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N:14 Na: 23 S:16 Cl:35.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51分)1、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

对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 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质量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所含质子数=A+Z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A、NaOHB、Na2O2C、Cl2D、CO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6、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 (m+n+2)w/m molB、 (m-n+2)w/m molC、 (m+n-2)w/m molD、 (m-n-2)w/m mol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8、有AZ X与A+1ZX+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9、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a=b+m+nB、a=b-m+nC、a=b+m-nD、a=b-m-n10、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11、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2、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 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N:14 Na: 23 S:16 Cl:35.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51分)1、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

对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60B、质子数是 60C、中子数是33D、电子数是272、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质量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所含质子数=A+Z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A、NaOHB、Na2O2C、Cl2D、CO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6、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 (m+n+2)w/m molB、 (m-n+2)w/m molC、 (m+n-2)w/m molD、 (m-n-2)w/m mol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8、有AZ X与A+1ZX+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9、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a=b+m+nB、a=b-m+nC、a=b+m-nD、a=b-m-n10、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11、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2、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 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期中试题不但能考察学生在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也能给接下来的学习引好路。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相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的。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D.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有机材料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B.CaCl2C.KOHD.NH35.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

A.I2、Br、Cl2、F2B.F2、Cl2、Br2、I2C.F-、Cl-、Br-、I-D.Li、Na、K、Rb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B.NaC.FD.Cl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9.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B.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 族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A.1秒B.2秒C.0.44秒D.1.33秒12.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

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和答题卷)

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和答题卷)

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S:32 Ca:40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制出元素周期表B.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C.提出原子学说D.提出分子学说2.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3.2007年中国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关于氦的该种同位素的说法不正确的()A.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B.该种氦原子比4He少1个中子C.该种氦原子聚变后可能产生一种质子数比氦的质子数更多的原子D.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614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CO3+HCl=NaHCO3+NaClB.H2CO3=H2O+CO2↑C. Ca(ClO)2+CO2+H2O=CaCO3↓+2HClOD.2Na2O2+ 2CO2= 2Na2CO3+ O2↑6.针对节能减排课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符合课题要求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利用潮汐能发电C.大力建设火电厂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总是放热的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放热反应在反应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8.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棒上不能产生气泡的是()9.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A.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B.氯气比硫容易与氢气反应C.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D.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10.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 - 2e-= 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

必修二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必修二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选择写表格内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2.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多B.后者多C.相同D.无法确定3、对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C.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D.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Al >Mg>Na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H2D.H2S7、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一定是ⅡA族元素B.其最外层电子已形成了稳定结构C.一定是镁元素D. 可能是氦元素或ⅡA 族元素8下列关于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定性:H2S>HFB. 氯化氢的电子式:H+[:Cl..:]C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D.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9.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两种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10.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12.铷(Rb)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Ⅳ族B.氢氧化铷是弱碱C.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放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B.固体NaOH C.浓硫酸D.固体NH4NO3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15.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片逐渐溶解B .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6.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锂电池 B .锌锰电池 C .镍镉电池 D .氢氧燃料电池17 A . B . C . D .18.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B .铝与稀盐酸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 .甲烷燃烧 19.在N 2+3H 22NH 3的反应中,在5s 中N 2由6mol/L 减至2mol/L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Na 23 Al 27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2. 已知:H 2(g)+F 2(g)2HF(g)+27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键能之和小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键能之和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能量 3.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H 2OB 、BF 3C 、PCl 5D 、SiCl 44. 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X >Y >ZB 、Y >X >ZC 、Z >X >YD 、Z >Y >X5. 已知一个32O N 分子质量为a 〔kg 〕,一个52O N 分子的质量为)(kg b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6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a b a b -+)(8 B 、a b a b -+)(16 C 、a b a b +-)(8 D 、ab a b +-)(166. 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X 的原子序数为m 时,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①4+m ②4-m ③8-m ④2+m ⑤6-m ⑥12+mA 、①②③B 、①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 7. 在离子RO 3n-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 .A -x +n +48 B .A -x +n +24 C .A -x -n -24 D .A +x -n -248.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2C 〔g 〕。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word版)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K-39,Ca-40,V-51,Cr-52,Mn-55,Fe-56,Co-59,Ni-59,Cu-64,Zn-65,As-75,Br-80,Ag-108,I-127,Ba-137第I卷(选择题卷)本卷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氢氟酸对玻璃刻蚀制成的。

