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图片 ppt背景图片PPT

合集下载

中秋节儿童绘本《嫦娥奔月》PPT模板-2024鲜版

中秋节儿童绘本《嫦娥奔月》PPT模板-2024鲜版
02
可选用具有中秋节氛围的颜色, 如金色、黄色或橙色,增加节日 感。
4
副标题:传统故事与现代解读
简要说明绘本的内容,即传统故事《嫦娥奔月》的现代解读。 可用较小字体,与主标题形成对比。
2024/3/27
5
图片:嫦娥奔月插画或相关艺术作品
选择一幅与《嫦娥奔 月》故事相关的插画 或艺术作品。
可将图片作为背景或 置于标题下方,增加 视觉效果。
2024/3/27
02 03
后羿望月的情景
后羿站在地球上,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思念着远在天边的嫦娥。这 个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愿望 。
中秋佳节的庆祝场面
画面展示了中秋节时人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热闹场景。人们围坐在 桌旁品尝月饼、瓜果等美食,同时欣赏精彩的舞狮表演和璀璨的烟花, 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8
嫦娥奔月故事简介
01
02
03
故事背景
后羿射日成功后,成为英 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 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 子,名叫嫦娥。
2024/3/27
奔月原因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 长生不老药,却被嫦娥误 食,导致她飞升月宫,与 后羿永世分离。
故事寓意
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人 们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22
06
总结回顾与祝福
2024/3/27
23
故事主题意义提炼
2024/3/27
传承中华文化
01
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精髓和内涵。
弘扬家庭美德
02
故事中嫦娥和后羿的夫妻情深,体现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引
导孩子们珍惜家庭、尊重长辈。

少儿创意美术-中秋月圆——教案

少儿创意美术-中秋月圆——教案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孩子:老师好!
师:真棒,你们知道马上要过什么节日呀?
孩子:中秋节。
师:那中秋节你们都会吃哪些好吃的东西呀!
孩子:月饼,鱼肉,面条。。。。。
(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让他们自由回答,训练他们的自主表达能力,活跃课前气氛)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小谜语吧!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猜出来它是什么?它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引导孩子自主说出答案,训练孩子自主动脑能力)
孩子:月亮。。。。。
师:有小朋友说是月亮,你们猜猜是什么呢?你们觉得他说的对吗?
孩子:对。。。。。。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这是什么呀?
孩子:月亮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答对了哦!咦这个是什么呀?
孩子:也是月亮!
师:这个也是月亮呀,那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自主说出答案,培养孩子观察力和自主表达能力)
1:色彩渲染铺设背景。
2:粘贴月亮的外形,四肢。
3:添加丰富的表情。
4:添加月亮的配饰及星星和云朵,绘画拼贴月饼,突出主题,丰富画面。
5:回顾学习的知识准备下课。
详见《创作步骤PPT》
(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阶段:表述、用具收拾
·老师带领学生收拾创作工具。
·老师鼓励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XX美术课程计划
课题:中秋月圆
课时
1次(90分钟)
课程分类
节日主题
授课对象
认知A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欣赏月球图片,了解月亮因月球运动而产生的的形状变化及特征,科普知识拓展。
②通过“月亮越来越胖”主题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知识与习俗。

《中秋节》课件

《中秋节》课件

《中秋节》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一单元第4课《中秋节》内容:课文《中秋节》及相关诗词、习俗、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的意义。

重点:熟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中秋节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5. 举例讲解:通过讲解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故事,如《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秋节板书内容:历史:古代习俗、传统活动文化内涵: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相关诗词: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如今,中秋节依然是人们喜爱的节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传承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2. 请学生背诵《水调歌头》和《嫦娥奔月》,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首诗词的意境。

答案示例:《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描绘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深厚的感情。

《嫦娥奔月》是一首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救人类,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升月宫的故事。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4TheMid-AutumnFestival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4TheMid-AutumnFestival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4 The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英语表达。

教学内容涉及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

还包括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如“mooncake”,“family reunion”,“lantern”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中秋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 中秋节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 运用英语描述中秋节的能力。

3. 学生对中秋节文化背景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英语词汇卡片。

3. 教学PPT。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教授中秋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3. 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中秋节。

4. 巩固: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中秋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3. 描述中秋节的例句。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短文。

2. 收集中秋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如明月、月饼、团圆饭等,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中秋节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

通过简单的问答,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或“What do you usually do during the festival?”2. 新课导入:详细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嫦娥奔月的故事,强调中秋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关于中秋节ppt

关于中秋节ppt

关于中秋节ppt【篇一:《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近中秋》系列活动一、课题产生的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

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

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确立了“走近中秋”这个活动主题,带领学生在家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有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

二、活动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民间习俗纪念的内涵。

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2.过程和方法。

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资料了解并解决问题,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和同学的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通过动手做月饼提高劳动技能和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财富。

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提供分组任务,学生讨论、自由选择小组(具体内容见附表1)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讨论筛选活动方式,明确活动时间及个人分工。

(具体内容见附表2)第三阶段:(第4周)走出课堂按照小组分工在校园、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填写活动调查表(具体内容见附表3)第四阶段:(第5周)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出一期专题板报第五阶段:(第6周)总结评价对参和本次综合活动进行活动总结,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家长评价。

