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压法测电流电压回路
电压测量回路的原理与方法

电压测量回路的原理与方法
测量电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位计法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直接用电位计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读取电位计上的数值即为电压值。
2. 平衡桥法
它使用韦氏电桥平衡电路,当桥路平衡时,没有电流通过指示仪器,根据电桥平衡条件计算出电压值。
3. 电子伏特计法
它使用运算放大器构成负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会自动调节使负入力端电压等于正输入端,则电压值即为两输入端的比值与标准电压的乘积。
4. ADC转换法
先用电压-频率转换器将输入信号转化为频率信号,再用频率计测量频率转换为数字量,即得电压数值。
5. 比较法
将输入电压与标准信号源产生的已知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输入电压的量程,直至输入输出电压相等,即得到准确电压。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应考虑测量环境、精度要求、便利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要注意测量时的安全,避免出现触电或仪表损坏。
用电压法测电流电压回路

建议增加以下附录:附录1:怎样用微机试验仪测量新建变电所所有组合电器套管CT的变比和极性。
对于一个新建的变电所,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工作完成后,如何利用微机保护试验仪对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的CT进行极性及变比实验?答:如图:甲线路乙线路如何校验出甲线路TA1、TA2共7组二次绕组的变比及极性?设1K1、1K2对应输出为411;NK1、NK2对应输出为4N1。
(1)实验加线方法:1)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那么将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617接地刀,2259-7接地刀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甲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2)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已经连接到了大线上,由于外部大线较长可能会经过社会上已经运行的带电区域,会感应出一定的电压,会影响实验效果,故选择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的乙线一次裸露接线端子加线:将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317刀闸合上,2261-317刀闸合上,2261开关合上,2261-6刀闸合上,其余所有接地刀闸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乙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3)如果所有线路一次裸露端子均连接到了大线上,或者临时将一次大线拆开,或者利用如下方法:将甲线TA1、TA2两侧的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断开,再将2259-7接地刀与地之间的连接拆开并露出裸露端子,再用试验线将露出的端子将各相引到CT端子箱处。
(2)在楼上将各保护、测量、录波器、电度表所有二次CT的端子连片全部断开:用微机试验仪的电压线UA、UB、UC、UN分别加在楼上A411、BA11、C411、N411的电缆侧实验端子上。
如果CT变比为2400/5=480/1可以设置UA=48V 、 UB=72V 、UC=96V[上述值要求各相值不一样,为CT变比的可除倍数且大小低于伏安特性饱和电压的一半,一般不大于100V]在楼下CT分线箱处用万用表可以测量到A411、BA11、C411端子对地【N411已接地】有47.90、71.90、95.90左右的电压,说明整个CT电缆接线正确【此种方法相当于不拆下CT端子来校线】,记下上述各相电压的具体数字:比如实际为:47.91 、71.90、 95.85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已经接引到CT分线箱处的各相被测CT一次端子L2或L1【(对于(1)的第1)种情况,引入的是L2;对于(1)的第2)、3)种情况,引入的是L1】,另一端已经接地。
电压测量回路的原理和方法

电压测量回路的原理和方法
电压测量回路是一种通过电路来测量电压大小的方法。
其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点:
1. 电压测量回路需要通过一个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来连接电路,并通过其测量电压。
2. 在测量电压之前,需要将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调整为适合被测电压的范围,以避免测量过程中的溢出或误差。
3. 测量仪器会将电路中的电压转换为与电压成比例的信号(如电流、电位差等),并通过内部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
4. 测量仪器通过与电路中的电压相连的电阻或电容器,将电路中的电压转化为可以测量的信号。
5.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短路或开路等情况,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于不同的电路和测量仪器,具体的电压测量方法可以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常用的电压测量方法包括:
1. 直流电压(DC)测量:直接将测量仪器连接到电路的正负极,可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
2. 交流电压(AC)测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将交流电路中的电压转换为直流信号后再进行测量。
这可以通过使用整流电路或峰值检波电路来实现。
3. 高压测量:对于高压的测量,常常需要使用特殊的高压测量仪器,例如绝缘测量表或高压探针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压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仪器和测量电路之间的连接正确、牢固,并且操作者需要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回路电阻测量原理

