可以反映人体代谢和循环功能的状态,以及疾病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等。
呼吸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例如,呼吸过快会使体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引起头晕、心慌等症状;呼吸过慢则会导致缺氧。
三、血压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施加在动脉内壁上的压力。
正常人的血压一般在90-139/60-89毫米汞柱(mmHg)范围内。
血压反映了心脏、血管、肾脏等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压过高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血压过低则可能会导致头晕、晕厥等症状。
四、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温度。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1-37.2℃范围内。
体温是反映身体代谢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疾病、药物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身体适应状况等。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不适或疾病。
例如,体温过高常常伴随发热等反应,体温过低则可能导致代谢减缓、呼吸困难等问题。
在锻炼过程中,四大生理指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者可以通过监测各项指标,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达到安全、有效的运动效果。
例如,运动前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运动时可以监测呼吸,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运动后可以监测血压和体温,及时进行恢复训练。
总之,四大生理指标是人体状况的重要反映,能够衡量人体代谢、循环、呼吸和温度等方面的状态。
在运动、健康评估和生活中也有其重要作用。
反映人体生理机能的指标

反映人体生理机能的指标1.生命体征指标:1)体温(Body Temperature):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36.5-37.5℃,用于评估机体的基本代谢状态和是否存在发热等异常。
2)脉搏(Pulse Rate/Heart Rate):成年人安静状态下一般为60-100次/分钟,可反映心脏功能及身体应激反应情况。
3)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成人平静时约12-20次/分钟,变化可以提示呼吸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存在。
4)血压(Blood Pressure):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2.血液学指标:1)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反映血液携氧能力,也是贫血诊断的重要依据。
2)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作为免疫系统活动的间接标志物,与感染、炎症、肿瘤等疾病相关。
3)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有关。
3.生化指标:1)血糖(Blood Glucose):反映体内糖代谢状况,对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2)血脂(Blood Lipids):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病风险。
3)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与肌酐(Creatinine):用来评估肾脏功能。
4.内分泌指标:1)甲状腺激素(TSH、T3、T4):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2)糖皮质激素(Cortisol):反映肾上腺功能。
3)性激素(如睾酮、雌二醇):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5.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通过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和结构来评价心脏功能。
6.肺功能测试(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FTs):测定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等参数以评估呼吸道和肺部疾病。
生理功能指标名词解释

生理功能指标名词解释生理功能指标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在诊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人体的生理功能指标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测定,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X光、计算机断层扫描等等。
这些指标包括了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进食、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指标,是医学领域中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理功能指标及其解释。
1. 血压指标血压是心脏泵血所产生的压力,通常被用来评估心血管健康。
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管内的最高压力,通常在120-140毫米汞柱之间。
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管内的最低压力,通常在70-90毫米汞柱之间。
2. 身高体重指标身高体重指标是测量人体生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身高和体重指标可以用来计算体重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正常的BMI指数在18.5-24.9之间。
3. 血糖指标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其对于评估糖尿病和其他代谢异常非常重要。
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正常的空腹血糖指标应该在3.9-6.0毫摩尔/升之间,而餐后血糖应该在7.8毫摩尔/升以下。
4. 血脂指标血脂指标是指人体内脂肪代谢的相关指标,其中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数值。
正常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在5.2毫摩尔/升以下,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该在1.0毫摩尔/升以上。
5.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和代谢的重要指标,其中包括了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数值。
正常的肝功能指标应该在正常范围之内。
6.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是衡量肾脏健康和代谢的关键指标,包括血肌酐、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等数值。
正常的肾功能指标应该在正常范围之内。
7. 呼吸功能指标呼吸功能指标是评估肺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肺活量和呼气流速等。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次最大呼气后吸入的最大空气量。
基本生理指标测量

基本生理指标测量1.体温测量: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指示器。
测量体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口腔测温、腋窝测温和直肠测温。
其中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红外线体温计,将测温器放置在舌下,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体温。
2.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和全身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测量血压时,常用的方法是用血压计和听诊器。
测量时,将血压计的袖带绕在被测者的上臂上,充气使袖带膨胀,然后逐渐放气,听诊器贴在被测者的动脉点上,当听到心音的时候,记录下此时的血压。
3.心率测量:心率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频率,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测量心率的方法主要有手动计算心跳数和使用心率监测仪。
手动计算的方法是在静息状态下,感受到心脏的搏动,用计时器记录30秒内的心跳数,并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
使用心率监测仪时,将传感器带在胸前或手腕上,设备会自动记录心跳数。
4.呼吸频率测量: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反映了呼吸系统的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来计算呼吸频率,也可以使用呼吸监测仪来自动测量。
在静息状态下,计算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并记录下数值。
5.体重测量:体重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体重秤来测量体重,将被测者放置在秤上,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即可。
在测量体重时,应注意测量的时间和基准(比如空腹、同一时间、同一秤等)。
6.身高测量:身高是称量身体的垂直尺寸,对于评估人体生长和发育状态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身高尺或墙上的垂直标尺来测量。
站直并贴近测量仪器,使肩胛骨、头部、臀部和脚跟紧贴测量仪器,读取身高尺上与顶部垂直线对齐的数值。
除了上述基本的生理指标测量,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脑电图等。
这些指标一般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来进行测量和解读。
通过定期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保障人体健康。
植物各项生理指标

