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矿井地质制图6

合集下载

煤矿完整制图图例08527

煤矿完整制图图例08527

煤矿绘图图例目录一、采、掘专业图例----------------------------2二、机电专业图例------------------------------9三、采、掘、运机械设备-----------------------37四、通风专业图例-----------------------------40五、井下轨道运输、调试及其他图例-------------42六、地质测量专业图例-------------------------48一、采煤、掘进专业图例a b +100 -10047 坡度3‰坡度值可直接用度或千分数标注。

48巷道与轨道坡度段号149矿区边界线线宽为1.2mm50 勘探边界线线宽为1.2mm51井田境界线线宽为1.2mm52 采区边界线线宽为1.2mm53 可采边界线线宽为0.25mm54 煤柱边界线线宽为0.30mm,注明煤柱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55 煤层为零点边界线宽为0.15mm56煤层等高线a、探明,实线,线宽为0.15mm;b、推断,虚线,线长为6mm,间格距离为1mm,线宽为0.15m m;。

57平衡表内储量块段25-111b2.45m15°394000m2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58 平衡表外储量块段25-111b2.45m15°394000m2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说明:第1-20项为采掘循环图表所用符号。

二、采、掘、运机械设备ﻬ三、通风专业图例井下通风、排水机械设备图例三、井下轨道、运输调度及其他四、地质测量专业图例32.51-245.61提升侯车室二号井医疗站水泵房水仓机车间调度站25°提升2-3暗井-25.41-121.7112井底车场、水仓、硐室 按实际比例参照1:2000的符号绘制水仓提升-245.6132.5125°二号井机车间提升2-3-25.41-121.71暗井19°19°-45.2-46.52-46.93-47.5-67.93-67.0-66.71983215218° 2.ⅣⅢⅡⅤⅥⅦ2.2-89.42Ⅴ-90.7-90.62ⅢⅣ东大巷一五运输上山一五轨道上山14 单一煤层单一煤层说明:1.表示采空区可以斜线和色框并用,亦可只画色框① 图中“轨道”上山应是“回风”上山。

各类矿图的绘制要求及标准

各类矿图的绘制要求及标准

各类矿图的绘制要求及标准(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矿区井田分布图二、矿区地形图三、矿区测量控制网图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七、矿区煤岩层对比图八、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九、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十、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十一、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十二、煤田水文地质图十三、区域水文地质图十四、井田区域地形图十五、工业广场平面图十六、井底车场平面图十七、采掘工程平面图十八、主要巷道平面图十九、井上下对照图二十、井筒断面图二十一、主要保护煤柱图二十二、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二十三、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二十四、竖井井壁和罐道竖直程度断面图二十五、提升设备和竖井井架安装测量图二十六、矿井地形地质图二十七、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二十八、矿井煤岩层对比图二十九、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三十、矿井地质剖面图三十一、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三十二、矿井瓦斯地质图三十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三十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三十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三十六、矿井充水性图三十七、断层两盘含水层对接补给关系图三十八、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十九、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四十、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图四十一、地面防排水系统图四十二、矿井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三、采区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四、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四十五、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四十六、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图附录:各种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一、矿区井田分布图1. 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源地。

