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年来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资料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例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例子1. 你看那亚马逊雨林,不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绝佳例子嘛!那里面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生态系统。
人们懂得尊重这片雨林的规律,不去过度干扰,让它自由地蓬勃发展,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2. 想想那些在海边生活的渔民们,他们与大海和谐共处。
他们依靠大海获取生计,但从不过度捕捞,会给海洋生物留下繁衍的空间,这不就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吗?这就像人和自然跳了一场默契十足的舞蹈啊!3. 咱说一说那些保护候鸟的志愿者们。
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守护着候鸟的迁徙路线,为它们提供安全的环境。
这难道不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爱的美好体现吗?就如同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一样!4. 你知道那些在山区守护森林的护林员吧!他们终年与山林为伴,用心保护着每一棵树木,防止盗伐和火灾。
他们和山林之间的感情,那可真是深厚无比呀!这不正像是人与自然在谈一场长长久久的恋爱吗?5. 咱再看看那些致力于推广生态农业的人们。
他们采用环保的种植方式,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又减少了对土地的伤害。
这多棒啊!这就好像我们在精心照顾一个宝贝一样照顾着大地呀!6. 想想那些热爱观鸟的人吧!他们拿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鸟儿的生活,不去打扰它们。
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也尊重着自然的秩序。
这像不像是人与自然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呢?7. 还有那些努力减少碳排放的人们,他们为了保护地球的气候而行动起来。
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能源消耗,这不就是在为我们和自然的未来负责吗?这就如同我们在为自己的家努力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一样!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不胜枚举,以下为您推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首先,我们看到马鞍底乡村民自发成立了七彩蝴蝶专业合作社。
在这个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地区,村民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自发地饲养蝴蝶。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照料,村民们成功地繁殖出大量的蝴蝶,既丰富了当地的生态景观,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个案例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带来经济收益。
在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曼克老村,村民刁发兴的任务是监测、追踪和观察象群。
大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当地的重要生态资源。
刁发兴和其他大象监测员的任务是保护这些珍稀动物的安全,确保它们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个案例显示了当地居民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也反映了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这个地区,60多岁的生态护林员余小德每天都会上山巡逻,保护着这片宝贵的自然环境。
他不仅熟悉山中的每一只滇金丝猴,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甚至能根据它们的叫声判断出它们的情绪。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充分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是可能的。
这些案例鼓励我们更加重视环
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庄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照顾。
这是一个被山脉环绕的美丽地方,草木葱茏,鸟语花香。
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深深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故事一:慈爱的老奶奶和小鸟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位慈爱的老奶奶。
她年轻时曾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但现在已经走进了耄耋之年。
每天,她在村庄的广场上弹奏着动听的音乐,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的光顾。
有一天,一只小鸟欣赏着老奶奶的琴声,飞到她的身边。
它似乎很喜欢这美妙的旋律。
老奶奶注意到小鸟左翅膀上有一道伤口,于是她小心翼翼地为小鸟处理了伤口,并将它放在温暖舒适的笼子里。
几天后,小鸟的伤口痊愈了。
老奶奶决定和小鸟共处在这美丽的村庄中。
她每天都打开笼子的门,小鸟飞到村庄周围自由自在地翱翔。
它成了村庄里的守护者,帮助老奶奶保护花园里的蔬菜不受其他动物的侵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是满足自身需求,也要保护和照顾其他生物,彼此之间实现真正的平衡。
故事二:小男孩与森林中的动物在村庄的边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小男孩小明对这个森林充满好奇。
有一天,小明决定进入森林探险。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森林,眼前的美景让他兴奋不已。
树木高耸入云,花草香气扑鼻,小明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探险中,小明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它被丢弃在草丛中,无法行动。
小明立刻前去帮助,他小心翼翼地为小狐狸包扎伤口,并给它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休息。
小狐狸很快康复,成为了小明在森林中的好朋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和小狐狸一起探索森林,他们帮助其他受伤和需要帮助的动物,一起建立了一个和谐的庇护所。
这个庇护所为那些受伤和迷路的动物提供庇护和食物,让它们可以重新获得力量,回归大自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互相照顾和尊重,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世界。
