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种类、符号、参数、结构、原理知识要点汇总
三极管的基本知识

b级会接一个大电阻RB限制电流Ib的大小,跑到b极的那 些多余的电子就只好穿越集电结,形成电流Ic
二、BJT 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如果基极电压翻倍,电荷分布会继续发生变化,发射结 宽度会变得更窄,这扇大门变得更宽了,将会有更多的 电子跑到b级
二、BJT 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由于RB是大电阻,Ib就算翻倍了也还是很小,所以更多 的电子会穿越集电结,让Ic也翻倍。
+ ui
Rb
C1 +
与二极管特性相似
+ + uCE输出 输入 uBE 回路 iE 回路
iB
Rc
+VCC
C2
RL
+ uo
iB VCC
Rb+ + uBE
Rb
iB
VCC
O
uBE
uCE 0 特性右移(因集电结开始吸引电子) uCE 1 V 特性基本重合(电流分配关系确定) 硅管: (0.6 0.8) V 取 0.7 V 导通电压 uBE 锗管: (0.2 0.3) V 取 0.2 V
+ UCE
Rc VCC
输入回路 BJT与电源连接方式
二、BJT 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当发射结正偏时,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发射结宽度会变窄; 相当于给电子打开了一扇e到b的大门 集电结反偏时,电荷分布会也发生变化,集电结宽度会变宽。 相当于打开了阻碍电子从c级跑出去的大门
二、BJT 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VCC
(2) 集电极 - 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 ICEO
c b e A
ICEO
VCC
ICEO =(1+ )ICBO
iC ICM 安 全 工 ICEO O
(完整版)三极管的基本知识讲解

三极管的基本知识讲解三极管的初步认识三极管是一种很常用的控制和驱动器件,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都有大量的应用,常用的三极管根据材料分有硅管和锗管两种,原理相同,压降略有不同,硅管用的较普遍,而锗管应用较少,以下以硅管为例进行讲解。
三极管有2 种类型,分别是PNP 型和NPN 型。
先来认识一下,如下图所示。
三极管一共有3 个极,横向左侧的引脚叫做基极(base),中间有一个箭头,一头连接基极,另外一头连接的是发射极e(emitter),剩下的一个引脚就是集电极c(collector)。
三极管的原理三极管有截止、放大、饱和三种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主要应用于模拟电路中,且用法和计算方法也比较复杂,我们暂时用不到。
而数字电路主要使用的是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只用到了截止与饱和两种状态,所以我们也只来讲解这两种用法。
三极管的类型和用法有个总结:箭头朝内PNP,箭头朝外NPN,导通电压顺箭头过,电压导通,电流控制。
三极管的用法特点,关键点在于b 极(基极)和e 级(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情况,对于PNP 而言,e 极电压只要高于b 级0.7V以上(硅三极管的PN 结道导通电压,如果是锗三极管,这个电压大概为0.3V),这个三极管e 级和c 级之间就可以顺利导通。
也就是说,控制端在b 和e 之间,被控制端是e 和c 之间。
同理,NPN 型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是b 极比e 极高0.7V,总之是箭头的始端比末端高0.7V就可以导通三极管的e 极和c 极。
这就是关于“导通电压顺箭头过,电压导通”的解释。
三极管的用法以上图为例介绍一下三极管的用法。
三极管基极通过一个10K 的电阻接到了单片机的一个IO口上,假定是P1.0,发射极直接接到5V 的电源上,集电极接了一个LED 小灯,并且串联了一个1K 的限流电阻最终接到了电源负极GND 上。
如果P1.0 由我们的程序给一个高电平1,那么基极b 和发射极e 都是5V,也就是说e到b 不会产生一个0.7V 的压降,这个时候,发射极和集电极也就不会导通,那么竖着看这个电路在三极管处是断开的,没有电流通过,LED2 小灯也就不会亮。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特性与参数