B。

正常雨水的pH为7.C。

煤、石油、沼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D。

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2.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单质:液溴、白磷、臭氧。

B。

酸性氧化物:SO3、CO2、NO。

C。

混合物:铝热剂、漂粉精、水玻璃。

D。

同素异形体:C60、石墨、金刚石。

3.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

某些花岗石产生氡(222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R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2.B。

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78Se和34Se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

235U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其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51.D。

112号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所贮的化学能比反应物所贮化学能要多的是()A。

CaO+H2O=Ca(OH)2.B。

___。

C。

CH4+2O2=CO2+2H2O。

D。

CO2+C2CO。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无法判断,缺少图片或文字说明)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

碱性溶液中:Rb、Cs、CH3COO、Br。

B。

饱和溴水中I-、NO-、Na+、SO2-。

C。

D、Cl-、NO3-、SiO32.D。

Ag+、Fe3+、Br-、SO2-。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试题

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命题人:汤方喜(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使蓝墨水褪色B.用纯碱、石英、石灰石制成玻璃C.玻璃被打碎了D.玻璃中加入氧化亚铜成为有色玻璃 2.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 ) A.136Al B.136Al C.136C D.136C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A.硅(半导体材料)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D.玻璃钢(用作耐火材料) 4.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同 D.所有的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5.原子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原子量大小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电荷数 6.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B.氧化剂C.还原剂D.还原产物 7.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Ca ,Mg ,NaB.Cl -,S 2-,O 2-C.P 3-,S 2-,Cl -D.K +、Cl -,S2-8.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 2+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则m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16+A m (A-n+8)mol B.16+A m(A-n+10)mol C.(A-n+2)mol D.Am(A-n+6)mol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 ) (1)NaHCO 3 (2) Al(OH)3 (3)Al 2O 3 (4)Al (5)SiO 2A.(4)(5)B.(2)(3)(5)C.(1)(5)D. (1)(2)(3)(4)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 和D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C.O 2和O 3互为同位素D.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1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 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19. Ⅰ(4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提出了分子学说
2(普)40
18Ar、40
19
K、40
20
Ca三种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质量数
3.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4(普)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 B.KOH C.CaCl2 D.CO2
5(普)电子在核外运动时,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在( )
A.N层 B.M层 C.K层 D.L层
6(普)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蚀 C. 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7(普)哪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A.第三周期B.第四周期 C.第五周期 D.第六周期
8.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0.8 mol/ (L·s)
B. v(A2)=0.4 mol/ (L·s)
C. v(C)=0.6 mol/ (L·s)
D. v(B2)=1.8 mol/ (L·s)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C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0(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 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
C. HBrO4酸性比HClO4强
D. Na的金属性比Al的弱
11.下列各组电解材料和电解液,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锌片,铜片,稀硫酸
B. 铜片,石墨,稀硫酸
C.铜片,石墨,硝酸银溶液
D.锌片,铝片,稀硫酸
12.元素周期表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13.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A、B、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
14(普)下列物质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 D.H2S
15.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16.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该元素是()
A.锂
B.铍
C.氧
D.钙
17(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B.容器中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2:3 D.单位时间里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18.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20(普)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的反复充电、放电
C.充电是使放电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二.填空题(44分)
21.(8分)卤素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填元素符号),随核电荷数递增,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2分)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依次(2分)_______。

23(普)(12分)在铜锌原电池中,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锌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2分)反应(“氧化”或“还原”)。

电极反应式(3分)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铜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2分)反应(“氧化”或“还原”),电子从极流向极,电流刚好相反。

24(普)(16分)下表列出了A—H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 , B ,C ,D ,E ,F ,G ,H 。

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3)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分),所得溶液的PH 7.
(4)G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色
三、计算题(6分)
26(普)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来表示为多少?(2分)若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速率是多少?(2分)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是多少?(2分)
*26(实)在体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

经2 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

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

则:2 min末B的浓度是多少?(2分)C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分)2 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