植物各项生理指标植物的生理指标是指用来反映植物健康状态和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指标来评估植物的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下面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植物生理指标: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对阳光能量的利用过程,可以通过测量光合速率来评估植物的自养能力。
光合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速率仪或测量叶片的气体交换来进行测定。
2.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叶片的气孔释放水分和二氧化碳,并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蒸腾速率可以通过测量蒸腾速率仪或水分损失来进行评估,反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胁迫适应能力。
3.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是植物中主要的光合色素,可以通过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来评估光能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活性。
叶绿素含量可以通过叶绿素仪或酸碱提取法进行测定。
4.叶片氮含量: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关键元素,叶片的氮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养分状况和营养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测量叶片的氮含量来评估植物的营养状态和生长潜力。
5.相对水分含量:相对水分含量是指植物叶片组织中的水分含量与完全脱水状态下的干重之比,可以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利用能力和胁迫适应能力。
可以通过测量叶片的相对水分含量来评估植物的水分状况和干旱耐受性。
6.温度响应曲线:温度响应曲线是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来研究植物对温度的响应,可以评估植物的热耐性、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发育过程。
7.水势:水势是指植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之间的水分差异,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叶片水势来评估植物的水分利用能力和胁迫适应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还有许多其他的植物生理指标,如叶片气孔导度、叶片蛋白含量、叶片潜热释放率等,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环境适应能力。
综合应用这些生理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机理和生态功能,并为植物育种、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参数.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太有用了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血液总血量: 65--90ml/kg,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血浆:1.024--1.029渗透(量压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女(3.5--5.0×10^12/L(3.5--5.5×10^6/ul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5--0.7(50--70%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淋巴细胞:0.2--0.4(20--40%单核细胞:0.01--0.08(1--8%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凝血酶时间: 13--17sec复钙时间: 1.5--3min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
生理功能评估