一、三极管的结构类型与工作原理半导体三极管又称为晶体管、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BJT 。
它由2个背靠背的PN结组成,分为NPN型、PNP型。
由制造的材料又分为硅三极管、锗三极管。
NPN型三极管:c:collector 集电极;b:base 基极;e:emitter 发射极采用平面管制造工艺,在N+型底层上形成两个PN结。
工艺特点:三个区,二个结,引出三根电极杂质浓度(e区掺杂浓度最高,b区较高,c 区最低);面积大小( c区最大,e区大,b区窄)。
PNP型三极管:在P+型底层上形成两个PN结。
NPN管的工作原理:为使NPN管正常放大时的条件:射结正偏(VBE>0),集电结反偏(VCB>0)。
发射区向基区大量发射电子(多子),进入基区的电子成为基区的少子,其中小部分与基区的多子( 空穴)复合,形成IB电流,绝大部分继续向集电结扩散并达到集电结边缘。
因集电结反偏,这些少子将非常容易漂移到集电区,形成集电集电流的一部分ICN。
而基区和集电区本身的少子也要漂移到对方,形成反向饱和电流ICBO。
,,晶体管的四种工作状态:1、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工作状态用在模拟电子电路2、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截止工作状态3、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饱和工作状态用在开关电路中4、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倒置工作状态较少应用三种基本组态:集电极不能作为输入端,基极不能作为输出端。
1、共基组态(CB)输入:发射极端:基极公共(此处接地) 。
输出:集电极。
VBE>0,发射结正偏,VCB>0(∵VCC>VBB),集电结反偏。
所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发射极组态(CE):共集电极组态(CC):共基组态时电流关系(放大状态):,,称为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0.98~0.998。
ICBO称为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其值很小,常可忽略。
其中穿透电流,。
当时,称为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穿透电流ICEO ,其值较小,也常可忽略。
所以有和之间的关系:共集组态时电流关系(放大状态):无论哪种组态,输入电流对输出电流都具有控制作用,因此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CCCS)。
三极管知识与应用详解

三极管知识与应用详解是帅哥1.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图1是收信放大管的结构及符号图,栅极用符号g表示,栅极具有控制阳极电流ia的作用。
由于栅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较阳极与阴极间的距离近得多,所以栅极对阴极发射电子的影响也较阳极的影响大得多,即是说栅极控制电子的能力要比阳极大得多,栅压ug有多少量的变化,就能引起阳极电流ia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原因。
图1三极管结构及符号2.三极管的静态特性曲线(1)阳极特性曲线,指栅压ug为常数时,阳极是电流ia与阳极电压ua的变化关系曲线,采用图2的线路可测出在极管阳极特性曲线,图3表示6N8P的阳极特性曲线簇。
图2、测量三极管静态特性曲线的电路从阳极特性的曲线簇可以看出:1)它的每条曲线形状和二极管的行性曲线相似,栅压愈负,曲线愈向右移。
这是因为栅压为负进,只有当阳极电压增加到能够抵消在阴极附近产生的排斥电场以后,才会产生阳极电流。
2)特性曲线的大部分是彼此平行的直线,间隔也比较均匀,但在阳极电流较低的部分,曲线显得弯曲。
3)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栅压电流可变化4毫安,若栅压保持---8伏不变,要使阳极电流变化4毫安,则阳极电压应变化40伏才行,这说明书栅压对阳极电流的控制作用是阳极电压控制作用的20倍。
(2)阳栅特性曲线,指阳极电压为常数时,阳极电流ia与栅压ug 的变化关系曲线。
仍用图2测量阳栅特性曲线。
只要把阳极电压ua固定在某一数值上,然后一条阳栅特性曲线,在不同的阳极电压下作出很多条曲线就组成特性曲线簇。
图4为6N8P阳栅特性曲线簇。
图4、6N8P阳栅特性曲线图3、6N8P阳极特性曲线从曲线簇可以看出:1)在阳极电压为定值时,随着负栅压的增加,阳极电流减小。
当负栅压增加到某一个数值时,阳极电流减小到零,这时称为阳极电流截止,对应的栅压称为截止栅压。
2)阳极电压越高,特性曲线越往左移,这是因为阳极电压越高,要使阳极电流截止的负栅压也越大。
3)从图中还可看出栅压变化对阳极电流的变化影响很大。
电子元件知识~三极管介绍

电子元件知识~三极管介绍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表示编号为1的三极管。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
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常用的PNP型三极管有:9012、9015等型号;NPN型三极管有:9011、9012、9013、9014、9018、等型号。
2、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
应用多级放大器中间级,低频放大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用高频或宽频带电路及恒流源电路
3、晶体三极管
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
对于小功率金属封装三极管,按底视图位置放置,使其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向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b、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封装三极管,按图示1-2位置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向右依次为e、b、c 。
详解三极管

详解三极管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在电子元件家族中,三极管属于半导体主动元件中的分立元件。
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广义上,三极管有多种,常见如下图所示。
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狭义上,三极管指双极型三极管,是最基础最通用的三极管。
本文所述的是狭义三极管,它有很多别称: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晶体三极管出现之前是真空电子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以放大、开关功能控制电流。
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真空电子管存在笨重、耗能、反应慢等缺点。
二战时,军事上急切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快速灵敏的电信号放大元件,研究成果在二战结束后获得。
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早期,由于锗晶体较易获得,主要研制应用的是锗晶体三极管。
硅晶体出现后,由于硅管生产工艺很高效,锗管逐渐被淘汰。
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三极管种类繁多,形貌各异。
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小功率三极管一般为塑料包封;大功率三极管一般为金属铁壳包封。
三极管核心结构核心是“PN”结是两个背对背的pn结可以是NPN组合,也或以是PNP组合由于硅NPN型是当下三极管的主流,以下内容主要以硅NPN型三极管为例!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硅NPN型三极管的制造流程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管芯结构切面图详解三极管(结构、制程、原理特性、电路、分类与发展)发射区高掺杂:为了便于发射结发射电子,发射区半导体掺浓度高于基区的掺杂浓度,且发射结的面积较小;基区尺度很薄:3~30μm,掺杂浓度低;集电结面积大:集电区与发射区为同一性质的掺杂半导体,但集电区的掺杂浓度要低,面积要大,便于收集电子。
跟我学识电子元器件(三极管)

