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年产60万吨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矿山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矿山机电班级2011学号姓名王正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带式输送机设计设计期限:自2014年8月17日至2014年9月14 日指导老师:系主任:2014 年9 月14 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2)1.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发展 (3)2 带式输送机的初步设计 (6)3带式输送机电控设计 (11)结束语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
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本论文主要涉及了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原理设计部分。
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分两步,第一步是初步设计,主要是通过理论上的计算选出合适的输送机部件。
其中包括输送带的类型和带宽选择、带式输送机线路初步设计、托辊及其间距的选择、滚筒的选择、电动机、减速器、盘闸制动器、软起动装置的选择等;第二步是施工设计,主要根据初步设计选定的滚筒、托辊、驱动装置完成对已选部件的安装与布置的图纸设计工作。
最后,在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输送机的保护装置及其电气原理设计。
电气控制主要通过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系统实现的。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便于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它是运输成件货物与散装物料的理想工具,因此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在矿山用量最多、规格最大。
1880年德国LMG公司设计了一台链斗挖掘机,其尾部带一条蒸气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
三人行矿业学院_年处理60万吨选厂设计说明书

摘要根据对河北省唐山市马兰庄铁矿矿石性质的研究结果以及对类似选厂的考察,设计马兰庄铁矿选矿厂。
该设计为一次建厂,建厂规模为年处理量60万吨原矿石,根据地形考察报告设计为依山坡建厂,破碎位于同一等高线,主厂房依山坡地势而建。
矿石为中等硬度,原矿最大粒度为500mm,含水量为2%,含泥量小于1%。
采矿废石混入10%。
密度3.26吨/立方米,松散度1.5。
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
为了达到更好的选矿效果,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流程。
原矿品位30%,经过四次磁选后精矿品位可达到66%,回收率为85%,产率为38.64%。
总投资为3430.76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0.22年。
关键词:马兰庄铁矿,磨矿,磁选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spection of Malanzhuang iron ore in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nd the nature of the findings of similar election plant inspection, design Malanzhuang iron ore concentrator. The design for a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st of the handling capacity of 600,000 tons of ore, according to topography inspection report is designed to build factories on the slope, broken in the same contour, the main plant built by a mountain slope potential. Ore for the middle hardness, the largest ore for the size 500 mm, the water content of 3 percent, with mud in less than one percent. Mining waste rock mixed with 10 percent. Density of 3.26 t / cubic meters, 1.5 degrees loose. Using a three-house broken processe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processing, grinding stage by stage another election process. Ore grade of 30 percent, after four magnetic separation concentrate grade can be achieved after the 66 percent response rate was 85 percent, the yield was 38.64 percent. This design is expected to total investment of about 38.3533 million yuan, the payback period is 1.12 years.Keyword:The iron ore of Malanzhuang , Grinding, Magnetic, Process, The building of factori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矿石性质的分析 (2)3 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计算及工作制度生产能力的确定 (3)3.1确定工作制度 (3)3.2破碎筛分流程的选择与计算 (3)3.2.1计算破碎车间生产能力 (3)3.2.2计算总破碎比及分配各段破碎比 (3)3.2.3计算各段产物的最大粒度 (4)3.2.4计算各段破碎机的排矿口宽度 (4)3.2.5确定筛子的筛孔尺寸和筛分效率 (5)3.2.6计算各段产物的矿量和产率 (5)3.2.7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5)3.2.7.1粗碎设备 (5)3.2.7.2中碎设备 (8)3.2.7.3细碎预先及检查筛分设备 (9)3.2.7.4细碎设备 (11)3.3磨矿选别流程的选择计算 (13)3.3.1数质量流程计算 (13)3.3.1.1磁滑轮的计算 (15)3.3.1.2计算第一段磨矿的矿量、产率 (15)3.3.1.3选别流程的计算 (15)3.3.2矿浆流程的计算 (20)3.4磨矿选别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 (26)3.4.1磁滑轮的选择与计算 (26)3.4.2一段磨矿设备的选择计算 (26)3.4.3分级机的选择计算 (28)3.4.4二段磨矿设备的选择计算 (29)3.4.5细筛的选择计算 (30)3.4.6磁选设备的选择 (31)4 主要辅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33)4.1原矿仓的选择计算 (33)4.2原矿仓下给矿机的选择计算 (34)4.3粉矿仓的选择计算 (34)4.4粉矿仓下给矿机的选择 (34)4.5起重设备的选择计算 (35)4.6过滤机的选择计算 (35)4.7真空泵的选择 (36)4.8砂泵的选择 (36)4.9胶带运输机的选择与计算 (36)5 生产过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露天采矿毕业设计

前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生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占能源的70%左右。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到20世纪末,煤炭的探明储量有1万亿吨,其中已利用储量中尚有可采储量800多亿吨;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其储量只可供开采几十年;水力资源虽然丰富,但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且开发利用需要的投资很大;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则刚刚起步。
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是我国最可靠的能源,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不会改变[3]。
我国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煤炭都在十几亿吨以上。
大量生产和消费煤炭,无论对区域环境,还是对全球气候都造成很大影响。
为此,国家鼓励和提倡发展洁净煤技术。
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也是煤炭深加工(制水煤浆、焦化、气化、液化)和洁净、高效利用的前提。
选煤可以除去煤中的大部分矿物杂质,提高煤炭质量,并把它分成不同等级,为用户合理利用创造条件。
国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原煤入选量不断提高,从1949年的十几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5亿多吨。
但是我国煤炭洗选加工相对落后,原煤入洗率尚不足30%,商品煤质量较差,因此煤炭利用率低,燃煤引起的污染严重。
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量,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有必要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1]。
本设计任务是设计年处理量为4.0Mt的大型群矿型选煤厂。
工作制度为330d/a,每天三班制,每班工作8h,两班生产,一班检修。
要求完成对原煤煤质资料分析,煤可选性评定,工艺流程选择与计算,设备选型,厂房布置,经济概算,图纸绘制等初步设计任务。
1 厂区概况1.1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1.1.1 交通位置娘娘庙矿井田位于铁法煤田的东南部,南北走向长约5.35km,东西宽约4.2km,总面积约为22.5 km2。
北以FW313断层为界,与小青井田相邻;南以煤层最低可采边界线为界;西以F3、F2、FW25、F35-1断层为界与大兴井田相邻;东至14#煤层最低可采边界线。
(整理)年产量为60万吨的煤矿矿井设计2300864

年产量为60万吨的煤矿矿井设计一、绪论矿山提升设备是矿山运输中的咽喉设备占有特殊地位是井下与地面联系的主要工具。
矿山提升设备的用途是沿井筒提运矿石和废石,升降人员下放材料工具和设备。
矿山提升设备在工作中如果一旦发生机械和电气故障就会造成停产甚至人身伤亡。
为了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所以对矿山提升设备要求运行准确,安全可靠,必须配有性能良好的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
矿山提升设备的耗电量一般占总耗电量的30%~40%,所以为了降低矿石的成本必须经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矿山提升设备。
矿山提升设备又是矿井最大的固定设备之一,是一套较复杂的机械—电气机组。
早在公元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作为提水工具,据记载,800多年前我国的采矿工业就采用辘轳来提升矿石和人员等,以后又发展成畜力提升机。
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了蒸汽拖动的矿井提升机(直至目前在国内外一些矿山还能看到),使提升机的能力大大提高。
后来又出现了电动机利用电力拖动机。
由于电力拖动无论在效益上还是在使用条件上都优于蒸汽拖动,因此电力拖动提升机迅速取代了蒸汽拖动提升机。
随着电动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电力拖动矿井提升机与原始的电力拖动提升机已有很大不同。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便矿井提升机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可以记录机器运行参数和各种生产指标以及进行数据综合与处理,并具有为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各种保护系统,使提升机运行与整个矿井系统连接,联成一个自动运行系统。
