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转盘池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转盘操作规程

转盘操作规程

转盘操作规程一、引言转盘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控制和调节流体、气体或电力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或方向。

本文旨在规范转盘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转盘的场所和设备。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确保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应了解转盘的结构、功能和操作原理,并熟悉所使用转盘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3.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相关人员协调配合。

四、操作流程1. 检查转盘及周围环境a. 检查转盘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

b. 检查转盘周围是否有杂物或障碍物,确保操作空间清洁和安全。

c. 检查转盘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如螺栓、螺母等。

2. 准备工作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b. 确定转盘的操作模式和所需的操作工具。

c. 检查转盘所需的介质(如气体、液体等)是否充足,并确保介质的质量符合要求。

3. 操作步骤a. 根据操作要求,将转盘调至所需的位置或状态。

b. 操作人员应根据转盘的指示标识,确认转盘的位置和状态是否正确。

c.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方式,使用操作工具对转盘进行操作,如旋转、推拉等。

d.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转盘的运行情况,如转动是否平稳、无卡阻等异常情况。

e. 如发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4. 操作结束a. 操作人员应将转盘调整至安全位置或关闭状态。

b. 清理操作现场,清除杂物或废料,确保操作空间整洁。

c. 关闭转盘所需的介质供应,如关闭气阀、液阀等。

d. 将操作工具归位并妥善保管。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操作转盘时,应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切勿分心或随意行动。

2. 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切勿违反或忽视安全要求。

3. 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转盘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纤维转盘技术说明2023版(招标专用)

纤维转盘技术说明2023版(招标专用)

纤维转盘技术说明纤维转盘过滤器由中心转鼓、转盘、反洗系统和配套控制电气系统等组成。

转盘固定在中心转鼓周围,并与中心转鼓具有连通孔。

原水 (污水) 由中心转鼓的一端开口流入转鼓内,并通过连通孔进入各转盘,转盘两侧装有过滤布,过滤布为聚酯纤维编织而成,过滤孔径可达10μm。

原水通过过滤布过滤后,清水流出过滤布,从过滤水出口排出系统外。

随着过滤的进行,过滤布内侧的截留杂质不断增加,过滤压差随之增加,透过滤布的水量减小。

当杂质堆积到一定程度,中心转鼓液位达到设定值,需要进行反洗,将过滤布内侧堆积的杂质反洗出。

反洗水泵抽取透过过滤布的清水,喷洒到过滤布外侧,将过滤布内侧的截留杂质冲洗下来,冲洗后污水掉落在接液盘内,然后排出装置外。

反洗时转盘旋转,反洗水喷洒不同角度的过滤布,直至转盘旋转一周,过滤布全部经过清洗,反洗停止,重新进入静止过滤过程,直至再次进行反洗。

设备的核心装置就是中间的过滤转盘、反冲洗装置包括反抽吸吸盘,反抽吸水泵;排泥装置包括排泥泵(也是反抽吸水泵) 、斗型集泥槽,斗型集泥槽上面排布多孔的排泥管;还包括自控系统(PLC 自动控制盘)。

合同签署后提交以下资料:★1(3)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手册。

★(5) 随机备品备件表。

( 6) 产品样本。

★ (7) 业绩要求。

(合同及用户证明)(8) ISO9000 、ISO14000 体系认证。

1.每台纤维转盘滤器可以有效过滤水中悬浮物。

2.每台工作能力应具备过水流量大于等于250m3/h。

1.工作原理:原水由中心进水管路进入中心转筒,并通过中心转筒的布水孔进入固定在转筒四周的滤盘内,滤盘两侧装有经不锈钢丝或聚酯丝编织而成的滤布,原水通过滤布过滤后,清水流出滤盘,从出水堰排出系统。

主要结构:2.过滤转盘:垛石厂由 6 块扇形组成,新市厂由4 块扇形组成,仁风厂由 4 块扇形组成。

上面包裹着滤布,属于插拔式结构,运输维修特别方便,过滤布为聚酯纤维编织而成,过滤孔径可达10μm。

纤维转盘滤池(2008)

