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荣辱心得体会
为了忘却的荣辱心得体会

为了忘却的荣辱心得体会
忘却的荣辱是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荣誉与耻辱,不再将荣辱作为评判自己价值的标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因为荣誉与耻辱而陷入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甚至失去
自我。
忘却的荣辱的体会是,荣誉与耻辱都只是外部的标签,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和能力。
荣誉与耻辱虽然能够带来一时的激励和动力,但若过于执着于它们,就容易
使我们迷失自己,变得不真实和虚伪。
当我们不再将荣誉与耻辱作为评判自己价值的标准时,我们就能更加自由地去追求自
己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失败与挫折,不再惧怕批评和嘲笑,因为
这些都只是属于外界的声音,不应影响我们内心的真实。
忘却的荣辱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当我们不再追求表面上的荣誉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追求真正的成就和内心的满足。
在忘却的荣辱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坚定和
自信,坚持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综上所述,忘却的荣辱是一种解放自我的态度,能够使我们更加真实和自由地生活。
只有当我们不再被外界的评价和期望所左右,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实现真
正的成长和幸福。
“厚德端行知荣辱 文明修身树新风”心得体会1000字

“厚德端行知荣辱文明修身树新风”心得体会1000字在这次文明修身的过程及学习中,我们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思想上的转变。
它使我们这些只与文房四宝打交道的莘莘学子们体会到了人生中的另一种价值。
起初大家的种种不愿,不想的表情仍清晰地浮于脑海。
一天的劳动可以说是被感动后的行为。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事而且效率又差,但千万个不愿之下,大家还是干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不会拿扫把到有模有样的快速挥舞,从起初的娇嫩的双手到后来的满是老茧的残容?汗水湿润了衣襟,寒风也无法将其止住;落叶飘然而下,可惜它只能在空中表演,地上是没有它的舞台。
所有的所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抱怨是一种不成熟的做法。
在经过了扫马路捡垃圾,我渐渐觉得自己起初的想法是多么的不成熟。
文明修身虽然花了我们很多可与时间,但它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周围的环境搞好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甚至还给了我一次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事实的机会。
劳动是辛苦的,但创造性的劳动是充满乐趣的。
若没有这次修身活动,我们或许还会停留在轻视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的水平上。
当我们洒下汗水的时我们才知道整洁的道路护之不易。
文明修身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劳动技巧,还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涵修。
原先的自命清高到此时将心比心无不是因为这次特殊的经历。
温室中的花朵再美也不能到大自然中献彩;然而经历了风霜雨雪的青松却能屹立于山岭个人以坚毅之感。
或许这青松,这温室花朵便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后后与前前吧。
没有文明修身的锻炼,或许我们还不会成长的如此之快。
一个享乐享惯的人是很难想象少仍一张废纸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方便的。
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
它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
从实践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针对性;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实效性。
知荣辱心得体会

知荣辱心得体会知荣辱是一种品格修养,是我们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荣辱感使人能够明辨是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荣辱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知荣辱所教给我们的道理。
小时候,我对荣誉和耻辱并没有太深的理解。
每当同学们在班上表现好被老师称赞时,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只要自己高兴就好,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代表着努力和成就。
直到几年后,在一次语文考试后,我发现自己的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一时间我感到无地自容,觉得非常丢人。
这次经历极大地震撼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白了知识上的“荣誉”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能依赖他人的赞美。
在我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时,也曾体验到过荣誉和耻辱的感受。
当我们队伍在比赛中获得了优胜时,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这是勤奋和团队协作的结果。
而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沮丧和羞愧,看到其他同学不屑的眼神,我深感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毫无价值。
这一刻,我意识到要想取得荣誉就要有良好的执行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和能力。
知荣辱还是一种自律意识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
比如,我们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我们在交流中不说粗话,不去伤害他人的感情。
这些都是知荣辱的表现,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行为是不道德的,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我们能够学会遵守社会公约,增强集体意识。
同时,知荣辱还应让我们能够区分和选择正确和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惑,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选择正确的行为。
在不远之前,我和同学一起走在路上,突然有一块面包从天而降,同学们纷纷抢夺,我看到一些面暴露出来,心生了一丝不好意思,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毅然决然地将面包塞回了袋子,并寻求面包主人。
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其中蕴含的是我选择正直行为的决心。
总之,知荣辱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它能够指引着我们走向正义和光明。
“知荣辱,远离黄赌毒,树形象”学习心得范本