回路电阻测量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来确定回路的电阻大小。
它基于欧姆定律,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 R = V/I。
回路电阻测量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常见的方法:电压法和电流法。
1.电压法:
在电压法中,电路中施加一个已知电压,并测量通过电阻产生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成正比,可以利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测量电压可以使用电压表或示波器测量,而电流可以使用电流表测量。
2.电流法:
在电流法中,电路中通过一个已知电流,并测量在该电流下电路的电压降。
同样根据欧姆定律,电压降与电阻成正比,可以利用测量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电阻值。
测量电流可以使用电流表,而电压可以使用电压表或示波器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回路电阻测量时需要确保电路处于稳态,并且测量电压和电流的位置应正确选定,以避免误差。
此外,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校准仪器和保持电路的连接稳定性也很重要。
回路电阻测量广泛应用于电路调试、故障排除、质量控制等领域。
通过准确测量电阻值,可以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帮助工程师判断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电池状态估计方法比较

电池状态估计方法比较电池状态估计方法比较电池状态估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确定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健康状况。
这对于电池的使用和维护非常关键,因为准确地知道电池的状态可以帮助我们规划使用时间、预防过度放电和延长电池寿命。
下面是一些比较常用的电池状态估计方法:1. 电压法: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电压法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来估计其状态。
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其剩余容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比对测量值和已知电压-容量曲线来估计电池的剩余容量。
2. 电流积分法:这种方法基于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通过对电池的电流进行积分,可以得出电池的容量变化情况。
通过与已知电流-容量曲线对比,可以估计电池的剩余容量。
3. 内阻法:电池的内阻会随着电池的衰老和使用次数增加而增加。
通过测量电池的内阻,可以估计电池的健康状况。
内阻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测量电池的内阻,因为内阻的测量需要对电池施加特定的电流和电压。
4. 温度法:电池的温度变化与其容量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通过测量电池的温度,可以估计其状态。
然而,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和位置。
5. 模型预测法:这种方法使用电池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其状态。
数学模型基于电池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反应等因素,可以通过对输入电流和电压的观察来预测电池的剩余容量。
然而,模型预测法需要对电池进行较为复杂的建模和参数估计,因此需要详细的电池特性数据。
综上所述,电池状态估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应用需求、可用的测量设备以及对准确性和复杂性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通过相互验证来提高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时读数的方法

《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时读数的方法》1. 前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压和电流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量,而机械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
本文将探讨在使用机械万用表时,如何准确地测量电压和电流,并正确读取相应的数据。
2. 电压的测量2.1 设置测量范围在测量电压之前,首先要根据待测电压的预估值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如果待测电压在5V以内,应选择2.5V或5V的测量档位,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接线方法将机械万用表的两个探头分别连接到待测电压的正负极,确保良好的接触。
一般来说,红色探头连接正极,黑色探头连接负极。
2.3 读数和刻度在接线成功后,可观察机械万用表的指针位置,读取指针指向的刻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机械万用表的刻度值可能是间断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估算中间值。
3. 电流的测量3.1 测量范围和接线方法与电压测量类似,测量电流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并正确接线。
需要特别注意在测量电流时,机械万用表的接线方式较电压测量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操作。
3.2 读数和刻度测量电流时,同样需要观察指针的位置并读取相应的刻度值。
在测量电流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设置错误的测量范围,以免对万用表和测量对象造成损坏。
