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讲义制图6
合集下载
第十章矿井地质绘图

• (2)辅助剖面法:当煤层或断层与剖面线近于平行 时,如果要绘制煤层、断层与剖面线的交点,可 采用绘制平面图上与剖面线近于垂直的辅助剖面 图,根据辅助剖面图求出煤层或断层与剖面线的 交点。如图10 -3所示,二石门中的B4煤层因其走 向与剖面线近于平行,不能采用走向延展法,可 通过绘制沿二石门的辅助剖面图,从图上求出剖 面线与辅助剖面线交点c处的B4煤层底板标高, 投到剖面图中为c’点。该点就是B4煤层底板在剖 面上的一个控制点。
• 5投绘平面与剖面的对应线 • 为使平面图上的资料能准确地投绘到剖面图中, 以解决各种图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投绘各种资 料以前应先投绘平、剖面线。矿区采用的对应线 有准线和经纬线两种,用经纬线控制平、剖面图 投绘资料的方向和距离,便于确定平、剖面图的 对应关系。将平面图上经纬线与剖面线的交点投 绘到剖面图中,并过该点绘制垂直于剖面高程线 的铅直线。将平面图上的经纬线和剖面图上的相 应的铅垂线相对应,以对应线与剖面线交点作为 起点,测量各地质界线和剖面线交点处与对应线 的平距,在剖面图上根据平距和高程投绘各种资 料,如地形、钻孔、巷道等。
• 如果以经纬线作为对应线时,应将平面图上剖面 线与经纬线的交点投绘到剖面图中,这点投绘到 封面上是一条垂直高程网的直线。 • 在剖面图上投绘地形、钻孔、巷道等各种资料时, 皆应以对应线作为起点来量平距,不要以钻孔间 距分段度量。 • 6.绘制地形线和地物 • 根据地形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实测钻孔标高 等,绘制剖面线切过的地形线和地物。
• 7.投绘钻孔柱状 • 剖面线上的钻孔,可直接根据平面图上钻孔中心 至对应线的平距来确定其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对 于不在剖面线上但又邻近剖面线的钻孔(距剖面 线垂距小于15m),为了增加编图资料,可按两 种方法投绘:一种是垂直投绘法,在平面图上, 过钻孔中心向剖面线作垂线,其垂足就是所投绘 的钻孔位置;另一种是走向投绘法,在平面图上, 根据钻孔附近的煤、岩层产状,过钻孔中心点作 平行煤层、岩层走向的直线,该线与剖面线的交 点即为被投绘的钻孔位置,然后按剖面线上钻孔 绘制。为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一般均采用走向投 绘法。
矿山地质学 第六章矿区地形地质图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2 矿山地质图绘制投影原理
6.1.2.1投影方法 地质制图中比较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四种:
• • • • 1、正投影。 2、标高投影。 3、轴测投影。 4、透视投影。
1
3
2
4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3 矿山地质图的切制方法
6.1.3.1 地质切图的种类
• 1、由垂直图切水平图。根据勘探线剖面图或其他地质剖面图, 切制预测中段、分段或平台地质平面图。
4、其他:
井田边界、防水煤柱、钻孔见煤柱状、煤厚、煤层 倾角、储量块段等。
休息
(三)用途: 1.布置巷道、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2.分析构造规律的基础图件; 3.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4.布置勘探工程的基础图件; 5.编制其它地质图件的底图。
休息
二、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 矿山地质图绘制
6.1.1矿山地质图的基本信息
• 6.1.1.1矿山地质图基本要素 • 矿山地质图件是反映矿山地质的重要表达方式。日常生产类图件 包括分层地质平面图和分层工程布置图等。一般含有以下要素:
• 1)图名 • 2)比例尺
• 3)图例
• 4)图签
休息
休息
返回
•
5、参考上、中段实测图,修正预测图。修正时将各中段图与、形态、长度、厚度分支 复合、侧伏、蚀变、岩脉、断裂等自上而下的变化规律,修正预测界 线。
6、成图。上墨清绘,按规定注明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及绘 图框。
•
(二)地质剖面图上的内容
1.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高程线。 2.地层界线、断层线等。 3.岩层、煤层、含水层、标志层等。 4.勘探工程。 5. 井巷工程。
矿山地质学 第六章矿区地形地质图

(2)倾向
垂直于断层走向线,指向标高低的一方即是断层倾向。
(3)倾角
两相邻走向线 的平距与高差的 正切。
休息
4.断层断距与落差 (1)铅直地层断距
将任一等高线延长与两断煤交线相交得两交点 (B、H),两点间的标高差即是铅直地层断距。
(2)落差
将断层倾向线 与两断煤交线相交 得两交点(A、F), 两点间的标高差 即是落差。
用断煤交线(而不是断层线)表示。 (1)正断层:上、下盘断煤交线间为无煤区,即等高线 断失。 (2)逆断层:上、下盘断煤交线间煤层重叠,同标高等 高线重复。
休息
2.等高线错动规律
下降盘同标高等高线逆煤层倾向方向错动; 上升盘同标高等高线顺煤层倾向方向错动。
休息
3.断层产状 (1)走向
分别位于两盘的两个同标高断煤交线点的连线即是 他:
井田边界、防水煤柱、钻孔见煤柱状、煤厚、煤层 倾角、储量块段等。
休息
(三)用途: 1.布置巷道、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2.分析构造规律的基础图件; 3.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4.布置勘探工程的基础图件; 5.编制其它地质图件的底图。
休息
二、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休息