2. 35KV及其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变电所。

3. 用颜色表示生产矿(红)、在建矿(绿)、规划区(黄)的边界,以及主要附属地物。

4. 主要村镇位置及名称,矿井井筒位置,公司、矿位置和名称。

二、矿区地形图1. 按国家有关地形图测量规范相应比例尺的规定内容绘制。

矿井地质图类

矿井地质图类

必备的日常用图采掘地质剖面图(1:500---------1:2000)采区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1000或1:2000)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1:1000或1:2000)(缓倾斜、单一除外) 必备的井巷地质素描图石门、斜井、上下山素描图主要煤巷素描图立井素描图岩石大巷素描图必须具备的地质图纸矿井地质地形图(基岩地质图)(1:2000----1:10000)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或1:5000) 矿井地质剖面图(1:1000或1:2000)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1:500)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1:500)矿井地质构造纲要图和陷落柱分布图(1:5000---1:25000)矿井瓦斯地质图(1:2000----1:10000)(瓦斯矿井不要)基建矿井必须具备的地质图纸井田地质地形图,1:2000—1:5000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1:500---1:1000主要井巷地质素描图,1:200---1:500设计开拓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矿井实际充水图,1:2000—1:5000回风及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1:1000—1:2000建井期施工钻孔柱状图,1:200---1:500应备的测量日常用图生产施工进度图,1:500---1:2000重要巷道施工放样图(工程标定设计图)1:100—1:500 地面控制网和近井点平面图井下控制导线网图必须具备的测量基本矿图井田区域地形图1:2000—1:5000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1:1000采掘工程平面图1:1000—1:2000—1:5000井上下对照图1:2000—1:5000主要保安煤柱图1:1000—1:2000井筒断面图1:200—1:500井底车场平面图1:200—1:500主要巷道平面图1:1000—1:2000必备的水文地质图纸矿井充水性图1:2000—1:5000综水文地质图1:2000—1:10000水文地质剖面图1:1000—1:10000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1:1000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1:2000—1:10000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排水系统图1:2000---1:10000储量计算图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1:2000矿井储量计算图1:1000—1:5000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500—1:1000--1:2000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1:1000—1:2000—1:5000工作面探煤厚计算图1:500—1:1000(一次全采可不做)地测防治水制度1、各级岗位责任制2、生产安全联系制度3、防治水隐患排查及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4、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5、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6、地测防治水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7、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8、探放水管理制度(防治水安全确认移交制度、防治水日常巡查考核制度、探放水作业质量验收制度、防治水作业优先制度、探放水作业现场图,牌板管理制度)9、重大水害(暴雨洪水)井下撤人制度 10、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11、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12、冲击地压矿井制定冲击地压分析与排查制度、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及定期冲击地压管理全面验收制度。

矿山地质学 第六章矿区地形地质图

矿山地质学 第六章矿区地形地质图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2 矿山地质图绘制投影原理
6.1.2.1投影方法 地质制图中比较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四种:
• • • • 1、正投影。 2、标高投影。 3、轴测投影。 4、透视投影。
1
3
2
4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3 矿山地质图的切制方法
6.1.3.1 地质切图的种类
• 1、由垂直图切水平图。根据勘探线剖面图或其他地质剖面图, 切制预测中段、分段或平台地质平面图。
4、其他:
井田边界、防水煤柱、钻孔见煤柱状、煤厚、煤层 倾角、储量块段等。
休息
(三)用途: 1.布置巷道、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2.分析构造规律的基础图件; 3.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4.布置勘探工程的基础图件; 5.编制其它地质图件的底图。
休息
二、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第六章
矿区地形地质图
6.1 矿山地质图绘制
6.1.1矿山地质图的基本信息
• 6.1.1.1矿山地质图基本要素 • 矿山地质图件是反映矿山地质的重要表达方式。日常生产类图件 包括分层地质平面图和分层工程布置图等。一般含有以下要素:
• 1)图名 • 2)比例尺
• 3)图例
• 4)图签
休息
休息
返回

5、参考上、中段实测图,修正预测图。修正时将各中段图与、形态、长度、厚度分支 复合、侧伏、蚀变、岩脉、断裂等自上而下的变化规律,修正预测界 线。
6、成图。上墨清绘,按规定注明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及绘 图框。

(二)地质剖面图上的内容
1.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高程线。 2.地层界线、断层线等。 3.岩层、煤层、含水层、标志层等。 4.勘探工程。 5. 井巷工程。

[冶金矿山地质]矿井工程制图图例2

[冶金矿山地质]矿井工程制图图例2

第六章地质测量专业图例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和1:10001:2000 1:5000 说明一、井下测量控制点1 经纬仪导线点永久临时同右不表示点号注在巷道内,底板高程(有轨道的以轨面为准)原则上注在点的右边。