4. 总结在使用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需要合理选择测量范围,正确接线,准确读取指针的刻度值。
这些操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熟练掌握测量技巧。
在使用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务必做到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 个人观点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机械万用表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使用机械万用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不仅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也可以保障工作安全。
掌握好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时的方法,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对机械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方法的探讨,相信读者对于该主题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回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是测量小电阻值的有效方法,在元件制造和维修中要求快速准确、简单易行时被经常采用。
回路电流法的原理是:在电路中放入一定电流I,然后测得电阻橡皮和电容的电压V1和V2,根据电路定律R1=V1/I,R2=V2/I,得出电阻的具体值,这样可以准确的得出电阻的值。
一般来说,回路电流法会比电压调整法要精确得多,因为它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此外,回路电流法的测量相对更简单,也比电压调整法的安全要好。
该方法有一些不足,如电压波纹比较大,电流噪声很大,可能会影响准确性。
另外,由于测量器件被高温烧坏,测量程序比较复杂,不适合做长时间的测量。
回路电流法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及维修行业,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在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维修过程中,都广泛运用此法测量电阻等指标,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三相交流电压检测电路

四、实验内容
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 按图 7-1 线路组接实验电路。即三相灯组负载经三相自耦调压器接通三相对
称电源,将三相调压器的旋柄置于三相电压输出为 0V 的位置,经指导教师检查 后。方可合上三相电源开关,然后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
220V,按表 1 数据表格所列各项要求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 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中点的电压,记录之。并观察各相灯组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
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尤其
是对于三相照明负载,无条件地一律采用 Y0 接法。 3. 当不对称负载作△ 接时, IL≠ 3 Ip,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 UL 对称,加在三 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C
UCA
333
220
线电流(A)
IA
IB
IC
0.57 0.57 0.57
相电流(A)
IAB
IBC
ICA
0.33 0.32 0.32
△ 接三相 不平衡 1 2 3
0.40 0.29 0.47 0.11 0.22 0.33
图 7-3
表3
五、预习思考题 1. 三相负载根据什么条件作星形或三角形连接? 答:三相负载星形或三角形连接,是根据绕组(如电动机)或用电器的额定 电压连接的。负载额定电压是 220V 的星形连接;额定电压是 380V 的三角形连 接。 2. 复习三相交流电路有关内容,分析三相星形连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情 况下,当某相负载开路或短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接上中线,情况又如何? 答:无中线情况下要有一相短路相当于把线电压 380V 直接加在另外两相负 载上,结果就是把这两相负载也烧掉,若是开路的话因两相都是不对称负载,分 得电压不同一样要烧。总之星形接法且不对称,那么负载中线断开肯定会烧坏负 载。接上中线不会烧坏负载。 3. 本次实验中为何要通过三相调压器将 380V 的市电线电压降为 220V 的线 电压使用? 答:380v / 220v 是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如果用电器是三相电的话,就用 380 伏,如果是单相电的用 220 伏。如果三相用电器额定电压是 220 伏,则要用 到变压器进行变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增加以下附录:附录1:怎样用微机试验仪测量新建变电所所有组合电器套管CT的变比和极性。
对于一个新建的变电所,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工作完成后,如何利用微机保护试验仪对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的CT进行极性及变比实验?答:如图:甲线路乙线路如何校验出甲线路TA1、TA2共7组二次绕组的变比及极性?设1K1、1K2对应输出为411;NK1、NK2对应输出为4N1。
