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什么意思

基因突变什么意思基因突变的意思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
从分子水平来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准的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什么1、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可能会导致基因原有功能丧失;基因间及相关代谢过程的协调关系被破坏;性状变异、个体发育异常,生存竞争与生殖能力下降,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性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况下,基因突变的有害与与有利性可以转化。
如抗逆性突变是有利的,又如作物矮杆突变型在多风与高肥环境下是有利的。
2、基因突变的普遍性和稀有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包括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突变。
但是在自然状态下,突变也是极为稀有的,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
3、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1)基因突变的随机性①部位上的随机。
基因突变既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且前者一般不会传递给后代,而后者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此外基因突变既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
②时间上的随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2)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基因内部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形式。
4、基因突变的重复性和可逆性(1)基因突变的重复性是指已经发生突变的基因,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再次独立地发生突变而形成其另外一种新的等位基因形式。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基因位点的突变可能会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发生。
(2)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
5、基因突变的平行性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为遗传基础比较接近,往往会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而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本身的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基因突变的类型、机制以及对生物种群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
点突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了对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功能。
无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使得完整的蛋白质无法产生。
同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除了点突变外,插入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插入了新的碱基,导致基因序列的改变。
缺失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丢失了部分碱基,导致基因信息的缺失。
倒位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部分碱基与同一基因的其他区域发生了互换位置的现象。
二、基因突变的机制基因突变可以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自发突变、诱变剂诱导突变以及突变体的复制。
自发突变是指在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复制错误或DNA修复机制的失效,导致了基因序列的改变。
这种突变与外界因素无关,是一种自发的现象。
诱变剂诱导突变是指外界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对基因突变的诱导作用。
一些化学物质或辐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基因序列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这种突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与细胞自身的分裂过程无关。
突变体的复制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DNA修复机制的缺陷或复制错误,导致了基因突变在后代中的传递。
这种突变是由遗传传递引起的,常见于生物种群中。
三、基因突变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基因突变对生物种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基因突变带来的变异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使物种能够在环境变化中适应和生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基因突变英文名称:gene mutation定义:由于核酸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移框突变等,使之不再是原有基因的现象。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基因表达与调控(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目录简介发展特性普遍性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少利多害性不定向性有益性独立性重演性种类碱基置换突变移码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影响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影响因素外因内因应用诱变育种害虫防治诱变物质的检测检测方法诱发机制碱基置换突变移码突变定向诱变自发突变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例让癌细胞自杀同名安卓游戏展开简介发展特性普遍性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少利多害性不定向性有益性独立性重演性种类碱基置换突变移码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影响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影响因素外因内因应用诱变育种害虫防治诱变物质的检测检测方法诱发机制碱基置换突变移码突变定向诱变自发突变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例让癌细胞自杀同名安卓游戏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基因突变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
1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