生理功能评估生理功能评估是一种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手段对人体生理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估的方法,旨在了解个体生理功能的健康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生理功能评估可以帮助医生、运动科学家、康复治疗师等了解患者或受测者生理功能的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或个体化的运动训练计划。
一、生理功能评估方法1. 体格测量:通过测量身高、体重、骨骼肌肉比例等参数,评估个体的体型、身体成分以及基础代谢率等指标。
2. 呼吸功能评估:包括肺活量、肺功能测试、肌肉无氧阈值等指标,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3. 心血管功能评估:通过测量血压、心率、血液成分等指标,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4. 神经功能评估:包括神经肌肉状况测试、反应速度测试等指标,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5. 骨骼功能评估:包括骨密度测量、骨骼肌力测试等指标,评估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6. 肌肉功能评估:通过力量测试、耐力测试等指标,评估肌肉的功能状况。
7. 柔韧性评估:通过柔韧性测试评估关节活动度及软组织柔韧性。
二、生理功能评估的应用1. 健康风险评估:生理功能评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生理功能的状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
通过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2. 运动康复评估:生理功能评估对于康复治疗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状况,康复治疗师可以确定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3. 运动训练评估:运动科学家可以利用生理功能评估的结果,为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通过了解个体的生理功能及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柔韧性训练等计划,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4. 健康评估与干预:生理功能评估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的生理功能评估,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实现健康干预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专题一
•一、幼儿生理发展评价范畴
•(一)幼儿生理发展评价范畴 •(二)幼儿生理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幼儿生理发展的意义
(一)幼儿生理发展评价范畴
1 、生长发育指标
形态指标(水平、健康):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
功能指标(生理功能):脉搏、血压、握力、肺活量等。
(2)小肌肉动作发展关键期:
2、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首尾律:孩子最先学会抬头、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 坐和爬,之后才学会直立、行走、跑跳等动作。 ★近远律:孩子最早发展身体中部的动作,如头和躯干的 动作,然后才是双臂和腿部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 动作。 ★粗细律:孩子先学会运动幅度较大的动作,如全身舞动, 腿和手臂的大肌肉动作,然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精细动 作,如拍球、使用剪刀、一笔一画地写字等 在4~6 岁之间年龄是影响动作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 长,其动作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3、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幼儿脑及身体各部位的发展 (2)提高幼儿运动基础素质
(3)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 ①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②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坚持性 ③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其适应社会 的能力
4﹑动作发展的心理特点:
(1)喜欢模仿,是这个年龄孩子的最大特点,如果成 人能提供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会乐此不疲 地模仿成人进行运动。 (2)喜欢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动作,也是这个年龄孩 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对他们来说,越是熟悉的东西, 就越能被他们接受。 (4)婴幼儿年龄小,经验少,任何一种主动发起的动 作、行为都有一定的冒险性和危险度,婴幼儿在运动 过程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意志、毅力的发展水平还会 影响到幼儿运动的水平。
评价范畴
2、划分标准
生理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形态指标 与生理功能指标两类。
形态指标
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
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 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此外,代表长度的
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
横径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 代表周径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 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等。
自护力
自我保护技能和常识
1.评价幼儿生理发展的相关背景。
2.评价幼儿生理发展的生理学 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三)评价 幼儿生理发 展的意义
3.我对幼儿生理发展评价的理 解。 4.现实生活中评价幼儿生理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 5.评价幼儿生理发展的作用。 6.对于贯彻《规程》和《纲要》 精神,完成幼儿园任务有着重大 现实意义。
二、生长发育评价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定义
所谓生长是指身体和器官形态的增长,
发育是表示细胞、组织和器官、生理功能成
熟的过程。生长和发育二者关系密切,不能 截然分开。因而生长发育一词,包含着机体 质和量两方面的动态变化。
(二 )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范畴 及其划分标准
1、评价范畴 体重 生高 头围 胸围 食欲 睡眠
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自己的特点
(6)身体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总之,(3-6岁孩子)幼儿的身体发育相比较 3岁以前,现在发育速度相对减缓。但是比后期发 展还是要快得多。在3-6周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身 高大约年增长4-7公分,体重年增加4公斤左右。 这个时期由于儿童的各项生理的发育速度很快, 因此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是由于身体的生物机 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
5、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价方法: 3—4岁动作要求: 1、甩动双臂、手脚动作协调地走,不扶梯一步一 阶地 走。 2、一个跟一个自然地跑,或手脚动作协调地向指 定方向跑。 3、双脚跳上跳下,连续向前跳。 4、手膝着地向前、向后、向侧爬。 5、互相滚接大皮球,向上向前抛物。 6、单足立,走平衡木(25厘米—35厘米)。 7、滚球、拍球,使用大型运动玩具。 8、做模仿操,按节拍做操。
2、幼儿的食欲、睡眠状况以及抵抗力,耐力等体质状 况 3、动作发展
大动作——大肌肉动作:例如跑、 跳、走。 精细动作——小肌肉动作:例如撕、捏、握
4、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技能。
(二)幼儿生理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形态指标 功能指标
抵抗力 大肌肉动作
生长发育
体 动 质 作
食欲
耐力
睡眠
小肌肉动作
自我保护意识
(二)已有研究:
1、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
3—4个月翻身能力发展关键期 7—8个月爬行能力发展关键期 10—11个月独自站立关键期 (1)大肌肉动作能力发展关键期: 12—14个月独立行走关键期 24—25个月单脚站立关键期 30—31个月单脚跳跃关键期 36—37个月控制物品平衡能力关键 期 5—6个月双手协作能力的关键期 7—8个月单手抓住多物能力的关键期 11—12个月放物入孔能力的关键期 12—15个月双手控制物品能力关键期 16—17个月垒叠平衡能力的关键期 24—25个月用笔画直线能力关键期 33—34个月构思建构能力的关键期
2、对幼儿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因 素 外在因素 其他因素
三、幼儿动作发展评价
(一)评价范畴
(二)已有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四)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建议
(一)
评价范畴
1.大动作——大肌肉动作:如跑、跳、 走、平衡等
2.精细动作——小肌肉动作:小肌肉 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 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 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
生理功能指标
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
的各种量度。常用的有:握力和背肌力,为骨骼 肌肉系统的基本指标;肺活量,为呼吸系统的基
本指标;脉搏和血压,为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三)研究意义
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反应健康状况的一面 镜子。监测生长发育,要采用科学的“尺度”。
而我们通过对幼儿生长发育的研究,发现并总结
出其一般规律,掌握规律,创造生长发育的有利 条件,就可以使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力得到最大程 度的发挥。
(四)已有的研究
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4)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3)身体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5)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