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班2013年期中考试

《刑法学》(1)试卷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属于( )。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

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导致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B.自动性

C 有效性D.彻底性

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 一年B.二年

C.三年D.五年

7.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C .十五年D.二十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或者是————。或者是——————。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1.-----------、-----------、-----------和-------------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1 3.----------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17..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 ____。

18.法定最高刑为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____年后不再追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9.犯罪

20.紧急避险

21.连续犯

22.累犯

四、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五、案例分析(16 分)

25.案情:陈某,男,46 岁,某校教师。吴某,男,18 岁,陈某的外甥,无业。朱某,男,17 岁,无业。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 元钱。2009 年6 月到9 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 元作为往返路费。2009 年9 月22 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管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北方工业大学 《管理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B 卷 2012年秋季学期 开课学院: 经济管理 学院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 分钟 班 级 姓名 注意:第二、三、四、五题请写清题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白纸上。 一、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 分,共 ?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仅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 那么你充其量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 )。 ?.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有效的管理这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下列四种类型的管理者,何者将对组织造成最大的危害?( ? ) ?.我们将正确的工作做得很好 ?.我们将错误的工作做得很好 、 宁可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 )。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经济人 ?.社会人 、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提倡的( ? )。 ?.工作定额原理 ?.职能工长制 ?.心理革命 ?.例外原则 订线

、某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很畅销。几家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有巨大潜力,也纷纷跃跃欲试。这时,有人从资料中发现该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仅为原来五分之一。该企业顿时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计划过程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在以下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 ? ( ? ) ?.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估量机会,确立目标 .拟定派生计划,并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提出备选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 )。 ?.业务决策 ?.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 ?.程序化决策 、( ? )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目标 ?.预算 ?.规则 ?.政策 、在下列计划的诸多形式中 ( ? )是主要针对反复出现的业务而制订的? ?.目标 ?.规则 ?.程序 ?.预算 、木桶原理指的是计划的( ? )原理。 ?.限定因素 ?.灵活性 ?.许诺 ?.改变航道 ?、业务决策中,例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属于( ? )。 ?.风险型决策 ?.程序化决策 ?.确定型决策 ?.日常管理决策 二、简答题?请写清题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白纸上。共 分? 、简述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 、简述霍桑试验的结论。( 分) 、简述目标管理的四个重要特点。( 分) 、简述处于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管理技能的差异。( 分) 三、论述题(请写清题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白纸上。 分) 有人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四、计算题(请写清题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白纸上。共 分)

刑法学在线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 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8、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1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的科学。 1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 13.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4.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 15.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6.防卫过当是盘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和两个方面。 18.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19.对于构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2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2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2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2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2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2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2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2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盲人犯罪后可以()。 A.不负刑事责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管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北方工业大学 《管理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B 卷 2012年秋季学期 开课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注意:第二、三、四、五题请写清题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白纸上。 一、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仅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你充其量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C )。 A .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B .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D .有效的管理这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2、下列四种类型的管理者,何者将对组织造成最大的危害?( B ) A .我们将正确的工作做得很好 B .我们将错误的工作做得很好 3、;宁可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C )。 A .复杂人 B .自我实现人 C .经济人 D .社会人 4、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 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提倡的( D )。 A .工作定额原理 B .职能工长制 C .心理革命 D .例外原则 5、某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很畅销。几家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有巨大潜力,也纷纷跃跃欲试。这时,有人从资料中发现该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仅为原来五分之一。该企业顿时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计划过程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在以下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 ? ( D ) A .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B .估量机会,确立目标 C .拟定派生计划,并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订 线 装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期中考试试卷模板(B4)----四年级数学