纤维转盘滤池(2008)

混凝 反应池 反冲洗水
纤维转盘 滤池
紫外消毒
排放
可省掉鼓风机房及反 冲洗泵房
不需要采取前加氯 措施
可取消提升装置 及提升构筑物
加药间
鼓风机房 反冲洗泵房
可省掉沉淀构筑物, 直接过滤
加氯间
二级出水
提升 泵房
管道 混合器
混凝 反应池
沉淀池
V型 滤池
清 水 池
排放
二级预处理
反冲洗水
冲洗水
不需要单 独设立反 抽吸水池
BOD5
10 20
SS
10 20
总N
15 20
总P
0.5(1.0) 1.0(1.5)
常用中水回用工艺
二级处理-消毒;
基 本 工 艺
二级处理-过滤-消毒; 二级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二级处理—微孔过滤—消毒; 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臭氧、离子交换、MBR等
中水回用工艺中的过滤技术
慢速砂滤 深床过滤 快速可压缩多孔介质过滤 间歇式多孔介质滤料 占地面积大 建设投资高
提 纲
一、背景及适用领域
二、结构
三、特点及创新点 四、规格与主要设计参数 五、大连中试情况介绍 六、技术经济指标 七、应用实例
规格及设计参数
设备规格:
单 盘 处 理 量 1 0 0 0 m3/d , 单 台 最 大 处 理 量 可 达 16000m3/d 池体可做成混凝土池和钢结构两种 池内净尺寸为:长1.4~5.6米,宽2.6米,高3.5米
对SS的去除效果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进水 出水
试验1
当进水SS<30mg/L时,出水SS值最大值为4.4mg/L,且平均 值为3.1m g/L。

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模板

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16476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Fiber Rotary Filter Operation Procedure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滤池工作原理纤维转盘滤池的运行状态包括:过滤、反冲洗、排泥状态。

1、过滤:外进内出,进水靠重力流进入滤池,使滤盘全部浸没在水中。

在滤池中设布水堰,使滤池内布水均匀并且进水产生低扰动。

污水通过滤布过滤,过滤液经中空管收集后,经过出水堰排出滤池。

在清洗过程中,过滤仍在进行。

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过滤均为连续的。

2、清洗:过滤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纤维毛滤布中,逐渐形成污泥层。

随着滤布上污泥的积聚,滤布过滤阻力增加,滤池水位逐渐升高。

滤池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池内液位变化,当该池内液位到达清洗设定值(高水位)时,PLC即可启动反洗泵,开始清洗过程。

反洗时间和周期可以调整。

滤布上的污泥通过反抽吸装置,经由反洗水泵,排至厂区排水系统。

清洗时,滤池可连续过滤。

过滤期间,过滤转盘处于静态,有利于污泥的池底沉积。

清洗期间,过滤转盘以0.5~1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反洗水泵负压抽吸滤布表面,吸除滤布上积聚的污泥颗粒,过滤转盘内的水自里向外被同时抽吸,对滤布起清洗作用。

瞬时冲洗面积仅占全过滤转盘面积的1%左右,反冲洗过程为间歇。

正常清洗时,2个过滤转盘为一组,每次清洗一组滤盘,通过自动切换抽吸泵管道上的电动阀控制,纤维转盘滤池一个完整的清洗过程中各组的清洗交替进行,其间抽吸泵的工作是连续的。

3、排泥:纤维转盘滤池的过滤转盘下设有斗形池底,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收集。

污泥池底沉积减少了滤布上的污泥量,可延长过滤时间,减少反洗水量。

经过设定的时间段,PLC启动排泥泵,通过池底排泥管将污泥回流至厂区排水系统,其中,排泥排泥历时可予以调整。

二、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微滤布过滤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完整版)纤维转盘滤池(转盘式微过滤器)

(完整版)纤维转盘滤池(转盘式微过滤器)