又称为点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
广义的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
狭义的突变专指点突变。
实际上畸变和点突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
基因突变及其效应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 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导致基
因结构的改变。
插入突变
指DNA分子中插入一段额外的 碱基序列,导致基因结构的改 变。
缺失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段碱基序列的 缺失,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重复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段重复序列的 异常扩增或重复,导致基因结
构的改变。
04 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状细胞贫血症
总结词
镰状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变形并堆 积在血管中,引起疼痛、感染和器官损伤。
详细描述
镰状细胞贫血症是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呈镰 刀状。这种异常的红细胞容易在血管中聚集形成血栓,影响血液循环,引发疼 痛、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是许多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这些疾病可能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也可 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
遗传性疾病的类型
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先天性 畸形等。这些疾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或散发性特征。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通过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法,可以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应性进化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为生物体提供适应环境 变化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得以保留 和传播,促进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物种和种群 间的基因突变差异导致其适应性、生态位和进化路径的分 化,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名词解释基因突变

名词解释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在生物体基因组(即DNA序列)出现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以是在DNA序列上的一个小的改变,可以是一个DNA碱基的替换(碱基突变),一个DNA碱基的增多(插入突变),或者一个DNA碱基消失(缺失突变)。
它也可以是对原有的DNA序列的扩展或减少,可能会影响DNA 结构,改变RNA转录过程,最终影响蛋白质的表达。
基因突变可以破坏某种基因产物的功能或改变它,也可以增加基因功能。
基因突变可以由环境因素(例如辐射或化学物质)或遗传因素(例如父母的遗传基因)引起。
环境因素导致的基因突变被称为突变,而遗传因素造成的变异被称为变异。
突变可能极其罕见甚至独一无二,而变异在物种中是普遍存在的。
基因突变通常是随机发生的,但不是每种变异都会突出,只有那些有助于物种自身适应所在环境的变异,才会突出。
这就是所谓的“自然选择”,有助于物种演化和进化。
基因突变

2/20000 为甜粒
③ 稻、麦等谷类作物有分蘖存在,经过种子处理后生长的植株,其体细胞突变往往只发 生于一个分蘖的幼芽或幼穗原始体,因而只影响一个穗子,甚至其中少数籽粒
应分株、分穗收获,应以单穗或籽粒作为估算单位
3、动物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 动物基因突变的鉴定应用交配的方法来鉴定。 人类基因突变的检出是比较复杂的,而且 不易鉴定,主要靠家系分析和出生调查
五、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基因相当于染色体上的一点称为位点 (locus) 位点内每个核苷酸对所在位置称为座位 (site)
突变就是基因内不同座位的改变。这种由突变子的改变而引起的突变称为真正的点突变 一个基因内不同座位的改变可以形成许多等位基因,从而形成复等位基因
1、基因突变的方式 (1)碱基替换:DNA 分子单链(双链)中某个碱基(对)被另一种碱基(对)代替 DNA 链上一个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个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称为转换。一个嘧 啶被一个嘌呤替换,或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替换称为颠换
(1)直接修复 直接将 DNA 分子中的损伤碱基恢复正常结构。由于没有切除碱基,因此不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如光修复
(2)切除修复 通过移除 DNA 分子中损伤部分来进行修复。与光修复相比,这类修复途径并不 依赖于光照,所以也称暗修复。如碱基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
替代一个核苷酸片段 例如:切除一小段含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寡核苷酸链,并修补之 –大肠杆菌 UvrABC 系统 修复 (3)复制后修复 发生在 DNA 复制失败,产生缺口之后的修复,称为复制后修复。由于所用的许多酶与 重组相同,过程也与重组相似,也被称为重组修复 如大肠杆菌复制后修复
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某一基因位点的这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不影响其它等位 基因:
基因突变定义

基因突变定义基因突变定义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的现象,这种改变可以影响基因的功能、表达或调控。
基因突变通常是由DNA序列中的一些错误或损伤所引起的,这些错误或损伤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1. 基本概念1.1 基因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能够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
一个基因可以包含多个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外显子编码蛋白质,内含子则在转录过程中被剪切掉。
1.2 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的现象。
突变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基因,也可以影响染色体结构和数量。
2.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单个核苷酸(A、T、C、G)在DNA序列中发生改变。
点突变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2.1.1 错义突变错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被另一个不同的核苷酸所取代,导致编码的氨基酸改变。