0 / 3 )。 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百万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 )。 0这7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读( ),读作( )。 ( )没有端点,( )可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记平角=( )度 =( )个直角 )角,3时整,钟表)角,( )时是周角。 )、2060、( ) ( )、( ) 4325670≈90亿 70万。 ( ) ( ) (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 3 4、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5、在一个10倍的放大镜下看20°的角,看到的角是200°。 ( 1键是( )。 A 、开机键 B 、关机键 C 、清除键 D 、加号键 2、将一个圆形对折2次后,形成的角的度数为( )。 A 、180° B 、90° C 、45° D 、30° 3、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 A 、1条 B 、2条 C 、无数条 D 、5条 4、测量角的大小,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A 、三角板 B 、圆规 C 、量角器 D 、直尺 5、下午4时整,所成的角是( )角。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D 、平角 6、个、十、百、千、万......都是( ) A 、数级 B 、数位 C 、计数单位 D 、位数 7、840084008这个数中,从右边起的第二个“8”表示( A 、8个千 B 、8个亿 C 、8个万 D 、8个一 8、在200069000中,其中0的读法是( ) A 、只读一个0 B 、读2个0 C 、读3个0 D 1、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2分) 540007089 读作:( 三千零九万零四百一十 写作:( 3 五、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六、按要求做题(共 14分)

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领导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 )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 分) 1. 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 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 增加了Ca内流 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 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 通透性增大 B. 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差 D. 可塑性差 5. 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 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 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 抑制凝血酶活性 D. 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7.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 血型为 A. 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8.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 呆小症 B. 巨人症 C. 侏儒症 D. 肢端肥大症 9.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 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 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心肌上部 B. 0 期去极化速度快 C. 没有平台期 D. 4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期中考试——试卷格式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写在答卷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客观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小题2分,共计50分。 1.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3.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僵化” 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B.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C.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D.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5.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6.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7.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第1页(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共10页)第2页(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共10页)

生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9年上学期 生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核形式:考试 √ 考查 开卷 √ 闭卷 专业名称:生理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考生注意:密封线内不要填写姓名,密封线外不要答题,违者试卷作零分处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请从A 、B 、C 、D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到以下对应题号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中,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反射弧 2.下列关于衰老或病理状态红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A 衰老的红细胞可塑性下降 B 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大 C 风湿病时,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 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可塑性增强 3.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原因是 A 每搏输出量 B 外周阻力 C 大动脉的弹性 D 心率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适应 D 反馈 5. 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 ,钠泵运转可使 A 、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入膜内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6.能以不衰减形式沿细胞膜传播的电活动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中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NaCl D 、非蛋白氮 8.在心脏泵血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等容收缩期中,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处于关闭状态 B.射血期中,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处于开放状态 C.充盈期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D.等容舒张期中,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9.肾性贫血的原因是 A 、铁含量不足 B 、蛋白质不足 C 、维生素B12不足 D 、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10.容量血管指的是 A 、大动脉 B 、微动脉 C 、静脉 D 、毛细血管 11.A 型血人的红细胞与B 型血人的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A 聚集 B 粘着 C 叠连 D 凝集 12.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期 C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 13. 心肌收缩性依赖于 A.细胞内液浓度 B.细胞外液浓度 C.细胞内液 浓度 D.细胞外液 浓度 14.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配血应是 A 、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 B 、供血者的血清与受学者的血清 C 、供学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 D 、受血者的血细胞与供学者的血清 15.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因素 A 血管容量和血量 B 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差 C 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D 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16.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A 窦房结 B 心肌纤维 C 房室结 D 房室束 17.某患者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双下肢水肿,最可能的心血管疾病是 A 左心衰 B 右心衰 C 肺水肿 D 高血压 18.大量发汗后快速大量饮用白开水,其最主要的危害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刑法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试卷代号:8637 座位号 安徽电大芜湖分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 2015年6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犯罪构成 2、疏忽大意的过失 3、行贿罪 4、洗钱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犯罪具有 性、 性、 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 。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原则、 、 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 、 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 。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 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 和 。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 ,对死亡结果 。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 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实施渎职行为和 的渎职财产。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 A 遗弃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 )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 A 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白手起家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诈骗罪 D 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 中国公民 B 外国公民 C 无国籍人 D 反动组织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期中考试试卷模板(B4)----四年级数学