故事三:团结合作的农民这个村庄的人们过着务实的生活,他们早起劳作,种植蔬菜和水果,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素材(通用8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素材(通用8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素材篇1在我的老家有一条小河,有一次回老家爸爸带我到河边玩耍,爸爸对我说这条小河是他儿时的乐园:清澈、明亮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鸟儿那婉转、欢快的叫声直冲云霄深处,成群的牛羊在河边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透过绿色的水波能够数得清河底的水草和碎石,水面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河里的鱼儿随处可见,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绿草丛生,美丽的荷叶、荷花随风摇曳;一群群水鸟在水面掠过,村妇在河里洗衣,孩子们在水里打水仗、捉鱼虾、嬉戏玩耍,夕阳洒照着岸边垂钓的渔翁……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可是此刻,河里出现了很多的塑料袋、编织袋、杂草、白色泡沫盒、X家禽、家畜、烧过的玉米杆等杂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河里,使河水变成了棕褐色,还没走到河边就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一到夏天,成了苍蝇蚊子栖息的场所……这又让我想起我们美丽的石漫滩水库,前几年因为人们在那里养鱼、养珍珠、在水库洗澡,随意乱扔垃圾……导致水库受到污染,出现了绿藻,经过市委、市__的努力,坚决治理绿藻,取缔了私营小船,禁止在水库洗澡、养鱼、钓鱼、乱扔垃圾等一系列措施,美丽的石漫滩才又恢复了原先的美。
小朋友,你明白吗?此刻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这是谁干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贪婪的人类为了利益,竟愚蠢地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一看到森林,就想到卖木材能赚钱;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卖,能不能入X……于是土地沙漠化了,水土流失了,生态平衡被打破,许多珍稀动物都濒临灭绝。
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才是美丽的,美得像画,美得如诗;可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不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愤怒的,自然是有报复性的,她变得可怕,变得不可驾驭,人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怎样做呢?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小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品德,构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节俭用水,节俭用电,珍惜我们有限的资源;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主动捡起果皮纸屑,减少垃圾污染;提倡垃圾分类装,集中堆放,防止再次污染;爱护野生动物,拒食野生动物,保护脆弱的生物链。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优秀案例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优秀案例
1.云南腾冲昆仑猴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旨在保护昆仑猴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以及其所在的云南腾冲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项目通过建立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加强监测等手段,成功使昆仑猴种群数量从不足100只逐渐增长到200多只。
2. 日本水田生态系统保护:在日本,水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不仅为农村提供食品和就业机会,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资助研究,促进了水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水稻种植者也积极参与,使用有机肥料、农业防治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3. 西班牙拉曼查省立自然公园:该自然公园位于西班牙南部,
是一个生态多样性极高的地区。
为了保护这片自然环境,当地政府控制了开发和人类活动,鼓励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
公园管理者还开展了各种措施,如控制入园人数、禁止垃圾和石头捡拾等,以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系统。
4. 北京顺义区绿色农业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推广绿色、有机、
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全程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条件下生产农产品,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
该项目还鼓励农民参与,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环保意识。
5.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湿地保护:曼尼托巴省有许多湿地,这些
湿地不仅是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家园,还对于水的循环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加拿大政府采取了合理利用和保
护并存的管理策略,不断加强监测和保护工作。
同时,政府还鼓励公众加入保护行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例子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例子
1. 你看那草原上的牧民和他们的牛羊,不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吗?牧民们精心照料着牛羊,让它们在肥美的草地上自在生活,而牛羊也为牧民提供了生活所需,这不就像是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吗!
2. 还有那些海边的渔民,他们依海而生,尊重大海,合理捕捞。
他们与大海的关系,难道不是和谐共处的绝佳体现?大海给他们馈赠,他们也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大海呀!
3. 想想那些在森林里生活的护林员吧!他们守护着森林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那些可爱的动物们。
他们和森林、动物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温暖而和谐,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4. 我们去爬山的时候,看到那些在山间徒步的人,他们小心地不去破坏一草一木,这不就是在努力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吗?就像我们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珍视大自然啊!
5. 你瞧那些观鸟的人,静静地拿着望远镜,欣赏着鸟儿的美丽与灵动,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人和自然之间温柔的互动吗?真的让人心生欢喜呀!