陀螺导线点用颜色表示2 罗盘导线点同右3 巷道底板高程同右指两个控制点间加测的特征点,变坡点底板高程4 水准基点同右“┬、┴、├”符号分别表示在“顶、底、帮”的位置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和1:10001:2000 1:5000 说明二、巷道5 岩巷按实际宽度绘制0.320.5当巷道宽度>4m时按实际宽度绘制,半煤岩巷按煤巷绘制。

若岩石超过断面4/5时,按岩巷绘制6 煤巷同上0.320.5岩煤层倾角>45°,应加绘立面投影图,此时在平面图上井巷工程可视情况用单线绘制7 倾斜巷道同上回采工作面煤层倾角的箭头符号用此规格8 厚煤层人工分层按实际宽度绘制不表示可选择不同颜色用实线表示分层,注记颜色可随巷道颜色⎪⎪⎪⎪⎪⎩⎪⎪⎪⎪⎪⎨⎧⎪⎪⎪⎪⎪⎭⎪⎪⎪⎪⎪⎬⎫⎪⎪⎪⎪⎪⎭⎪⎪⎪⎪⎪⎬⎫三分层二分层一分层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和1:10001:2000 1:5000 说明9 水仓按实际宽度绘制0.5内涂浅绿色10 水闸门不表示符号由宽到窄为水流方向,内涂绿色11 水闸墙不表示符号内涂绿色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和1:10001:2000 1:500012 井底车场、水仓、硐室按实际比例参照1:2000的符号绘制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和1:10001:2000 1:5000 说明三、回采工作面13采空区边界颜色年度尾数1 62 73 84 95 0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 1:1000 1:200014 单一煤层单一煤层说明:表示采空区可以斜线和色框并用,亦可只画色框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 1:1000 1:200015 厚煤层人工分层厚煤层人工分层柱状为某一煤层煤厚全厚,采厚分层注记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 1:1000 1:200016 急倾斜倒台阶立体图平面图说明:图上双线巷道不易表达时,可用单线编号符比例号尺名称1:500 1:1000 1:200017 急倾斜倾斜分层立面图平面图说明:图上双线巷道不易表达时,可用单线编号 名 称 代 号 颜 色四、年代地层单位 (注:色块右测数值为红R 、绿G 、蓝U 的调色值)18 新 生 界 K ZR:U:G:21121133 19 中 生 界 M ZR:U:G:018190 20 古 生 界 P ZR:U:G:199143109 21 元 古 界 P tR:U:G:20610138 22 太 古 界 A rR:U:G:231173173 23 第 四 系 QR:U:G:254225139 24 第 三 系 RR:U:G:252199109 25 白 垩 系 KR:U:G:18918977 26 侏 罗 系 JR:U:G:85191255 27 三 叠 系 TR:U:G:255170255编号名 称代 号颜 色28 二 叠 系 PR:U:G:23519884 29 石 炭 系 CR:U:G:203203190 30 泥 盆 系 DR:U:G:1462439 31 志 留 系 SR:U:G:14911721 32 奥 陶 系 OR:U:G:154250214 33 寒 武 系 ∈R:U:G:184252192 34 震 旦 系 ZR:U:G:2477272 35 全 新 统 Q 4(Q h ) R:U:G:255245176 36 上更新统Q 3 R:U:G:255237106 37 中更新统 Q 