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研究
蒙古族大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对策研究

蒙古族大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对策研究作者:王津京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9期【摘要】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少数民族未来建设者既要精通本民族语言又要掌握普通话。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蒙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对于自幼以蒙语为母语的蒙古族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更为重要。
本文从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原因入手,指出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高其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蒙古族 ;大学生 ;汉语 ;口语 ;提高 ;对策【基金项目】文章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一批民族教育研究课题——蒙古族大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对策研究立项成果(项目号:mky20173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54-0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和其他成员交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畅通的交流需要彼此通晓的语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对于自幼以蒙语为母语的蒙古族大学生来说,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蒙古族大学生多数来自于蒙古族聚集的农村牧区,自幼学习使用蒙语,缺少使用汉语的语言环境。
有些蒙古族大学生在进行汉语口语交际时,不愿说,不敢说,久而久之就成了不能说。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后果?根据调查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汉语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原因1.主观方面(1)意识淡薄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认识到汉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寻求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但有些学生认为学习使用汉语会限制母语的运用,甚至对汉语有排斥心理,其实这种意识很淡薄、很狭隘。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不断和别人打交道,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没有民族性,掌握好语言的目的是实现顺畅交流,而且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促进母语的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的。
(2)缺乏信心有些学生汉语交际时不敢张口,存在怕自己的汉语说得不好被人嘲笑的自卑心理。
民族大学中蒙古族学生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研究

民族大学中蒙古族学生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研究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焦虑现象是存在的,其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蒙古族学生在进行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过程,焦虑的情况比较常见,特别是在进行课堂交流时,很容易出现焦虑现象。
蒙古族学生语言焦虑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对蒙古族学生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缓解蒙古族学生语言焦虑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学生克服英语语言学习焦虑问题提供帮助。
标签:蒙古族学生;英语课堂;语言学习一、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一)蒙古族大学生三语教育现状的局限蒙古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汉语来进行英语的学习。
因为汉语是蒙古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而英语是蒙古族学生的第三语言,那么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
通常,蒙古族学生都是在小学和初中时期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但是学生们整体的汉语水平不高。
在進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英语教师会将汉语作为辅助语言来进行英语内容的讲解,而且有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低,有些教师甚至是汉语教师,这样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学生可以对英语语言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增加了蒙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二)教材及相关教材教辅的缺乏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了解到,目前蒙古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教材和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教学材料、工具一般都是汉语来编写的,对蒙古族的学生来讲,针对性的蒙语教材非常少,那么蒙古族学生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让蒙古族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面对读不懂的汉语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就会出现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就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三)高考政策的影响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对蒙古族学生的听力要求不高,听力的分数也不计入总分,这就导致在中学阶段,蒙古族学生对英语听力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平时也没有进行听说练习。
高校蒙古语授课学生外语教学法与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一
调查工具分 以下步骤 编制完成 : 课题组 成员首先搜 集国 内外相关问卷资料并 汇总 ; 然后 分批赴 样本 学校 , 与外 语教 师及部分 2 0 0 4级英语 专业 的蒙 授生座谈 , 商榷教 师问 卷调
查表 、 学生问卷调 查表 的设 计原 则和 涵盖 内容 ; 最后在 反复
蒙古 民族 聚 居在 我 国北部 边疆 , 为西部 大开 发的 重 作 点 , 高蒙古民族外语 素质对国家的安定 团结 、 提 对睦邻友好 、 固守边防起着重要作用 。2 世纪是信息时代 , l 蒙古 民族要彻
底摆脱 贫 困、 封闭 , 向现代化 、 向世 界非学好 外语不 可。 走 走 发展民族经济 , 要借 鉴发达 地 区, 就 特别是 发达 国家 的先进 科学技术 ; 弘扬本 民族 优秀文化传 统 , 要 打造 民族品牌 , 也要 借助外语这一媒介。更重要的是 , 外语 的学 习对 民族 学生综 合素质 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但 一直 以来 , 高校蒙授 生的外语水平虽然 得 以不断提 高 , 外语 基础参 差不齐 , 但 外
21 0 0年 U 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o r a f I n rM o g l ie s y frNai n l is u n l n e n o i Un v ri o t ai e o a t o t
No . 0 0 v 2 1
第l 6卷
第6
V0 . 6 No 6 11 .
高校蒙古语授课学生外语 教 学 法 与学 习策略 调 查研 究
肖查 娜
( 呼和浩特 民族学院 外语 系,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0 5 ) 10 1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老师说话 的言 外之 意“ 让 学 生把 窗 帘拉 开 ” , 误 解 为
老师在询 问光 线很 暗 的原 因而 这样 回答 , 导 致语 用
交 语用失 误则 是 由于对 交 际原则 的误 解造成 的 。蒙 古 族大 学生 的汉语 学 习与外 国人 学习 汉语有 很 大 的 不 同, 蒙古族 学生 学 习 汉语 有 良好 的 汉语 语 境 和文
[ 作者简介]范颖睿 ( 1 9 8 2 一 ) , 女, 内蒙古财经大学人 文学院副教授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哲 学 社会 科 学版 )
第4 4卷
二、 蒙古 族 大 学 生 汉 语 语 用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和 可 行 性
时上课而 向老 师请假 ,“ 老师 , 咱们今 天要 参 加学 校
的迎新 晚会 彩排 , 不能上课 了 , 跟您请 个假 。 ”
取 得完 满 的交际效 果 。
一
、
语 用 失误 类 型 Fra bibliotek在这 里 , 学生误 用 了“ 我们 ” 和“ 咱们” , 这 是 因为 在蒙古语 中 “ 我们” 和“ 咱们 ” 是一个词 , 没 有 区别 。
化氛围, 对 于汉语 交 际 的 原则 有 基 本 的认 同 , 因此,
失 误 。从上 面的 举 例 和 分析 中可 以 看 到 , 蒙 古族 学
生 之所 以 出现 汉语 语用 失 误 , 固然 与汉 语 在 人 际交
往 中偏好 委婉 , 不 喜 直 言 的表 达方 式 有关 系 。但 更 与 日常汉 语教学 缺少语 用 能力 的培 养有关 。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浅谈蒙古族大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All R二ig受ht本s民族Re文s化e及r思ve维d差.异的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其文相应的文化背景"蒙 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对于蒙古学生来 说"学习英语也应该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 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学 习英语国家的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
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综合教学模式

