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游泳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防溺水安全常识3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3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防溺水安全常识(一)随着天气逐渐热起来,很多人开始涌向水边游泳、玩耍。

然而,水中的危险也同样不容忽视。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让大家在水中更加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溺水安全常识:1.掌握游泳技能学会游泳是防止溺水的最好方式之一。

不要认为在浅水区就不需要游泳,一旦水深突然加深或是有水流,就有可能会突然失去平衡而导致意外溺水,因此要提前练习游泳技能。

2.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选择去游泳的场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最好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或者有专门救护人员现场值守的公共场所。

不要去不熟悉的水域或者深潭。

3.不要单独进入水中不要单独进入水中游泳或玩耍。

如果有同伴在,一旦出现危险可以相互救助。

4.避免酗酒游泳酗酒会导致人的敏感度下降,神经系统受损,增加了溺水的危险性。

因此,饮酒后不要入水游泳和玩耍。

5.了解水情了解游泳场所的水深、波浪、暗流等情况,根据水情况选择游泳和玩耍的方式,切勿贸然冒险。

总之,防止溺水首先要注意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防溺水知识,掌握防危知识,保证自己在游泳过程中的安全。

防溺水安全常识(二)在游泳和玩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1.常见的溺水情况人的身体密度小于水,如果不会游泳或是不慎落水,不会自行浮起。

一旦遇到旋涡、暗流、缺氧等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溺水。

此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2.怎样防止意外溺水在游泳和玩耍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远离深水区,遇到溺水情况时,要迅速自救。

如不能自救,一定要及时呼救或寻求外界支援。

3.如何自我保护发现自己身处危险区域时,必须保持镇静,控制呼吸,尤其是在水中。

如果能寻找到浮动的器具,一定要抓紧使用(如救生圈),尽可能使自己浮起。

不要恐慌和乱抓东西,以免落入更深的水中。

4.如何呼救和求援如果遇到意外情况而不能自救时,应及时呼救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高声呼救或是挥动手臂示意。

在近水处可以大声喊“救命”。

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

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

防溺水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1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预防?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

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别?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

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施救?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六不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六不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六不准1. 不准单独游泳孩子们在学校或在家玩水时,不应该独自下水游泳。

无论是在游泳池、湖泊还是河流中,小学生都应该有成人的陪伴。

即使孩子会游泳,也应该有大人在旁边提供安全保护。

2. 不准在未指定游泳区域游泳小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游泳区域内游泳,比如在游泳池的特定区域。

在开放水域游泳的时候,孩子应该遵循安全规定,并在被指定为安全的区域内游泳。

3. 不准在未经许可的地方玩水小学生不应该在没有成人允许的情况下接触水域。

在家里的游泳池或浴缸中,孩子应该在成人的监护下才能进行水上活动,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4. 不准穿着沉重的衣物下水小学生在游泳时,不应该穿着沉重的衣物下水。

过重的衣物会增加身体的负重,让孩子更容易疲劳,并有可能引发溺水危险。

因此,在水上活动时,孩子们应该穿着合适的泳衣或轻便的衣物。

5. 不准在水深不可及的地方游泳小学生应该避免在水深超过自己身高的地方游泳。

孩子们的水性能力有限,如果进入水深不可及的地方,可能会因为不能站立而失去控制,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6. 不准在没有救生设备的地方游泳小学生不应该在没有救生设备的地方游泳。

孩子们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应该确保附近有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

以上是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六个不准,这些规定和要求都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孩子们应该认真遵守这些规定,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并牢记这些防溺水的基本知识。

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小学生有效地防范溺水:1.小学生应该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的水性技能。

2.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们在水域中的活动,并及时介入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3.鼓励小学生在戏水前休息,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体力游泳、玩水,并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4.孩子在水域中活动时,应该遵循游泳场地的规定和指示。

5.如果孩子不会游泳或没有足够的游泳能力,应该在成人的陪伴下使用救生设备。

游泳安全知识(5篇)

