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核心议题,各种理论观点相互碰撞,下面我来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一对市场的认识在完善的市场条件和自由的竞争环境中,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程度地促进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
在微观环境下,借助于价格机制的灵敏、私人生产组织的理性和冷酷的竞争,资源会向着最有效率的单位和部门集中,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我们首先要注意,市场是有整体性的,单个组织的理性并不保证市场整体的理性。
或者说,正是因为单个组织的理性,才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现象的出现。
市场规律只是一条冷酷的原则,它并不像万能的上帝一样时刻关注着市场整体的供需情况并主动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
价格机制的灵敏在很大程度上也只适用于微观环境,当进入宏观的市场时,它所导致的调节往往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激烈的市场竞争确实是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但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形成“大鱼吃小鱼”和垄断现象,这些反过来又会限制自由竞争。
然而社会发展并不仅仅是由经济发展构成的。
市场的逐利性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可选取的一条准则之一,而不是唯一准则,市场的完全性并不意味着完美性。
最后,即使是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自由竞争是有效提高效率的选择,这也是建立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需要有完全的信息、充分的竞争等等,但这在实践中又是不可能的。
二对政府干预的认识政府干预是政府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权力,借助多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施加影响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政府干预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基础:第一,不论是根据社会契约论还是马克思的阶级论,政府既然成为公共权力的掌控者和整个社会主要的管理者,就要对社会发展承担相应的职责,这一职责的履行体现在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对市场的干预。
第二,“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由。
由于完全的市场体制只是一种理想,而且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下,垄断的出现也是必然结果,这些都决定了在市场之外,我们必须要有其他的辅助发展手段。
发展经济学第十六章 市场与政府

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质量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仍将是大范围、高强度的。这是因为: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为导 向的市场经济。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市场成长 不足,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长期 目标,政府不仅要承担起干预市场、校正市场失效 的职能,而且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市场,推动 市场成长。同时,在市场成长严重不足或进展缓慢 的部分领域,仍将行使市场替代的功能。
2020/10/14
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市场成长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破碎状态, 交易范围狭小。
其次,市场主体发育不正常,个人和企 业对价格信号反应迟钝,资源流 动不畅。
第三,市场体系不健全。 发展中国家市场成长不足的根本原因在 2于020/1分0/14 立产权的缺位。
2020/10/14
二、政府失效
2. 超越涅槃谬误——在不完善的现实中选择
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是不完善的 制度安排,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不能简 单地因为某一方有问题,就将另一方视为 完美无缺。在针对特定的问题时,我们只 能选择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制度安 排。
2020/10/14
第四节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 政府职能转变
2020/10/14
一、市场失效
2. 市场与社会目标 市场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 对平等的评价可以有两种标准。 (2) 公益品和公害品。 (3) 各种政治和社会目标。
2020/10/14
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限度不 仅仅在于市场失效,市场成长不足是更重 要的问题。市场失效是一切市场经济的共 性,而市场不足则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 象。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可编辑ppt
8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 富国与穷国的划分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早
在14世纪之前,这种分野就已经存在。
● 1450年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海
外扩张,欧洲赶上并开始超越亚洲社会的发 展水平。
可编辑ppt
9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入 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第 三世界国家并未能及时实现工业化。随着现 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富国与穷国之 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可编辑ppt
18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4. 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