习得语言结构那刻 开始 , 便可进行写作训练 。但 目标 群 渤海大学掌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体入学时 , 其英语程度呈现极大多样性 。故写作 教学宜
因, 其根源是该写作者对其写下 的文本一 概视为确切 的
文本 。也 就 是说 , 对该群体而言 , 写 作 者 自改 的 可 能性 较 小 。所 以 , 实施 二 级 评 价 是 一 种 积 极有 效 的解 决 方 案 , 即
受限 , 一般 以精读课单元主题为之。此外 , 教师 的反馈一 般是一次 反馈 ,而学生对 于教师 反馈 的标 准心存 质疑
裁、 主题 的文 本特点 , 指导学 生通过 对专家 文本 的分 析 进行写作 ( 体裁法 ) 。 第 二个方 面是 以作者 为导 向的写作
教学 。该 做法关注作者 , 探求优秀的作者是如何进 行写 作 活动 的 , 以期构建一套 方法 , 帮 助学 习者 习得这些 技 巧, 从而成 为优 秀的作 者。该理论认为 , 一些 个人 的 、 社 会 的及 习惯 性 的因素会影 响作 者 的写作 目的和写 作计 划 。因此 , 通 过观察第 一语言写 作者 的写作 过程 ( 过程
期 探寻优 秀的写作 文本下作 者可用 的语言 和修辞 的结
构 和特 点。该理论认为 , 作文是作者的语言形式 和语 法 知识 的 自动展示和使用 , 因而写作教学应训练写作 者的 语 言使用 的准确性和语义表达的清晰性 。 这些研究的结 果使得 写作 教学关注文本 内部 的联 系 , 关注不 同写 作体
实行 分级 教学 , 各级教学 内容相异 。大学一 年级写作者
最需 要指导 和训练 的是英 语的简单 句 的句构和词性 与 句子成分之间 的关系。二年级写作者已对语 言的基本结 构有 了一定掌握 , 他们碰 到的主要 困难是 如何将简单结 构连接成 复杂的句构 , 从句 、 非谓 语动词是急需强化 、 补 充的内容 。而j 三 四年级学 习者 已能够应用若 干复杂的结
关于对蒙古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