用万用表的 hFE挡检测 值
1. 若有ADJ挡,先置于ADJ 挡进行调零。 2. 拨到 hFE挡。 3. 将被测晶体管的C、B、E三个引脚分别插入相应的 插孔中(TO-3封装的大功率管,可将其3个电极接出 3根引线,再插入插孔)。 4. 从表头或显示屏读出该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
2. 耗散功率
用万用表检测穿透电流 ICEO
通过1k
0
1k
0
一般情况下, 中、小功率锗管C、E间的电阻 > 10 k; 大功率锗管C、E间的电阻 > 1.5 k; 硅管C、E间的电阻 >100 k(在 R 10 k挡测量)。
4.最大集电极电流 ICM
• 集电极最大电流是指三极管集电极所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流。 • 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 超过ICM时,晶体 管的β值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其正 常工作,甚至还会损坏。
5.最高反向电压
• 最高反向电压是指晶体管在工作时所允许 施加的最高工作电压:
–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是指当晶体管基 极开路时,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 反向电压,一般用 VCEO 或 BVCEO表示。 – 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指当晶体管发射极 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最太允许反向电 压,用VCBO或BVCBO表示。 – 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指当晶体管的集电 极开路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最大允许反向 电压,用VEBO或BVEBO表示。
C、E极的判断: 基极确定后,比较B与另外两个极间的正向电阻,较 大者为发射极E,较小者为集电极C。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 电流放大系数 • 电流放大系数也称电流放大倍数,用来表示晶体 管放大能力。 • 根据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同,电流放大系数又分为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和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概述三极管的分类、符号、识别和检测方法等内容

概述三极管的分类、符号、识别和检测方法等内容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是由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层组成的,具有放大电流、开关控制等功能。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三极管可以分为晶体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几种类型。
本文将对三极管的分类、符号、识别和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三极管的分类1. 晶体管晶体管是最早被发明的一种三极管,通常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
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其中NPN型的结构是先N材料后P材料,PNP型的结构则是先P材料后N材料。
晶体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2. 双极型三极管双极型三极管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晶体管类似,但是其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结构略有不同。
双极型三极管主要包括晶体管、功率三极管、双极锁相环等几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
3.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极管,其结构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三个部分。
场效应管主要包括MOS场效应管、JFET场效应管等几种类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调节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流。
以上是三极管的主要分类,不同类型的三极管在电子设备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了解各种类型的三极管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三极管的符号三极管的符号通常由一个三角形和三根线组成,分别代表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对于NPN型的晶体管,三角形的底边为一个实线,表示N型材料,细线表示P型材料,而对于PNP型的晶体管,则相反。
在电路图中,三极管通常使用符号来表示其类型和连接方式,方便工程师们快速识别和设计电路。
三、三极管的识别方法1. 外观识别三极管的外观通常是一个黑色的小型元件,表面标有型号、生产厂商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初步确定其类型和参数。
此外,三极管的引脚也是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晶体管的引脚排列为基、发、集的顺序,而场效应管则为栅、漏、源的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极管种类、符号、参数、结构、原理知识要点汇总
三极管的种类
1)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在3MHz以下,功率小于1W,一般作为小信号放大用;
2)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大于3MHz,功率小于1W,主要用于高频振荡、放大电路;
3)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小于3MHz,功率大于1W,低频大功率三极管品种较多,主要用于电子音响设备的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在各种大电流输出稳压电源中作为调整管。
4)高频大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大于3MHz,功率大于1W,主要用于通信等设备中进行功率驱动、放大;
5)开关三极管
利用控制饱和区、截止区相互转换而工作的。
开关三极管的开关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开关响应时间的长短表示了三极管开关特性的好坏。
6)差分对管
把两只性能一致的三极管封装在一起,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构成性能优良的差分放大器;7)复合三级管
复合三级管是分别选用各种极性的三极管进行连接,在组成复合三极管时,不管选用什么样的三极管,这些三极管都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可以看成是一个拥有更高放大倍数的三极管。
组合复合三级管时,应注意第一只管子的发射极电流方向必须与第二只管子的基极电流方向一致。
复合三级管的极性取决以第一只管子。
复合三级管的最大特点是电流放大倍数很高,多用于较大功率输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