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一、因果图和排列图1.因果图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

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与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

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

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

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案例]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2000年,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

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名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拉弧25125176.9%功率不合格3728888.3%掉膜1630493.3%端面不平1031496.3%其他12326从表1可见,首先,统计最近发生的所有问题,统计出各种制品中的共326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4
帕累托图
概念:帕累托图是一种将问题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图表,用于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制作方法:首先,收集质量问题的数据,然后按照问题发生的频率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序结果绘制成帕累托图
作用:通过帕累托图,可以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应用:帕累托图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演讲人
01.
老七种工具
02.
新七种工具
目录
老七种工具
1
因果图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工具,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1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因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
3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关联图可以应用于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联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关键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联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问题、列出因素、绘制关联图、分析关联图、制定解决方案。
系统图
定义:系统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网络图
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的图形化工具。
网络图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
02
网络图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网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如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
04
谢谢

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PPT课件(15张)

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PPT课件(15张)
第三章 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第一节 因果图 第二节 树图 第三节 关联图
返回目录
第一节 因果图
应用因果图的步骤:
1) 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2) 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因 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度 量和环境等; 3) 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 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4) 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 开下去。
应用树图的步骤
1. 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要研究的主题(如质量问题); 2. 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的层次; 3. 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主要类别放在右边的方框内; 4. 针对这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5. 把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的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右边的方
框内;
6. 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都没有差错和空档。
设计

第二节 树图
树图又叫系统图。用来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他组成要素之间的关 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 施的一种树枝状图。
树图常用于单目标的展开。
树图的主要用途
1. 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2. 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 3. 为确保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保证质量要素(事项)的展开; 4. 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5. 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 6. 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7. 探求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8. 可以用于因果分析。
因果图常同排列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

qc7工具七大手法

qc7工具七大手法

qc7工具七大手法01qc七大手法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02“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03QC七大手法:1、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2、查检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3、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044、直方图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绘在横轴上。

5、因果分析图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又称为鱼骨图。

6、散布图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品质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品质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应用关联图的步骤: 1. 确定要分析的“问题”。“问题”宜用简洁的“主语+ 谓语”的短 语表示,一般用粗线方框□ 圈起。一个粗方框只圈一个“问题”,多个 问题则应用多个方框圈起来。“问题”识别规则是“箭头只进不出”。 2. 召开诸葛亮会。与会者应用“头脑风暴法”就分析的“问题”充分 发表意见,找“因素”(手段)。 3. 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关联图。 4. 用箭头表示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箭头指向是:原因 → 结果。 5. 原因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直至找出末端原因。末端原因应是可以直 接采取对策的原因,其识别标志是:箭头只出不进。
设计

第二节 树图
树图又叫系统图。用来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他组成要素之间的关 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 施的一种树枝状图。
树图常用于单目标的展开。
树图的主要用途
1. 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2. 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 3. 为确保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保证质量要素(事项)的展开; 4. 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5. 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 6. 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7. 探求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8. 可以用于因果分析。
第三节 关联图
--关联图的用途: 1. 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2. 制定质量方针; 3. 制定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措施; 4. 推进外购、外协件的质量管理工作; 5. 制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规划与目标展开; 6. 解决工期、工序管理上的问题; 7. 改进职能部门的工作; 8. 其他。
第三节 关联图
画树图的注意事项
1. 用于因果分析的树图一般是单目标的,即一个质量问题用一张树图 ;

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

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

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老七种”。

何为QC七手法:QC七手法又称为QC七工具,一般指旧QC七手法,即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因果图、管制图、散布图和直方图。

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

QC手法的适用范围:QC手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七大手法口诀:因果追原因、检查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用途说明:1.整理问题。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寻找对策。

制作步骤: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5. 填上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应注意事项:1.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6.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PPT(15张)

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PPT(15张)