2R:U:G:25523264 38 下更新统 Q 1R:U:G:2552230⎪⎪⎪⎪⎪⎭⎪⎪⎪⎪⎪⎬⎫pQ 统新更编号 名 称 代 号颜 色39 上 新 统N 2R:U:G:241211163 40 中 新 统 N 1R:U:G:23017379 41 渐 新 统E 3 R:U:G:252209109 42 始 新 统E 2 R:U:G:30230150 43 古 新 统E 1 R:U:G:25013827 44 上白垩统 K 2R:U:G:210203151 45 下白垩统 K 1R:U:G:1911910 46 上侏罗统 J 3R:U:G:150228254 47 中侏罗统 J 2R:U:G:108217253 48 下侏罗统 J 1R:U:G:46201252 49 上三叠统 T 3R:U:G:255191223⎪⎪⎪⎪⎪⎭⎪⎪⎪⎪⎪⎬⎫E系三第下⎪⎪⎪⎪⎭⎪⎪⎪⎪⎬⎫N系三第上编号名 称代 号颜 色50 中三叠统 T 2R:U:G:255149202 51 下三叠统 T 1R:U:G:255106181 52 上二叠统 P 2R:U:G:244218138 53 下二叠统 P 1R:U:G:27181110 54 上石炭统 C 3R:U:G:221207193 55 中石炭统 C 2R:U:G:184170156 56 下石炭统 C 1R:U:G:177184177 57 上泥盆统 D 3R:U:G:252163109 58 中泥盆统 D 2R:U:G:250675 59 下泥盆统 D 1R:U:G:187504 60 上志留统 S 3R:U:G:221208119编号 名 称 代 号 颜 色61 中志留统 S 2R:U:G:2151901962 下志留统 S 1R:U:G:184162763 上奥陶统 O 3R:U:G:17624921364 中奥陶统 O 2R:U:G:13218715965 下奥陶统 O 1R:U:G:12318719666 上寒武统 ∈3R:U:G:17920417967 中寒武统 ∈2R:U:G:15715711968 下寒武统 ∈1R:U:G:16714013169 上震旦统 Z 2R:U:G:2151168370 下震旦统 Z 1R:U:G:1975858编号名称代号71 凤山阶∈3f72 长山阶∈3ch73 崮山阶∈3g74 张夏阶∈2zh75 徐庄阶∈2x76 龙王庙阶∈1177 沧浪铺阶∈1c78 筇竹寺阶∈1q五、跨统、并层及时代不肯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的表示79 侏罗系中统和上统的邻接部分J2-380 二叠系上统和下统的总和P1+281 上寒武统或下奥陶统∈1q /O182 表示有疑问寒武系中统∈2?⎪⎪⎪⎪⎪⎭⎪⎪⎪⎪⎪⎬⎫统武寒上统武寒中⎪⎪⎪⎪⎪⎭⎪⎪⎪⎪⎪⎬⎫统武寒下⎪⎪⎪⎪⎪⎭⎪⎪⎪⎪⎪⎬⎫编号名称符号说明83 地层产状横线表示地层走向,垂线表示地层的倾向,垂线的顶端注明实测倾角84 直立地层产状箭头方向表示岩层顶面85 水平地层产状86 倒转地层产状箭头方向表示岩层顶面方向87 片理走向及倾向83-88图例用于1:5000或更小比例尺88 节理走向及倾向(1)煤层(2)岩层89 实测整合地层界线0.15用于地形地质图、水平地质切面图、地质剖面图编号名称符号说明90 推测整合地层界线用于地形地质图、水平地质切面图91 实测假整合地层界线(1)用于地形地质图、水平地质切面图(2)用于地质剖面图92 推测假整合地层界线93 实测不整合地层界线(1)用于地形地质图、水平地质切面图(2)用于地质剖面图94 推测不整合地层界线95 基岩露头线96 层位连线用于煤岩层对比图也用于标志层连线编号名称符号说明六、岩石单体符号97 动物化石98 植物化石99 植物根100 植物碎片101 生物屑102 虫迹103 礁104 藻编号名称符号说明七、沉积岩105 覆盖土主要指表土、壤土、积土层、淤泥。