纤维转盘滤池(转盘式微过滤器)在一级A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纤维转盘滤池(转盘式微过滤器)在一级A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5)本项目相关技术资料二设计原则(1)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工艺,确保出水达到标准要求;(2)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3)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4)工艺设计高效节能、抗冲击力强、操作管理方便;(5)优化工程、争创优良工程的原则;(6)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2水质、水量设计2.1 设计水量(1) 日处理水量:50000 m3/d。

(2) 设计流量: 2200m3/h(3) 系统运行时间:24 h/d2.2 设计进水水质现深度处理采用二沉池+转盘式微过滤系统,转盘式微过滤滤池的进水水质为SS≤20mg/L,BOD≤20mg/L,COD≤60mg/L,TP≤1.0 mg/L,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业主提供进水水质如下:3工艺设计3.1转盘式微过滤器工艺流程3.2 工艺说明污水处理厂前级处理后出水再进入二沉池,然后再流入转盘式微过滤系统进行深度处理。

污水通过转盘式微过滤器的中心转鼓重力自流到过滤段,在过滤期间,固体悬浮物被过滤器滤布截留。

截留的固体污染物将会阻碍进水,当转鼓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值时,将会触发液位传感器,启动转鼓转动,同时反冲洗系统开始工作(正常情况下,过滤器是静止的),高压水冲下的固体物将收集到固体收集槽中,排入前处理工序段。

3.3 设计范围本方案设计范围为转盘式微过滤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设计。

4转盘式微过滤器工艺设计4.1 工艺设计及说明4.1.1 概述转盘式微过滤器主要应用于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

转盘操作规程

转盘操作规程

转盘操作规程标题:转盘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转盘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正确操作转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盘操作规程,帮助读者正确操作转盘,避免事故发生。

一、转盘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转盘的工作状态:在操作转盘之前,需要检查转盘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转动灵活性、传动装置是否完好等。

1.2 清理工作区域:在操作转盘时,需要确保工作区域清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1.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转盘时,需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手套等。

二、转盘的启动和停止操作2.1 启动转盘:在启动转盘之前,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启动过程安全可靠。

2.2 调整转盘速度: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当调整转盘的转速,但不得超出设备规定的范围。

2.3 停止转盘:在停止转盘时,需要先将工作台面上的物品清理干净,然后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停止。

三、转盘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1 避免超载操作:在操作转盘时,需要避免超载操作,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3.2 防止手部被夹伤:在操作转盘时,需要注意手部位置,避免手部被夹伤。

3.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转盘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保养。

四、转盘操作中的应急措施4.1 紧急停止按钮:在操作转盘时,需要了解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按钮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止设备。

4.2 紧急救援措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4.3 报警设备:确保转盘设备上的报警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五、转盘操作后的清理工作5.1 关闭电源:在操作转盘结束后,需要关闭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5.2 清理工作台面:清理工作台面上的杂物和残留物,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5.3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转盘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结语:正确操作转盘是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遵守本文介绍的转盘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标准版)

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标准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纤维转盘滤池操作规程(标准版)一、滤池工作原理纤维转盘滤池的运行状态包括:过滤、反冲洗、排泥状态。

1、过滤:外进内出,进水靠重力流进入滤池,使滤盘全部浸没在水中。

在滤池中设布水堰,使滤池内布水均匀并且进水产生低扰动。

污水通过滤布过滤,过滤液经中空管收集后,经过出水堰排出滤池。

在清洗过程中,过滤仍在进行。

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过滤均为连续的。

2、清洗:过滤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纤维毛滤布中,逐渐形成污泥层。

随着滤布上污泥的积聚,滤布过滤阻力增加,滤池水位逐渐升高。

滤池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池内液位变化,当该池内液位到达清洗设定值(高水位)时,PLC即可启动反洗泵,开始清洗过程。

反洗时间和周期可以调整。

滤布上的污泥通过反抽吸装置,经由反洗水泵,排至厂区排水系统。

清洗时,滤池可连续过滤。

过滤期间,过滤转盘处于静态,有利于污泥的池底沉积。

清洗期间,过滤转盘以0.5~1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反洗水泵负压抽吸滤布表面,吸除滤布上积聚的污泥颗粒,过滤转盘内的水自里向外被同时抽吸,对滤布起清洗作用。