游泳安全知识(5篇)

游泳安全知识(5篇)一、游泳安全要点(一)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二)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三)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四)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五)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

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并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六)跳水前必须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

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七)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

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游泳安全(一)游泳时注意安全,在近水的地方玩耍要细心。

在沙滩或沙岩上停留时,要观察周围的情景,有些沙滩一眼看上去是实的,可是其实下头有裂缝或底层是空的,如果人在上头动作太大,就会出现沙崩,将人埋在下头。

在海滨玩耍时,要注意涨潮落潮的规律,涨潮时要迅速离开海边,免得被潮水卷走。

(二)游泳前要做准备活动,也可用少量的冷水浇四肢,让身体尽快适应水温,以防抽筋,饥饿、饱食、过度劳累后不能游泳。

(三)游泳时遇到水草,应立即停止划水动作,改用仰泳姿势迅速离开水草。

如果已经被缠住,应仰躺水面,一手划水,一手排开水草游泳安全知识大全游泳安全知识大全。

切不可双手乱挥、双腿乱蹬,这样会使水草越缠越紧。

游泳时遇到旋涡,应吸气下潜,从水底向外游,离开旋涡后再浮出水面。

(四)游泳时突然抽筋,如果离岸近应立即上岸,按摩抽筋的部位;如果离岸远,应立即仰面浮于水面,按摩或牵引抽筋部位,待抽筋不太严重时,立刻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尽快上岸。

如果当时附近有其他人,应大声呼救。

(五)洪水季节绝对不能下河游泳。

三、什么情景下不宜游泳(一)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

没有同伴,单身一个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

学生游泳应当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禁止外出游泳。

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注意事项

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注意事项

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注意事项
1. 不要独自下水游泳,应该有成年人的陪同和监护。

2. 在水中游泳时要注意水深和水流情况,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游泳区域。

3. 不要在没有救生员或者成年人的监护下游泳。

4. 如果不会游泳,不要尝试下水游泳或者玩水。

5. 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技巧,不要在水中乱蹬乱挥手。

6. 不要在深水区玩水游戏,如跳水、滑水等。

7. 如果感到累了或者不舒服,应该立即离开水中并向成年人或者救生员寻求帮助。

8. 不要在未经批准的地方游泳,如河流、池塘等。

9. 不要随意摸索或者触摸陌生的水域,可能存在危险。

10. 学会基本的救生知识,如漂浮和呼救。

11. 水上活动应该穿戴适合的泳衣和浮力工具,如救生圈。

12. 不要在游泳池或者水上游乐设施周围奔跑和玩耍,可能会滑倒或者跌入水中。

13. 不要乱扔垃圾和玩具等,以免造成水域的污染和隐患。

14. 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注意水上安全,共同维护安全的游泳环境。

游泳安全知识

游泳安全知识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 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 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 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 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 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 肉的办法解决。
• 4、饭后不宜立即游泳。 • 5、有 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 6、雷雨的天气不宜游泳。
• • • •
7、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8、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9、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10、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 改用仰漂。
初一(1)
朱明亮
23号
• 1、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学生游泳应 该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立 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 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 易引起意外。
• 3、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库都不
宜游泳。
• 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 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 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 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 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 在游泳池游泳安全常识
• 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时,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 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 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 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 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1炎热的夏天游泳玩水是小学生最热门的活动。

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已经做了规定,严禁我们的同学到池塘、水库、小溪水渠等有水源的地方玩水。

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现具体介绍如下:一、如何防溺水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溺水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溺水的重要知识,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一、不要单独游泳我们要时刻牢记一点,就是不要单独游泳。