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 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 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 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 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 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 很低 。
可编辑ppt
6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于人口增长迅速增加 ; (2)生产率快速增长;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可编辑ppt
7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发展经济学
第二版
马春文 张东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可U编C辑ApTptION PRESS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现状 第三节 经济发展
可编辑ppt
市场经济第十六章-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㈠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 指市场上的部分参与者能够取得比其 他人多的信息,从而在签定交易合同 时,使自己受益而让对方受损。
⒈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以汽车保险为例来讨论保险市场 逆向选择的产生。 在现实生活中,保险公司要完全 掌握投保人的信息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在保险公司不能完全掌握投 保人情况的条件下发生了逆向选 择——积极投保的往往是开车容易 出事的人群。
纯粹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通常具 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共享 性,当商品消费量或消费者增加时, 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产权属于公共 所有,不归任何个人。 一般的公共物品常常不同时具备这 两个性质,即有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 争性,有的具有非排他性,有的这两 种性质都具备。
保险公司解决逆向选择的办法: (1)尽可能地多掌握投保方的详细信息。 (2)针对不同风险人群设置不同的保费 比 率。 (3)争取集体保险,降低风险。
⒉商品市场的逆向选择 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只要交易一方掌握 的信息多于另一方,信息出现不对称就容易 产生逆向选择。例如旧车市场的例子。 ⒊政府干预、声誉和标准化 减弱逆向选择的办法: 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良好的声誉; 标准化。
⒋信号传递 市场信号传递是减弱逆 向 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教育是劳动市场上的一种 强信号。
表 16-1 高效率和低效率工人由于高等教育可以获得的永久 收入的增加和高等教育的成本 工人类型 高效率的 A 组 由于高等教育可以获得 的永久收入的增加 高等教育的成本 接受高等教育的净收益 5000 3000 2000 低效率的 B 组 5000 6000 -1000
四、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在没有 交易成本(或交易成本为零),并且对财 产权作出明确规定与实施条件下,外 部经济效果(外差因素)不影响资源的有 效配置。或者:只要财产权明确,并 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财 产权最初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 果都是有效率的。
16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马春文

一、市场失效
(二)市场与社会目标
自由放任的市场可能产生严重的收入不均。即便是竞争市 场也不能保证收入和消费一定归属于那些最需要或最应得 的人。相反,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和消费反映着与歧视、努 力、健康和运气等诸多因素一起被继承下来的才能和财富 的初始禀赋。在收入分配和其他社会问题上,市场并不承 认平等这一伦理标准。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是许多政 府致力于解决的难题之一。
政府的职能包括: (1)提供公共产品,如国防、法律和秩序、产权、宏观经济 管理、公共卫生,等等。 (2)应对外部性问题,如提供基础教育,保护环境。 (3)遏制垄断,如对公共事业进行监管,实施反垄断政策等。
22
一、政府的作用及形式 (二)政府与市场失效
政府的职能包括: (4)解决信息不完备问题,如提供保险,进行金融监管,保 护消费者,等等。 (5)对贫困人群提供保护,实施反贫困计划。 更进一步的措施包括提供社会保险、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等等。
一、市场及其效率 (二)市场效率
2.动态效率 如果资源在未来各时点分配的全部净收益的现值达到最大 化,我们就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动态效率。最大化的仍然是 净收益,但这些净收益既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
8
一、市场及其效率
(二)市场效率
2.动态效率 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显示配置效率。 在这一体系中,所有产品的价格都等于其边际成本,所有 的要素价格都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不存在外部性。在这 些条件下,如果每个生产者最大化其利润,每个消费者最 大化其效用,经济在总体上是有效率的,你无法使任何人 的状况在不使他人状况变差的条件下变好。
16
一、市场失效 (二)市场与社会目标
市场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对平等的评价可以有两种标准 (2)公益品和公害品 (3)各种政治和社会目标
市场与政府

Adam Smith 1723-1790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斯密说,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 斯密说,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 共利益, 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 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 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 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 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 多场合一样, 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 指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指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 能比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 会的利益。 会的利益。