三.读图方法
1.单线追索 2.划分块段 3.逐块搞清 4.总体概括
休息
四.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编制地质剖面图 1.准备工作
(1)标剖面线 (2)绘高程线 (3)绘经纬线
2.投绘地质点
(1)直接投点法 (2)插入标高法 (3)走向延长法
3.对比连线
(1)连断层 (2)连煤层
4.绘出煤厚 5.整修成图
一、概述 (一)概念
用各高程 水平面与煤层 底板的交线在 水平面上的投 影线表示煤层 空间形态的图 件。
第八章矿井地质图

(三)根据底板等高线修改剖面图
1)直接数点方法 将平面图上的煤层底板等高线 与剖面线的交点,按其位臵和标高直接投到剖面 图上,如图中的8、3两点投到剖面图中得8′、 3′两点。 2)插入标高法 图中c、J点是断煤交线与剖面线 的交点,只有位臵没有标高,因此需用插入法求 得标高然后才能投入剖面图,即得c′、f′两点。 3)走向延长法 将剖面线未切过的等高线,沿走 向用虚线延长与剖面线相交,相交点投绘到剖面 图中,再使其与原来所在断层盘的煤层相联接。 如F2断
四、矿井地质图的注记要求
(3)字列,即注记 的排列形式。依 注记所指的地物、 采掘工程等符号 形态不同,分为 水平字列、垂直 字列、雁形字列、 屈曲字列等几种 (见图)。
四、矿井地质图的注记要求
2)注记的配置方法
①地面建筑物名称一般用水平字列注于建筑物右方或上 方。河流、水体一般注在水体内,较长的河流应每隔 15—20cm重复注记地貌、勘探工程注记一般注在上方 或右方。 ②各种数字注记中,高程点注记一般注在高程点右侧; 等高线注记应分布均匀适当,其中心线应与等高线一 致。不易判定标高的地方必须加注等高线注记。 ③填写注记时,应注意使各种注记要指示明确,避免互 相穿插和交叉,尽量靠近所说明的物体,不可压盖重 要地物、井巷工程或勘探工程
2)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一1:500),
3)矿井地形地质(或基岩地质)及工程布臵图(1: 2000一1: 5000);
4)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 加绘立项投影图,1:2000或1:5000); 5)矿井地质剖面图(1:1000或1:2000):
6)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适用于煤层倾角大于25°的多 煤层矿井(1: 2000或1:5000)。 7)井上下对照图(1: 2000)
矿山地质学 第6章图件

三、读图方法 1.图名、比例尺、编图时间
大比例尺;1:10000,1:5000,1 :2000或更大 中比例尺; 1:100000,1:50000, 1:25000; 小比例尺; 1:20000,1:500000或更小
2.判明方位
根据方位角;无方位时,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了解图内地层和地质构造概况 4.综合柱状图
三、地质剖面图的读图方法 (一)看图名、比例尺
地质剖面图的图名反映剖面所切的位置,配合平面图 使用,在平面图上标注有起止位置 比例尺一般比平面图略大;垂直与横向比例尺可以一 直亦可不一致
(二)看图的方位、图例
方位角标注在剖面起止位置和方位变化位置
(三)分析图内的内容 配合平面图共同使用,搞清地质构造和构造 的空间形态
2.地质界线 (1)地层界线 (2)不整合面 (3)标志层、矿层露头线 (4)褶曲轴 (5)断层线 (6)岩层产状 (7)其他
3.勘探工程: 钻孔、井筒、探巷等。 4.其他: 边界 剖面线 勘探线 矿体采掘范围 洪水位 图例 比例尺
(三)地形地质图的用途
矿山设计的基础图件: 确定工业广场位置 井口位置 运输线 寻找水源 编制井上下对照图 选择开采范围 村庄保护煤柱 布置勘探工程
5.分析图中内容
(1)了解地形特征 通过地形等高线可以区分山脊、山谷、山头和洼地; 大比例尺图上可以利用V字形法则 (2)分析区内地质构造 从局部到全区,由个别到整体,逐步掌握全区的构 造形态。通过褶曲轴和断层符号区分褶曲和断层类 型,通过岩层产状符号,掌握地层的产状变化。充 分利用图中所附的地质剖面图,了解区内地质构造 的空间形态。 (3)掌握矿体分布规律 通过对矿层露头线的追索及地质构造的分析,掌握 矿体的分布范围和在地下的赋存状态, (4)分析构造发展史 •
地质培训讲稿_图件编制

四、钻孔柱状图的编制
大小最好6*7
开 孔 日 期 : 2002年11月3日 终 孔 日 期 : 2002年12月10日 钻 孔 深 度 : 374.60m
进 自
尺 (m)
进
至
尺
1
2
3
岩矿心采取
长
采
取
度
率
(m)
(%)
4
5
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 岩心 轴线 夹角
6
分地 层层 厚代 度号
(m)
7
8
柱
状
图 1:400
1 2 3
4
5 359.96--374.60m
6
硅质岩:灰岩碎块,由黑色页岩,泥质物胶结,含较多炭质,
岩心破碎呈泥状,最下部为黑色砂状物。
7
8
9 10 11 12
1 349.53 350.23 0.70 0.25
36
2 350.23 351.31 1.08
0.55
51
3 351.31 353.29 1.98
坚井、暗井、天井等垂直坑 道编录方法相同。
三、思考题
1、简述勘探线剖面图与地质实测剖面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如有二组相互交叉的勘探线剖面图,绘制时应注意的问题;(提示:交叉线上二
组勘探线的关系、勘探线交线的分别在勘探线上画法) 3、针对一个比较复杂(设想钻、坑、槽探工程都有)的垂直纵投影图可水平投影图
188.49 225.13 36.64 7.95
22
C2+3 -105.97m
225.13--340.06m 硅质灰岩夹页岩: 灰岩:灰--灰黑色,微晶结构,中厚层状,含较多质,硅质 成分,方解石细脉,碎块发育,岩心裂隙发育,见方解石擦痕, 黄铁矿颗粒。 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含较多砂质,炭质,见白云母。
煤矿地质绘图解读