姓名______________ ______年级______班 学校___________ 第1页,共2页 ××年级××学科 第2页,共2页 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座位号。 72×20= 0÷100= 59×100≈ 66÷2×4= 300-20÷5= 3×7+57= 786+23-321= (100+25)×8= 50-40÷2= 303×4= 282×15= 69×55= 200×24= 670×60= 175×46= 1、10个十万是( ),10 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3、由9个亿,8个百万,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百万位上的数字是8,千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5、用2、5、 6、9、0、0、0这7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读作( ),最小的数是( ),读作( )。 6、线段有( )个端点,( )没有端点,( )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7、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记作( )。 8、1周角=( )度 1平角=( )度 9、1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10、6时整,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角,3时整,钟表 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 )角,( )时是周角。 11、按规律填数。 (1)2000、2020、( )、2060、( ) (2)七百万、七百五十万、( )、( ) 12 里最大能填几? ≈47万 4325670≈90亿 双流区育仁菁英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9分) 二、列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12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管理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 A.精确性B.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 2、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B.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 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D.计划、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3、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4、机加工车间刚刚换了车床,新车床比原车床工作效率可提高20%,车间技术组提出:是否应该提高其工时定额车工不同意,理由是:对新车床还不熟悉,很难达到额定效率。车间主任和副主任商量出以下四种解决方案,请你选择一项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A.由全体车工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B.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采取新定额,定额是多少 C.由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定额 D.报工厂劳动科,由他们会同设备科,经过严格的测评来确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5、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 A.只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人 B.只有生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人 C.只有自我实现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人 D.只有安全需求和尊重需要的人 6、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拿提成。这位老板有些不解,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 A.这位老板在搞平均主义 B.这位老板把激励因素转化成了保健因素 C.员工们的横向攀比 D.这位老板对员工激励缺乏系统规划 8、关于管理中的例外原则,以下哪种理解最为合适() A.上级将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从事重大的、非程序化问题的决策 B.上级只接受下级关于超出标准的例外情况的报告 C.上级将一般的日常事务全权交由下级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D.上级在授予下级日常事务处理权的同时,保留对其执行结果的监督权,并集中精力处理例外事件 9、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管理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10.管理各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 A.组织工作B.计划工作C.控制工作D.人员配备11.“运筹帷幄”,就是对( A )职能的最形象概括。 A.计划工作B.领导工作C.控制工作D.组织工作 12.决策者应该追求的是()。

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班2013年期中考试 《刑法学》(1)试卷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属于( )。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 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导致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B.自动性 C 有效性D.彻底性 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 一年B.二年 C.三年D.五年 7.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C .十五年D.二十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或者是————。或者是——————。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1.-----------、-----------、-----------和-------------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1 3.----------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期末考试试卷模板有答案版

A 敬业 B 奉献 C 守业 D 文明 6、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D ) A.合情合理又合法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D.是违法行为 7、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D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论2015~2016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A卷《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8、中职学生小强处于好奇、刺激心理,因为经常拨打“110”,被警察现场抓120分钟)答题时间:分(适用班级:1501~1510 适用年级:2015 全卷:100 获。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中的( A ) A.扰乱公共秩序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

序行为D.玩闹行为 评卷人得分9、中职学生小明在范飞雪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截要钱,小明无奈)单项选择题一、(20分只好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赢得他人尊重1、的前提是 B 位抢钱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小明的行为是( C ) C A.自我信任 B.自我尊重自我关爱自我宽容 D.A.正 当防卫B.故意杀人罪C.故意伤害罪D.防卫过当 体和行为、2违法犯罪应依法受到制裁惩罚。这现了法律的( B )10、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是(A) B 指引作A.用、用、C教育作、D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A. 男女平等 B.互相敬重 C.勤俭节约 D.尊者爱幼 犯要了甲某、为的行为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甲某来将妻子刚生男孩,下的311、 小张长得很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 了 行里很难受。孙的言号为,起外是件很平常但的小事,孙却认无可指责。小 C ())(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D D 故意杀人罪C 遗弃罪 A 过失杀人罪B 无罪格尊严 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的 A.侵犯公民人、4) C (核 心是交往礼仪的侵犯公民肖像权 D、的行为侵害公民人身自由 C、的行为和 诚实 D 友好和 C 互利和平等 B 互助和 A 团结尊重守信,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B )(学,部、12国家干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

