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凹透镜
物理光学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理光学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是物理光学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在光学成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透镜性质,因此具有不同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是最常见的透镜类型之一,具有向外凸起的形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概念来描述。
1. 焦点和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为物距和像距分别为f的点。
焦点是指透过凸透镜的平行光线汇聚或看起来汇聚的点。
焦距是指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2. 物距和像距:物距是指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像距是指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3. 实像和虚像:凸透镜会根据物体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形成不同类型的像。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像距为正,此时形成实像。
实像是指光线汇聚后在屏幕上可见的像。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此时形成虚像。
虚像是指不是光线真正汇聚而是似乎是从透镜后面发出的像。
4. 放大率:凸透镜的成像还涉及到物体与像之间的放大率。
放大率是指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比。
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与凸透镜相反,具有向内凹陷的形状。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也可以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概念来描述。
1. 焦点和焦距:凹透镜同样有两个焦点,分别为物距和像距分别为负的点。
焦点同样是指透过凹透镜的平行光线汇聚或看起来汇聚的点。
焦距同样是指从凹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2. 物距和像距:物距和像距的概念同凸透镜一样,分别指物体与凹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像与凹透镜之间的距离。
3. 实像和虚像:凹透镜同样会根据物体与凹透镜的相对位置形成不同类型的像。
当物体距离凹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此时形成实像。
实像是指光线在透镜的一侧汇聚后在另一侧可见的像。
当物体距离凹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像距为正,此时形成虚像。
虚像是指光线似乎是从透镜后发出的像。
4. 放大率:凹透镜的成像同样涉及到物体与像之间的放大率。
凸透镜和凹透镜课件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物理特性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总结与思考
0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
凸透镜的定义
总结词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能够将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 ,即焦点。
THANKS
感谢观看
远视眼镜
凹透镜也可以用于矫正远 视,通过会聚光线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上。
望远镜
凹透镜作为望远镜的一部 分,用于会聚远方物体发 出的光线。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
使用老花镜或近视眼镜可以方便 地阅读。
观看电影和电视
投影仪和电视机的镜头都使用了凸 透镜或凹透镜。
摄影
摄影镜头是摄影设备中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用于捕捉美丽的瞬间。
04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的光路图
平行光入射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一点 ,即焦点。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路径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向焦点方向偏 折,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凹透镜的光路图
平行光入射
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到两个方向,即两个虚焦点。
光线经过凹透镜的路径
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向虚焦点方向偏折,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形状、成像规律和使用场景等方面 存在明显的差异。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常用 于放大镜、老花镜和远视眼镜等;而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 的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常用于近视眼镜和望远镜等 。
对透镜的认识和思考
总结:透镜在光学仪器、摄影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要深入理解其工 作原理和特性。
初中物理光学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透镜是光学中的重要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系统。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光学透镜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光的折射与透镜的基本概念1.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折射时遵循折射定律。
2.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用于聚焦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
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主要用于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凹透镜则具有将入射光线散开的作用。
二、透镜的成像规律1. 薄透镜成像规律:对于薄透镜来说,可以通过两个特殊点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光线的传播方向。
这两个特殊点是物距和像距的焦距。
2. 透镜成像的特点:透镜成像有几个重要的特点需要了解。
首先,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变化时,成像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透镜成像存在放大和缩小的效果,放大倍率由物距和像距之间的比值确定。
三、凸透镜成像1. 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前焦点F之外时,会产生实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前焦点F和透镜之间时,产生的是放大的虚像。
而当物体在凸透镜的前焦点F和透镜之间时,产生的是缩小的虚像。
2. 凸透镜成像公式:凸透镜成像可以利用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
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四、凹透镜成像1. 凹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凹透镜,无论物体在透镜的哪一侧,产生的都是放大的虚像。
凹透镜成像的图像位置与物体位置的变化规律和凸透镜相反。
2. 凹透镜成像公式:对于凹透镜来说,成像的公式与凸透镜相同,也可以通过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
五、透镜组的成像1. 透镜组的成像规律:透镜组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其成像规律与单个透镜类似,可以通过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1. 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让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
按照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根据透镜能否使平行光线聚焦而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由两个半球面形成,在透镜的两侧都是弯曲的表面,透镜的两侧都是凸的。
凹透镜则是一个表面是平的,另一个表面是凹的透镜。
而透镜的能力与焦距有关,焦距是指透镜的两个焦点的距离。
2. 透镜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折射规律是描述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规律,也是理解透镜成像特性的基础。
透镜的折射规律可以用光线追迹法来描述,即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并汇聚或发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方向不同,可以得到透镜成像的特点。
3.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描述透镜对物体成像的规律。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在凸透镜中的传播可以得到物距、像距、物像距的关系。
通过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计算出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像的位置等信息。
4. 透镜的光焦度透镜的光焦度是描述透镜的聚光性能的物理量,也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
光焦度是透镜的焦距的倒数,单位是米。
光焦度越大,透镜的聚光能力就越强,焦距越小,光线汇聚的越快。
在考试中,通常会考查通过透镜的光线求光焦度的问题。
5. 透镜的组合透镜的组合是指将多个透镜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
透镜的组合有着特定的成像规律,通过组合可以改变透镜的焦距和光焦度,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通过不同的透镜组合求总的焦距、总的光焦度等问题。
6. 透镜的应用最后,透镜的应用也是物理中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镜头等。
了解透镜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透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的总结,透镜是光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仪器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清单专项复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专项复习(解析版)考点1: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相等(空气大),光路可逆;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所示)。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考点回顾知识导航3、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
④彩虹。
考点2: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凸面镜和凹面镜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凸面镜和凹面镜知识大放送: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知识拓展:凹面的抛物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也叫凹镜,会聚镜。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举例-筷子在水中“折断”。
当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偏折,好像“折断”了一样。
-池底变浅。
我们在岸边看池底,感觉池底比实际位置要浅。
-海市蜃楼。
这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在海面上或沙漠中有时会看到空中出现高楼大厦等虚幻的景象。
-透镜成像。
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二、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如,如果你在水中用激光笔照射水面上方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折射到达物体;如果让物体发出光线,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也能到达水中的你,这就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三、折射现象中的相关概念1.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四、应用举例1. 鱼的实际位置与看到位置-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
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上方。
2. 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凹透镜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这是凸透镜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物距像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和虚实应用例子
u2ffv2f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
u2fv=2f等大倒立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