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 巷道迎头,两帮,顶棚;探巷
石门编录示意图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利用标志层对比
利用煤岩特征变化 确定断层
断层带附近的构造特征
牵引褶曲
小断层增多
断层面特征
断层带煤线
见煤点 见煤点 底板掘进段: AC; DE;
FB
顶板掘进段:
CD;
EF; 见断层点 见煤点
F
+100
见断层点
作图步骤: 1:作煤层和断层面等高线 2:连上、下盘断煤交线 3:推出下盘煤层等高线
17m
N
-150m 30° -200m 45° -150m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17m AC 50m 17m 0m AB
N
-150m -150m 30° -200m
五查:
查区内陷落往发育、分布的规律性; 查陷落柱周围煤、岩层中裂隙发育情况及充填物性质; 查煤层遭氧化的情况; 查陷落柱附近的水和瓦斯的变化; 查陷落柱周围的小断裂的发育情况。
五看:
看陷落柱与围岩的接触往面; 看陷落柱内充填物的性质和特征; 看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 看陷落柱与煤层底板的交面线。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AC 50m 0m AB
较大断层
较小断层
瓦斯地质研究
包括:查明有突出危险区的地质情况,提供可能与突出有关的地质资料, 编制瓦斯地质测报图件。 具体工作内容有: • 矿区地质构造研究: 矿井构造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是引起煤
层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深入研究构造发育规律、空间组合特征,构造演 化机理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别近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各种断层封闭 特性 ;找出应力集中区作为测报工作的重点地区; • 对圈定出的可能储积瓦斯构造,进一步判明与矿井开拓工程的关系,并 标定出可能发生突出点的位置。 • 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煤体特征,确定变化带位置。 • 调查鉴定煤层的各分层煤岩和物理特征,确定煤结构的破坏类型,得出
石门编录示意图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利用标志层对比
利用煤岩特征变化 确定断层
断层带附近的构造特征
牵引褶曲
小断层增多
断层面特征
断层带煤线
见煤点 见煤点 底板掘进段: AC; DE;
FB
顶板掘进段:
CD;
EF; 见断层点 见煤点
F
+100
见断层点
作图步骤: 1:作煤层和断层面等高线 2:连上、下盘断煤交线 3:推出下盘煤层等高线
17m
N
-150m 30° -200m 45° -150m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17m AC 50m 17m 0m AB
N
-150m -150m 30° -200m
五查:
查区内陷落往发育、分布的规律性; 查陷落柱周围煤、岩层中裂隙发育情况及充填物性质; 查煤层遭氧化的情况; 查陷落柱附近的水和瓦斯的变化; 查陷落柱周围的小断裂的发育情况。
五看:
看陷落柱与围岩的接触往面; 看陷落柱内充填物的性质和特征; 看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 看陷落柱与煤层底板的交面线。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AC 50m 0m AB
较大断层
较小断层
瓦斯地质研究
包括:查明有突出危险区的地质情况,提供可能与突出有关的地质资料, 编制瓦斯地质测报图件。 具体工作内容有: • 矿区地质构造研究: 矿井构造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是引起煤
层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深入研究构造发育规律、空间组合特征,构造演 化机理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别近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各种断层封闭 特性 ;找出应力集中区作为测报工作的重点地区; • 对圈定出的可能储积瓦斯构造,进一步判明与矿井开拓工程的关系,并 标定出可能发生突出点的位置。 • 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煤体特征,确定变化带位置。 • 调查鉴定煤层的各分层煤岩和物理特征,确定煤结构的破坏类型,得出
6+矿井地质制图

置F1和煤层产状158°∠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垂直断层走向方向落差为X=17m,要求根 据测定的产状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断层落差求出断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150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1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2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剖面法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断层面等高线法
已知:在-150m煤层平巷中,实测正断层上盘煤层断失点的位