管理学期中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期中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三、判断题(T/ F) 1.在许多组织中,工作和组织性质的变化已使得管理者和非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2.领班和监工很可能是基层管理者。 3.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的计划和目标。 4.协调同他人的工作可以看做管理型工作不同于非管理工作的表现之一。 5.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 6.效率对管理者很重要,因为他们要解决的是以低投入换取高收益的问题。 7.做正确的事的能力是效率的基本定义。 8.控制是确保组织行为与组织计划相一致的过程。 9.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就称为组织(过程)。 10.一名管理者正在招聘新的工人,这是人际关系角色的例子。 11.监督环境,向外部人员发布信息,作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都可以看成是管理者的决策制定角色。 12.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领导角色。

13.下述研究大体支持了明茨伯格的观点——无论组织的类型和组织的层次如何,各组织都有相同的管理角色。 14.明茨伯格的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发言人。 15.明茨伯格的角色中有很多是与一项或多项职能相结合的。例如,资源分配就属于组织工作的一部分。 16.在中层管理中,概念技能对管理者最重要。 17.技术变化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 18.营销部门的雇员最主要的工作是针对消费者展开的。 19.创造性思维不包括技术变迁。 20.一切组织都有共同的特征: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技术。 21.传统组织典型地包括横向关系和网络化关系。 22.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由于雇员能力的增强,未来管理型工作会有所减少。 23.在非营利组织中,管理并非非常重要。 24.课本中讨论的管理概念可广泛地运用于任何国家或文化中,无须修改。 四、选择题 1.管理者是( )。

刑法学在线测试 (4)正确答案

《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哪个年龄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不满14周岁的人B、14至16周岁的人C、16至18周岁的人D、18周岁以下的人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14周岁以下C、16 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D、18周岁以下 3,不适用死刑的年龄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至16周岁 C、16周岁至18周岁 D、18周岁以下 4,李某在家中喝酒,喝得高兴随手将啤酒瓶扔出窗外,恰巧砸中过路行人刘某,经医院多次抢救,刘某没有死亡但成了植物人。李某居住的楼房正好处于闹市区。问:李某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 5,钱某身强力壮,喜欢逗弄小孩。这天,他抡起邻居的小孩左摇右晃,小孩很开心。钱某走到桥上,继续晃悠小孩并问小孩:“你怕不怕?”小孩回答:不怕。钱某十分得意加大了摇晃力度,一失手小孩被甩出去,撞上了桥墩,当场死亡。问:钱某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A过于自信过失B、疏忽大意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 A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不必是自然人 C、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D、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可以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2,企事业机关团体可以成为下面哪些犯罪的主体. A受贿罪B、行贿罪C、走私罪D、逃汇罪 3,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有 A不可抗力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4、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主要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单位 C、聋哑人 D、醉酒的人 5 没题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 2,特殊人群可以成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 3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4,不可抗力事件和意外事件不认为是犯罪. ∨ 5,甲想杀死乙,举枪瞄准乙扣动扳机,枪声过后乙没有被杀死,却击中了丙,丙当场死亡。甲不构成故意杀人。×

期中试卷模板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一、[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根据需要,将下题复制几遍,然后修改] 1.[请单击此处编辑试题] ( ) A. [请单击此处编辑答案] B. [请单击此处编辑答案] C. [请单击此处编辑答案] D. [请单击此处编辑答案] 二、[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21.—It ’s difficult to get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 —I think a bridge ________ over the river . A .should be built B .should build C .will build D .has built 22. It’s too . I don’t think y ou can get to school on time, you take a taxi. A. late; unless B. late; if C. early; unless D. early; if 23.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festival China. A. tradition; of B. traditional; of C. tradition; at D. traditional; at 24. Li Ming is in poor health. H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exercise. A. to take B. to taking C. for taking D. in taking 25. Mary is very shy. She goes out and she has few friends. A. often B. always C. seldom D. usually 26. No matter , you must follow the school rules. A. where are you B. what do you do C. who are you D. who you are 27. David finds ______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parents. A. one B. it C. this D. that 28. Peter is afraid ______ English in class because his pronunciation isn’t g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