“知荣辱,远离黄赌毒,树形象”学习心得范本树立良好形象、知道什么是荣耀和耻辱,远离黄赌毒是每个人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个主题,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意识到知荣辱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荣耀和耻辱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标准。
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荣耀和耻辱,我们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荣耀。
荣耀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荣誉和成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自尊和自重,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耻辱的危害。
耻辱不仅会让自己痛苦,还会让身边的人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一个有荣耀感的人。
其次,远离黄赌毒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底线。
黄赌毒是社会的毒瘤,它们不仅会摧毁个人的生活,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通过学习,我深入了解到黄赌毒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抵制它们的诱惑。
我明白了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对于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影响之大,我愿意选择远离黄赌毒,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利益。
最后,树立良好形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形象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第一印象,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形象的塑造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共同努力。
外在的形象包括仪表、言谈举止等,这需要我们注重个人形象的细节,努力塑造一个干净、整洁、自信的形象。
内在的形象包括个人的品德和修养,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谦虚、真诚和正直的品质。
只有外在和内在的形象相统一,我们才能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通过学习心得,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荣辱、远离黄赌毒、树形象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质,坚守底线,远离诱惑,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我也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论,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演讲稿三篇

关于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演讲稿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以来,全军各级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
日前,总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
这是当前全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胡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方面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推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
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遭遇几多巨变,中华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从而铸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支柱。
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使之产生了新的深化和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
知荣辱心得体会