置F1和煤层产状150°∠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地层断距为X=17m,要求根据测定的产状 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地层断距求出地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断 层 两 侧 煤 层 的 连 接
褶 曲水 转平 折切 端面 的图 绘上 制
四. 煤层立面投影图
煤层立面投影图简称立面图,是以竖直面为投影面的
煤层构造图,是急倾斜煤层矿井特有的必备图件。
4.1 煤层立面投影图的特点
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煤层走向线均为水平直线,不
能反映煤层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产状变化。
地层断距
剖面方向垂直地层走向
时,上、下盘中同一地 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H0) 。
水平地层断距 铅直地层断距
Hf
0 sin
H0 Hf sin
H0 Hg co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两翼岩层延展方向近似平行,核部宽窄变化不大,可判断枢 纽近似水平。
3)若两翼岩层延展方向不平行,在一个方向上逐渐接近,直至成 “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向 斜—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说明枢纽波状起伏 的。
5)岩层产状变化:褶曲表现为岩层产状有 规律地变化。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曲 存在,核为老、翼为新—向斜,反之—背斜。
基础图件 — 地形图
选择填图区内典型、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详细 测量和研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确定观测路线、观测点距, 对露头进行观察、描述,把地质界线(地层界线、构造线)填 绘到图上。
(二)利用地质平面图编制地形地质图
已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质剖面 1、绘制经纬网格线 2、投放勘探工程:按钻孔、探井等工程点坐标值,放到相应 的平面位置上,其中同一条直线各工程点的连线—勘探线 3、投放地质点 4、分析连线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三)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
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线是断层露头线的水平投影, 它是通过地质调查,用仪器测绘到地质图上的,在我 国套色的地质图上,一般都以显著的红色线表示。出 露于地表实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 的断层用断线表示。
3、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单斜岩层产状不同,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1)岩层位于范围Ⅰ内: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α>β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相 反。
(2)岩层位于范围Ⅱ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一致,比
等高线开阔。
(3)岩层位于范围Ⅲ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
• (5)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 及地形坡度:
• A、地形坡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岩层厚 度成正比。
• B、岩层厚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地形坡 角大小成反比,当坡角等于90°时(陡 壁处),岩层的顶底界线重合,露头宽 度为0。
2、单斜岩层的露头宽度
露头宽度:岩层在地表出露宽度的水平投影。
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岩层露头宽度变化很大,影响露头宽度 的因素有:岩层厚度、岩层产状、地形变化。 1)岩层产状:地形的坡向、坡角一定时,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 厚度成正比。
宽度的影响。实际上,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以及相应的地质图上, 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在变化,所以应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面与 层面的夹角对露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露头宽度的变化,并不能 直接反映岩层厚度的变化。同一厚度的岩层,可以有不同的露头 宽度,而不同厚度的岩层可以有相同的露头宽度。这对阅读地质 图有重要意义。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 宽度大致相等,岩层倾角相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 头宽度不等,褶曲轴偏向一侧,岩层倾 角相差较。