从提升机的结构和品种方面的发展来看,首先出现的是单绳缠绕式圆柱形单筒提升机,1876年德国人戈培利用摩擦原理,制造出单绳摩擦式提升机。
这种提升机用一根提升钢丝绳,绳的两端分别各联接一个提升容器,而提升钢丝绳则搭挂在轮上,摩擦轮转动时,轮上的提升钢丝绳因摩擦力而随摩擦轮一起转动,使绳上两端的提升容器一个上升,一个下降,摩擦轮反转时,提升容器运行方向也相反。
由于轮提升钢丝绳不缠绕在轮上,提升高度(或距离)与摩擦轮尺寸无直接关系。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矿井概况1.1 井田位置、围、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1.1.1 井田位置、围跃进煤矿位于义马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1°50′37″~111°56′15″,北纬34°39′00″~34°43′13″。
西部与千秋矿相邻,浅部以F断层为界;深部以35线西275m3-3为人为边界;北部与千秋矿浅部相邻,30线以西大体以涧岸为界,30线以东以陇海铁路为界;东部与常村矿相邻,2-3煤层底板等断层为界,高线+250m以上以下磨矿井田边界为界,+250~-50m以F8F断层以东以-50m底板等高线为界,深部以18线西300m为界;8逆断层为界,井田面积约22.3km2。
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见南以F16表1-1-1及采矿许可证。
表1-1-1 跃进煤矿井田围拐点坐标一览表1.1.2 自然地理井田浅部发育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性河流南涧河,该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英豪麓一带,向东流经新安县,至汇入洛河,井田以上流域面积约576km2。
该河流量0~10.10m3/s,为一季节性河流。
井田所有冲沟干旱季节大多为干沟,雨季则排泄地表,并流入南涧河。
气候:井田位于豫西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年平均降雨量631.3mm,蒸发量1940.5mm;最大积雪深度300mm,最大冻土深度310mm;结冻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年平均气温13.4℃,最高为41.6℃,最低为-14.3℃。
见表1-1-2。
表1-1-2 义马矿区主要气候特征值一览表风向:每年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至翌年4月以西 ~西北风为主,一般风速2~4m/s,最大风速20 m/s,全年以西西北风频率较高,对本区气候影响较大。
地震:本区处于岸上断层、坡头断层与前宫断层等活动断层的三角地带,地震频度较高。
据收集地震局资料:义马市属5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6 ~ 7度。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目的:熟悉和掌握有关煤炭工业生产建设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技术政策,再设计中给予贯彻执行。
通过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巩固和扩大理论知识。
增强运算、绘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等基础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对煤矿生产的相关环节,生产技术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劳动、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使学生获得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差不多培训。
毕业设计大纲内容:目录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2页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 --------------------第23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26页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取 ----------第26页第五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51页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治理 ----------第67页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57页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位置1.1.1 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峰峰集团薛村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峰峰矿区大社镇。
薛村矿地处鼓山东麓,区内有公路与主干道相通,向北22.5km到邯郸市与107国道和京沈公路接壤,并向北15 km与309国道相连,向南10km到峰峰集团公司。
有运煤专到马头站与新线接轨。
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附矿井交通位置图1-1。
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1.1.2 矿区地形特点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余脉鼓山之东翼为平缓丘陵,地带为黄土台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惊天最高海拔314.0m最低178.9m,比高139.1m。
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坡度约16.7%东西高差48m,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南北长40km,东西宽25km。