(1)实验加线方法:1)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那么将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617接地刀,2259-7接地刀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甲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2)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已经连接到了大线上,由于外部大线较长可能会经过社会上已经运行的带电区域,会感应出一定的电压,会影响实验效果,故选择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的乙线一次裸露接线端子加线:将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317刀闸合上,2261-317刀闸合上,2261开关合上,2261-6刀闸合上,其余所有接地刀闸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乙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3)如果所有线路一次裸露端子均连接到了大线上,或者临时将一次大线拆开,或者利用如下方法:将甲线TA1、TA2两侧的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断开,再将2259-7接地刀与地之间的连接拆开并露出裸露端子,再用试验线将露出的端子将各相引到CT端子箱处。
(2)在楼上将各保护、测量、录波器、电度表所有二次CT的端子连片全部断开:用微机试验仪的电压线UA、UB、UC、UN分别加在楼上A411、BA11、C411、N411的电缆侧实验端子上。
如果CT变比为2400/5=480/1可以设置UA=48V 、UB=72V 、UC=96V[上述值要求各相值不一样,为CT变比的可除倍数且大小低于伏安特性饱和电压的一半,一般不大于100V]在楼下CT分线箱处用万用表可以测量到A411、BA11、C411端子对地【N411已接地】有47.90、71.90、95.90左右的电压,说明整个CT电缆接线正确【此种方法相当于不拆下CT端子来校线】,记下上述各相电压的具体数字:比如实际为:47.91 、71.90、95.85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已经接引到CT分线箱处的各相被测CT一次端子L2或L1【(对于(1)的第1)种情况,引入的是L2;对于(1)的第2)、3)种情况,引入的是L1】,另一端已经接地。
测量各相该端子对地电压,应该为:0.100V【48/480】、0.150V[72/480] 、0.200V[96/480] 左右,记录实际的测量值:比如实际为:0.104 、0.152 、0.203再测量各相CT一次端子对二次端子之间的电压:1)如果为:47.81【47.91-0.104】、71.75【71.90-0.152】、95.65【95.85-0.203】说明所测CT一二次端子之间为同极性【减极性】2)如果为:48.01【47.91+0.104】、72.05【71.90+0.152】、100.05【95.85+0.203】说明所测CT一二次端子之间为反极性【加极性】将上面实验结果,用CT二次电压值除以一次电压值就得到CT的变比,在CT 不饱和的情况下会测量到十分精确的结果,这一点毋庸置疑,已经得到了现场实际的大量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很长的空母线作为测量载体时,会略微受到母线对地电容效应产生的电容电流在母线导体的感性阻抗上压降的影响,使CT一次L1、L2之间的测量值略大,对实验结果有微不足道的影响。
此种方法对于测量非全封闭式的CT显得非常简单,可以将CT与外界的连接全部断开,有更精确地结果。
上述方法对于一个新建变电站的全部CT回路验收工作,有非常明显的优点,该方法不用断开CT二次端子就可以将回路查线,CT的极性、变比实验一并完成,是专用CT试验仪实验的一个补充。
做完CT极性、变比试验后,就不再涉及到一次接线,以后的伏安特性实验就可以在楼上带着整个CT电缆回路整体进行。
附录2:主变套管CT的变比、极性、伏安特性实验是否可以不用从变压器上拆下,连着变压器本体的线圈一起进行的方法。
主变套管CT的变比、极性、伏安特性实验是否可以不用从变压器上拆下,而是连着变压器本体的线圈一起进行?答:完全可以,方法如下:(1)对于伏安特性实验,问题很简单,无所谓把套管CT从变压器上拆下来还是带着变压器本体线圈一起进行都可以,唯一要求注意的是,最好带着整个CT二次线圈及其电缆回路,在楼上向楼下加电进行。
(2)对于变比及极性实验可以连在一起进行,根据电流互感器在没有饱和时可以完全等效成一个变压器的原理,利用电压比等于电流比的反比的方法测试CT的变比,利用两侧压差等于两侧电压之差还是之和来测试极性。
下面举一个实例说明套管CT 的实验方法:某变电所的变压器型号为:SZ11-180000/220,电压比为230±8×1.25%/69KV,空载电流0.103%空载损耗99.14KW,负载损耗418.51KW,短路阻抗:1分接13.95%;主分接13.20%;17分接13.15%。
高压侧套管CT变比600/5;低压侧套管CT变比2000/5.实验前先对变压器本身的短路阻抗、额定负荷阻抗、空载阻抗进行一个计算:一次值:变压器额定负荷阻抗:ZE1=(230)2/180=294欧姆变压器短路阻抗:ZDL1= ZE1* 13.20%=38.8欧姆变压器空载阻抗:ZKZ1= ZE1/0.103%=285329欧姆二次值:变压器额定负荷阻抗:ZE2=(69)2/180=26.45欧姆变压器短路阻抗:ZDL2= ZE2* 13.20%=3.49欧姆变压器空载阻抗:ZKZ2= ZE2/0.103%=25680欧姆一般数字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的阻非常大,可以达到兆欧姆级。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如下实验方案:1)高压侧套管CT极性、变比、伏安特性实验。
整个CT二次回路接线完整A:先在楼上端子排处将CT连片断开,将CT伏安特性实验仪的伏安特性实验线加在楼上保护端子排的电缆侧,带着整个CT二次线圈及电缆回路进行伏安特性试验。
B:在伏安特性实验完毕的情况下,进行变比、极性实验,方法如下:对于接线形式为Y/D-11接线的变压器Y侧套管CT实验:a:将变压器低压侧【D侧】三相短路,高压侧套管CT所有CT二次回路接线连接保护端子排的外侧,保护屏CT端子排连线断开。
b:将微机保护试验仪的电压线UA,UB,UC,UN分别加在保护端子排的电缆侧【CT 连片断开】A411,B411,C411,N411上。
设置:UA=24∠00伏UB=48∠2400伏UC=72∠1200伏,由于一次侧套管CT变比为600/5【根据前面伏安特性实验最大饱和电压确定所加电压值,该值最好不超过伏安特性饱和电压的一半】故高压侧套管CT一次引出端子A,B,C各相L1与L2之间的电压:UA[LI-L2]=200mv UB[LI-L2]=400mv UC[LI-L2]=600mv 上述三个电压无法直接测量,由于L2端子被封闭起来没有裸露在外面,但L2通过变压器一次线圈、零相CT的L2到零相CT的引出端子L1,测量零相CT的L1与相CT得L1之间的电压就是相CT一次线圈L1与L2之间的电压,因为万用表相当于一个负载,变压器一次线圈也是一个负载,二者串联后加在相CT一次线圈L1与L2,L1与L2之间的电压相当于一个电压源,由于变压器二次侧被短路,变压器一次线圈阻抗远远小于万用表的阻抗,L1与L2之间的电压完全降落在万用表两端,相当于万用表直接测量到了相CT的一次线圈两端电压。
上诉电压虽为毫伏级,很小,看似不宜测量,但用小量程档位测量会有惊人的精度。