6. 再说说那些致力于环保的志愿者们,他们不辞辛劳地宣传环保知识,身体力行地保护自然环境。
他们和大自然的故事,不正是在书写着和谐共处的篇章吗?这真的太让人敬佩了!
我觉得人与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共处,我们从自然中获得,也一定要用心去呵护自然,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能更加美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人物事例素材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人物事例素材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人物事例素材篇1作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深入思考和反思。
如何撰写优秀的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这里分享一些人与自然作文和谐相处素材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人物事例素材篇2标题:爷爷和他的小树林大家好,我叫小明。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是关于我爷爷和他身边的一片小树林的故事。
我爷爷今年已经72岁了,从小就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村子旁边有一片不太大的树林,离我们家很近。
爷爷从小就和这片树林有着非常特别的缘分。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溜到树林里去玩。
那里到处是青翠的树木,空气也格外清新。
踩在厚厚的树叶层上,发出"咻咻"的声音,真让人高兴。
树林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像小鸟、松鼠、青蛙等等。
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小昆虫在树枝或地面上爬来爬去。
我们村里的孩子们无不喜欢在树林里玩捉迷藏、游击战那些经典的游戏。
即使到了夏天,树叶形成一个遮阳伞,林子里也阴凉宜人,是孩子们玩耍的理想场所。
可是,我最喜欢做的还是跟在爷爷身后,看他在树林里忙活。
从小就是这样,爷爷每天都要去林子里工作、补种树苗、除虫防病害。
他对这片小林地了如指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它的一切。
爷爷总是告诫我,要好好爱护林木,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林木给我们阴凉,净化空气,也是许多动物的家园。
如果没有树木,大自然就会失去生机和平衡。
我们家因为有这片林地,夏天从不用开空调,冬天取暖用的都是爷爷砍下来的枯枝树枝。
林子里的松果和野果也常常给了我们美味的食物。
可以说,林子就像一个宝库,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馈赠。
随着我们长大,身边的大人们逐渐都外出工作了,只有爷爷还守着这片林地,做着他一贯的工作。
他每天风雨无阻,雨打风吹也在山林里穿梭。
有一次,暴风雨过后,爷爷去林子里查看,发现几棵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例简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例简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例如下:
1.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不仅提供氧气和碳循环等服务,同时也是动物们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人们通过植树造林、森林保护等方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重要财富。
人们通过合理捕捞、海洋保护等方式,维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海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场所。
3.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珍宝,也是许多动物们的家园。
人们通过科学养殖、合理放牧等方式,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草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所。
4.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然而,人们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加强环境监管、推进绿色出行等方式,实现了城市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和实践。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与自
然共同进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0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1)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手上。
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
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24)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年轻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
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
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
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447)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
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我们的主要任务。
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新事物、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平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把这作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
完成好这个任务是我们当大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是为更好地建设祖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储备能量的过程。
(304)第三,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积极贯彻践行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不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不说对国家的荣誉有损伤的话。
比如在出国游玩的时候,不能做有损国家荣誉的事,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说一定要为国争光,但是一定要努力不给国家和民族丢脸。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我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加速前进的时期,得以见证祖国一天天的强大。
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下定决心,准备着付出比前辈更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去建筑宏伟的新中国。
(524)近年来我国保护大自然的举措原标题:我国多举措保护“地球之肾”湿地保护率提高至43%新华网哈尔滨8月15日电,江风、水鸟、芦苇、涟漪……在被一片绿色染印的哈尔滨白鱼泡湿地,摄影发烧友刘伶绪用手中的单反相机记录着松花江畔如画般的美景。
“由于人为过度干扰,白鱼泡一度只剩下100多公顷湿地,生态严重退化。
”哈尔滨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处处长白连第介绍说,2008年白鱼泡成立了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不断收购和退湿,现在面积扩容到284公顷,萎缩的湿地功能逐步恢复。