这种突变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1.2 无义突变无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被另一个不同的核苷酸所取代,导致编码的氨基酸被终止密码子所取代。
这种突变会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1.3 同义突变同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被另一个不同的核苷酸所取代,但不会改变编码的氨基酸。
这种突变一般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插入/缺失突变是指DNA序列中添加或删除了一些核苷酸,导致序列发生改变。
这种突变可以影响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的剪切位点,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过程。
2.3 倍体数目异常倍体数目异常是指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多余或重复等情况。
这种突变会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和表达。
3. 基因突变的影响3.1 影响基因功能基因突变可以改变DNA序列,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
这种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或提前终止。
3.2 导致遗传疾病一些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有关。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由CFTR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该基因编码一种跨膜离子通道蛋白质。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0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 作息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降
低基因突变的发生。
04
基因编辑技术
虽然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研 究阶段,但未来可能为预防基因
突变提供新的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基因突变对遗传性疾病的影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如 产前诊断、基因治疗等。
05
基因突变的检测与预防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基因测序
通过全基因组或目标区域测序, 检测基因序列中的突变位点,是 检测基因突变的主要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
利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 体进行杂交,检测染色体结构和 基因位点的变异。
进化与适应性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物种适应环 境提供了多样性。
肿瘤发生
基因突变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如抑 癌基因的失活或癌基因的激活。
药物抗性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菌、病毒等对药物的抗 性,影响疾病治疗。
02
基因突变的常见原因
内部因素
01
02
03
DNA复制错误
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 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例如,碱基的插入、缺失 或替换。
除了DNA复制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和辐射也可以诱导基因突 变。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能够消除这些诱因,突变也可以被 逆转。因此,了解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对于预防和治疗遗传性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诱发性
基因突变的可诱发性是指某些因素可以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这些因素包括化学物质、辐射和某些病毒等。这些诱因可以直接作 用于DNA,导致DNA损伤或复制错误,从而引发基因突变。
病毒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导致基因突变。例如,逆转录病毒和 DNA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代(M2)
1DD : 2Dd :
第三代(M3) DD 1DD:2Dd:1dd dd
(二)大突变和微突变的表现
1大突变:突变效应明显,一般是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突变。 2微突变:突变效应微小,一般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突变。 1<2,因而在育种中要特别注意微突变的分析和选择。
二、基因突变的鉴定
1判断是否是真实的基因突变; 2判断突变的显隐性; 3突变的发生率; 1)利用花粉直感现象估算配子突变率; 2)根据出现的突变体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异地鉴定。 杂交试验。
遗传变异的性状 黑麦 小麦 大麦 生活方式 冬性 + + + 春性 + + + 半冬性 + + + 熟性 晚熟 + + + 早熟 + + + 生态型 + + + 湿生型 旱生型 + + + 抗寒性 + + + 弱 + + + 强 对肥料的反应 敏感 + + + 不敏感 + + + 燕麦 黍 + + + + + + + + + + + + + + + + + + + 玉米 + + + + + + + + 高粱 + + + + + + + + + 水稻 + + + + + + + + +
具突变性状个体 杂交子代表现:
× 原性状的个体
1)性状分离,显性突变;2)性状不分离,隐性突变 DD Dd dd Dd ×dd dd ×DD 1Dd : 1 dd Dd 杂交试验的突变类型分析 例如:测定玉米子粒由非甜粒变为甜粒(Su 甜粒 susu×SuSu 非甜粒 但2万个子粒中,出现了2粒甜玉米 说明(2万粒中,有2粒由Su su) 因此,测知基因的突变率为万分之一。 利用花粉直感现象估算配子突变率示例图示 利用花粉直感现象估算配子突变率示例图示 花粉直感现象 Susu非甜粒 su)的突变率
A
a 一般U>V 反突变V(回复突变)
正突变U
(二)基因突变可逆性的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单点突变,容易回复突变。 多点突变,不容易回复突变
这就是基因突变具可逆性,且U>V的根本原因。
三、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一)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 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是指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定,它 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进行。 a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p258起)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一)从突变所带来的表型的改变来讲可分为:
形态突变型;(半)致死突变型; 条件致死突变型;生化突变型;
(二)从突变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方式来分:
1碱基置换突变和倒位 2移码突变 结果产生异常的多肽链。
mRNA链 GAA GAA GAA GAA…是一条谷氨酸多肽; mRNA链 G GAA GAA GAA GAA…是一条以甘氨酸 开头的精氨酸多肽;
273 28 7 4 4 3 0
4.92×10-4 × 1.06 × 10-4 1.1 × 10-5 2.4 × 10-6 2.2 × 10-6 1.2 × 10-6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249
二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
(一)发生时期: 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 (二)突变类型: 1 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
a1 a2
1
A
a
A
A
a2 a3
四个等位基因
两个等位基因
三个等位基因
(二)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概念:存在于同一基因 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
--P84
1复等位基因现象的分子机制
基因不是遗传性突变的最小单位;就有关基因结构的研究表明: 每个基因位点上平均约由1000个核苷酸组成,亦即1000个座位,每 个座位都可能发生碱基的替换,因而发生单点突变,产生复等位基 因。 A1 a1 A2 a2 A A3 a3 A4 a4
将分生孢子分别 (c) 接种于基本培养 基中
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的鉴定 (见教材P257)
(d)将在基本培养基
上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 养基上可生长的分生孢 子分别接种于基本培养 基中进行检测
基本培养基 (对照)
基本培养 基本培养 基+氨基酸 基+维生素
(e)
Arg
仅在基本培养基上加Arg才能生长
分离突变型子囊孢子的实验过程
N-乙酰鸟氨酸
基因C 乙酰鸟氨酸酶 基因O 鸟氨酸精氨甲酰酶
鸟氨酸
基因A
瓜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
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示意
(a)
野生型 被诱变的 分生孢子 与相对交配型 的野生型杂交 子实体 显微操作, 接种
数百个完全培养 (b) 基试管被接种了 单个的子囊孢子
完 全 培 养 基 基 本 培 养 基
突变
极端
隐性致死(aa)
绿株Ww
×
(死亡)2黄色:1黑色
1WW:2Ww:1ww 3绿苗:1白苗 隐性致死(aa)实例
第四节 基因突变的鉴定
一、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一)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表现
1性细胞突变时, 1)自花授粉植物自交:
显性突变表现早(M1),而纯合慢(M3) 隐性突变表现晚(M2),而纯合快(M2)。
表 人类血型的基因型
--P84
AB AB A A O O 输血原则示意图 B B
表现型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ⅠA ⅠA, ⅠA i ⅠB ⅠB ,ⅠBi ⅠA ⅠB ii
1)同株授粉或相同 基因型的株间授粉 不能结实。 2)株间相互授粉双 亲个别基因相同,可 得部分种子。
3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实例2——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和 异交可孕现象 S1S2 × S2S3 S1S2×S1S2 S1S2 × S3S4
五、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有害突变 致死突变 显性致死(Aa AA) 突变 中性突变 有利突变 致死基因(lethal allele):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 P84 的基因。 黄色鼠AYa×AYa黄色鼠 绿株WW 1AYAY:2 AYa:1aa 黄色鼠AYa×aa黑色鼠 1AYa:1aa 1黄色:1黑色 显性致死(AA)实例
P249
(二)突变频率(mutation frequency)
概念:在一个群体中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的基因突变率。
表 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突变率
生物名称和性状 人 舞蹈病 血友病 视网膜色素瘤 小鼠 棕色皮毛 花斑皮毛 果蝇 白眼 黄体 基因突变率 1×10-6 3 × 10-5 1 × 10-5 8 × 10-6 3 × 10-5 4 × 10-5 1 × 10-4 生物名称和性状 玉米 皱缩种子 紫色种子 噬菌体T2 噬菌体T2 寄主范围 裂解抑制 大肠杆菌 链霉素抗性 乳糖发酵 基因突变率 1 × 10-6 1 × 10-5 3 × 10-9 1 × 10-8 4 × 10-10 2 × 10-7
可遗传的变异Ⅱ 可遗传的变异Ⅱ
P249
基因突变
主讲:王小蓉
2010年9月
基 因
突
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作用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基因突变的鉴定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作用
一、突变(mutation)的概念和类型
(一)概念:是不包括遗传重组的遗传物质发生的可检测的任 何可遗传的变异。
药物、食品防腐剂、化妆品、农药以及用于工业 的一些原料污染物的强烈致癌;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一、基因突变率与突变频率 (一)基因突变率(mutation rate):
1基因突变率概念:指的是重复发生事件的一种测定,它 是DNA每次复制时发生突变的机率,即每个世代每个染 色体组出现的突变几率。 2突变体的概念:突变体是指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 状的细胞或个体。
芽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 胞的一种特殊的体细胞突变。 嵌合体(chimaera):可遗传的突变性状与正常性状共 存的组织、器官或个体。
芽变的表现 -嵌合体
2 性细胞突变(germinal mutation)
碧桃“跳枝”
花嵌合体
牡丹 和菊 花 “二 乔”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一、突变的重演性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独立地产生相同的突变称为突变的 重演性。
(二)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类型及其利用 o 鸟氨酸 c 瓜氨酸 a 精氨酸 蛋白质 (三)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的鉴定方法
分诱发突变和鉴定突变两个步骤
五、人类基因突变的鉴定---家系分析法p258
分子遗传学对于“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的认识
(见教材P184)
1 “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阐明了基因是通过对酶的控制来 决定性状的(Tatum,E.L. 和Beadlr,G.W. 1941,1958);此时的基因 的概念仍是一个突变、重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遗传学的范 畴;
表
玉米子粒7 玉米子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据Stadler L. J. , 1942) )
基因 表现的性状 测定配子数 观察到的突变数 突变率
R 子粒色 Ⅰ 抑制色素的形成 Pr 紫色 Su 非甜粒 Y 黄胚乳 Sh 饱满粒 Wx 非糯性
554786 265391 647102 1678736 1745280 2649285 150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