6+矿井地质制图

6+矿井地质制图

置F1和煤层产状158°∠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垂直断层走向方向落差为X=17m,要求根 据测定的产状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断层落差求出断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150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1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2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剖面法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断层面等高线法
已知:在-150m煤层平巷中,实测正断层上盘煤层断失点的位
置F1和煤层产状150°∠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地层断距为X=17m,要求根据测定的产状 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地层断距求出地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断 层 两 侧 煤 层 的 连 接
褶 曲水 转平 折切 端面 的图 绘上 制
四. 煤层立面投影图
煤层立面投影图简称立面图,是以竖直面为投影面的
煤层构造图,是急倾斜煤层矿井特有的必备图件。
4.1 煤层立面投影图的特点
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煤层走向线均为水平直线,不
能反映煤层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产状变化。
地层断距
剖面方向垂直地层走向
时,上、下盘中同一地 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H0) 。
水平地层断距 铅直地层断距
Hf
0 sin
H0 Hf sin
H0 Hg cos

矿井工程制图图例

矿井工程制图图例
必要时,图样的比例可采用比例尺的形式。一般可在图样中的铅垂或水平方向加画比例尺。
(5)说明书中的插图或用比例绘制有困难的某些图样,可不按比例绘制,但必须注明“×××示意图”的字样。
表1-3-5采矿图纸比例
图名
常用比例
矿区井田划分及
开发方式图
平面1:50001:100001:50000
剖面1:20001:5000
为了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促进矿区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推进矿区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平煤股份总办室与北京龙软公司合作组织编写了《矿井工程制图图例》。本书内容包括:采矿制图及图纸编号;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专业图例及实施补充规定。本书的宗旨是为了统一规范集团内部矿井制图图例,方便集团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和使用。同时,希望在统一的煤矿专业图例的支持下,各单位、各专业之间可以充分共享图形数据,加强交流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书中图例符号采用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国家现行规范没有的,采用集团公司图例标准。以后,国家制定新图
1.剖面图中表示被剖切去的部分形状的假想投影轮廓线
2.运动件在极端位置或中间位置的轮廓线
3.不属于本专业的物体位置轮廓线
4.中断线
9
0.45b或0.6b
折断线
井巷断开处的分界线
10
0.45b或0.6b
波浪线
1.断裂处的边界线
2.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11
b
剖切线
剖面或断面的剖切线
图1-3-6图线一图1-3-7图线二
(2)在同一幅图中,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当各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应在图名标注线下居中位置标注,特殊情况亦可在右侧标注比例,但每套图应用一种方法标注。如:

煤矿地质学——矿井地质制图

煤矿地质学——矿井地质制图
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是反映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 征的图件,又称煤层构造平面图,也有叫煤层 图。
一、生产矿井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方法简述
生产矿井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是以分煤 层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具体编制方法可参 考如下步骤:
(一)整理和填绘实际资料
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首先要把编图资料进行整理,把各种 实际材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底图上。
第二节 水平切面图
编制水平切面图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 (1) 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 (2)根据地质剖面图编制; (3)根据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编制。 一、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水平切面图 二、根据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三、根据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第三节 煤层地板等高线图
1、煤层地板高程的换算和填绘;
2、钻孔资料的投绘;
3、井下产状和构造的填绘;
4、煤厚资料的填绘;
(二)绘制煤层地板等高线
1、插如法:
2、剖面法:
(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按坐标绘出剖面线,并注明其编号。
(2)根据实际资料修改或重新编制矿井地质剖面图。对于被 剖面切线过的钻孔、主要巷道位置、巷顶标高以及巷道在煤系中 所处的层位,剖面中构造线的位置等均应进一步校核。
矿井综合地质图件的种类,各矿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各 矿具体地质情况和生产上的需要来确定。一般矿井经常 使用的综合地质图件有下列几种:
井田地形地质图(基岩地形地质图)
煤系综合柱状图
煤、岩层对比图
矿井地质剖面图
开采水平切面地质图(水平切面图)
煤层地板(或顶板)等高线图
煤层立面投影图(立面图)
储量计算图
第九章 矿井地质制图
通过井下地质编录和井田地质勘探工作,收集到大 量的原始地质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只反映某一巷道局 部的个别的地质现象,不能反映地质现象的总体情况、 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因而它还不能满祝煤矿生产的需 要。要全面的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还必须将丰富的地质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编制各种 综合地质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一、概述
(一)概念
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反映到断面上的岩层及构造形态 等地质内容的地质图件。
(二)内容 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质界线、钻
孔、井巷工程等。 地质剖面图应注明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三)用途 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图件,是井口位置选择、开拓方式、
2)当两翼岩层延展方向近似平行,核部宽窄变化不大,可判断枢 纽近似水平。
3)若两翼岩层延展方向不平行,在一个方向上逐渐接近,直至成 “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向 斜—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说明枢纽波状起伏 的。
5)岩层产状变化:褶曲表现为岩层产状有 规律地变化。
3、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单斜岩层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头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单斜岩层产状不同,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1)岩层位于范围Ⅰ内: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α>β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相 反。
(2)岩层位于范围Ⅱ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一致,比
等高线开阔。
(3)岩层位于范围Ⅲ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
以上讨论的是假设两个因素不变,第三个因素变化时对露头
宽度的影响。实际上,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以及相应的地质图上, 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在变化,所以应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面与 层面的夹角对露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露头宽度的变化,并不能 直接反映岩层厚度的变化。同一厚度的岩层,可以有不同的露头 宽度,而不同厚度的岩层可以有相同的露头宽度。这对阅读地质 图有重要意义。
(三)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
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线是断层露头线的水平投影, 它是通过地质调查,用仪器测绘到地质图上的,在我 国套色的地质图上,一般都以显著的红色线表示。出 露于地表实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 的断层用断线表示。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断层产状
(3)求铅垂地层断距及水平地层断距 可以用图解法求铅垂地层断距和水平地层断距。
水平划分、巷道系统布置的底图。
二、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1、水平岩层地区 •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 A、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 B、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最高、最低点,
矿井地质制图6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反映各种地质资料(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 勘探工以及井巷工程等资料的图件—地质图件
煤矿生产需要的地质图件:地质地形图、地质剖 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 影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水文地质图等。
2、单斜岩层的露头宽度
露头宽度:岩层在地表出露宽度的水平投影。
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则。 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
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 α>β,岩层向西倾斜。
上述分析表明:本区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西向,倾角较陡。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年)= 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年)=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的岩性符号表示。 2、陷落柱
椭圆形封闭曲线,其它界线在柱内中断。
3、不整合面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四、地形地质图阅图步骤
1、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编制时间。 2、图例:一般在图框右侧,长方形(长宽比为1:2) 3、分析地形特征。 4、地质内容: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岩浆岩分布等。 5、与剖面图配合,了解地质体三维空间的分布。 6、阅读综合柱状图,了解区内地质发展史。 7、综合分析,了解各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曲 存在,核为老、翼为新—向斜,反之—背斜。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 宽度大致相等,岩层倾角相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 头宽度不等,褶曲轴偏向一侧,岩层倾 角相差较。
8)倒转褶曲的表现:两翼岩层宽度、倾角 相差不大,一翼岩层倒转。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4)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a.断层两侧岩层 不正常接触。 b.地质界线产生 错动。 c.断层线本身不 代表断层面的真 实走向,断层的 真实走向为断层 线上两等高点的 连线。 d.走向断层在 地形地质图上表 现为岩层的重复与缺失。
(四)其它地质现象的表现
1、岩浆侵入体 岩浆侵入体出露地表时,用红色实线圈出范围,并用相应
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岩层露头宽度变化很大,影响露头宽度 的因素有:岩层厚度、岩层产状、地形变化。 1)岩层产状:地形的坡向、坡角一定时,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 厚度成正比。
h1>h2 ∴ m1>m2 2)岩层产状厚度一定时, 露头宽度随地形坡向、坡 角的不同,变化很大0— 无穷大(既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3)岩层厚度不变,地形坡向、坡角一定,露头宽度随岩层面与地 面的夹角γ的不同而变化,直至三者平行时,整个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