瞬时冲洗面积仅占全过滤转盘面积的1%左右,反冲洗过程为间歇。

正常清洗时,2个过滤转盘为一组,每次清洗一组滤盘,通过自动切换抽吸泵管道上的电动阀控制,纤维转盘滤池一个完整的清洗过程中各组的清洗交替进行,其间抽吸泵的工作是连续的。

纤维转盘池说明书

纤维转盘池说明书

六、 纤维转盘滤池电气部分使用说明1、系统概述:1)、本电控系统采用现代化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

使滤布的反冲洗,污泥的排放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系统的电控核心部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及触摸屏,主要元器件为施耐德、欧姆龙公司优质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是中水处理设备的理想控制系统。

2)、纤维转盘滤池控制系统根据水泵和电动阀的组合方式不同,可分为NTHA、NTHB、NTHC控制系统和NTHA1、NTHB1、NTHC1控制系统;NTHA、NTHB、NTHC控制系统由水泵和电动阀组成,泵、阀组合安装在主滤池外侧的泵坑内;NTHA1、NTHB1、NTHC1控制系统只有水泵,水泵安装在主滤池内的水泵平台上。

3)、系统设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下,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好反洗间隔时间、排泥间隔时间,设备即可按照PLC预先设定的程序(按时间、液位控制)进行工作;手动方式仅在设备调试或检修时使用,实现阀、泵、滤盘电机的手动控制,并可操作相应的一个键完成停机前反洗功能或清池功能或停机防冻功能。

4)、S7200可根据用户要求选配以太网接口或DP接口的通讯接口模块,能实现与工厂主站的数据传送。

5)、可编程控制器PLC可根据用户需要选用其他厂家产品。

6)、参数设置、状态指示,按键操作均可以在触摸屏上完成;由初始界面选择进入相应的界面,点击相应按键完成相应的操作功能。

10117)、触摸屏系统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功能;对阀的开、关不到位检测,对泵和滤盘电机的过流、过载检测,有故障时触摸屏显示故障信息并报警。

2、纤维转盘滤池设备的控制原理:污水重力流入纤维转盘过滤池,通过滤布过滤,滤后水通过中空管流入副池排出滤池。

过滤中部分污泥吸附于滤布外侧,逐渐形成污泥层,随着滤布上污泥的积累,滤布过滤阻力增加,滤池水位逐渐升高。

当水位上升到反洗液位,开关向PLC发出反洗信号或反洗设置间隔时间延时到,控制系统会控制反洗设备进行反洗,当停反洗液位开关有信号时,反洗过程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转盘池操作规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4.1纤维转盘池
4.5.1开机步骤
(1)自动操作模式
1)滤池投入使用时,滤后阀控制滤池液位,当以下其中之一情况发生时,开始反冲洗:
过来滤池设定的运行时间;
滤池堵塞值高于设定值;
控制台或者监控电脑发出冲洗要求。