——克雷格·彼得森,克里斯·刘易斯:《 ——克雷格·彼得森,克里斯·刘易斯:《管理 经济学》 经济学》第4版(中文版),第569页。 版(中文版),第569页。
17
案例5 案例5: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竞争性? 竞争性? 是 是 排他性? 排他性? 否 共有资源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否 自然垄断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4
斯密的信念
斯密的信条:认为经济世界和 斯密的信条: 自然生态一样, 自然生态一样,存在着自然的 和谐。 和谐。 斯密的“自然法则”——强调 斯密的“自然法则”——强调 个人自由和限制国家的作用。 个人自由和限制国家的作用。 斯密的思想与老子( 斯密的思想与老子(约公元前 571-471)的 自然” 571-471)的“自然”思想是 一致的。 一致的。
14
案例4 案例4:巴黎的房租控制
许多城市的政府都要对房租实行控制。 许多城市的政府都要对房租实行控制。 其结果几乎都导致了租房的短缺及其质 量的恶化。 量的恶化。二次大战后的巴黎就是一个 戏剧性的例子。 戏剧性的例子。那些幸运地能租到有房 租控制的房屋的人, 租控制的房屋的人,所付的租金很少有 超过其收入4 今天, 超过其收入4%的。今天,在房租上的 花费占到总收入30%的家庭并不少见。 花费占到总收入30%的家庭并不少见。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马春文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人均,贫富差距,大范围(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仅有增长也不一定有发展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影响因素直接间接)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水平存在以下缺点: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
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大的统计失真。
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衡量发展的指标:人力资本开发、环境可持续性、宏观经济绩效、私营部门发展以及全球性联系。
千年发展目标?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普及初等教育。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母亲健康。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一开始就以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作为靶子展开作者的论述: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被引用的很多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弗里德曼说,这个观点和自由人对他自己的命运负责的信念不相一致。
对自由人而言,国家是组成他的个人的集体,而不是超越在他们之上的东西。
其实政府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既不是一个赐惠和送礼的人,也不是盲目崇拜和为之服役的主人或神灵。
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
弗里德曼说,怎么能从政府的有利之处取得好处而同时又能回避对自由的威胁呢?首先是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有限度,在经济和其他活动中主要地依靠自愿合作和私人企业;其次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
他认为,政府永远做不到像个人行动那样的多样化和差异的行动。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少一点好,还是多一点好?这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他指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去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应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依靠市场自发调节。
亚当•斯密在主张由“看不见的手”充当社会经济主要调节器的同时,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有限的,无非是充当一个经济上的“守夜人”的角色。
市场机制广泛地发挥作用,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社会进步。
但随着资本主义向其高级阶段的发展,种种难题也随之出现,而且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
资本主义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虽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它的消极作用,其原因是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盲目地追求自发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又制约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干预结果,造成了“市场失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市场失效
2. 市场与社会目标
市场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 对平等的评价可以有两种标准。 (2) 公益品和公害品。 (3) 各种政治和社会目标。
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限度不 仅仅在于市场失效,市场成长不足是更重 要的问题。市场失效是一切市场经济的共 性,而市场不足则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 象。
一、市场及其效能
3. 市场的其他优点
对市场优点的论证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强调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另一种 方式则强调市场制度是分权决策的有效调 节手段。不论市场是否是完全竞争的,市