无论是在游泳池、河流还是海洋,都应该有人陪同。

如果你不慎遇到危险,有人可以及时呼救或施救。

同时,和朋友一起游泳还能增加乐趣和安全感。

二、不要在禁泳区游泳我们要避免在禁泳区游泳。

禁泳区是为了保护游泳者的安全而设立的,其中可能存在危险的水域,比如水流湍急、深度超过能力范围等。

所以,在选择游泳地点时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方,切勿贪图刺激而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三、不要过度饮酒我们要避免过度饮酒后进行游泳。

酒精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增加发生溺水事故的风险。

因此,如果你打算游泳,就要保持清醒的状态,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不要搏斗或嬉戏推搡我们要避免在水中搏斗或嬉戏推搡。

在水中搏斗或嬉戏推搡很容易造成人员混乱、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在水中进行过激的活动,以减少溺水的风险。

五、不要盲目追逐我们要避免盲目追逐。

在水中追逐时,很容易因为速度过快而失去平衡,造成溺水事故。

因此,在水中行动时要保持稳定的速度,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六、不要贪图刺激我们要避免贪图刺激。

虽然游泳是一项令人兴奋和有趣的运动,但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切勿贪图刺激而超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不熟悉某种游泳技巧或环境,不要勉强尝试,以免发生意外。

防溺水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遵循以上“六不一会”,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请大家务必牢记这些防溺水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的安全卫生常识
游泳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

游泳是在水这种特殊环境中的活动,如果不注意安全和卫生,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伤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发生溺水死亡事故。

因此,每位游泳者和游泳教学的组织者,都应高度重视安全卫生问题,必须了解游泳安全和卫生知识,落实安全卫生措施,遵守游泳安全和卫生守则,防止放生意外事故和传染病。

一、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安全措施
对于游泳安全必须反复地进行宣传教育,游泳教师在每次上课时都要强调,并且在备课时要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学生必须切实遵守安全规定。

二、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
人工游泳场馆的管理比较规范,池水经常消毒、排污和过滤,清晰度较高,深水和浅水有明显标志,有救生设施,应成为游泳的首选场所。

三、游泳前进行体检
游泳前进行身体检查,主要是防止患病者游泳时发生事故,同时也避免疾病的相互传染。

四、饮酒、饱食后和饥渴、过度疲劳时不宜游泳
饮酒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处于过度兴奋或抑制状态,酒后游泳容易发生溺水。

五、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游泳前的准备活动,一般可做广播操、跑步、游泳模仿动作及各种拉长肌肉和韧带的练习。

特别要活动颈、肩、腰髋、膝、腕各部位的关节。

准备活动后稍事休息,然后淋浴。

这既是保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措施,也是为了使游泳者在下水前先适应冷水刺激,以避免突然下水遭意外。

六、游泳时量力而行不逞能
下水游泳时,初学者应在浅水区域活动。

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当自感身体不适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休息到恢复后再下水。

在游泳时要避免一切危险动作,如在浅水区跳水、互相打闹、过长时间地憋气潜水,以及在湿滑的池边奔跑追逐等,均应避免。

七、遇意外时镇定自救和呼吸
游泳时,如发生抽筋等意外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或在水中自我缓解抽筋部位,与此同时,也可呼救,以便周围的人及时来帮助、救护。

八、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文明游泳
游泳时应讲文明,要穿干净的不透明的游泳衣裤,自觉怎手泳场守则和维护公共卫生,下水前应先淋浴,从头到脚冲洗干净。

不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准在泳池中排便和抛弃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损害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九、预防眼、耳疾病
由于水中有杂质和细菌,游泳者容易产生眼、耳疾病。

要预防眼病,除要选择干净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外,还要注意维护公共卫生,经常进行游泳池水净化处理和水质检验。

游泳后要向眼中点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药膏,切勿用脏手乱擦眼睛,以防损伤结膜或使细菌进入眼内。

游泳时如果水进入耳内时,可把头偏向进水耳朵一侧,并用同侧的脚连续震跳,使水从耳朵内流出来;实在倒不出水时,也不要着急,应及时请医生诊治,排出耳中积水。

班委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