为NNE向较狭长隆起地带,区内地层除鼓山西侧及局部地区叫陡,倾角高达60度左右,大部分地区地层倾斜较缓,一般在7—15度之间。
露天开采毕业设计

露天开采毕业设计第一章总论一、矿区概况矿区地理及行政管辖、道路、居民区、火车站、港口和码头。
该区经济、工农业,当地建筑材料,电源,劳动力供应情况。
该矿床开采对该地区和国家的意义,煤炭需用者及其分布。
矿区气候条件: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降雨量。
二、矿山开采现状对于改建设计的要求交待矿山开采现状。
三、矿床分期开采规划及矿区远景对于大矿区,矿床埋藏宽广,矿体多,需要分期开采的复杂矿床,扼要说明分期开采的意义,前后期过渡期划分。
对有储量远景的矿床,要对开采范围扩展后依些设想和打算,设计中的一些工程应该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地质,采矿,总图运输等部分和总的一些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作完后汇总成表。
第二章地质一、矿床地质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区域构造对矿床形态和地貌的影响,矿床成因,类型。
矿体特征,开头及赋存要素,沿走向倾斜的品位变化特征,煤炭的物理机械特性,各种煤炭的矿物和化学组成。
围岩的特征:稳定性,含水性,夹脉石的分采分选可能性,矿体围岩接触特征,矿床内的破坏情况。
二、矿体规模大小范围,探明的地质储量及品位(最好整理成表)煤炭中有害成份含量,允许含量。
三、水文地质根据地质报告和当地气象站的资料,整理有关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材料。
矿区内含水层,构造破碎带的分布。
地表汇水区域水系分布,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
四、地质评价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资料是否完备可靠的角度对地质报告进行评述(主要对与采矿有关的地质构造,煤炭质量,煤炭和围岩性质,各级储量,水文地质进行简短的评述)。
第三章露天采场境界的确定圈定采矿场开采境界时需要矿床地质地形图和纵横剖面图。
埋藏条件复杂时,要分层地质平面图,设计步骤可分六步完成:一、确定开采深度;二、在纵剖面图上确定底部标高;三、确定采矿场底部平面周界;四、边坡细部结构尺寸,五、绘制采矿场终了平面图,六、修改采矿场剖面图对设计开采境界扼要说明,并将设计采矿场各要素列成表。
斌郎煤矿年产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附件B:开题报告

附件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煤炭是工业的粮食。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机构中,煤炭占75%以上。
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煤炭不仅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而且钢材的冶炼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钢材又是基建的基础,工业发展的脊梁,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对煤炭的依赖也非常大,比如我国北方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
因此,为使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步伐。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仍占76%以上,而且未来煤炭的需求仍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虽然将来的发展新能源的比重将逐步上升,但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煤炭仍然占据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地位。
据(武承厚)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每年仍将需求约50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大约需要45.3亿吨,这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的煤炭总量。
国内煤炭资源不足,必须从国际市场加以补充。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亿吨,资源量8262.99亿吨,基础储量3334.8亿吨,储量1825.39亿吨。
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煤矿可采用地下(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煤层厚度大、埋藏较浅的条件。
其产量比重,目前,在我国仅占有国有煤矿总产量的7%~8%。
矿井开采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在我国广泛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煤矿年产60万吨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矿区概况 (1)1.1矿区概况 (1)1.1.1矿区地理及行政位置 (1)1.1.2 交通条件 (1)1.1.3矿床开采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2)1.2矿区地文、水文及气候 (2)第二章矿床地质特征 (3)2.1区域地质特征 (3)2.1.1地层层序 (3)2.1.2地质构造 (4)2.2矿体赋存情况 (4)2.3矿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5)2.3.1矿区水文地质 (5)2.3.2矿床勘探程度 (5)第三章露天矿合理帮坡角确定 (7)3.1矿区工程地质 (7)3.1.1 松散层地质 (7)3.1.2 基岩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7)3.2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 (7)3.3露天矿合理帮坡角的确定 (8)第四章露天开采境界 (9)4.1开采境界的确定 (9)4.1.1影响开采境界的因素 (9)4.1.2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 (9)4.1.3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 (10)4.2露天采场剥离量与煤工业储量的计算 (12)4.2.1剥离量的计算 (12)4.2.2 露天开采境界煤量计算 (13)4.3计算平均剥采比 (14)4.3.1平均剥采比 (14)4.3.2服务年限 (14)第五章矿田开拓 (16)5.1露天矿生产工艺的选择 (16)5.2开拓系统方案比较与确定 (16)5.2.1开拓方法选择的主要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16)5.2.2确定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 (16)5.3设备选型 (18)5.4掘沟工程 (26)5.4.1掘沟位置的确定 (26)5.4.2确定出入沟及开段沟的规格 (29)5.4.3计算掘沟速度 (33)第六章开采参数与开采程序 (35)6.1主要开采参数的确定 (35)6.1.1台阶划分及台阶高度 (36)6.1.2采掘带宽度的确定 (36)6.1.3工作平盘要素及宽度 (37)6.1.4 采区长度 (38)6.2矿山工程发展程序 (38)第七章露天矿生产能力 (40)7.1露天矿工作制度 (40)7.1.1露天矿人员工作制度 (40)7.1.2主要机械设备的工作制度 (40)7.2均衡生产剥采比 (40)7.2.1均衡的必要性 (40)7.2.2均衡的可能性 (41)7.2.3均衡生产剥采比 (41)7.3验证露天矿生产能力 (43)7.3.1验证露天矿生产能力 (43)7.3.2露天矿各生产期有用矿物、剥离物的年、日、班生产能力 (44)第八章穿孔爆破 (45)8.1选择穿孔爆破方法 (45)8.2穿孔设备 (45)8.2.1 确定钻机的生产能力 (45)8.2.2 所需设备台数 (46)8.3确定爆破参数 (46)8.3.1底盘抵抗线 (46)8.3.2孔径与孔深 (47)8.3.3 超钻 (47)8.3.4 孔距及排距的计算 (47)8.3.5 单孔装药量计算 (48)8.3.6 装药长度与填塞长度 (48)8.4爆破器材及爆破方法 (50)8.4.1 爆破器材与起爆方法 (50)8.4.2 爆破材料消耗量 (51)8.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51)第九章采装工作 (52)9.1采装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参数 (52)9.1.1 采装设备选型 (52)9.1.2 采掘方式及工作面参数 (52)9.1.3 工作平盘配线方式 (52)9.2挖掘机生产能力及数量的计算 (52)9.2.1 挖掘机生产能力计算 (52)9.2.2 挖掘机数量计算 (53)第十章露天矿运输 (54)10.1运输设备及运输系统 (54)10.1.1 运输方法的选择及其设备选型 (54)10.1.2 汽车运输的限制坡度 (54)10.1.3 设备运输能力及数量计算 (54)第十一章排土 (57)11.1选则排土场的原则及位置 (57)11.1.1 选则排土场的原则 (57)11.1.2 排土场位置的确定 (57)11.2排土量计算 (57)11.2.1 排土场主要参数 (57)11.2.2 排土容量的计算 (59)11.3排弃方式及设备选择 (59)11.3.1 排弃方式 (59)11.3.2 排土设备数量计算 (59)第十二章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 (61)12.1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及依据 (61)12.1.1 编制原则 (61)12.1.2 编制依据及方法 (61)12.2编制矿山工程进度计划图表 (61)第十三章总平面布置 (62)13.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62)13.2总平面布置 (62)13.2.1 工业场地 (62)第十四章露天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3)第十五章土地复垦 (66)参考文献 (67)附录 (68)致谢 (87)第一章矿区概况1.1 矿区概况1.1.1矿区地理及行政位置美厚煤矿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煤田地质资料汇编》区的北部边缘,行政区划隶属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高头窑镇。
镇政府距旗所在地树林召镇80 km,本矿西距镇政府所在地宝利庙村9.2 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8′23″~109°40′29″北纬: 40°04′37″~ 40°05′42″1.1.2 交通条件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美厚露天煤矿西行9.2 km至高头窑镇,东行19 km到达~神木铁路,东行28 km到达~高速公路,~有运煤专线,里程为100 km,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位置图1.1.3矿床开采对国民经济的意义本区的农业受当地地理与经济状况的限制,耕作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方式生产,生产十分落后。
本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为采矿业,随着煤田的大规模开发,许多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也加入到煤炭采掘的工作中,成为煤炭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
随着采矿业的大力发展,当地第三产业也呈大力发展的趋势,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矿区地文、水文及气候本矿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库布其沙地南缘。
境地形较为复杂,东北较高,西南较低,最高海拔标高1335.0 m,位于井田东边;最低海拔标高1259.0 m,位于井田西边,地形相对高差76 m。
本区地貌类型属岗状丘陵沟壑区。
矿区无河流,只有季节性沟,由东向西流出区外,平日无水,大雨后山洪瀑发,流入柳沟,向北注入库布其沙漠。