8)倒转褶曲的表现:两翼岩层宽度、倾角 相差不大,一翼岩层倒转。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矿井地质制图6
精品jing
易水寒江雪敬奉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反映各种地质资料(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 勘探工以及井巷工程等资料的图件—地质图件
煤矿生产需要的地质图件:地质地形图、地质剖 面图、水平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 影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水文地质图等。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岩层
1、地形地质图上的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倾角在0-5º的单斜岩层。
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具有如下特征:
(1)当地表未受切割或切割不太深的情况下,地表只出现新岩 层。 (2)切割较深时,低洼处出现较老岩层。 (3)水平岩层的层面为水平面,所以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 行一致,不会相交。 (4)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一样,在河谷中呈“V”字型弯曲, 尖端指向上游,整个地层界线是封闭的曲线。
h1>h2 ∴ m1>m2 2)岩层产状厚度一定时, 露头宽度随地形坡向、坡 角的不同,变化很大0— 无穷大(既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3)岩层厚度不变,地形坡向、坡角一定,露头宽度随岩层面与地 面的夹角γ的不同而变化,直至三者平行时,整个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以上讨论的是假设两个因素不变,第三个因素变化时对露头
一、概述
(一)概念: 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地质资料(断层、煤层、标志层等)
形成的图件。 (二)内容:
1、地形、地物 2、各种勘探工程 3、地层分界线 4、井田分界线 (三)主要用途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下对照图
二、编制方法
(一)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上述分析表明:本区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西向,倾角较陡。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年)= 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年)=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则。 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
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 α>β,岩层向西倾斜。
3)若两翼岩层延展方向不平行,在一个方向上逐渐接近,直至成 “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向 斜—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说明枢纽波状起伏 的。
5)岩层产状变化:褶曲表现为岩层产状有 规律地变化。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曲 存在,核为老、翼为新—向斜,反之—背斜。
基础图件 — 地形图
选择填图区内典型、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详细 测量和研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确定观测路线、观测点距, 对露头进行观察、描述,把地质界线(地层界线、构造线)填 绘到图上。
(二)利用地质平面图编制地形地质图
已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质剖面 1、绘制经纬网格线 2、投放勘探工程:按钻孔、探井等工程点坐标值,放到相应 的平面位置上,其中同一条直线各工程点的连线—勘探线 3、投放地质点 4、分析连线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三)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
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线是断层露头线的水平投影, 它是通过地质调查,用仪器测绘到地质图上的,在我 国套色的地质图上,一般都以显著的红色线表示。出 露于地表实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 的断层用断线表示。
3、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单斜岩层产状不同,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1)岩层位于范围Ⅰ内: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α>β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相 反。