场的后一功能都是存在的。
一、市场及其效能
3. 市场的其他优点
具体地说,市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调节的灵活性和自动性。 (2) 激励创新,促进增长。 (3) 相对价格反映相对成本。 (4) 对非均衡的自我纠正。 (5) 分散权力。
一、市场失效
1. 效率损失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生产者 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产品付费的个人, 或者排他成本过高,使排他得不偿失。 由于公共产品的这些性质,公共产品市 场是不存在的。
一、市场失效
1. 效率损失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es), 是指信息在交易各方之间分布的不对称性。信 息不对称在可以通过两种形式造成效率损失: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6) 在市场上,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引致需求 与生产要素的供给相互作用,决定生产要素 的价格,即地租、工资和利息率。
(7) 要素价格和数量决定了收入。
一、市场及其效能
1. 市场过程
通过这一循环流转过程,对产品具有偏好并提供生 产要素的家庭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相互作用,从家庭 购买的生产要素被转化为出售给家庭的产品
一、市场失效
2. 市场与社会目标
自由放任的市场可能产生严重的收入不均。即 便是竞争市场也不能保证收入和消费一定归属于那 些最需要或最应得的人。相反,市场经济中的收入 和消费反映着与歧视、努力、健康和运气等诸多因 素一起被继承下来的才能和财富的初始禀赋。在收 入分配和其他社会问题上,市场并不承认平等这一 伦理标准。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是许多政府致 力于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经济发展与市场成长
所谓市场成长,是指市场作为制度、 组织的发育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市场范围 的扩大、市场主体的进化和市场体系的完 善。
经济发展意味着增长和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与市场成长互相作用、互为前提、互 相促进。
第二节 市场的局限性
一、市失
(2) 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市场需求曲线。 (3) 不同商品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的供给曲线。 (4) 企业计算产品的边际成本和生产要素的边
际收益产品,选择投入和产出,实现利润 最大化。
一、市场及其效能
1. 市场过程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过程是 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
(5) 各企业边际收益产品的总和构成对生产要素 的引致需求。
第十六章 市场与政府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政府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与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
一、市场及其效能 二、经济发展与市场成长
一、市场及其效能
1. 市场过程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过程是 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
(1) 竞争性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决定单个市场上 的价格和数量。
一、市场及其效率
2. 市场效率
静态效率
所谓静态效率是指资源使用净收益的最大化。只 要边际社会收益(MSB)大于边际社会成本(MSC),生 产就会扩大,社会的净收益就会增加。一旦边际社会 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我们就达到了净收益最大化 的生产水平。因此,我们可以用MSB=MSC这一条件 表达静态效率。超过这一点后,扩大生产会减少净收 益。
一、市场及其效能
2. 市场效率
静态效率 静态效率又可分为两类: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生产效率要求企业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生产,配置 效率要求产量处于使净收益最大化的水平。 对静态效率的另一表述方式是“帕累托最 优”(Pareto Optimum)。
一、市场及其效能
2. 市场效率
动态效率
如果资源在未来各时点分配的全部净 收益的现值达到最大化,我们就实现了资 源配置的动态效率。最大化的仍然是净收 益,但这些净收益既是现在的,也是未来 的。
2. 政府与市场失效
政府的职能包括:
(1)提供公共产品,如国防、法律和秩序、产权、 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等等。
(2)应对外部性问题,如提供基础教育,保护环境。 (3)遏制垄断,如对公共事业进行监管,实施反垄
一、政府的作用及形式
1. 监管型国家和发展型国家
监管型国家和发展型国家可以表示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作用和作用形式 的差异。在发达国家,政府关心的问题是 “市场是否有效”,在发展中国家,除去“市 场是否有效”的问题之外,政府还要关心 “市场是否存在,是否成长到了足够的水平”。
一、政府的作用及形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市场成长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破碎状态, 交易范围狭小。
其次,市场主体发育不正常,个人和企 业对价格信号反应迟钝,资源流 动不畅。
第三,市场体系不健全。 发展中国家市场成长不足的根本原因在 于分立产权的缺位。
第三节 政府的作用
一、政府的作用及形式 二、政府失效
一、市场及其效能
2. 市场效率
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 显示配置效率。在这一体系中,所有产品的价 格都等于其边际成本,所有的要素价格都等于 其边际产品价值,不存在外部性。在这些条件 下,如果每个生产者最大化其利润,每个消费 者最大化其效用,经济在总体上是有效率的, 你无法使任何人的状况在不使他人状况变差的 条件下变好。
有四种因素可以造成效率损失,它们 分别是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信息不 对称。
垄断:与竞争相比,垄断提高了价格,减 少了产量。垄断可以分为人为的垄 断和自然垄断。
一、市场失效
1. 效率损失
外部性: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 或收益。当存在外部收益时, 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和销售将 呈现不足状态。反过来,如 果存在外部成本,产品或劳 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