2)若发生以上其中一种情况,滤池将自动进行反冲洗。

一个冲洗周期后,滤池恢复过滤状态。

3)若没有冲洗水源,滤池停留在过滤状态,直到冲洗水源准备就绪。

(2)手动操作模式
操作人员通过触屏控制台操作阀门(过滤阀和冲洗阀),当滤池被选择在手动模式运行时,操作员可以选择两种冲洗模式:自动或者分步冲洗模式。

4.5.2运行状态
纤维转盘池的运行状态包括:过滤、反冲洗、排泥状态。

(1)过滤:外进内出,污水重力流进入滤池,使滤盘全部浸没在污水中。

在滤池中设布水堰,使滤池内布水均匀并且进水产生低扰动。

污水通过滤布过滤,过滤液经中空管收集后,经过出水堰排出滤池。

在清洗过程中,过滤仍在进行。

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过滤均为连续的。

(2)清洗:过滤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纤维毛滤布中,逐渐形成污泥层。

随着滤布上污泥的积聚,滤布过滤阻力增加,滤池水位逐渐升高。

滤池内的压力传感器监
测池内液位变化,当该池内液位到达清洗设定值(高水位)时,PLC即可启动反洗泵,开始清洗过程。

反洗时间和周期可以调整。

滤布上的污泥通过反抽吸装置,经由反洗水泵,排出厂区排水系统。

清洗时,滤池可连续过滤。

过滤期间,过滤转盘处于静态,有利于污泥的池底沉积。

清洗期间,过滤转盘以0.5~1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反洗水泵负压抽吸滤布表面,吸除滤布上积聚的污泥颗粒,过滤转盘内的水自里向外被同时抽吸,对滤布起清洗作用。

瞬时冲洗面积仅占全过滤转盘面积的1%左右,反冲洗过程为间歇。

正常清洗时,2个过滤转盘为一组,每次清洗一组滤盘,通过自动切换抽吸泵管道上的电动阀控制,纤维转盘滤池一个完整的清洗过程中各组的清洗交替进行,其间抽吸泵的工作是连续的。

当进水水质突然恶化,反冲洗周期≤15分钟时,系统将启动应急措施,同时启动2~4台反冲洗泵,对2~4组过滤转盘(4~8个转盘)进行反冲洗,直至反冲洗周期恢复正常。

(3)排泥:纤维转盘滤池的过滤转盘下设有斗形池底,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收集。

污泥池底沉积减少了滤布上的污泥量,可延长过滤时间,减少反洗水量。

经过一设定的时间段,PLC启动排泥泵,通过池底穿孔排泥管将污泥回流至厂区排水系统。

其中,排泥间隔时间及排泥历时可予以调整。

另外,滤池前的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启动排泥系统以发挥清空滤池的作用。

4.5.3巡检
纤维转盘池自动控制状态,但仍需定时正常巡视与检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纤维转盘池进水情况,纤维转盘池进水堰的涌水高度是否一致,有无溢水现象。

若严重溢水,检查纤维转盘池运行情况,是否所有纤维转盘池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过滤,有无滤池因故障而处于停止状态,有无滤池处于维护状态(若有滤池处于维护状态,其他滤池均不能冲洗);?
检查纤维转盘池过滤情况,进水气动方闸门是否打开,排水气动方闸门是否关闭,滤池管廊中清水出水气动阀是否打开,反冲洗进水气动阀是否关闭。

?
及时巡视,若发现水位过高,查看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因为水位过
高超过阻塞计的范围会导致阻塞计失灵。

故障不能排除,及时汇报值班长及厂部。

?
检查管廊上部操作间纤维转盘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根据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观察纤维转盘池反冲洗过程,布水布气是否平均分配在滤池的整个平面上,冲洗结束后滤前水质是否清澈,冲洗程序是否正确。

?滤池反冲洗完毕后,检查显示阻塞程度的水头损失。

若水头损失稳定呈上升趋势,则表示冲洗不完全。

此时,检查水洗及气洗的流量,若流量正常,延长气水洗与漂洗的时间。

一旦发现滤池有藻类必须立即清理。

?
检查管廊中沉淀池浊度仪、滤后水余氯分析仪及取样泵是否工作正常,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检查管廊中的管路系统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
检查纤维转盘池出水情况,纤维转盘池溢流井有无溢水现象;?
检查反冲洗泵房的反冲洗泵、鼓风机房、空压机等设备及管路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电柜及显示屏有无故障信号,电流表、压力表的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如遇异常情况,记录清楚并及时报值班长与厂部。

4.5.4停机操作
关闭滤池进水闸门,及滤后谁出水阀,停止滤后水生产;
短期内没有要求的话,在控制台上保持滤池停用状态;
如果延长关闭时间(一周或以上),必须将滤池完全放干净。

4.5.5维护保养
无需特殊维护措施。

仅需对电机、水泵等常规设备进行润滑维护。

如滤布破损等需要更换,则工作人员仅需关闭进入该池的闸门,放空后对滤布进行更换。

更换时间仅需1-2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