(2)岩层位于范围Ⅱ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一致,比
等高线开阔。
(3)岩层位于范围Ⅲ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
• (5)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 及地形坡度:
• A、地形坡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岩层厚 度成正比。
• B、岩层厚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地形坡 角大小成反比,当坡角等于90°时(陡 壁处),岩层的顶底界线重合,露头宽 度为0。
2、单斜岩层的露头宽度
露头宽度:岩层在地表出露宽度的水平投影。
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岩层露头宽度变化很大,影响露头宽度 的因素有:岩层厚度、岩层产状、地形变化。 1)岩层产状:地形的坡向、坡角一定时,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 厚度成正比。
宽度的影响。实际上,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以及相应的地质图上, 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在变化,所以应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面与 层面的夹角对露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露头宽度的变化,并不能 直接反映岩层厚度的变化。同一厚度的岩层,可以有不同的露头 宽度,而不同厚度的岩层可以有相同的露头宽度。这对阅读地质 图有重要意义。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 宽度大致相等,岩层倾角相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 头宽度不等,褶曲轴偏向一侧,岩层倾 角相差较。
8)倒转褶曲的表现:两翼岩层宽度、倾角 相差不大,一翼岩层倒转。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矿井地质制图6
精品jing
易水寒江雪敬奉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反映各种地质资料(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 勘探工以及井巷工程等资料的图件—地质图件
煤矿生产需要的地质图件:地质地形图、地质剖 面图、水平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 影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水文地质图等。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岩层
1、地形地质图上的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倾角在0-5º的单斜岩层。
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具有如下特征:
(1)当地表未受切割或切割不太深的情况下,地表只出现新岩 层。 (2)切割较深时,低洼处出现较老岩层。 (3)水平岩层的层面为水平面,所以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 行一致,不会相交。 (4)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一样,在河谷中呈“V”字型弯曲, 尖端指向上游,整个地层界线是封闭的曲线。
h1>h2 ∴ m1>m2 2)岩层产状厚度一定时, 露头宽度随地形坡向、坡 角的不同,变化很大0— 无穷大(既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3)岩层厚度不变,地形坡向、坡角一定,露头宽度随岩层面与地 面的夹角γ的不同而变化,直至三者平行时,整个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以上讨论的是假设两个因素不变,第三个因素变化时对露头
一、概述
(一)概念: 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地质资料(断层、煤层、标志层等)
形成的图件。 (二)内容:
1、地形、地物 2、各种勘探工程 3、地层分界线 4、井田分界线 (三)主要用途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下对照图
二、编制方法
(一)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上述分析表明:本区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西向,倾角较陡。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年)= 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年)=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则。 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
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 α>β,岩层向西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