中秋、国庆弹窗文案

中秋、国庆弹窗文案
背景颜色:黑灰质感 装饰物:礼盒装饰
浅蓝
颜色背景:深蓝 装饰物:两只兔子 装饰物:漫画房子
图片颜色:黄色
颜色背景:浅粉色 装饰物:2个打灯笼,2个小灯笼 装饰物:美食 装饰物:其他小图片
颜色背景:七彩色 装饰物:礼盒、丝带
颜色背景:浅蓝 装饰物:一只兔子在月亮上
颜色背景:暗紫 装饰物:礼盒
颜色背景:深蓝
活动时间:2020.x.x-2020.x.x
1080*1920
9
中秋团圆海报
家庭大聚餐 中秋我们一起享团圆 中秋团购月饼享优惠
1080*1920
10 中秋团圆恋爱下单
中秋团圆之夜 在xxx店与你相遇 扫码下单
1080*1920
中秋蟹礼 领鲜一步 11 中秋预热送礼大闸蟹 2020.x.x-2020.x.x号限时预定,立减 1080*1920 100元
满月中秋 全心全意,只为你 全场买300减20 满500减40 中秋钜惠
欢度中秋佳节 共享美好时光 中秋佳节 感恩放送 全场满999赠价值300元大礼盒 活动时间:2020.x.x-2020.x.x
情满中秋、感恩钜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秋佳节夜.上月团圆时
1080*1920 1080*1920 1080*1920 1080*1920
序号
主题
1
中秋快乐海报
弹窗中秋国庆文案
文案
弹窗尺寸
中秋节快乐 优惠大酬宾、疯狂大甩卖、 全场五折起、凡进店前50名可领取中秋 1080*1920 团圆大礼包 活动时间:2020.x.x-2020.x.x
2
中秋好礼海报
中秋好礼、消费统统送月饼、限时特惠 1080*1920

中秋节ppt图片背景图片PPT

中秋节ppt图片背景图片PPT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 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 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 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 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 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 大都,起义成功了。
、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全乡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 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结束,共完成个班,人,涉及个村委 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沿江乡位于麒麟城区以东公里,交通方 经济繁荣,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 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 当地桃杏花开即凋 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 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 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 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
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
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
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 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 游人,达旦不绝 .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 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 “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卡片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场景。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故事和习俗。

(4)实践活动:制作中秋节卡片,写上祝福语,送给亲朋好友。

(5)总结:强调中秋节团圆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家人。

二、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需要加强管理。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对于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部分学生仍存在疑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不敢主动分享,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4. 实践活动:5. 教学效果:三、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文化故事。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文化创意作品展示。

(5)总结: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 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 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 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 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 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 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 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 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 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 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 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 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 大都,起义成功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 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 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 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 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 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随着金融业服务时代的来临,竞争将会日益激烈,而竞争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人才 另一方面体现在服务优势上。为打造服务优势,我行自下而上,从支行——各片——总 广泛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客户”演讲比赛,对机关开展了“假如我在基层”演讲比赛 从分析一个客户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分析基层员工需求出发,实行换位思考,积极探索 金融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促进全行上下服务理念
中秋节博饼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是闽南地 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传说是郑成 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 士气,命部将洪旭发明的。博饼活动里倾注了 人们的感情寄托,其中尤以厦门地区为甚。所 以,闽南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 “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 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 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 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 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 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 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 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其一,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 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 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 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 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 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 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 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 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 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 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 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 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 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 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 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 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 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 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 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 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 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 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 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 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 名的“霓裳羽衣曲”。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 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 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 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 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桂花有“九里香”之誉,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传 统名贵花木。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 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称 誉好的儿孙为“桂子兰孙”;把“进士及第”或考上了状 元,称之为“蟾宫折桂”;把月宫称为“桂宫”,以“桂 魄”比喻月亮。而且,我国劳动人民还以桂花和月亮为 题材,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
烧塔来源于对蒙古鞑子的驱赶,现多为青少年 玩乐活动,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 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 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
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 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砌建瓦塔地方, 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 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 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 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 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 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 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 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 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 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 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 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 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 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 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 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 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 被称为“端正月”。
其二,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 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 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 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微软雅黑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 《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 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 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 二大传统节日。
其三,隋末唐军发明月饼以解决军饷的故事. 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 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 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 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 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 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 时起落,为民造福。
更新,服务水平提升,保持地方银行活力,促进**商业银行更快、更好发展。参加总部 者,通过紧张激烈的演讲比赛,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共优胜者。比赛中各位选手充分 知识才华,使演讲比赛内涵得到了提升,优质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支行为试点的开放式服务在七月初正式亮相,运行初期就取得很好效果,深受广大客 好评。开放式服务摈弃了营业大厅服务窗口上的铁栅栏
过案件专项治理,找准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案件专项治理过程中特别是总部集中检查 照“查找案件苗头,整顿规范操作,促进业务发展,增强防险能力”的总要求,抽调全 分成检查组对全市支行进行了“地毯式”现场检查,找出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和薄弱环 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积极实施整改。使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检查处理到位,责任追究 整改到位,杜绝隐患、遏制案件到位。 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
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
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
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 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 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 “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 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 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 人 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 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 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 月,和月 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 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 来了。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 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 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 进来。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 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 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 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