本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沙漠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最高气温月份为七月份,最高气温可达40.2 ℃(达拉特旗,1975年7月16日),最冷为一月份,最低气温为―34.5 ℃(达拉特旗1971年1月22日)年平均气温5.5~7.3 ℃。
全年少雨,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
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降水量为194.7~531.6 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 mm。
春冬两季风力较大,一般在4级以上,最大风力可达10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冰冻期较长,最长冻土天数为167天(1976年),最大冻土深度为2.04 m(1964年3月1日)。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知:达拉特旗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30,对照地震烈度为8.5度。
第二章矿床地质特征2.1区域地质特征2.1.1地层层序美厚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区位于煤田北部找煤区的北部边缘,地形切割较为严重,井田基本被第四系风积砂覆盖。
据钻孔资料揭露,井田赋存地层为第四系、上侏罗~下白恶统志丹群、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中下侏罗统组、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和下统和尚沟组,现从老至新分述如下:(一)三叠系1.下统和尚沟组:(T1h)岩性为棕红色、暗紫红色砂岩及砂质泥岩,常夹有灰兰色条带或斑点,亦有砂、泥岩互变现象。
在矿区西北角有出露。
2.上统延长组:(T3y)岩性特征为灰绿、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含较多的云母及少量的暗色矿物,中上部夹煤线或油页岩,该组地层为煤系地层的沉积基底。
(二)侏罗系1.侏罗系中下统组:(J1―2y)该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砂岩及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组成,该组地层的上部煤质较好,发育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本矿所采的2―2上煤层就位于组的上部,3―2下煤层厚度较大,层位稳定,为全区发育的较稳定煤层,其它煤层为较稳定及不稳定煤层,中下部个别地段含煤,多不可采。
该组的地层厚度为0~106.0 m,一般厚度为93.06 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该组地层岩性为一套杂色的细、中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泥质或粘土质胶结,较疏松,含有铁质结核和硅化木。
利用的2个钻孔中均揭露该组地层,由于遭受后期剥蚀,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为0~55.12 m,平均厚度27.56 m,零星出露于矿区东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志丹群:(J3~K1zh)核实区大部分遭受剥蚀,仅在矿区东南部残存并出露,下部岩性为杂色、浅黄色、紫红色砾岩,夹中~粗粒砂岩、泥质胶结,较松散。
砾石成分主要为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等;中部为一套巨大型层理的棕红色中细粒砂岩;上部为浅红色、紫红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
408号孔揭露该地层厚度为27.23 m,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三)第四系:(Q)区广泛分布,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底部为上更新统马兰组黄土(Q3m),岩性为淡黄色亚砂土,柱状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上部为全新统风积砂(Q4eol),在区大面积覆盖,钻孔揭露厚度为0~11.53 m,平均为7.16 m。
2.1.2地质构造本区的构造特征和煤田的总体构造形态相一致,沿煤层走向NW,倾向SW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
为煤层产状平缓起伏。
无断层发育,无岩浆活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构造简单类型。
2.2矿体赋存情况本区煤系地层组,赋存于矿区的中部与东部,在西北角有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地层出露。
其煤系地层赋存围,根据《煤田资料汇编》填绘的地形地质图,三叠系地层与侏罗系地层出露情况,结合地面调查情况,按中下侏罗统组地层向北超覆,找出煤系地层赋存边界。
其煤系地层推测边界的确定依据是,根据《煤田资料汇编》填绘的1:10万地形地质图,三叠系与侏罗系地层出露情况,结合地面调查情况,按中下侏罗统组地层向北超覆,从和尚沟组地层出露向南东推250~300m来确定赋存围。
陆盆地沉积为特征的碎屑岩含煤构造。
依据其岩性、岩相及含煤特征,将该组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段,下岩段核实区缺失,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中岩段(J1―2y2):位于组中部,含3、4煤组,含煤1~5层,可以对比成层的为2层,即3―2中和3―2下煤层。
该段下部以灰白色粉砂岩、灰色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局部为中~细砂岩及泥岩,小型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发育,为河流~三角洲浅湖相沉积;上部由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局部为中粒砂岩及砂质泥岩,水平纹理、波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发育,局部含淡水动物化石,为三角洲~浅湖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