2014年1月13日,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公布,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受保护湿地达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第一次全国普查的30%提高到43%。
目前,国内已有18个省区市出台省一级湿地保护条例,一些地方还把湿地保护纳入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
湿地面积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黑龙江省,199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停止一切开垦行为,抢救性建立自然保护区。
2003年8月,黑龙江省人大通过《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资金使用。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扎龙、兴凯湖、东方红等8处国际重要湿地,居全国之首;已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85处、湿地公园41处,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湿地保护网络。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仁春说,《条例》的出台,解决了一直以来无法可依的尴尬状况,湿地保护和建设明显提速。
一些城市同时进行了湿地保护的探索和尝试。
我国最大的丹顶鹤繁殖栖息地扎龙保护区,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严重缺水,植被退化严重,荒火频繁发生。
为解决缺水,黑龙江省从2002年开始引嫩江水进入扎龙,首开我国生态补水先河,这一长效补水机制随后被固定下来,每年为扎龙平均补水2.5亿立方米。
此外,黑龙江省持续开展退耕还湿工作。
据黑龙江省林业厅提供的资料,饶河县大佳河自然保护区采取严厉打击非法开垦、区内耕地和区外耕地置换等方式,退耕还湿1600多公顷,极大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仅2013年,全省退耕还湿面积就超过10000公顷,基本分布在各级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中。
(718个字)西藏多项举措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物种多样性2013年,西藏林业厅联合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国航天集团772所、中央电视台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依核心区境内进行了“2013我们与藏羚羊”大型科考直播报道活动。
活动引起了大家对西藏野生动物的高度关注,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据悉,为维护西藏生物多样性,西藏林业厅实施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三期、珠峰二期2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桑桑、玛旁、然乌湖、昂拉错-马尔下错、麦地卡、班公错6个湿地保护工程;雅鲁藏布江中游保护区、年楚河、多庆错3个湿地补助项目,雅鲁藏布江中游、大峡谷、珠峰保护区敏感区域3个远程监测监控项目和4个濒危物种救护繁育项目。
目前,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通过环保部初审。
西藏落实2013年度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自治区级财政预拨资金3321.59万元,完成2012年度补偿资金的审核工作。
同时,已经启动4000万元西藏自治区财政湿地保护补助奖励试点工作。
目前,启动了羌塘高原北部山地、昆仑山脉南翼、察隅贡山山地、喜马拉雅南翼山地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同时还编制上报了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西藏调查《工作方案》和《技术规划》,并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
(493)海南划定生态红线加大红树林湿地保护力度海南省海口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近日全票表决通过《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
这将为红树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制度保障上加强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维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
红树林是海南热带绿色生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就需要更有力的监督管理、更多的投入去将其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
决定要求,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与利用上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精神,即“立法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
所谓“立法保护”,就是用人大立法的方式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实施长远根本性制度保护。
决定要求,着力于通过改善湿地水质、修复湿地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显现。
“科学修复”要求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对红树林湿地脆弱、退化及敏感生态区域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湿地净化功能,优化湿地生态系统。
决定规定,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开展红树林湿地动态监测,并在对红树林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和更新红树林湿地资源档案。
决定还规定,外围保护水域、三江湿地公园和红树林湿地景观控制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应当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和设施。
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不得损害东寨港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进行治理和恢复。
这突出了利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开展旅游休闲等活动的社会功能。
增加湿地面积分区管理决定要求,依法划定东寨港保护区外围保护水域、三江湿地公园和红树林湿地景观控制区,其中保护水域面积1236.52公顷(18547.80亩),三江湿地公园面积634.47公顷(9517.04亩),景观控制区面积2723.02公顷(40845.30亩)。
与此前国家规定的红树林保护区范围相比,海口市此次对红树林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5万多亩增至12万多亩。
决定在原来国家批复的5万亩红树林保护区范围外,扩大保护水面2万亩,新增湿地公园近1万亩,这将为海口市新增一个“万绿园”,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被誉为“海南之肾”。
决定规定,政府应当对红树林湿地实行分区管理。
东寨港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功能区划进行保护管理。
决定要求,对红树林湿地实行普遍保护,禁止侵占、破坏红树林湿地资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红树林湿地内开垦和围垦,不得擅自改变红树林湿地的用途。
政府应当在东寨港保护区的范围划界立碑,设置保护标志,并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擅自移动东寨港保护区界碑和保护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