前人关 于策略 培训 的研究虽不 是很多 , 但它 的成 果是多 种多样 的。在学 习策略训练 方面最有 成就 的应 该是 Reec bca O fr, 在 1 9 xod 她 9 0年 出版 的 L nug eri t t i : ag aeL ann Sr e e g a gs Wh t vr ah r h u nw, a e t ce o l k o 实际上是一本学习策略训练 e ye s d
学习策略培训 可以使语 言学 习过程更有 意义 , 助学生 帮 了解各种学习方法并建立教师 与学 生的合作关 系 , 最终 使学 生完全有能力 主宰 自己学 习的全过 程 。学 习者通 过运用 学 习策略可 以提高 自主学 习和 自我调控 的能 力。因此 , 怎样指 导学生将学 习策略融入 到实 际的学 习过程 中 , 是一个非 常有
学习策略 的训 练 提 出 了详 细 的建 议。0’ 1y& C a ̄t Ma] . e hr
(90 进行 了大量 的学 习策 略理 论研究之后 , 19 ) 进行 了学习策 略训练 的实验 , 并设计 了他们 自己的训 练方法 , 认 知语言 即“
学 习 途 径” cg iv cdmi L n ug .1igA poc (o nt eA e c a g aeI a l p rah i a e 1n
的方法记单词 。这说 明进行策略培 训 , 要考虑各种 不 同文 需
化背景学生 的不 同的学 习风格 。19 90年 O’ ly又研究 了 Mal e 策略培训对学习 者听说 技能 的影 响 , 在 听力策 略培训 中, 她
对 于元认知组进行“ 有选择地集中注意 力” 的策略培训 , 对认
R e —Mie(9 3 回顾 了以往 的研究 , es lr1 9 ) l 他认为 以往 的研 究规模 小 , 理论基 础薄 弱 , 略培训 范围窄 , 策 实验 也
民族院校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

校园英语/高等教育民族院校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孙先武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三10班/孙岳馨怡【摘要】本文就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分析蒙古族大学生在学英语时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供相关教师在教学和研究时予以参考。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一、问题的缘起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西北民族地区的英语人才需求量大幅提升,在教育公平逐渐得到完善的今天,民族生接受良好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但同时如何提高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作为一位在民族院校英语老师,我深知教授蒙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艰巨性。
其一,蒙古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都对他们学习英语产生重要的影响,觉得学习英语没有实际价值,从而导致在学英语时缺乏兴趣和动机。
其二,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他们在入学时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有些来自牧区的学生从未学过英语;但来自城市的学生则有一定的基础。
这给老师带来挑战,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程度“因材施教”。
二、学习习惯及其重要性习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学习习惯是众多习惯中的一种,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和培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持久而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做笔记等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才和事业发展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就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关系作过精彩的阐述,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在叶老看来,学生要是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三、调查研究1.调查目的: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的整体现状,并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培养蒙古族大学生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形成的策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英语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研究
作者:张小薇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7期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许多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积极开展了口语教革工作,文章就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生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进行研究,为其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MDYB20140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14-01
长期以来,众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采用的都是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课堂也都是为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有关学习信息,学生也就很难有机会开口说话,进行口语能力的锻炼。
这就需要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下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的口语教革展开研究,指出其教革的策略。
一、教师要丰富自身综合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涉及了民族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英语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涉及了现今当世界科学文化中的各个方面,在其语言结构上,特别是英语的词汇中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各类文化信息,对英语语言意义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英语教师,就需要有一定跨文化的意识,引导蒙古族学生将英语与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中帮助蒙古族学生走出文化理解的误区。
因此,内蒙古民族大学生的教师在精通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关注英语语言文化与蒙古族语言的发展动态,做好与时俱进。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英语教师要广泛地汲取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丰富自身英语基础知识的底蕴,这样在实施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的口语改革中,教师可以尝试着构建出多层次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教师在保证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涉猎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结合内蒙古地方实情,了解地方文学、历史以及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争当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改革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二、开展合作式学习,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蒙古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像一些优秀的学习者,其学习特征是敢于尝试、不怕出错,这时候,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十分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进行口语练习,打破心理障碍,大胆地进行教育,与他人进行合作,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参与交际,积极与人合作,从而达到学习语音的目的。
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的社会心理氛围,使得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
一般来说合作式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者是团队中,在共同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以此来进行互助性的学习。
教师开展合作式学习,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积极地英语表达与交流,营造出课堂上的语言环境,给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锻炼机会,在彼此合作与相互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三、挖掘口语教育资源,融合多渠道的信息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性学科,在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的口语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性。
因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偏远,其英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提供给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更多的口语学习资料,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英语学习网站与论坛的浏览,了解英美的文化;还就可以进行英文报刊、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资源的阅读与观看,继而获得广泛与新颖的英语信息。
四、总结
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生口语教革,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学生则要保证自身英语学习兴趣,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要学习更多与英语相关的知识,抓住一切锻炼口语的机会,这样教革目的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
参考文献:
[1]倪锦兰.探究教革模式中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1,04:128+133.
[2]刘春波,安永辉,韩卓.非英语专业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2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