知荣辱心得体会知荣辱心得体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荣誉或是耻辱的事情,而知荣辱心态则是指我们对于这些荣耻的认识、态度和处理方式。
在我个人看来,知荣辱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于是,在这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知荣辱心态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知荣辱心态是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的体现。
一个有知荣辱心态的人,能够透过表面的荣誉或耻辱看到背后的原因和含义,能够冷静地评估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他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荣誉,对其进行适度的享受,但不会盲目自负;而当遭遇耻辱时,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如古人所说:“明察秋毫,见微致命”,一个有知识修养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小荣誉自鸣得意,也不会因为一点小耻辱而困扰不已。
其次,知荣辱心态也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体现。
一个有知荣辱心态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自己的荣誉或耻辱有所体会。
他们会珍惜自己的每一次荣誉,用勤奋和努力去守护它;同时,他们也会对耻辱感到懊悔,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改正。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让人在成功时保持谦逊和果敢,在失败时不气馁和懈怠,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
再者,知荣辱心态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
在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论,而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往往是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我们的荣誉和耻辱。
一个有知荣辱心态的人,能够正确处理这些评价,不会因一时的冲突而迁怒他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自暴自弃。
相反,他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去应对他人的评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并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让人在社交中更加自信和从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认为知荣辱心态最重要的体现在内心的平和和自我认同上。
一个有知荣辱心态的人,会以内心的满足和自我肯定为基础,对自己的荣誉和耻辱持平和的态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心得体会范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心得体会范文胡锦涛同志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八荣八耻”,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当前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
不同的时代、阶段、政党、社会,有不同的荣辱观。
任何一种荣辱观都是维护一定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
剥削阶级的荣辱观是以财产和特权为基础的,谁有财产和特权,谁能一掷千金,花天酒地,谁就光荣,反之就是耻辱。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则把为人民服务、爱国奉献、辛勤劳动看作是最大光荣,反之就视为耻辱。
因而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能自然树立,需要全社会自觉共同努力。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只是一种大趋势,而实际上,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富裕之后,精神文明程度并不会自然提高,正确的荣辱观也不会自然树立。
[学习体会]“懂感恩、知荣辱、树新风”专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体会]“懂感恩、知荣辱、树新风”专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be4fd21650e52ea551898e6.png)
[学习体会]“懂感恩、知荣辱、树新风”专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懂感恩、知荣辱、树新风”专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最近支队开展了以“懂感恩、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与谈心交流,本人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
对照这个主题教育,本人从三个方面谈谈自身学习的感受: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
学会感恩,才会感激,才会明白没有任何人该为我们付出,只有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
对于别人给予的任何帮助,都应该心存感激。
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斤斤计较、抱怨指责。
学会感恩,才会满足,要时刻学会换位思考,任何时候都要感恩,感谢党的培养、组织的关心、同志的帮助,只有心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调整心态,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在大队执法工作中,本人要热情服务,要教育大队全体官兵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好消防安全第一道关口,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和“十条禁令”。
在灭火救援中,要做到与官兵一起枕戈待旦、闻警而动,充分表现出和平时期军人的本色!二、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人就要知荣辱。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其荣辱观是不同的。
而我们现如今的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知荣辱就是要明白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让正确的荣辱观成为我们每个有为青年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现如今国际形势风雨突变,我们伟大的祖国周围狼烟四起,每一个邻邦甚至西方列强都在对我们虎视眈眈,而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我们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命运能够与民族的复兴相联,这怎能不叫我们热血沸腾,又怎能不让我们深感重任在肩!穿梭岁月的峰头,走过历史的云烟,在人类浩瀚的旗海中,始终闪烁着一面鲜明的旗帜,那是军人树立起来的旗帜,这面旗帜包含着一代代优秀军人为祖国富强、为民族振兴而作出的贡献,包含着一代代热血军人为踏循革命足迹、征服坎坷路途而付出的血与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荣辱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关于荣辱观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八荣八耻”,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我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
它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教育部部长周济20XX年3月13日在参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作为一名高职数学课教师,更加深刻地感到“八荣八耻”荣辱观提出的及时与必要,也让我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感到一种责任的重大。
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提出一点自己的设想,那就是:教师要做掌握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首先教师要通过系统学习切实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历史地位,使自己真信“八荣八耻”,然后再以
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发挥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什么是荣辱观?通俗地说,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
是由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
荣辱观念,古已有之。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
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古人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所以,明是非、知荣辱、辩美丑,乃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准。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可见,个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
因此,小至个人,大至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懂得一个人要以热爱祖国为荣。
描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是我们的至爱,抗击敌人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
雄是我们的偶像;学生时代,我们熟背毛主席语录,在学雷峰的活动中长大,我们知道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从鲜红的领巾到闪闪的团徽,一路走来,我们深深懂得: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大学里,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毕业后,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时刻不忘把前人的美好思想传给学生,实践着“文以载道”的古
训。
我深刻体会到荣辱观对一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成功与否,相当重要。
一个人不付出辛勤的劳动是不会有所收获的,不会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会掌握娴熟的技能,在事业上也就不会有所成就,也不会对社会、对人民做出什么大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讲求的团结合作,拿我的工作来讲,如果没有同事的帮助协作,即使我有通天的本事,自己也不能完成哪怕是一项具体业务,更谈不上凝聚力和战斗力了。
教师在社会上拥有极高的声誉,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的蜡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在某些地方变成了赚钱的产业,一些教师也趁机追名逐利,甚至不惜以违反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代价,比如某些高校的极个别教授文章抄袭剽窃事件、学术履历造假事件,还有的教师在国家级考试中故意泻题、考前偷题、考场作弊等等事件。
这些事件虽涉及的是极个别的教师,但其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坏的,使整个社会对教师信任度下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有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必要。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教师一定要牢记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事业嘱托,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立德”,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个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八荣八耻”为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划出了一个评判是非的标准和界限。
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里,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周围有少数同学学习毫无目的,没有远大的志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来到大学都是为了做一个高质量的人才,然而这个“高质量”不仅指学业成绩的优异,
同时还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
我们不但要做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学子,更要做讲公德、守纪律的社会公民。
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强大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要时刻用”八荣八耻”对照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无论我们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都要旗帜鲜明,要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
所以我与许许多多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一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刻地对学生进行着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以往的道德教化实践表明,道德教育者的空洞说教与自身行为的巨大反差,会使道德教化的效果大大下降,甚至产生反作用。
对学生一生
道德选择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什么书本上的原则,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榜样效应对其内心世界引发的强烈震撼。
比如雷锋,是国人永远学习的楷模,但雷锋之所以成长为雷锋,是直接受到身边领导——县委书记张光玉、团政委韩万金崇高行为的潜移默化的熏陶的结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八荣八耻”要想真深入学生的心,教师就责无旁贷地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明礼诚信、情趣高雅的形象,以情操感染人、以作风影响人、以博学带动人,做恪守“八荣八耻”的表率。
教师要做“荷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辛勤耕耘好自己的学术园地和教育天地,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芬芳桃李。
篇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彰显荣辱观争做文明人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
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愿,成为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
我们要努力践行,融会到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高尚的文明人。
一、彰显荣辱观,是实现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重大课题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知荣辱,才能明兴替。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变迁,使我们创造了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民族瑰宝,这就是中国的现代文明优良传统和社会公德的结合体。
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战略举措。
而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过程中,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夯实基础。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知法、懂法,知法、懂法的目的是用法、执法、守法和护法,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法是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刚性要求、是根本的准则,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应当是泾渭分明,不容有丝毫的含糊。
以德治国的前提是要立德、育德,立德、育德的目的,是要守德、扬德,让文明新风激荡神州大地。
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
而在人的所有活动中,守法和立德是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是触及灵魂和塑造形象的。
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谈不上守法和立德,就会是非不分、良莠莫辨,就会晕头转向、手足无措。
有些人贪赃枉法、陷入囹圄,有些人道德败坏、臭名远扬,最初都是在荣辱观上出了问题,进而不听劝
诫,一意孤行,最终自食其果,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