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用二次电压除以一次电压可以精确求出各相CT的变比。
测量A411与A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24V-200MV=23.8V就说明A相K1与L1是极性端。
测量B411与B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48V-400MV=47.6V就说明B 相K1与L1是极性端。
测量C411与C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72V-600MV=71.4V就说明C 相K1与L1是极性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空载阻抗是短路阻抗的上万倍,其大小可与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阻抗可以比拟,实验时必须将变压器二次线圈短路。
短路后变压器一次线圈呈现短路阻抗,其大小为万用表阻抗的千、万分之一,可以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LJCUAUBUCUN上述实验提供了测量高压侧套管CT的变比极性的方法,在测量低压侧套管CT 的变比及极性时,也需要将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绕组短接在一起。
在测量CT一次线圈两端电压时:ab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b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bc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c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ca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a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
另一种测量套管CT变比的实验方法是将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在高压侧加一组380V的交流三相电源,变压器一二次线圈及相应的套管CT就会各流过220/38.8=5.67A和5.67*230/69=18.9A的电流,高低压侧套管CT的二次线圈就会分别流过5.67/120=47.25ma和18.9/400=47.25ma,这两个电流应该是低压侧套管电流超前高压侧套管同相别电流210度。
保护采样的分辨率如果达到毫安级就可以通过看差流确定整个一二次回路是否接线正确,CT变比是否正确。
但此种方法不易测量单个CT的极性,除非利用高精度相位表。
2011年12月16日在东窑变电所进行用电压法进行主变高压侧套管CT极性、变比实验,按照如上系统图加电:1,高压侧套管CT实验:一号主变高压侧套管CT实验数据:(1)分别在高压侧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分量电压:UA=32∠0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18-132)M (128MV)UB=(135-159)[145-170]MV (148MV)UC=(155-162)MV (156MV)UAB=224MV UBC=275MV UCA=249MV(2)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3)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00MVUB=101MVUC=100MV(4)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二号主变高压侧套管CT实验数据:(1)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 (111MV)UB= (115MV)UC= (121MV)UAB=191MV UBC=206MV UCA=199MV(2)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电压:UA=100MVUB=101MVUC=100MV(3)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00MVUB=101MVUC=100MV(4)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2,做低压侧套管CT变比实验:3000/5(1)分别在CT二次线圈A/B/C各相加入UA=60∠0 UB=90∠0 UC=120∠0,将变压器低压侧线圈连接到三相母线上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51MV UBC=51MV UCA=101MV(2)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A=6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101MV UBC=0MV UCA=101MV(3)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B=9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151MV UBC=150MV UCA=MV(4)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C=12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0MV UBC=200MV UCA=200MV附录3:确定CT二次负担是否满足10%误差的要验方法及判定方法如何?下面以Y/△-11接线220KV主变为例说明二次负担测试方法及记录一、***变电所***主变,型号:容量:电压比:高压侧CT变比:低压侧CT变比:二,CT二次回路接线形式:Y接线三,二次负担测试:一)高压侧CT二次负担测试:1、高压侧CT二次线圈直流电阻值:R=2、高压侧CT二次负担测试:【用单相接地短路形式校验】从CT分线箱处带着整个二次回路电缆及继电器回路各相分别对地加入单相电流I=10A,测量该相端子对地电压U:3、高压侧CT伏安特性试验数据:4:出口最大短路电流折算到高压侧值:I ZDDL=考虑到最大短路电流的可靠系数,求出10%误差校核的计算电流二次值:I jS=1.3* I ZDDL/(高压侧CT变比)=5:求二次负担是否满足10%误差的方法一:1)从伏安特性试验数据找到对应于I LC = I jS*10%的感应电动势值:E=?2)求出10%误差情况下允许的高压侧CT二次最大负担:Z2YX=E/(9* I LC)=Z2YX >max{ZA , ZB , ZC} 则高压侧CT二次负担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