压力、温度、时间控制不严 设备密封不严 模具设计不合理 电热板间垫层不匀 毛坯厚度偏差大 混炼时间不统一 塑化时间不统一 杂质 压辊调节不当 模具厚度大
原料
原材料性能不稳定
塑化时间不统一 暖气片少
室温过高或过低 环境 卫生条件差
没有排风设备
工作台不洁
第三节
关联图
--关联图又叫关系图。它是解决关系复杂、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
第三章
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第一节
因果图
第二节
树图
第三节
关联图
返回目录
第一节
1) 2)
因果图
应用因果图的步骤:
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因
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度
量和环境等; 3) 4) 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 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 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开下去。 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的层次至少应有二层,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有
三层以上。
第一节
因果图
画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 画因果图时必须开“诸葛亮会”,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集思 广益,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在图上; 2) 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特性)不能笼统,一个主要质量问题
只能画一张因果图,多个主要质量问题则应画多张因果图,因果图只能
用于单一目标的分析; 3) 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
1. 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2. 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 3. 为确保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保证质量要素(事项)的展开; 4. 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5. 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 6. 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7. 探求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8. 可以用于因果分析。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一、因果图和排列图1.因果图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

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

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

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

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案例】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2000年,台州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

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从表1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

再次,做一个累计评定,将各项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出来。

图2所示的是数据计算出来后,排列图就基本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框内;
6. 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都没有差错和空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画树图的注意事项
1. 用于因果分析的树图一般是单目标的,即一个质量问题用一张树图

2. 树图中的主要类别一般可以不先从 5M1E 出发,而是根据具体的质
量问题或逻辑关系去选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因果图常同排列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例-噪声超标因果图
• 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 “噪声超标”进 行原因分析:
•人
•料
•装配经验不足
•外圆跳动大
•垂直度不够
•未按要求做
•转子部件
•端盖
•端盖的轴承室与 •轴承配合不当
•定、转子间 •的间隙小
•子要素
•没定机、定人
•新调入人员经验少
•压力、温度、时间控制不严
•设备密封不严
•模具设计不合理
•模具厚度大
•电热板间垫层不匀
•毛坯厚度偏差大
•压辊调节不当
•混炼时间不统一
•塑化时间不统一
•杂质
•塑化时间不统一
•暖气片少
•没有排风设备
•工作台不洁
第三节 关联图
• --关联图又叫关系图。它是解决关系复杂、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 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的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是根据逻 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
• --关联图的基本类型: • 中央集中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图的中央位置,把同“问题”发生关 联的因素逐层排列在其周围。 • 单侧汇集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右(或左)侧,与其发生关联的 因素从右(左)向左(右)逐层排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节 关联图
• --关联图的用途: • 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 制定质量方针; • 制定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措施; • 推进外购、外协件的质量管理工作; • 制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规划与目标展开; • 解决工期、工序管理上的问题; • 改进职能部门的工作; • 其他。
实例-塑料试片麻坑厚度超差龟裂因果分 析数图
•主题
•试 •片 •麻 •坑 •厚 •度 •超 •差 •龟 •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人员 •设备 •工艺Fra bibliotek•操作不熟练
•执行工艺不严 •压力不稳定 •模具不适 •电热板不平行 •毛坯质量差
•塑炼时间不准
•原料 •环境
•原材料性能不稳定 •室温过高或过低 •卫生条件差
质量管理手法--因果图、 树图与关联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1日星期六
第三章 因果图、树图与关联图
•第一节 因果图 •第二节 树图 •第三节 关联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返回目录
第一节 因果图
•应用因果图的步骤:
1) 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2) 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因 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度 量和环境等; 3) 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因 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4) 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 开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用树图的步骤
1. 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要研究的主题(如质量问题); 2. 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的层次; 3. 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主要类别放在右边的方框内; 4. 针对这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5. 把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的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右边的方
•刚性不够
•噪
•声
•超
•标
•环境噪声大
•轴承公差不合理
•转子外圆大
•工作间距小
•设计
•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节 树图
• 树图又叫系统图。用来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他组成要素之间的关 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 施的一种树枝状图。
• 树图常用于单目标的展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树图的主要用途
1. 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2. 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 3. 为确保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保证质量要素(事项)的展开; 4. 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5. 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 6. 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7. 探求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8. 可以用于因果分析。
• 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的层次至少应有二层,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有 三层以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因果图
•画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 画因果图时必须开“诸葛亮会”,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在图上; 2) 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特性)不能笼统,一个主要质量问题 只能画一张因果图,多个主要质量问题则应画多张因果图,因果图只能 用于单一目标的分析; 3) 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 策为止; 4) 对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 加以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